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一葉一菩提
昨晚二刷《天堂真的存在》。小製作的一部美國電影,描述生活在小鎮的一家小人物的故事。
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前五分鐘平淡得令人抓狂。
雖然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是看慣了各式大片的影迷們基本上都會窒息在平凡無奇的開篇裡。
事出反常必有原因。
科學讓人們懂得嚴謹,宗教讓人們學會成長。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宗教。
而事實是,宗教的源頭卻是神學。接受了幾十年唯物主義教育的人們是不容易相信神鬼論的,即使科技已經發達到量子糾纏理論證實了世界存在四維空間,五維空間…以及人類無法企及的更高維度的空間,這些空間無一不和量子糾纏有關,這些直指唯心主義的論證,仍無法撼動人類的認知,眾多人仍然停留在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階段。
三百六十行中,國外有種職業叫牧師,國內叫和尚。他們也應該叫神學工作者,但是,很多從業者,並不相信自己的主或是菩薩的,本身就是神鬼不信的人,所以說他們只是從業人員,選擇這個行業作為謀生手段,而已。
現實中的陶德就是這樣的人,他是美國當代一個普通的丈夫、父親和牧師,不相信真有上帝。只是沒有想到一場意外,讓他通過兒子跟上帝有了交集。使得作為神學工作者的他對於自己一直以來從事的宗教工作的內涵有了顛覆性的重新認知,隨著世界觀的重構,他開始改變自己以往的布道方法,加入了孩子所描述的天堂和上帝的描述,從而引起了轟動。
2010年10月《天堂真的存在 —一個小男孩的天堂之旅》出版,2014年同名電影在美國公映,小製作,大收穫,收視爆棚。
陶德是個牧師,能夠用自己的生活和體會來分享人生智慧的布道者,因而在小鎮很受歡迎。因為打壘球腿部受傷,小鎮的教堂換了幾個牧師均不理想,陶德不得不帶傷去布道。
陶德有個美麗的全職太太和一雙乖巧可愛的兒女,女兒七八歲,兒子克爾頓四歲。他們不是有錢人,但是陶德幾份兼職的收入也能使他們在小鎮裡幸福地生活著。
陶德雖然是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神學工作者,但是他和那些經常去教堂的人們一樣,相信宗教只是為了讓人們之間學會愛自己和愛別人,而已。
他的太太很愛他,每次都帶著孩子坐在教堂裡,崇敬地聽陶德布道。平常經常組織社區的人們一起唱聖歌。
幸福的生活日復一日,陶德工作回來,會在門外逗弄兒子,屋裡大家唱聖歌的和聲剛剛漸弱,傳來室外父子倆此起彼伏的狼叫。看到這裡,觀眾會發出會心的笑聲。男人因為孩子而靈魂回歸童年,每個父親的心裡都留守著一顆不肯長大的童心。
如果沒有不幸,他們會像小鎮上普通的民眾一樣,平凡幸福地渡過一生。
老話說,如果事與願違,一定另有安排。
在太太的提議下,幸福的一家四口外出渡假遊玩。克爾頓突然發高燒,第四天送到醫院時診斷為闌尾穿孔,嚴重的腹腔感染使醫生們對於能否救回他沒有十足的把握。
孩子進了手術室,夫妻倆相擁而泣,束手無策。
鬱悶的陶德為了不影響太太的情緒,跑到一個沒人的房間暴跳如雷地發洩。這邊克爾頓的媽媽哭泣著打電話懇請教友們一起為孩子祈禱。
影片沒有刻意地展示夫妻倆度日如年的痛苦等待。
教友們幾個鏡頭的集體祈禱後。醫生走出來,奇蹟出現,孩子得救了,手術圓滿成功。
醫生們都認為這麼嚴重的腹腔感染能夠反轉真是奇蹟。
生活回歸日常,但是夫妻倆感到了巨額醫藥費的應付帳單的壓力。他們必須精打細算才能勉強應付接下來的生活。
而此時,陶德發現四歲的兒子的一些言語讓他困惑,比如他先是跟姐姐說耶穌有匹馬。而後父子倆一起玩耍兒時,他又無意間說出自己手術時看到爸爸在發脾氣,媽媽在哭著打電話,還看到了醫生在給自己做手術。陶德瞬間木然,思維短路。再想追問時,四歲的孩子瞬間轉移了注意力,不聊這個話題了。
陶德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兒子回憶當天的事情,於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孩子斷斷續續多次說出了,手術時他去了天堂,天堂非常美,有天使給他唱歌,他讓她們給他唱他喜歡的歌,但是她們沒有。他看到了耶穌,還坐在他的腿上,他說耶穌的眼睛是藍綠色。他還看到了陶德的外公,他知道陶德小時候叫他「阿公」,阿公把克爾頓抱在懷裡,說沒有人會傷害他。
陶德的世界觀傾斜了,他開始認真地思考這些,一個孩子曾經告訴他的他所認知的世界以外的事情,以兒子四歲的年齡所無法企及的思維高度的那些事讓他震驚無比。自己的外公在陶德四歲時就故去了,他從未跟兒子說起過有關他的任何事。他是怎麼知道自己小時候曾經叫他阿公的呢?不可思議的陶德拿出一張自己外公老年戴眼鏡的照片給孩子看,被矢口否定。他又跑去閣樓翻騰出外公年輕時和幾個人的合影,孩子準確地指認了天堂裡見過的陶德的外公。克爾頓說,天堂裡的人都很年輕,沒有人戴眼鏡。
接下來陶德在教堂布道時不由自主地一次次講起了兒子的見聞,引起教堂董事會成員的不滿,他們和陶德以前一樣,不是真正意義的信仰,他們不能容忍陶德用這樣的故事蠱惑人心。他們甚至認為陶德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焦慮造成的胡言亂語。所以有朋友準備借錢給他,但是被陶德嚴詞拒絕了。
無人理解的陶德孤獨地繼續調查兒子有關天堂的記憶。他的執著一度被太太不理解而引發夫妻間劇烈的爭吵。一天,大家在唱聖歌時,小克爾頓盯著遠處教堂的房頂,突然再次大放光明,他又一次進入了天堂。天堂裡一個長者牽著他的手把他領到一個小女孩身邊,小女孩親熱地擁抱了克爾頓。
媽媽在摺疊衣服時,小克爾頓在一邊玩耍,無意間問媽媽,是否曾經有個孩子胎死腹中,媽媽驚呆了,問他怎會知道這個事,克爾頓輕描淡寫地說:他(阿公)告訴我的,他還領我見了她,是個女孩。媽媽問她叫什麼名字?克爾頓說她沒有名字,因為你們沒有給她起名。她現在很好,她擁抱了我。
媽媽瞬間石化了,四歲的孩子不可能知道在他前面還有一個流產的嬰兒,他們夫妻甚至不知道那個胎兒是男是女。而克爾頓竟然說出了只有夫妻才知道的這段往事。陶德的太太這才豁然開朗,相信了陶德。
克爾頓的事情在小鎮傳開了,陶德開始上網搜索有關瀕死體驗的一些報導,他發現在另外一個地方,一個小女孩和克爾頓有同樣經歷,小女孩把自己看到的天堂和耶穌畫了下來,陶德拿著聖經裡耶穌的畫像給克爾頓看,他說耶穌長的不是這樣,而拿著那個女孩畫的耶穌,克爾頓肯定地說,就是他。
一直以來,世界上很多事情以我們的知識結構來解釋根本無法理喻。但是,它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它無法理喻地存在著。比如湖南衛視報導的國內某地眾多有前世記憶的再生人事件。因為無法解釋,於是我們稱之為奇蹟。而當不可思議的奇蹟一次次衝擊我們侷促的智慧時,科學家們傾向於用科學去論證,普通人更多地選擇了將信將疑。
但是,對未知的神明心存敬畏,總比盲目地否定更智慧些。
從另一個角度說,唯美的天國也讓人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如果善良和愛能夠讓人死後去天國的話,那麼一直以來困惑我們的對於衰老、病痛及死亡的擔憂是不是都是杞人憂天!
元芳,你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