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臨檢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我國NGS診斷檢測的監管之路

2020-12-07 健康界

在過去10年裡,DNA測序變得更快且更便宜,這主要得益於下一代測序(NGS)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今,NGS技術正快速地被廣泛應用於常規臨床實踐中,應用領域包括實體腫瘤、血液惡性腫瘤、遺傳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無創產前檢測(NIPT)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PGD/PGS)。

中國政府已經啟動了NGS臨床檢測的監管工作,也在盡最大地努力使NGS診斷檢測標準化。在確保安全和有效性的同時尋求合適的方法,保證該領域的創新性,支持精準醫療的發展和進步。近日,衛計委臨檢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和張瑞博士在Science增刊中撰文解讀了中國NGS診斷檢測的政策。

我國NGS診斷檢測的監管歷程

2014年以前,我國基因測序行業處於無監管狀態,2014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NHFPC)叫停了所有的NGS業務,對行業進行集中整頓,推出了一系列的NGS監管政策。

我國NGS診斷檢測的監管體系

目前,整個基因測序行業涉及細分產業眾多,包括商業公司、臨檢中心、醫院、儀器試劑、不同的技術平臺等,所以涉及的監管部門也比較多,主要包括中央和各地區發改委(下稱發改委)、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稱衛計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CFDA)。

發改委的宏觀規劃

發改委從宏觀上制定測序產業的發展規劃。2015年6月,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提到要重點發展基因檢測等新型醫療技術,並將在3年時間內建設30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快速推進基因檢測臨床應用以及基因檢測儀器試劑的國產化;此外,地方發改委還參與NIPT等項目的定價。

CFDA的監督管理

CFDA主要是對測序鏈上的儀器、試劑、分析軟體進行監管。CFDA要求NGS商業診斷系統中的所有儀器、試劑、打包賣給實驗室的軟體在進入臨床應用前必須獲得批准。2014年1月,CFDA發布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基因分析儀等三個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規定將基因分析儀作為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2014年2月,CFDA和衛計委聯合發布通知明確指出,基因測序產品需經CFDA審批註冊。

衛計委的審查和規範

衛計委主要是對開展基因測序機構的資質進行審查和規範,具體由三個部分監管,分別是醫政醫改局、婦幼司和臨檢中心。

衛計委醫政醫改局和婦幼司相繼批准了全國各省市(除西藏)159家臨床試點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測序、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遺傳病診斷和腫瘤診斷與治療等4個專業的高通量測序服務,頒布了《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靶點基因檢測技術指南(試行)》,《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技術指南(試行)》等規範。臨檢中心的職責是承擔臨床檢驗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運行全國臨床檢驗室間質量評價計劃,建立、應用臨床檢驗參考系統,對開展基因檢測服務的醫學實驗室進行評估和驗收。

此外,試點實驗室必須依據衛計委臨檢中心管理文件《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獲得政府批准,基於NGS技術的所有臨床檢測必須遵循文件中的相關規定。實驗室應該建立標準操作程序(SOP)、遵守所有的質控(QC)標準、記錄每個檢測的性能。按照SOP和QC標準,NGS流程應該在每個實驗室中達到預期運行特性。內部質控和外部質控評估(EQA)對於實驗室評估NGS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國NGS診斷監管面臨的挑戰

隨著NGS技術的廣泛應用,臨床實驗室可利用疾病靶基因panel、外顯子測序以及全基因組測序進行分析。與傳統的分子檢測不同,NGS檢測的監管面臨著若干挑戰,李金明副在Science增刊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對於CFDA而言,NGS檢測需要創新的方法來確保分析和臨床的有效性。

首先,與傳統的方法利用單個或一定量因素來診斷單個或一些疾病不同,NGS檢測能夠識別人類基因組中的大量變體,因此有效分析每一個變體幾乎是不切實際的。雖然評價具有代表性的突變類型或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證明NGS平臺的性能,但需要時間來建立不同臨床領域NGS檢測的評價新指標。

第二,NGS檢測不僅識別出有臨床意義的變體,也能識別大量意義不明確的變體。因此不同的變體的臨床驗證應有不同的要求。

第三,NGS檢測的預期用途是針對特定病人群體、藥物或疾病。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MATCH項目,治療試劑的選擇應該基於NGS靶向分析所得的具體分子結果,而不是癌症類型。隨著臨床研究的快速發展,CFDA必須重新考慮審批流程以擴大獲批試劑的預期應用。

NGS技術的出現同樣給衛計委也帶來了挑戰。雖然試點實驗室需要依據《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來開展NGS檢測,由於NGS臨床檢測比傳統分子檢測複雜得多,因而迫切需要制定新的監管標準。

近年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美國醫學遺傳學學會和美國病理學家學會針對NGS方法的有效驗證、分析過程監控和變異報告制定了指南。然而,將這些要求轉化為常規對實驗室而言仍是一個挑戰。

我國NGS診斷檢測的應用現狀

經歷了「無監管——叫停——監管」,當前我國NGS診斷檢測的應用現狀如何?哪些NGS產品獲得了國家批准?檢測實驗室水平如何?李金明在Science增刊中解析了這些問題。

2014年6月30日,CFDA批准了首個NGS診斷產品——BGISEQ1000和BGISEQ100,主要用於檢測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21、18、13三體)。在中國,NIPT已經成NGS應用最為成熟的領域,且多個臨床驗證結果也證實了它的高靈敏度、特異性和陰性預測值。

到目前為止,有5款NGS測序儀獲得了CFDA的批准,分別為華大基因的BGISEQ-100、 BGISEQ-1000、貝瑞和康的NextSeq CN500,達安基因的DA8600以及博奧生物的BioelectronSeq 4000,同時CFDA批准了與這些儀器配套的NIPT檢測。然而,目前在其他臨床領域如腫瘤相關的遺傳突變檢測、遺傳評估和PGD/PGS,還沒有獲批的商業化NGS產品。

2014年4月,衛計委推出了試點項目,並向NGS實驗室授予許可資質。目前,已經有9家實驗室獲批開展NIPT檢測,6家獲批開展PGD/PGS檢測,26家獲批開展腫瘤檢測,18家獲批開展遺傳病檢測。

為了評估NGS檢測的實驗室水平,2014年,衛計委臨檢中心推出了基於大規模並行測序的21、18、13三體檢測的試驗室間質評項目。評估結果表明,大多數參與的實驗室都採用獲得CFDA批准的試劑,並且為NIPT提供了可靠的診斷能力。

2015年,衛計委臨檢中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試驗室間質評工作,評估了NGS技術檢測體細胞突變的有效性。參加評估的實驗室包括獲得國家批准開展腫瘤NGS檢測的26家實驗室以及以及正在申請NGS檢測許可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提供的所有檢測均為實驗室開發的檢測。64家實驗室中33家的檢測性能達到了標準,但只有17家實驗室能正確識別臨檢中心panel中DNA樣本的所有突變。這些結果意味著實驗室急需加強腫瘤體細胞突變的NGS檢測能力,這與檢測過程的複雜性有關。

小結

近年來,國家對NGS診斷檢測的監管不斷完善。去年中檢院發布了《第二代測序技術檢測試劑質量評價通用技術指導原則》,提高了NGS的準入門檻,指導基因檢測及NGS的規範、合理應用。同時,我國首部《二代測序(NGS)技術應用於臨床腫瘤精準醫學診斷的共識》也於去年發布,為二代測序技術應用於臨床腫瘤驅動基因分析提供相關指導性建議,並規範臨床實踐。

相關焦點

  • 廣州藥企燃石醫學首個腫瘤NGS檢測試劑盒上市
    燃石醫學創始人兼執行長漢雨生表示,該試劑盒是中國首個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NGS)以及伴隨診斷標準審批的多基因腫瘤突變聯合檢測試劑盒,將用於幫助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精準選擇靶向藥物治療的方式。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在二代測序獲批前,傳統檢測手段需要一個基因一個基因地檢測,一方面太過消耗患者寶貴的腫瘤組織樣本,一方面仍有些信息會被遺漏。第一款腫瘤二代測序檢測產品的正式獲批,意味著臨床醫生們有了更高效的武器,為患者更精準地診斷疾病,達到理想的療效。
  • 燃石醫學獲批中國首個腫瘤NGS檢測試劑盒
    該試劑盒是中國首個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NGS)以及伴隨診斷標準審批的多基因腫瘤突變聯合檢測試劑盒,將用於幫助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精準選擇靶向藥物治療的方式。2016年9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該試劑盒作為中國首個腫瘤NGS檢測產品進入 「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
  • 我院滿分通過國家臨檢中心生信分析室間質評
    喜訊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NCCL)發布了「2020年全國遺傳病高通量測序檢測生物信息學分析室間質量評價」結果。本次評價共有110家實驗室報名參加,檢測合格實驗室有79家(合格標準為大於90分,即大於90分為合格,小於或等於90分為不合格)。
  • 基因診斷中心滿分通過2020年實體腫瘤體細胞突變高通量測序檢測室...
    吉大一院基因診斷中心近日收到來自國家衛健委臨檢中心的通知,通知顯示中心滿分通過了2020年實體腫瘤體細胞突變高通量測序檢測室間質評活動。基因診斷中心多次滿分通過了臨檢中心組織的多項腫瘤基因檢測室間質評項目,為臨床和患者提供精準可靠的基因檢測服務,滿足臨床和患者的多元化、個體化檢測需求。
  • 湖南省臨床檢驗中心舉辦大型基因擴增實驗室技術人員上崗培訓班
    9月16日開始,由湖南省臨檢中心聯合湖南省疾控中心舉辦,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第三期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技術人員上崗培訓班在長沙啟動,為秋冬季疫情防控的核酸檢測能力做好儲備工作。培訓分為理論培訓和實驗技能培訓兩部分,理論培訓採用線上的形式,省內十多名專家教授參加了理論講授,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教授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授課。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契合主題,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穫良多。由於本次培訓人數多,現場實驗技能操作培訓環節同時啟動9家培訓基地,包括國家聯防聯控應急實驗室4家及第三方檢驗機構培訓基地5家。
  • 【聽會筆記】丨高通量測序(NGS)與LDTs?腫瘤NGS基因檢測將何去何從?
    在我國,IVDs的監管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負責,管理法規是以國務院令形式發布《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同樣,IVDs按低、中和高風險分為三類。美國對 LDTs 有著較為明確的監管措施,並且與醫保制度相關,而我國對 LDTs 項目尚沒有明確的政策、法規與監管措施。
  • 亞輝龍IPO關注:71個檢驗項目獲國家衛健委臨檢中心認可
    近日,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輝龍或公司)檢測中心收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頒發的2020年室間質評合格證書。此次參評的71個項目,在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中全部合格!通過實驗室間的比對判定實驗室的校準、檢測能力及監控其持續能力,是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國內室內質量評價領域,國家衛健委臨檢中心組織的全國室間質量評價是最具權威性的,也是臨床實驗室績效考核內容之一,以此評估實驗室的檢測能力。
  • 「全基因組測序在出生缺陷及兒童未確診罕見遺傳疾病檢測...
    圍繞這一主題,與國內外權威臨床遺傳學專家、國內醫學遺傳學科醫師及各專業委員會從事本領域相關工作的其他人士,共同探討我國醫學遺傳學科的建設,促進出生缺陷防控事業在遺傳病領域的進展。
  • 衛計委:核酸檢測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檢測"窗口期「縮短
    (原標題:衛計委:核酸檢測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檢測"窗口期「縮短)
  • 天津諾禾醫學檢驗所滿分通過衛生部臨檢中心 「2018年國際腫瘤游離DNA(ctDNA)基因突變檢測室間質量評價調查活動」
    昨日,衛生部臨檢中心公布了2018年國際腫瘤游離DNA(ctDNA)基因突變檢測室間質量評價調查活動結果。
  • 「5G+北鬥」時代的現場快速檢測:從疾病診斷走向健康預測
    在2020中國POCT年會上,大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實驗診斷中心教授康熙雄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在「5G+北鬥」時代,POCT將成為健康信息採集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從一種診斷疾病的方法轉變為預測健康的工具。
  • 「石家莊有人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是不是不靈了?_新華報業網
    ,轉為陽性;  1月7日,陝西鹹陽一女孩核酸檢測為陽性,隨後的6天5次檢測,卻均為陰性;  據1月4日的遼寧大連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有的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有的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  ……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 「5G+北鬥」時代背景下現場快速檢測:從疾病診斷走向健康預測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和一項全民皆知的核酸檢測,拉近了現場快速檢測(POCT)與公眾的距離,也加速了體外診斷行業的革新,特別是推動了分子POCT的發展。「相比傳統臨床實驗室流程繁瑣、不能實施現場快速檢測的缺點,POCT實現了儀器小型化、操作程度簡便化、檢測現場實時化,並且高度體現了當代科技的信息化。」
  • 泛生子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桌面型NGS平臺上市
    會議力邀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李金明主任、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王清濤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支修益教授擔任會議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應建明教授、山東省腫瘤醫院鄭燕教授做精彩演講。在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思振和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與會領導的介紹下,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了國內領先獲批可用於臨床的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桌面型高通量二代測序平臺的震撼發布。
  • 衛計委:國內愛滋病經性途徑傳播比例已達87%
    衛計委:國內愛滋病經性途徑傳播比例已達87%     愛滋病經性傳播比例達87.1%    報告提出,2012年我國各級財政共安排公共衛生補助資金1102億元,相當於2003年同口徑投入106億元的10倍。    儘管如此,近10年來我國幾乎每1—2年就有1種新發傳染病出現。此外,一些地區令人堪憂的衛生狀況以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使一些人畜共患病持續發生。
  • 新冠核酸和抗體檢測臨床應用熱點問題解答!
    2020年1月22日,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 面對疫情新挑戰,我國體外診斷試劑研發企業以及監管機構反應迅速,2020年1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首次應急審批4家核酸檢測試劑,截止2020年3月2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25個,以及4種檢測儀器設備和1個軟體。
  • 領星醫學通過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NGS法檢測技術認證
    上海2020年1月21日 /美通社/ -- 1月19日,領星醫學在原有臨床基因擴增檢驗資質基礎上,獲得江蘇省臨床檢驗中心頒發的具有「人實體瘤精準治療相關基因NGS法」擴展項目範圍的技術驗收合格證書,這表明領星NGS平臺檢測技術能力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認可。
  • 腫瘤NGS檢測市場的前景分析
    醫療級應用主要有:生殖健康(NIPT、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遺傳性疾病檢測、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藥物基因組學及新藥研發、體檢及疾病篩查、醫學基礎研究、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腫瘤診斷及治療等。在這些應用中,腫瘤的基因測序可能會是未來佔比最高,市場需求最大的應用領域。
  • 2020華大基因感染分子診斷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盧洪洲教授為大家主持了開幕致辭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中國工程院的聞玉梅院士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楊煥明院士進行了大會的開場致辭,分別對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診斷與治療,以及分子診斷技術發展方向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以及總結。
  • 讓串聯質譜「聽命」於臨床——訪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
    為了詳細了解LC/MS/MS在我國臨床檢驗中應用與發展情況,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除了常規檢測項目之外,孕前檢查、孕婦產前檢測的遺傳組產前診斷及新生兒遺傳病篩查等專科診斷檢查是該檢驗科最為重要的檢測部分。  作為北京婦產醫院質譜中心負責人,曹正在醫院檢驗科配備了新質譜,逐步建立起質譜中心。該中心目前已有兩臺三重四極杆液質和一臺三重四極杆氣質,並將根據發展速度繼續增加相關儀器設備。曹正認為,「對於醫院檢驗科來說,質譜是一種技術能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