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是物質劇烈的發光發熱反應,物質是處於激發態的氣體,或者是等離子體。
我們常見的物質,主要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同一種物質在相同氣壓下,溫度是決定物質為何種狀態的主要因素。
對於氣態的物質,如果溫度繼續升高,氣體分子的核外電子將獲得能量,此時核外電子將處於不穩定的激發態;如果溫度繼續升高的話,核外電子將徹底逃離原子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
大量分子的核外電子與原子核分離,組成的混合物就是等離子態,也可以叫做等離子體,比如高壓電弧、閃電、極光就是等離子體。
對於一般的火焰,根據燃燒物質的不同,溫度從500~2000℃不等;比如蠟燭燃燒的火焰,中心溫度大概400℃,外焰大概500℃,溫度從內到外先升高再降低。
如果我們用摩擦帶電的金屬導體靠近蠟燭火焰,會看到火焰有所偏離,這是因為火焰中有部分物質處於等離子體,而等離子體又是電的良導體。
火焰物質是處於激發態的氣體和等離子體的混合物,其中激發態物質佔了大部分,燃燒物在高溫下和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維持反應的進行,並使得部分氣體分子電離成為等離子體,被周圍空氣冷卻後又轉變為氣體或者固體顆粒。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