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實驗得出全新時空觀,與愛因斯坦和牛頓的時空觀截然不同

2020-12-05 騰訊網

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研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宇宙學家等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們,可謂從未停止過。因為時間和空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著時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空間裡活動。

我們習慣於空間和時間存在的真實性,正如我們習慣於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就是真實的一樣。如果有人站出來說,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甚至是顛倒的,估計八成會被認為是瘋子的話語。

牛頓的經典時空觀,認為時間在宇宙中永遠均勻流逝,處處平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時間可以被改變。只要有足夠強的引力場存在,時間就可以變慢;只要運動速度足夠快,時間甚至可以完全停止流動。

儘管愛因斯坦的時空觀與牛頓的時空觀截然不同,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並未否定時間的存在。

然而,隨著量子物理學的不斷發展,研究者們越來越發現,量子世界所呈現出來的物理現象,與宏觀世界相比,大多截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馳。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如同相隔天地之別的鴻溝,難以搭建連接的橋梁,無法跨越。

微觀的量子世界,如此地顛覆人類的認知和理解,令人難以捉摸和猜測,偏偏,人類卻越來越傾醉於它,痴迷於它。尤其在諸多微觀量子物理實驗中,呈現出來的一個驚人現象,答案直指時間本質——時間並不存在。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既不買牛頓的帳,也不買愛因斯坦的帳,而是獨闢新徑背道而馳,乾脆地將「時間」這個參數從宇宙中直接剔除了出去。

比如,處於糾纏態中的兩個粒子,即使相隔宇宙兩端,只要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發生改變,另一個粒子就會瞬間感應到,而發生相應狀態的改變。這種超光速的感應,基本上是在零時間內完成的,可以說根本不需要時間的參與。時間對於量子糾纏現象,形同虛設。

比如,一個電子的行蹤是無法精準測定的,而只能用它在某個位置出現的概率來表示,故「電子云」的概念因此誕生。而在量子(電子)追蹤實驗中,用最先進的精密儀器做測試,發現,一個電子似乎可以同時出現在其他諸多地方。研究者推測,如果跳出儀器偵測頻率的局限性,一個電子可以瞬間充滿整個宇宙。電子似乎跳出了時間的限制,時間對電子來說,存在不存在都一樣。時間再次形同虛設。

再比如,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主要是針對微觀的量子世界而言的——動量和位置,如同魚和熊掌而不可兼得。所謂的測不準——不可兼得,不正是因為,微觀世界呈現出的世界本質是,本無「時間」的參與,而宏觀的我們,在觀測時卻非要習慣性地加入「時間」這個元素,才導致的測不準嗎?

約翰.惠勒和萊斯.德維特,分別是普林斯頓大學和IAS的兩位知名物理學家,在為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之間的鴻溝做搭建橋時,驚愕發現,「時間」這個人類早已習以為常的元素參數,竟然莫名地消失了。也就是說,如果將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融合為一體,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時間」這個元素。

難道時間真的不存在嗎?如果不存在的話,為什麼我們每天都會感覺到時間正在一點點地流逝?不是嗎?看宇宙萬事萬物,皆沒有永恆的存在,一切大小事物,都會隨著時間的洪流被衝洗的漸漸褪色。生命有出生,成長,消亡;宇宙無論大小事物,都有終結的一天。如果時間不存在,萬物豈不要永恆存在?

量子研究者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其實時間並未流動,真正在流動的是空間。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每時每刻都對應著一個宇宙。因為最小的時間間隔為普朗克時間(10^-43秒),也即為,每一個普朗克時間都對應著一個宇宙,所有的宇宙都在沿著最小的普朗克時間以非連續的躍遷式向前移動,而所有的宇宙在任一時刻,展示的畫面事件加起來都是一部完整的總宇宙事件。就像一部影片,將所有時刻的畫面都展開後開始向前移動,隨著畫面的移動,播放框裡會顯示出不同的畫面,如果速度足夠快,就會覺得這些畫面是動態的。

如果流動的不是時間,而是空間,如同定型好的模具,空間每移動到一個時刻,都會自動播放對應時刻的宇宙事件。換句話說也就是,過去時空,現在時空,以及尚未到來的未來時空,其實都是並列存在的。再換句話說,也就是,過去並未真正的過去,未來也並非真正的尚未到來,「時間」只是人類自己給自己定義的一個假象。

果如此,那麼,物理學家定義的最小時間間隔——普朗克時間,實則即為所有宇宙彼此間的最小間距。所謂的時間裂縫,實則是指不同宇宙間的間隔縫隙。所以,過去的你,現在的你,以及未來的你,每時每刻(指人類自定義的假象時間)都是共同存在的。如果科技足夠發達,那麼完全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實則只是穿越到了另一個你已經經歷過的宇宙而已),或者未來(實則只是穿越到了另一個你即將經歷的宇宙而已),而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無關,只與全新的更加接近宇宙演化真相的量子理論有關。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時空觀,一個主張絕對一個主張相對,誰是對的?
    到了十六世紀,牛頓提出了絕對時空觀,進入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兩種不同的觀點都解釋了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如果現在問大多數人什麼是「時空」,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這也意味著時間和空間是緊密聯繫的。
  • 牛頓與愛因斯坦的時空觀,科學從不給任何人面子
    時間還在繼續向前流逝,牛頓與愛因斯坦兩個人的名字卻在時光的長河裡永垂不朽了,這兩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卻好像一對從未見過面的冤家,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愛因斯坦則用相對論讓牛頓無地自容,要是他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真怕牛頓會殺愛因斯坦滅口,這事他做得出來,畢竟胡克與萊布尼茨可是前車之鑑
  • 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嗎?——否定相對論時空觀
    一個多世紀來牛頓的科學的絕對時空觀被錯誤的相對論貶為錯誤的,因為愛因斯坦依據「光速不變原理」,推出「狹義相對論時空觀」:「光速不變,宇宙時空必然相對化」:時空都是相對的,沒有獨立的時空觀,即沒有絕對的時空觀!「相對論」喧鬧聲掩蓋了絕對時空觀的科學性!
  • 狹義相對論並沒有擺脫牛頓的時空觀
    但愛因斯坦並不這樣看,他拿來結論看看,覺得可以自己解釋一下,沒準就有人信了。其實愛因斯坦本人並沒有去詳細推敲這種變換所涉及的許多的概念,諸如時間與時鐘,尺子與長度,參照物與參照系,矢量與標量。這些貌似相似卻又截然不同的概念是最最基礎的概念,一旦混用,其結論就是偷梁換柱,荒謬荒唐。我們看看參照系,為啥會有參照系的概念?
  • 秒懂霍金理論(1)大統一時空觀
    「時空觀」建立了宇宙全新的畫面愛因斯坦站在宏觀的尺度上認為時間與空間都是火箭裡的尺子相對於地面的尺子,會變短這就是相對論而牛頓絕對的時空觀直到量子物理學的出現「奇點難題」才有了一絲曙光其實愛因斯坦研究大爆炸之後的宏觀宇宙量子物理研究大爆炸
  • 牛頓、愛因斯坦以及量子力學中的時空
    人類對於時空的認知,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時空觀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牛頓的時間和空間觀牛頓眼中的空間和時間都是絕對的、永恆不變的。在牛頓眼裡,任何運動都是相對絕對空間而言的,比如旋轉的舞者就是相對絕對空間在進行旋轉。
  • 秒懂霍金理論(1)之大統一時空觀
    而且憑藉直覺牛頓的時間軸在過去和未來的方向上重新修改了「時空觀」建立了宇宙全新的畫面這就是相對論 而牛頓絕對的時空觀量子物理學站在微觀尺度又重新構建了一次「時空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進行結合構建「大統一理論」
  • 經典物理學的時空框架——絕對時空觀
    把「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加在一起,就是我國古人所認識到無限的沒有得始終的時空,他們稱之為「宇宙」。牛頓對時間的理解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量,時間指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兩個時刻之間間隔越長則時間越長,兩個時刻之間間隔越短則時間越短!
  • 愛因斯坦的時空觀
    本文將舉更多的例子,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愛因斯坦的時空觀。如果你車速為10千米,你車前發出的光依然以每秒18.6萬千米的速度向前移動。這時,能夠說明兩輛車所發出的光保持不變的速度的唯一理由,就是光所對應的距離和時間發生了變化。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是如此陳述的:一個物體運動得越快,那麼對於這個物體而言所經過的時間反而越慢。
  • 量子理論推導全新時空結構: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現在
    自從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對熱輻射研究中提出「能量子」假說後,繼而在1905年,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光量子假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並進一步證明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論後,從此將人類認知裡固有的連續時空觀徹底擊碎,一個全新的非連續時空觀,在人類的認知裡正從雛形趨於完整化逐漸成長起來。
  • 相對論提出全新時空觀,是否就是宇宙的終極奧義?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是近代物理的兩大理論支柱,同時現代高新技術的理論基礎。相對論是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的理論,分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質量扭曲shi'kong在講相對論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伽利略變換和經典力學時空觀。
  • 相對論前夜:牛頓和麥克斯韋的戰爭
    類似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矛盾又是什麼?它們之間被忽略的關鍵東西又是啥?愛因斯坦統一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學的工作對我們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又有什麼啟發?如果法拉第在火車上做實驗,會得出與實驗室裡完全不一樣的電磁定律出來麼?
  • 相對論前夜:牛頓和麥克斯韋的戰爭
    牛頓和麥克斯韋的理論在各自領域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是經典物理學的兩座豐碑。但是,如果你試圖把它們融合在一起,用統一的目光看待它們,立馬就會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愛因斯坦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並最終創立了狹義相對論。這種處境,很像現在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 人類史上都是名列前茅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值得後人銘記
    愛因斯坦的歷史地位高還是牛頓的歷史地位高啊?這個問題很難有定論,只能說愛因斯坦和牛頓的歷史地位在人類史上都是名列前茅,他們都是值得後人敬仰的歷史偉人。對於普通人來說,牛頓的理論體系更為熟悉,現代工程學也都是依賴於牛頓。相比之下,愛因斯坦的理論體系更為高深,比牛頓具有更為廣泛的使用範圍,愛因斯坦的理論往往出現在科幻作品中。
  • 物理學的兩大真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為何相互矛盾?根源在這個點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7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為何不能相融的事情。首先來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為兩個部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主要解釋了牛頓經典力學在宏觀高速世界無法解釋的一些現象(針對於慣性系),而廣義相對論是狹義相對論的推展(非慣性系),主要解釋了時空及引力只是時空扭曲的表現,也正是因為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關於時空、引力的解釋,與量子力學的時空觀截然不同。
  •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並不存在,絕對的參考系只能是心性自己
    光以太說雖然與牛頓在光學上主張的光粒子說不相符合,但是它卻與牛頓力學的「絕對空間」理論密切合拍。牛頓認為:「絕對空間由於它的本性以及它同外界事物無關,它永遠是同一的和不動的。」而以太恰好完全符合這個要求,於是牛頓一下子就把以太選作是他的經典力學暗示的絕對參考系。同絕對空間觀一樣,牛頓認為時間也是絕對的,並且從絕對時空觀出發,牛頓又發展出絕對運動。
  • 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竟然各執一詞
    在愛因斯坦的理論框架下,因果關係是存在的,而在牛頓框架理論下,因果關係是不存在的,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光速不變」。牛頓我們都知道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整合了克卜勒與伽利略的運動理論。在牛頓的觀點中,空間是無限延伸的,時間就像一把開了弓的箭,一去不回頭。物體的運動速度是空間間隔與時間間隔的商,在牛頓的觀點裡時間與空間獨立存在,互不幹擾,又沒有制約它的條件,所以速度是可以無限的。
  •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首先來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為兩個部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主要解釋了牛頓經典力學在宏觀高速世界無法解釋的一些現象(針對於慣性系),而廣義相對論是狹義相對論的推展(非慣性系),主要解釋了時空及引力只是時空扭曲的表現,也正是因為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關於時空、引力的解釋,與量子力學的時空觀截然不同。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卻說引力不存在,相對論顛覆你的常識
    愛因斯坦卻是幸運的,他顛覆了物理學開山鼻祖牛頓提出的經典時空觀,卻幸運地趕上了天有異象,驗證了自己的理論並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愛因斯坦的一生充滿傳奇,他的相對論更是物理學上的一朵奇葩。這一觀點恰恰拓展了牛頓力學,牛頓經典時空觀認為,不管是靜止的物體還是運動的物體,周圍的時間空間都不會因為物體而發生變化。可相對論時空觀卻認為時間和空間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那麼當時空發生變化時,我們該怎麼辦?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我們在一個運動的球裡走動,天旋地轉。那麼相對論會讓我們頭暈目眩嗎?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卻說引力不存在,相對論顛覆你的常識
    愛因斯坦卻是幸運的,他顛覆了物理學開山鼻祖牛頓提出的經典時空觀,卻幸運地趕上了天有異象,驗證了自己的理論並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愛因斯坦的一生充滿傳奇,他的相對論更是物理學上的一朵奇葩。這一觀點恰恰拓展了牛頓力學,牛頓經典時空觀認為,不管是靜止的物體還是運動的物體,周圍的時間空間都不會因為物體而發生變化。可相對論時空觀卻認為時間和空間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那麼當時空發生變化時,我們該怎麼辦?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我們在一個運動的球裡走動,天旋地轉。那麼相對論會讓我們頭暈目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