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吃飽穿暖已經不是唯一的追求了。人們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開始注意養生,人類的平均壽命也變得越來越長。
眾所周知,人類的生命力有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從年輕到年邁,從虛弱到強壯,從強盛到衰退。這就是「生命周期」。
人的壽命到底有多久,生命周期是什麼?是人們一直都在討論的話題。
20世紀60年代的一位美國學者通過對動物的細胞分裂分解實驗發現,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後會發生死亡現象,基本上到第五時代已經衰退,因此他通過這項實驗推測人類最終壽命在150歲左右。
關於生命周期,20世紀奧地利一位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發現了兩個周期,一個是人類情緒的周期為28天,一個是細胞再生周期為25天,這是對生命周期最科學的解釋。
但是在2000多年前中國誕生了名為《易經》的這本古籍,這也是第一部記載關於生命周期的古籍,書中指出,女人是以7為周期,男人是以8為周期,所以女人在21歲到28歲這個時間段,是身體的巔峰時期,之後慢慢下降,到了49歲,容顏就大變樣了。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科學第一次出現了分歧。只是這個分歧,很快被一項研究統一。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在這個基礎上,1966年,尼倫伯破譯了所有遺傳密碼,《國際普通遺傳表》就此誕生。
經過研究,西方學者發現《遺傳密碼》和《易經》 64卦是一樣的。如果《遺傳密碼》的結論適用於所有生物,《易經》 64卦也可以對其進行全面解釋。
人的一生的確定性和它們的遺傳性程序,是由14個鹼基中任取三個,構成64個密碼子的基因所控制,用二進位表示「卦」的順序,並以太陰、少陰、少陽、太陽分別表示尿嘧啶(U)、胞嘧啶(C)、鳥嘌呤(G)、腺嘌呤(A)四個鹼基的遺傳密碼錶,發現竟似同一個密碼關係。
《易經》中提到的兌卦和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在八卦中,7表示少女,8則是少男,仔細研究的人會發現,人的生命周期很多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
很多人都聽過老一輩的人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一些研究易學甚至是現在的科學工作者,都認為7或者8就是生命循環的一個周期,7的周期是7-84歲,8的周期則是8歲-73歲。
這兩個生命周期,人們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長壽的秘訣也就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這也是在易經中領悟出的生命真諦。
古往今來研究《易經》的名人數不勝數,但凡集大成者都曾研究過《易經》,如劉伯溫、袁天罡等,他們探索出生命的周期與奧秘,在有限的時間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讓人生不留遺憾。
魯迅曾說,不讀《易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
馬雲行商數十載,《易經》從未離身,他說,重大決策問《易經》。
《易經》共64卦,對應了64個人生決策心法,其中包括婚姻、教育以及工作等各個方面的發展規律。
我們現在學《易經》幹什麼?其實我們學易經,主要就是改變固有的思維,讓自己掌握自然的發展規律,洞悉萬事萬物,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從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滿。
但以前的《易經》是文言文很難看懂,不妨看看《易經的智慧》彩圖全解版本。裡面除了文言文,全部由白話文注釋。而且帶有彩圖的講解。
身邊的人也跟我反饋,以前難以理解的,現在讀一次就能讀懂,真的不可思議。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讓《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能讓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受益無窮。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能夠選擇看一下這本書,有白話,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掌握了,對於很感興趣的夥伴真的能夠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