巨星隕落!中科院院士張俐娜因病逝世,享年80歲

2020-10-18 文匯網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張俐娜院士主要從事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的專業方向研究。

她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在全球首創的水溶劑低溫溶解高分子技術,為生物廢棄物製作新材料打開了一扇「綠色」的新大門,未來可在生物醫學等領域展開廣泛應用。

憑藉這一發明,張俐娜榮獲美國化學會2011年安塞姆·佩恩獎,這是國際再生資源領域的最高獎,而張俐娜則成為了半個世紀以來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人。

46歲,首次有了科研方向

對於張俐娜來說,科研是一條艱難的路。

1963年,張俐娜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1973年,她調入武漢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開始了一個新的徵程。後來,我國著名高分子科學家錢人元先生推薦她獲得日本學術振興協會獎學金(JSPS),在日本作為訪問學者進行高分子溶液理論研究。

1986年,張俐娜回國。

此時,她已經46歲,但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開始了關於可再生資源天然高分子新領域的研究。

彼時的中國還不富裕,能夠提供給張俐娜的科研條件相當有限,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個實驗臺,甚至試管和燒瓶等實驗必需的玻璃器皿都需要她自己去買。但她克服一切困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利用生物質資源,通過「綠色」技術製造對環境友好的新材料上。

拼搏12年破解世界難題

經過不斷努力,1993年,張俐娜創建了天然高分子與高分子物理科研組。2000年1月,已經是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的她,開始纖維素新溶劑和材料的研究。這一年,她已經60歲。但她的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戰剛剛開始。

在世界上最常見的可再生資源當中,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纖維素和甲殼素。前者主要來源於農業和林業廢棄物,如竹子、棉短絨、甘蔗渣等物;後者主要是蝦殼和蟹殼。纖維素和甲殼素都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原材料。然而,它們很難溶解也無法熔融加工,如何開發利用堪稱世界難題。

張俐娜團隊的成員日以繼夜、奮力拼搏12年,終於發現纖維素和甲殼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裡低溫下溶解。他們創建了簡便易行的水溶劑低溫溶解方法以後,各式各樣新材料也相繼開發出來。

這些源於大自然、帶有獨特性質的材料,為醫學領域帶來了全新希望。

以纖維素為例,她的團隊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合作,研究出一系列與醫學有關的新材料。他們將其製成氣凝膠,可為神經細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又或是將其做成水凝膠,促進軟骨修復。

在甲殼素方面,張俐娜團隊利用甲殼素可促進膠原蛋白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將其製成無紡布用於全創口修復,甚至還藉助其輔助心肌細胞的生長。

同時,她的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光電實驗室合作研究出一系列新儲能材料,如鈉離子電池、鉀離子電池材料和超級電容器等,並證明它們在新能源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我們只有一條路,盡所能建設好這個國家」

從46歲踏入科研領域以來,張俐娜不斷產出原創成果攻克國際難題,除了纖維素和甲殼素以外,還有人造絲和玻璃紙的生產新方法、多糖鏈構象及其構效關係等。

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成果轉化不足的現狀,一直令我國科學界和產業界如鯁在喉。對此,張俐娜認為,科研目標要選準,我們科學家就是要解決技術難題,圍繞其開展原始創新研究。

儘管取得了出色的原創性科研成果,但張俐娜仍然認為還遠遠不夠。

在她看來,科研成果只有經由工程化,成為新的產品,並且為市場所接受,才真的具有價值。

她曾說,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所以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盡我們所能建設好這個國家。

相關焦點

  • 又一80歲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因病救治無效逝世
    據最新媒體報導稱,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這個消息播報出來之後,不少人強忍悲痛為她的離世沉痛哀悼。不禁感慨一代科研巨星隕落,張俐娜的名字乃至全球在科研發展事業上都是享譽盛名的。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新京報快訊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編輯 彭啟航來源:武漢大學原標題: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 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2020-10-17 21:36 來源: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巨星隕落!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曹楚南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了《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原標題:巨星隕落!
  • 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張俐娜,在武大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1973年,歷盡千辛萬苦後,張俐娜調入武漢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後經推薦在日本作為訪問學者進行高分子溶液理論研究。 1986年,張俐娜回國。此時,她已經46歲,但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開始了關於可再生資源天然高分子新領域的研究。 彼時的中國還不富裕,張俐娜只有一張桌子、一個實驗臺,甚至試管和燒瓶等實驗器皿都得自己去買。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因病在武漢逝世
    中新社武漢10月18日電 (馬芙蓉 吳江龍)武漢大學張俐娜院士治喪委員會18日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因病逝世
    2014年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為武漢大學學生做「愛心與創新」講座供圖/視覺中國據武漢大學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年逾七旬仍堅持為本科生上課
    據武漢大學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院士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了祖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為我國化學學科特別是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她在教學科研一線辛勤耕耘數十載,年逾七旬仍堅持在講臺上給本科生授課,她的《高分子科學導論》課堂深受學生喜愛。
  • 巨星隕落!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逝世
    歲月不饒人,又一位中科院院士離我們而去。10 月 18 日凌晨,武漢大學對外發布公告,我國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 2020 年 10 月 17 日 20 時在武漢逝世,享年 80 歲。
  • 巨星隕落!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曾為我國高分子做出傑出貢獻
    10月18日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 武大首位女院士逝世,國際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中國第一人,享年80歲
    金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痛惜,又一位巨星隕落。據武漢大學官方《訃告》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圖源:武漢大學官網張俐娜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畢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
  • 又一巨星殞落!醫治無效死亡享年80歲
    、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17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歲的年紀逝去應該算得上是喜喪了,畢竟有很多人都活不到這個年紀。
  • 又一巨星隕落,在醫院治療無效逝世
    前幾天聽到一個令人十分悲痛的消息,復旦大學的歷史系副教授司佳因病去世,她非常年輕,年僅42歲,聽到這個噩耗只能說"天妒英才"。當我們還沉浸在這兩位教授去世的傷痛中,聽到又一位巨星隕落的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去世的噩耗!張俐娜因病在醫院治療無效遺憾逝世,享年80歲。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澎湃新聞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於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