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前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一起來看看火箭的旅行日記

2020-11-24 騰訊網

提到火箭,你腦海裡一定出現它騰雲駕霧,升到天空中的那個畫面。那說到運輸火箭,你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覺得組裝運輸如此龐然大物一定是個大工程?海運?陸運?空運?究竟會用哪種方式呢?

長徵五號火箭 (圖片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在火箭的類型中,串並聯型運載火箭結構複雜,由多級火箭組成,而且還捆綁著助推器,因此其組裝運輸也最為複雜。中國串並聯型運載火箭發射前組裝模式主要包含箭體吊裝、水平運輸、垂直吊裝以及逆向撤收等作業流程。首先,助推器及芯級箭體在火箭總裝廠內通過行車分別吊裝至交通運輸工具上,然後由這些交通運輸工具將火箭各級箭體分別運抵發射場技術區,再通過運輸車轉運到發射區實現轉場作業。進入發射區後,首先由發射塔上配置的塔吊或其他起重機以及作業人員配合將芯一級箭體從運輸車上起吊,並將其由水平狀態逐漸翻轉成垂直狀態,再由起重機將箭體垂直吊起,對準發射臺,完成芯一級對接;然後,採用同樣方式完成整箭組裝。

中國火箭運輸到發射場有三種運輸方式——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海上運輸。所以,上面所說的火箭交通運輸工具分為三種:汽車、火車、輪船。這三種方式各有特點和利弊,不同的運輸方式由火箭發射場的地點和火箭的特點決定

短途最便捷的旅行——公路運輸

火箭的公路運輸主要通過火箭分級運輸車(又叫作火箭分段運輸車)完成,該運輸車是指將多級火箭分解成單級箭體進行運輸的車輛。其中公路運輸車包括一子級箭體公路運輸車、二子級箭體公路運輸車、三子級箭體公路運輸車和助推級箭體公路運輸車,這些運輸車主要用於火箭發射中心技術區至發射區的箭體運輸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芯一級箭體運輸車長47.25米,寬6.4米,承載箭體後貨櫃高達7.8米,車輛總重約163噸。即使是最小的芯二級箭體運輸車,也長達25米、寬6.4米,相比普通的運輸車也大很多。這些超長、超寬、超重的「大傢伙」經過優化設計,其靈活度與普通運輸車相同,且適應性更高,可行駛在各種複雜的道路上。

公路運輸(圖片來源/Wiki)

長途最常用的旅行——鐵路運輸

中國現有的火箭發射場均位於內陸,與火箭總裝廠相距數千千米。目前,國內現役主力型號火箭的最大直徑為3.35米,也是中國現有的火箭運輸車輛所能運載的火箭的最大直徑。因此,火箭出廠後,會先由鐵路運至發射基地的技術廠房,然後再由公路短途運輸至發射場進行發射

採用鐵路運輸運載火箭有以下幾方面優點:首先,鐵路運輸能力大,這使它適合於運載火箭這樣質量特別大的貨物的長距離運輸;其次,火車單車裝載體積大,能夠承載火箭這樣的龐然大物,有一種說法是主流火箭的直徑3.35米就是根據鐵路機車的尺寸而來的;最後,鐵路運輸受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小,在運輸的經常性方面佔優勢。

運載火箭的鐵路運輸

例如,地處大漠戈壁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在主要靠幾條有限的公路交通與外面的世界保持著地緣上的聯絡。距離發射中心90千米處有一座人口萬餘人的小鎮,一條通往航天城的鐵軌環繞小鎮外圍,在公路未通車前,這條鐵路是通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唯一途徑,因此也被稱為「天路」。它承擔了整個中心生活物資運輸及火箭等試驗專列的進出場保障。

胖五最舒適的旅行——海上運輸

了解了公路運輸及鐵路運輸,我們再來看看海上運輸。可以說,海上運輸是目前火箭運輸中最理想的方式,因為海上運輸有著相對較好的過載環境和振動環境。同時,海上運輸不再受公路或鐵路運輸時涵道或鐵軌等的限制,所以新一代大火箭長徵五號——直徑可以達到5米,自然只能採用海上運輸方式。

中國最早使用海上運輸的火箭是長徵七號運載火箭。2016年5月8日上午,遠望21號火箭運輸船完成了長徵七號火箭的吊裝後從天津港裝船起航,途經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等海域,經過6晝夜海上航行,安全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碼頭,總航程約1670海裡。

長徵七號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清瀾港碼頭(供圖/錢航)

遠望號測量船/火箭運輸船是中國航天遠洋測控以及火箭運輸船隊的總名稱。中國目前擁有7艘遠洋測控船,2艘火箭運輸船,它們分別被命名為遠望1號至遠望7號,火箭運輸船為遠望21號、遠望22號。

兩艘遠望號火箭運輸船,船長130米,型寬19米,高37米,滿載排水量約9000噸,抗風能力可達12級以上。它們主要承擔著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貨櫃、長徵七號運載火箭貨櫃天津至海南海上運輸任務,同時兼顧大型太空飛行器海上運輸任務。兩船自入列以來,單船累計航行達4萬餘海裡,圓滿完成了十餘次海上運輸任務。

2020年7月,備受矚目的火星探測將迎來發射「窗口期」,屆時,包括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和阿聯希望號在內的多國火星探測器,將「同臺競技」奔向火星。其中,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遙四箭從文昌發射。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就是由遠望21、22號組成的火箭運輸船隊運輸的,可以說,為了運送長徵五號這個巨型快件,遠望21、22號也做了一系列準備。

遠望22號

針對長徵五號的特點,遠望號火箭運輸船為其量身設計了一整套貨艙環境保障系統和船舶減搖減振設備,可以實時檢測、控制貨艙溫度、溼度、鹽度和過載度。該運輸船隊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出發後,赴天津港將長徵五號火箭貨櫃吊裝上船,大約經過7天的海上航行後,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隨後卸載運至發射場區。

漫遊在太陽系家族,

每一顆行星都是一個奇妙的故事。

太陽系外,時空的漣漪不斷迴響,

暗物質的痕跡若隱若現,

尋找地球的雙胞胎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由中國航天核心部門

一線科研骨幹錢航博士等人編寫,

是一部具有知識性的青少年航天科普讀物。

歡迎光臨「知力小賣部」

相關焦點

  • 火箭發射全過程(五)
    火箭發射全過程
  • 《飛向月球》發射火箭升空注意事項分享
    18183首頁 《飛向月球》發射火箭升空注意事項分享 《飛向月球》發射火箭升空注意事項分享 來源:網絡 作者:蘭斯級一號艦
  • 如果火箭發射失敗,太空人該怎麼逃離?
    那麼,假如載人龍飛船發射失敗的話,機上的太空人們還有機會逃生嗎?其他商業太空飛行器又採用了怎樣的發射逃逸系統呢?中止發射!發射逃逸塔最早由美國的機械工程師馬西姆·費格特設計,並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使用至今。發射逃逸塔需要藉助逃逸火箭(通常使用固體推進劑)快速將飛船推離即將爆炸的運載火箭。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自從朝鮮2012年3月16日宣布衛星發射計劃後,朝鮮的火箭發射地引來目光無數,2012年12月11日,朝鮮宣布即將發射光明星三號第二號,西海衛星發射場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下面隨小編一起盤點全世界著名的火箭發射地吧。
  • 中國火箭發射需要「一棟大樓」,為何俄羅斯就如此「簡單粗暴」?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兩天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火箭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伴隨著倒計時,火箭從巨大的發射塔旁騰空而起,相信這讓很多看了直播的人都感到熱血沸騰。我們來看看俄羅斯的「聯盟」號火箭是怎麼發射的:一般是一輛火車將火箭拉到發射現場,然後將火箭水平放置在一個巨大的「鐵臂」上,同時數個「鐵臂」緩緩豎起,將火箭垂直,準備完善後「鐵臂」張開,如同「鐵樹開花」,然後火箭點火,火箭升空,整個過程可以通過「簡單粗暴」來形容。
  •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根據國家航天局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探月飛行器,有望實現中國航天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兒童手工火箭發射
    大家好,今天Jason媽給大家介紹一個很好玩的手工,叫火箭發射。這個手工用剪刀的地方比較多,小朋友弄的時候需要爸爸媽媽在旁邊幫忙哦。快來看看吧。③拿出彩色卡紙,用鉛筆在上面畫上一個圓形並將它剪下,以圓心為中點剪去圓的四分之一,並圍繞中點捲起,用雙面膠固定,火箭的「保護罩」就做好了。④將剩餘的彩色卡紙剪成長條形,將它對摺,在對摺處畫出火箭的「翅膀」並剪下,預留出劃線區域用來粘貼雙面膠。剪下後在兩個「翅膀」的中部剪開,這樣就得到了兩個「翅膀」,再將劃線處折起即可。
  • 為什麼中國需要自己的商業火箭?
    的確,前進太空很難,且不說人類探測火星的成功率至今不超過50%,美國在登月過程中也遇到「阿波羅13號」這樣的驚險一刻,就連看似已經如常態化運營的國際空間站輪替也不能做到次次順利,2018年10月11日,兩名太空人就在搭載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過程中火箭引擎發生故障,太空人緊急逃生返回地面。
  • 官方「神還原」火箭發射過程
    官方「神還原」火箭發射過程 火箭發射的畫面不少人都見過 但你見過「人工模擬火箭發射」嗎 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自製水火箭
    還記得前幾期的《空氣紙火箭》嗎?空餘時間有親自動手玩一玩空氣紙火箭嗎?這期我們繼續來「玩」火箭,但是不一樣的是今天的主題是《水火箭》。這種飛行器我們叫作水火箭,你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它嗎?水火箭顧名思義是需要用到水,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的結構吧!      它的結構和紙火箭一樣,分為箭頭、箭身、尾翼。
  • 我們製作並發射了一枚「水火箭」
    我叫陳安軍,是航天工程大學一名大二學員,滿身大汗回到宿舍,想起上午理論力學課上,我們製作並發射了一枚「水火箭」,就有些激動,這樣的實踐課太過癮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星期前,辛朝軍教員為了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理論更加具體化,更好地讓我們理解火箭發射的原理,準備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水火箭探究課」。
  • 科學好故事|如果火箭發射失敗,太空人該怎麼逃離?
    但是,一些精明的看客可能已經在飛船發射時注意到,載人龍飛船的頭錐頂部沒有傳統的發射逃逸塔(LES)。那麼,假如載人龍飛船發射失敗的話,機上的太空人們還有機會逃生嗎?其他商業太空飛行器又採用了怎樣的發射逃逸系統呢?中止發射!發射逃逸塔最早由美國的機械工程師馬西姆·費格特設計,並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使用至今。
  • SpaceX在潛能試飛前發射了SN6星際火箭原型
    SpaceX計劃儘可能早的在本周末將SN6送上500英尺高(500米)的天空無人短途旅行,如果道路封閉通知在博卡奇卡區域被視為一些指導信息。例如,日本億萬富翁Yusaku Maezawa已經預定了兩人組的環月旅行,它的目標啟動時間是2023年。作為該機構的阿爾特米斯月球探索計劃的一部分,星際飛船也作為候選之一使NASA的太空人在2024年登陸月球。
  • 為什麼火箭在發射前沒有支架也不會倒?看看中美都是如何做的
    可為何火箭在垂直運輸、發射時,卻能夠保持穩定不倒呢?按理來說,球拍會倒下是因為支撐點太小,重心不穩,而火箭不論是重量還是高度,都要遠遠超過羽毛球拍,又是如何做到的呢?01.火箭:頭重腳輕的組合體我們知道,當衛星、飛船、逃逸塔在升空的過程中,勢必離不開火箭,他們會跟隨火箭一同被運往發射臺,整個期間都要一直保持垂直狀態,而這樣也就產生了與羽毛球拍一樣的問題——頭重腳輕,當衛星、火箭、飛船組合在一起後,底部僅有的幾個支撐點全部都要集中在一個面積有限的圓周上,幾乎很難做到穩定。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系統解析火箭引擎
    長徵五號火箭在去年12月27日發射,長徵五號火箭作為中國現役最強大的火箭,昨天我們已經聊過了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的實踐-20衛星和長徵五號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問題。但是其實大家除了了解衛星和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基礎信息之外,還需要了解火箭引擎和設計歷史等等更具體的信息,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討論一下。
  • 土味科普:官方「神還原」火箭發射過程 秒懂
    火箭發射的畫面大家都見過,全程緊張刺激,但你見過「人工模擬火箭發射」嗎?昨日中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就給網友露了一手,製作了一段視頻,用人模擬三級火箭整個發射過程。視頻中,6名工作人員出鏡,扮演火箭各個部位:首先,10秒倒計時,倒計時結束,點火,起飛。
  • 00後大神發射火箭成功,百萬網友擔任監測工作者,震驚全國網友
    是發射火箭。火箭發射一直都是一個讓人覺得很高深莫測的領域,而火箭發射的總工程師一般都是滿頭白髮,仿佛這個領域必須要時間的沉澱,才能得到升華,而有一名00後大學生卻打破了這個共識。最近一名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19級大學生劉上火爆全網,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一枚擁有透明箭體、外形炫酷的火箭矗立在空地上等待發射。隨著「3、2、1」倒計時開始,發動機點火,火箭拖著尾煙升空,飛到高空後化作一顆星,然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視頻還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上火了。,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這個項目我會持續地做下去,這是一個充滿著困難與挑戰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我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嘗試,但只要我一直堅持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成功了。」
  • 看看箭載攝像頭記錄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發射和著陸過程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8月30日SpaceX獵鷹9號發射的SAOCOM 1B任務包括一個箭載攝像機,它拍攝了火箭發射和返回我們星球表面的整個過程,供民眾觀看。SpaceX公司在其YouTube頻道發布了記錄整個過程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