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0日電 1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副司長高光明表示,根據醫改監測數據,截至2015年底,全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6.4%,分別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8835萬人和2164萬人,老年人健康管理1.18億人。2016年,全國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1.6%,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91.06%,6歲以下兒童管理率達到92.4%。
資料圖:產婦在醫院。 胡靜 攝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進展、取得成效、公眾獲得等有關情況。
高光明在會上介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自2009年開始實施以來,至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標準從人均15元穩步提高至45元,項目內容從9類擴展至12類,主要針對我國當前面臨的慢性病患者人數快速增加、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新舊傳染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等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服務免費,直接面向群眾,主要由全國71萬多家基層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提供。
高光明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項目取得了積極進展,服務數量快速增加,服務質量穩步提高。根據醫改監測數據,截至2015年底,全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6.4%,分別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8835萬人和2164萬人,老年人健康管理1.18億人。2016年,全國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1.6%,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91.06%,6歲以下兒童管理率達到92.4%。
高光明指出,各地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手段,完善措施,方便群眾獲得服務。一些地方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線上方式,方便群眾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前,地方自願上報在衛計委官方網站公布了4000多個地方各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眾號和APP。
高光明強調,為指導和督促各地規範開展服務,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建章立制,先後制訂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指導意見》等,並適時進行修訂,使工作有章可循。其次是嚴格考核。2011-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財政部,連續7年委託第三方對各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情況進行考核,累計考核107省次,建立了考核結果與資金撥付掛鈎的獎懲機制,共落實獎懲資金1.1億元,有力地推動了項目的開展。最後是加大宣傳。先後組織編寫了面向群眾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00問》,邀請林永健著名演員製作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益廣告。
高光明明確,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民生工程。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45元進一步提高至50元。而下一步工作將主要圍繞提高居民感受度和增強居民獲得感,做實、做精、做細項目,推動服務再上新臺階。接下來將以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同質化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逐步向居民個人公開電子健康檔案。及時總結地方好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向全國推廣。鼓勵地方充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以多種線上服務的形式為群眾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健康管理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