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英國發表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似乎比有症狀的患者更早失去可檢測的抗體。
我們知道,病毒感染可以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一些針對性抗體。
其中,有一些可以「搶先」與感染細胞的病毒部位結合從而阻止病毒的感染。這類抗體被稱為具有免疫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
比如,正在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就是依賴於其刺突蛋白的某個區域(結合域)與人體細胞膜上的ACE2受體結合而造成感染。
感染後,人體免疫系統就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結合域的中和抗體,從而產生免疫保護作用。
如果這些抗體減少或消失,這種免疫保護作用也會隨之降低或消失。
結果,即使是已經感染過的患者,在接觸到病毒也可能再次感染。
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現的一些二次感染者也證實了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重要的是,目前正在開發的多數疫苗也都是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
如果,感染後抗體可以很快減少或消失,那麼,接種疫苗也同樣難以形成有效,或者長期有效的免疫保護。
此前的一些研究中,感染後可以檢測到的抗體存在的時間,和可以提供免疫保護的時間的結果存在矛盾。
現在,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領銜的一項包括63萬多人的研究顯示,從6月中旬到9月下旬,僅3個多月的時間,採集自英國成千上萬人的血液樣本中可檢測到抗體的比例就大幅下降了超過四分之一。
總體上來說,這項由英國政府委託的研究,在6月20日至9月28日之間對63.5萬人通過刺手指採集血液樣本的方法進行了三輪新冠病毒抗體測試。
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後人們對COVID-19的免疫反應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在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內,抗體攜帶者數量下降了26.5%。
換算到全英國,意味著攜帶抗體的英國人口比例從先前估計的6.0%下降到4.4%。
研究顯示,相對於有症狀的典型患者,無症狀感染者抗體丟失得更快。
另外,研究還發現,與75歲及以上的人相比,18至24歲的年輕人抗體丟失的速度較慢。
儘管目前我們尚不知道什麼樣的免疫水平可以提供免疫保護,或者提供免疫保護時間的長短。
但是,這項迄今為止在這個領域最大型的研究透露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進一步證實了新冠病毒感染,或者疫苗接種難以形成高效,長期免疫保護的擔憂。
意味著,無論是通過普遍自然感染,還是普遍免疫接種,都很難在人群中建立長期有效群體免疫。
這也就意味著,這種病毒可能難以被消滅或者長期被遏制,成為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反覆流行疫情的可能性很大。
有意思的是,醫護人員中可檢測抗體的陽性率沒有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變化,這可能反映出最初感染的病毒數量更大,或者反覆接觸病毒不斷強化了免疫反應性。
這也意味著,今後更可能需要依賴反覆的疫苗接種來預防疫情的反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