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記者徐超 杭州報導
距浙江金盾風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盾股份」,300411)原董事長、實控人周建燦墜樓身亡整整90天,金盾股份於5月2日晚間發布了關於周建燦去世以來相關情況說明的公告。
公告披露,周建燦、周建燦名下浙江金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盾集團」,與上市公司無關)及集團相關企業涉及的包括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在內的債務總計約98.99億元,其中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債務額約39.59億元,以股份質押形式融資債務額約14.25億元。
上市公司金盾股份被牽涉到的債務金額約29.11億元,涉及49位債權人,金盾股份高管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上市公司與債務人均不存在任何借款關係或擔保關係,所涉債務與上市公司無關。
7月份將開首次債權人會議
今年1月30日,周建燦在浙江上虞一酒店墜樓身亡,其背後所涉及巨額債務黑洞始為外界所知,「被高利貸逼死」也成為外界對於周建燦身亡的普遍共識。
生前,周建燦擁有兩個身份:上市公司金盾股份董事長、實控人;非上市公司、關聯企業金盾集團董事長、實控人。金盾集團旗下還擁有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浙江金盾壓力容器有限公司、浙江格洛斯無縫鋼管有限公司、浙江藍能燃氣設備有限公司。
公告披露,98.99億債務全部涉及周建燦名下的金盾集團及相關子公司,所謂上市公司擔保的29.11億元債務,其實是偽造公章私自所為,所以上市公司金盾股份與49名債權人均不存在任何借款關係或擔保關係,相關借款均未進入公司帳戶,「公司已向相關債權人表明了無義務承擔該些債務的態度,已向法院、仲裁機構和債權人提出了抗辯意見」。
金盾股份目前共收到訴訟仲裁案件32宗,涉及金額20.48億元,其中,已有3宗案件的原告或仲裁申請人撤回起訴或仲裁申請、2宗訴訟案件法院已裁定中止訴訟、4宗訴訟案件法院已裁定駁回原告起訴,上述9起案件涉及6.84億元;其餘23宗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
此外,金盾股份目前13個銀行帳戶被凍結,涉及金額為17.84億元。
周建燦留下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百億的債務危機、其實際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公司可能涉及的3起刑事案件、周氏父子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處置。
目前,周建燦實際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公司正在走破產重組的程序。根據紹興市上虞區法院的破產文書,周建燦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包括金盾集團、浙江藍能燃氣設備有限公司、浙江海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浙江格洛斯無縫鋼管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程序,法院指定國浩律師(杭州)事務所、浙江明顯律師事務所、中匯會計師事務所聯合擔任債務人管理人,目前正在債權人的債權申報階段,截止時間為2018年6月30日。
7月14日,上虞區法院將通過現場與網絡形式,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國企或接盤成控股方
作為金盾股份實控人,周建燦父子持有上市公司26.25%股份,在周身亡後,股份由其子周純暫時持有。但目前股份已被公安機關和多家法院採取刑事凍結、輪候凍結,周純已無法通過繼承並保留股份成為金盾股份實控人。
對於這部分股份的處置,公告披露,周純和多家外部投資機構進行了接觸,已有投資機構制訂了接盤方案和公司被牽涉到的債務重組方案,基本框架為外部投資機構組建「專項併購基金」及「債務重組專項基金」的方式。
有接近金盾股份的知情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截至目前,已經有6家企業有意願接手上述股份,且都是國企,有些還是央企。「3家已經對上市公司做盡調,有1家的可能性最大,雙方已經接觸了不下10次」。
公告披露,相關方案還需國資管理部門批准,金盾股份將繼續停牌1個月。
周建燦自身還涉及三項刑事問題,一是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印章被偽造情形;二是周控制的浙江金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涉嫌集資詐騙案;三是金盾集團投融資部負責人張汛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公告披露,這三宗案件均處於偵查中,尚無明確結論。
雖然錯綜複雜的案件和債務都還沒有結果,金盾股份已經在考慮遷址,以「走出原董事長墜樓的悲痛,重新被市場認可。」
3月27日金盾股份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或實物、智慧財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金盾風機,將風機板塊業務轉入其中。這意味著金盾股份旗下的金盾風機、紅相科技、中強科技、四川同風源,將形成獨立的四大業務板塊。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金盾股份有意把總部搬到杭州濱江,上虞當地只保留風機業務。
或存資不抵債可能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周建燦最早接觸民間借貸,源於一筆銀行貸款逾期,不得已找了3000萬的過橋資金。「一開始借的利息是3分,一個禮拜過橋,後來資金周轉不開,又向另外一家公司民間借貸3000萬,這次是6分,後來利息越來越高,變成9分,再變成1毛2。」就這樣,周建燦逐漸形成後續的債務黑洞,在其墜樓之前,周甚至已被列入民間借貸「黑名單」。「就在他跳樓的1月30日早上,周還借了一筆4000萬元的高利貸,才借了9天,利息高達1毛1。」上述人士透露,「一位債權人借給周2.9億元,利息就有5.7億元。」
記者從金盾股份周邊一些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雖然金盾集團在走破產重組的路子,但受償率可能低於10%。
有一位了解周建燦和金盾事件的銀行業高管向記者分析,債務向來是先(清償)銀行後(還)民間,任何破產清算案件,銀行一般最高能夠拿回60%的受償額度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如果沒有其他附加條件的話,銀行未必會同意破產。「企業不破產,掛在那邊,至少在銀行還不算壞帳死帳。」對方表示,金盾集團以及周建燦的債務怎樣處置,還是需要債委會來決定,「比如債轉股,等等,方法有很多。」
編輯:劉春燕 主編: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