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民企三胞債務重組啟動在即 信達攜近百億資金入場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獨家|千億民企三胞債務重組啟動在即,信達攜近百億資金入場

江蘇千億級民企三胞集團迎來債務危機破局窗口。

澎湃新聞記者獨家獲悉,5月13日上午,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與三胞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信達將向三胞集團提供規模近百億元的流動性支持。三胞集團債務重組啟動在即。

三胞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江蘇南京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南京新百(600682)、宏圖高科(600122)兩家A股上市公司。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2018年6月,三胞集團資金鍊斷裂,引發債務危機。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政府、南京市政府等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先後介入。同年9月5日,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正式組建,協調和推動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

此後一年多時間裡,除了從上市公司、債券公告以及非正式報導中的零星信息,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進程近乎悄無聲息。三胞集團一位高管稱,此次信達資產與三胞集團籤約,意味著三胞債務重組浮出水面,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

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說:「我們有信心儘快完成重組。我們將利用兩個上市公司,集中於主業,把大健康產業真正做好。」

1,中國信達多次參與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危機救助

中國信達與三胞集團的具體合作方式尚未公開。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信達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專業機構,在其以往介入企業重組的案例中,除了運用包括債務重整、股權投資等多種手段協助企業制定債務重組方案、推進重組談判,從債務重組層面推動化解債務風險以外,也會從資產收購、資本運營等資產重組層面入手,支持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加速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前身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99年4月,是經國務院批准,為有效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推動國有銀行和企業改革發展而成立的首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據《經濟日報》報導,2019年底,中國信達曾在一次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該公司近年在深耕「大不良」經營新模式,切實履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和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業職責方面的實踐和成效。

公開信息顯示,近兩年內,中國信達通過實質性重組、資產收購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多種手段,積極參與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危機救助,其參與重組的企業包括山東齊星集團、浙江盾安集團、內蒙古博源集團等。

齊星集團是山東鄒平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集團,2017年爆發百億級別的債務危機。中國信達宣稱,該公司通過「債權收購+債務重組」斬斷擔保鏈,有效控制風險擴大蔓延,挽救了一批與齊星互保的民營實體企業。

中國信達稱,在挽救重組地方龍頭民營企業博源集團債務問題時,中國信達開拓違約債券風險化解業務,成功收購博源集團發行的30億元債券,以試運行違約債券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交易的形式,完成違約債券交割過戶的交易模式,並將其以非現金方式註銷。隨後,通過實質性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手段幫助博源集團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2,三胞集團將深耕大健康

澎湃新聞2018年9月7日曾報導,在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上,一位到場的部委官員在發言中提到,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胞集團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其他類似企業的問題就更難以解決,這在南京、江蘇有著風向標意義。可以通過債委會機制,創造一個外部環境,給三胞集團喘息的機會。

與中國信達籤約前夕,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袁亞非說,要肯定和支持中央的去槓桿政策,中央的大政方針是正確的。對於三胞集團的流動性危機,「我個人教訓深刻,也時常反思。我當時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希望你們給我時間,現在我有信心完成重組,將後三胞集團將深耕大健康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在三胞集團旗下兩家A股上市公司中,

南京新百大健康板塊已重點布局細胞免疫治療、幹細胞應用兩大生物醫療賽道。

一位接近三胞的消息人士稱,當下三胞集團在醫療和養老服務方面的拼圖稍顯雜亂,此次中國信達參與三胞重組,將推動三胞集團「醫養結合」健康服務版圖更加明晰。

三胞集團資料顯示,2014年開始,以商業百貨、3C連鎖等傳統零售消費起家的三胞集團開始轉型「大健康」,在多個細分領域完成了一系列布局。包括免疫細胞治療板塊、幹細胞應用板、養老服務板塊和醫院管理板塊等內容。

前述三胞集團高管介紹,在併購以色列企業Natali和護理服務企業A.S.Nursing後,三胞集團完成了「居家+社區+機構+護理」的「全牌照」布局,國內養老服務覆蓋2000多萬老人,養老、護理床位合計近6000張。

在醫院管理板塊,三胞集團先後控股徐州市腫瘤醫院,投資新建徐州市北區股份制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徐州分院),改建無錫三胞醫院,並通過醫療管理公司託管運營多家醫院。

相關焦點

  • 「三胞系」百億重組之問:泥潭中的宏圖高科如何翻身?
    有意思的是,兩家公司隨後發布澄清公告,確認了信達百億馳援的事實,但又表示,暫時與上市公司無關。此後,股價震蕩下跌,回吐漲幅。百億輸血重啟凍結資產幾天前,信達資管與三胞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消息被公告證實,前者將向三胞集團提供規模近百億元的流動性支持,但合作協議具體內容三胞集團並未透露。這意味著曾經江蘇第五大民企、千億規模的三胞集團債務重組啟動在即。
  • 債務危機過後,雨潤、三胞、豐盛等江蘇千億巨頭活過來了嗎?
    作為地方明星企業,三胞集團得到了緊急救助。9月,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成立大會召開。會上,三胞集團實控人,前「南京首富」袁亞非喊話金融機構,對於銀行承銷的三胞集團債券,希望由承銷銀行表內貸款承接;對於券商承銷的非銀行認購債券,則由債委會協調新增120億元資金兌付。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袁亞非恐怕是忘了三胞集團當初是如何陷入「債務危機」的。
  • 南京新百、*ST宏圖澄清: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目前未涉及上市公司
    原標題:南京新百、*ST宏圖澄清: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目前未涉及上市公司   南京新百、*ST宏圖同時公告,公司於2020年7月30
  •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易主在即,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出爐
    三胞集團也有了重新出發的契機——2020年12月22日,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的定稿方案出爐。12月22日,一名與會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重組方案當天獲得三胞集團債權人的初步認同。2021年1月底,債權人將對方案進行最終表決,通過後,債務重組進入實質性操作。
  • 曾經的「中華第一商圈」王者:三胞集團從資產1300億到一盤散沙
    2016年,三胞集團總資產更是突破1200億,年銷售總額達1300億元,是江蘇民企中的佼佼者,是南京人擠破頭想進入的明星企業。 袁亞非圓臉、戴著眼鏡,愛抽哈瓦那雪茄,喜歡穿阿瑪尼,他有一句名言:「我有5000塊的時候,就能做500萬的生意。」,他跟很多下海的商人一樣,喜歡賭博命運的刺激快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三胞集團500億債務危機仍在發酵 尚無任何紓困資金施援袁亞非
    2018年6月,三胞集團對雨潤集團的5.5億元擔保逾期,其控股的南京新百(600682.SH)因為債務逾期資產被凍結,三胞集團的債務危機就此被置於公眾視野。當第一塊牌倒下後,多米諾遊戲的進展速度便脫離了控制。
  • 從鼎盛時期的1300億資產,到負債600多億,三胞集團經歷了什麼?
    說起三胞集團,其在資本市場上可謂是風頭頗為強勁,2017年前後,這個公司通過大量併購,資產曾達到1300多億元,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焦點。當然也可以是馬化騰口中的普通家庭,背後有著比較強大在支撐,能夠讓公司輕易地在危機關頭得到一定的資金緩解壓力,但是三胞公司,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三胞集團的創始人叫做袁亞非,在業內,袁亞非以敢拼敢闖聞名,在還年輕的時候,他就曾經留下了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即便是我的身上只有5千元錢,我也能做5百萬的生意。
  • 遵循市場化法治化路徑,三胞集團轉型紓困加快推進
    禾康智慧養老是三胞集團旗下的居家養老服務提供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力配合各地民政部門、殘聯、街道社區做好防控工作,今年以來新增中標籤約額已超過1億元。記者獲悉,作為我省大型民營企業,三胞在各級政府支持引導下,正聚焦主業、積極轉型,在加快發展中化解風險、紓困解難。
  • 三胞集團634億債務危機蔓延,網易、光大、海航、鳳凰同踩雷
    三胞集團坑騙的也不只是P2P項目,主要債權人是銀行。據財新報導,目前三胞集團的總債務超過600億元,金融債權大約200億元,最大的債權人為中信系,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中信證券三家債務敞口合計70億元,南京銀行敞口50億元。
  • 立馬理財兌付再延期至6月 三胞集團債務問題繼續發酵
    來源:藍鯨財經受到三胞集團634億債務危機波及,P2P平臺立馬理財去年11月遭遇逾期的理財計劃目前兌付再次出現延期。近日,多位投資人向藍鯨財經爆料稱立馬理財的「嘉康盈,嘉順盈,嘉恆盈」理財計劃兌付再次延期。
  • 三胞集團爭議項目6.3億貸款去向成謎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某城商行曾向三胞集團追償這筆貸款,不過,三胞集團在償還約1億元的貸款後,就再也沒有繼續償還該筆貸款。  如今的三胞集團,正處在債務壓力之中,其旗下的上市公司面臨債務到期兌付問題。三胞集團的前路何在,似乎並不清晰。
  • 一汽解放擬將150億元債務轉出至信達保理
    財經網汽車訊 一汽解放計劃轉出150億元債務
  • 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
    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時間:2017-02-16 11:58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即債務重組時確定的債務償還條件不同於原協議的,均作為債   原標題:債務重組是什麼意思 債務重組有哪幾種方式?
  • 金盾集團涉近百億債務 銀行人士稱存資不抵債可能
    周建燦留下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百億的債務危機、其實際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公司可能涉及的3起刑事案件、周氏父子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處置。目前,周建燦實際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公司正在走破產重組的程序。對於這部分股份的處置,公告披露,周純和多家外部投資機構進行了接觸,已有投資機構制訂了接盤方案和公司被牽涉到的債務重組方案,基本框架為外部投資機構組建「專項併購基金」及「債務重組專項基金」的方式。有接近金盾股份的知情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截至目前,已經有6家企業有意願接手上述股份,且都是國企,有些還是央企。
  • 「深度」三胞集團的劍走偏鋒
    短期內的裝修投入,以及深陷的債務危機,都讓東方福萊德的投資方南京新百(600682.SH)有些頭疼。日前,南京新百發布公告,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1億元到-13.6億元。這是南京新百200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而虧損的背後,正與東方福萊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事情要追述到2014年。
  • 三水何時誕生首個百億企業?
    「工業立區、產業強區、園區興業」的十二字路徑,為三水帶來了工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快速積累了千億級經濟體量。在前不久召開的佛山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魯毅表示,大力實施培育大型骨幹企業計劃,通過兼併重組和產業鏈整合,力爭到2020年培育產值超百億元企業30家左右。在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自我加碼下,在佛山賦予三水「新增長極」的寄望下,進一步完善企業梯隊建設,為加快鍛造百億企業培育土壤,是城市三水未來發展必須面對和破解的課題。
  • 民企信用能力演化及困境探索
    提前一年預警情境下,違約與非違約民企樣本在貨幣資金/短期有息債務、淨資產收益率、銷售淨利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四個財務指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從中位數值來看,違約民企的表現均明顯劣於非違約民企。?違約民企中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年報的家數和比例較國企更高。
  • 資產曾高達2000億,今卻陷入36億債務,帳面百億還不上6000萬利息
    但以往主要集中在民企身上,最近一些大型國企債券違約引發"逃廢債」質疑,使得市場對國企與央企信用債絕對安全的信賴被打破,從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就在11月中旬,東旭光電一期債券需支付利息6600萬元。但是誰能想到,東旭光電卻因為「支付不起」,備受關注,引起關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流動性「緊張」,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東旭光電違約後,帳面流動資金為183億元,但是卻被這千萬的利益所「迷惑」。就在這幾天,東旭光電的股價也隨之下跌。公司市值一度高達千億元,如今已降至162億元,跌至近十年來新低。
  • 一汽解放:三家子公司擬將不超過150億元債務轉出至信達保理
    據披露,為優化財務結構,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根據實際經營需要,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和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擬將其總金額不超過150億元的債務轉出至信達一汽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簡稱「信達保理」)。由於信達保理是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汽股份」)子公司的合營企業,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 信達董事長侯建杭: AMC「變廢為寶」柔術(圖)
    同期,附重組條件類不良資產(主要收購自非金融機構)新增收購規模為782億元,同比增長92.9%。  附重組條件類不良資產經營已成重要增長點  《21世紀》:中國信達一直表示「以不良資產經營為核心業務」,在你看來,201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是否會繼續增加?請問不良資產能否支撐資產公司持續高速發展?在不良資產處置上,信達主要採取哪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