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易主在即,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出爐

2021-01-17 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楊靜

矗立在「中華第一商圈」的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即將迎來新主人。

買家將是來自香港的瑞安房地產和有著340多年歷史的高富諾集團(Grosvenor)。交易對價初步預計將不超過16.2億元。

地處南京新街口商圈核心地段,南京國際金融中心高220米。它是南京的標誌性綜合體項目,有著「南京新街口第一高樓」之稱。它的擁有者是2018年陷入流動性危機的江蘇知名民營三胞集團。

2014年,三胞集團以24.8億元的價格從李嘉誠旗下的亞騰亞洲基金(ARA)處購得此樓。此舉創下彼時長三角地區內(除上海)有史以來金額最大且有穩定收益物業的整棟交易。24.8億元的價格,也高於ARA的收購價。

2008年,ARA以16.25億元從招商地產購得此樓。

時隔12年,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的價格回到原點。三胞集團也有了重新出發的契機——2020年12月22日,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的定稿方案出爐。

12月22日,一名與會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重組方案當天獲得三胞集團債權人的初步認同。2021年1月底,債權人將對方案進行最終表決,通過後,債務重組進入實質性操作。

(2016年的南京新街口 時代周報記者攝)

坐擁新街口商圈半壁江山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所在的南京新街口商圈是熱點區域。

綜合各大機構過往的報告來看,該商圈平均空置率是南京所有區域裡最低,租金和出租率位於塔尖位置。一般外來企業入駐南京,會首選新街口。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總建築面積約10.9萬平方米,包括一座45層的甲級寫字樓、7層零售商場以及278個地下停車位。

買下南京國際金融中心,三胞集團等同於坐擁南京新街口商圈的半壁江山。該商圈南邊近一半零售物業都歸屬於旗下,還包括南京新百、南京國貿和東方商城。

這也使得這些項目在該商圈形成聯動發展成為可能。東方商城與南京國際金融中心裙樓部分僅一牆之隔,可以打通。一街之隔的南京國貿和東方商城,可以通過地下連廊與東方商城、南京國際金融中心串聯。

藉此,三胞集團創始人袁亞非希望能打造出實體零售4.0的概念。

袁亞非曾在2016年底的一次公開論壇上表示,「實體零售要從冬天走向春天,要經過1.0到4.0四個階段。1.0階段是招租聯營,零售只是提供購物場所,而實體零售4.0是在2.0(提供商品價值)和3.0(提供場景價值)的基礎上,利用網際網路手段,結合金融資源優勢,打造精準服務和價值生態鏈。」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也見證了三胞集團資本運作和在不動產運營上的能力。

2016年,中信華夏三胞南京國際金融中心REITs產品在上交所掛牌流通。產品的底層投資標的為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發行規模為30.53億元,產品為「A券+B券」模式。該產品加權平均發行利率5.32%,比三胞集團近一年債券發行利率低98-268BP,大幅降低了公司融資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這單REITs產品不僅是「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首個商業地產證券化產品,也是國內首單商業/辦公綜合體REITs產品。

30.53億元的收入,也為當時三胞集團向新金融、新消費、新健康三大領域的產業布局提供資金支持。

三胞集團沉浮記

買入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時,正值三胞集團發展的頂峰期。

一連串的海內外收購視為佐證。2014年,三胞集團先後收購了美國上市公司麥考林63.7%股權、Brookstone 100%股權、通訊公司樂語通訊、英國老牌百貨House of Fraser、以色列家庭醫療服務提供商Natali、團購網站拉手網。

三胞集團的收購熱情在此後的2015年至2017年間並沒有停止。

2015年,三胞集團的收購名單上多出萬威國際、國彩數碼、哈姆雷斯(Hamleys)等。

2016年至2017年間,三胞集團的收購重點傾向於養老以及醫藥領域,當中有養老服務企業安康通、東南亞最大的臍帶血和臍帶膜儲存服務商新加坡康盛人生集團、齊魯幹細胞、美國製藥公司Dendreon等。

歸納這些收購不難發現,三胞集團往往通過舉債拿下,再通過發行股份購買的方式裝入旗下的南京新百(600682.SH)和*ST宏圖(600122.SH)上市公司。

這些收購做大了三胞集團的業務版圖,也鋪墊了危機。連袁亞非自己也對外承認過,「借船出海沒有錯,錯在我們高估了部分標的的品牌價值,低估了運營的難度。」

果不其然,2017年年末,疊加金融去槓桿的大環境背景,三胞集團債務危機爆發。2018年9月5日,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正式組建,協調和推動公司債務風險化解工作。

三胞集團的金融債委會成員中包含了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人民政府牽頭,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省金融辦、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江蘇省銀行業協會、南京市金融辦、相關金融機構等。

三胞集團也在2018年開始拋售地產、零售、電影院線等業務,並將戰略方向聚焦大健康產業。

協議重組遵循「四不」原則

歷時近兩年,三胞集團的債務重組終於在2020年12月22日召開的金融債權人會上,有所突破。

上述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國華融江蘇分公司以戰投方身份出現在當日會議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以「昨日冬至、春天將不遠」為開場白。

根據三胞集團的新聞稿,地方政府+央企戰投」的鼎力支持是三胞集團債務重組順利開展的關鍵。中國華融作為「紓困資金方」積極介入,提供增量紓困資金80億元。

「中國華融能進入,離不開政府給予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土地變更性質這一點上。」12月23日,一名三胞集團債權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三胞集團的債務重組一大亮點是採用「協議重組」的創新方式,而非在破產法框架內的法院破產重整程序。債務重組方案遵從「四不」原則,即不破產、不逃廢債、不打折、不賴帳。

據上述與會知情人士透露,債務重組不對債權本金進行調整,將全部納入「留債清償本金」,主要的債權人也給出了展期八年的讓步。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債權人都對方案完全滿意,但如果三胞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將更加麻煩。」該知情人士說道。

在該知情人士看來,正因為三胞集團當年大舉併購所產生的支出基本留在集團,導致債務大頭在集團,而非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這使得目前的債務重組方案聚焦在集團層面。集團層面資產盤活能夠覆蓋負債,上市公司的危機自然迎刃而解。

至於三胞集團的償債資金來源,目前除中國華融的80億元紓困資金外,還有處置公司及關聯方資產的回籠資金、公司存量業務和新增業務經營的盈餘資金,以及持續運營資產帶來的收益等。

三胞集團接下來向大健康產業的轉型,被債權人一致看好。據時代周報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南京新百不排除日後成為承接三胞集團進行生物醫藥產業資本化運作的平臺,*ST宏圖則基於現有基礎進一步發展養老相關產業。

相關焦點

  • 千億民企三胞債務重組啟動在即 信達攜近百億資金入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獨家|千億民企三胞債務重組啟動在即,信達攜近百億資金入場江蘇千億級民企三胞集團迎來債務危機破局窗口。澎湃新聞記者獨家獲悉,5月13日上午,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與三胞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南京新百、*ST宏圖澄清: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目前未涉及上市公司
    原標題:南京新百、*ST宏圖澄清: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目前未涉及上市公司   南京新百、*ST宏圖同時公告,公司於2020年7月30
  • 三胞集團500億債務危機仍在發酵 尚無任何紓困資金施援袁亞非
    2018年6月,三胞集團對雨潤集團的5.5億元擔保逾期,其控股的南京新百(600682.SH)因為債務逾期資產被凍結,三胞集團的債務危機就此被置於公眾視野。當第一塊牌倒下後,多米諾遊戲的進展速度便脫離了控制。
  • 三胞集團634億債務危機蔓延,網易、光大、海航、鳳凰同踩雷
    三胞集團逾期涉及到的P2P並不只立馬理財一家,還有鳳凰衛視旗下的投資理財平臺鳳凰金融。 三胞集團《致鳳凰金融平臺函》顯示,三胞集團通過平臺融資的借款已於2018年13日起陸續到期,但因近期公司流動資金緊張,不能如期歸還陸續到期的借款。三胞集團承諾最晚將於2018年12月31日14點前歸還2018年11月份到期的借款本息。
  • 立馬理財兌付再延期至6月 三胞集團債務問題繼續發酵
    上述計劃融資主體為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胞集團」),由海南股權交易中心備案發行,已於2018年11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由於三胞集團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期兌付,當時三胞集團承諾將於2019年2月20日、3月15日分期回購理財計劃。
  • 遵循市場化法治化路徑,三胞集團轉型紓困加快推進
    禾康智慧養老是三胞集團旗下的居家養老服務提供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力配合各地民政部門、殘聯、街道社區做好防控工作,今年以來新增中標籤約額已超過1億元。記者獲悉,作為我省大型民營企業,三胞在各級政府支持引導下,正聚焦主業、積極轉型,在加快發展中化解風險、紓困解難。
  • 「三胞系」百億重組之問:泥潭中的宏圖高科如何翻身?
    百億輸血重啟凍結資產幾天前,信達資管與三胞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消息被公告證實,前者將向三胞集團提供規模近百億元的流動性支持,但合作協議具體內容三胞集團並未透露。這意味著曾經江蘇第五大民企、千億規模的三胞集團債務重組啟動在即。
  • 三胞集團被列失信人 立馬理財逾期兌付再延期
    2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三胞集團,希望就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情況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獲置評。近日,A股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業績預告,三胞集團旗下的南京新百(600682,SH)與宏圖高科(600122,SH)也分別於1月底披露了2018年度業績預虧公告。
  • 債務危機過後,雨潤、三胞、豐盛等江蘇千億巨頭活過來了嗎?
    也正是在這一輪「債務危機」中,江蘇的民營企業同樣遭遇過困境,曾經的「一方首富」幾乎集體步入「危局」。2018年6月,三胞集團對雨潤集團的5.5億元擔保逾期,將其流動性緊張的風險首次曝光,緊接著三胞集團旗下南京新百收購復牌後遭遇連續跌停,更直接推倒了三胞集團流動性危機的多米諾骨牌。同年7月,資管計劃構成實質違約,正式宣告三胞集團爆雷。
  • 三胞集團又違約:海南股交中心管理的三款產品逾期
    資金鍊十分緊張的三胞集團,又有三款理財計劃違約。「愉見財經」獲得的獨家消息顯示,日前,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立馬理財向投資人發布通知,稱:您持有的由海南股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的「嘉康盈/嘉順盈/嘉恆盈」理財計劃,融資主體為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上述理財計劃將於2018年11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由於三胞集團流動資金緊張,不能如期回購。
  • 三胞集團爭議項目6.3億貸款去向成謎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某城商行曾向三胞集團追償這筆貸款,不過,三胞集團在償還約1億元的貸款後,就再也沒有繼續償還該筆貸款。  如今的三胞集團,正處在債務壓力之中,其旗下的上市公司面臨債務到期兌付問題。三胞集團的前路何在,似乎並不清晰。
  • 從鼎盛時期的1300億資產,到負債600多億,三胞集團經歷了什麼?
    說起三胞集團,其在資本市場上可謂是風頭頗為強勁,2017年前後,這個公司通過大量併購,資產曾達到1300多億元,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焦點。當然也可以是馬化騰口中的普通家庭,背後有著比較強大在支撐,能夠讓公司輕易地在危機關頭得到一定的資金緩解壓力,但是三胞公司,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三胞集團的創始人叫做袁亞非,在業內,袁亞非以敢拼敢闖聞名,在還年輕的時候,他就曾經留下了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即便是我的身上只有5千元錢,我也能做5百萬的生意。
  • 「深度」三胞集團的劍走偏鋒
    記者 | 向凌潞編輯 | 王立峰位於南京新街口的東方福萊德購物中心(下稱東方福萊德)的門店翻新已經結束。2019年年初,界面新聞來到了這個重新裝修以及招商後的東方福萊德,其改變並沒有想像中大。這也進一步確認了三胞集團的流動性危機。事實上,從3C業務的大虧,再到收購的HoF破產,這一連串的事件,因果相連。流動性危機三胞集團流動性危機的集中爆發在2018年6月。
  • 曾經的「中華第一商圈」王者:三胞集團從資產1300億到一盤散沙
    袁亞非擁有半壁江山——新百商場、國際金融中心、東方福來德都有他的身影。鼎盛時期,他的三胞集團旗下擁有宏圖高科、南京新百、萬威國際、金鵬源康、富通電科等多家上市公司。 2015年,英國威廉王子訪華,袁亞非因為收購英國皇家授權百貨公司House of Fraser而被威廉王子點名,說要知道「到底是哪個中國人買了皇家授權的百貨公司。」
  • 中免集團牽手宏圖三胞 孵化3C智慧零售新業態
    據消息,上市公司宏圖高科下屬的宏圖三胞高科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達成合作協議並順利籤約,即將在濟南國際機場籌備開業Brookstone品牌加盟店,這也是中免集團的首家Brookstone加盟店。宏圖三胞高科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宏圖三胞」),於2000年成立於南京,是上市公司宏圖高科的全資子公司。
  • 債券違約 三胞集團信用評級再被下調
    陷入流動性危機的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胞集團」)再次被評級機構下調評級。12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評級」)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三胞集團流動性十分緊張,下調三胞集團相關信用評級。
  • 三胞集團將投資120億在湘潭打造生命康養融城社區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炯芳和三胞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亞非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主持籤約儀式。  市領導陳忠紅、楊英傑,三胞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徐鳴鏑等,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翟凌雲,以及宏圖康養集團、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凡迪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
  • 金衛醫療(00801)附屬就出售CCBC股份與三胞集團訂立誠意金協議
    公告 金衛醫療(00801)附屬就出售CCBC股份與三胞集團訂立誠意金協議 2016年9月1日 18:28:17 智通財經網 金衛醫療(00801)公布,茲提述公司於
  • 南京新百*ST宏圖增持計劃0完成 三胞與袁亞非收警示函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7日訊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網站於9月11日公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0〕80號)顯示,經查,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胞集團」)及當事人袁亞非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三胞集團及袁亞非作為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 剛流動性危機中喘過一口氣 三胞集團又被列入失信名單
    摘要 【剛流動性危機中喘過一口氣 三胞集團又被列入失信名單】剛從去年的流動性危機中緩過一口氣,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胞集團)又被法院列為了失信被執行人,並被強制執行超3000萬元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