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遠天體是什麼?它就在130億光年外!

2021-01-22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們已經知道了擁有特別明亮中心的星系——aka。活動星系核(AGNs)或類星體。這種亮度是超大質量黑洞(SMBHs)在其中心消耗物質和釋放電磁能量的結果。隨著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有些類星體看起來特別明亮,這是因為它們的噴流是指向地球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光束追蹤到它的所在。

1978年,天文學家Edward Speigel創造了「blazar」(布拉扎,音譯)一詞來描述這類特殊的天體。利用亞利桑那州大型雙目望遠鏡天文臺(LBTO)的望遠鏡,一個研究小組最近觀測到一個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布拉扎星系。這個天體被命名為PSO J030947.49+271757.31(或PSO J0309+27),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這意味還有更多的天體存在,只是人類暫時沒有發現罷了!

據了解,該天體是由超大陣巡天(VLA)和全景巡天望遠鏡快速反應系統(Pan-STARRS)PS1資料庫中的交叉匹配數據選定的。然後科學家們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雨燕太空望遠鏡和大型雙目望遠鏡(LBT)進行觀測。此前,天文學家已經懷疑PSOJ0309+27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天體。雖然x射線望遠鏡的觀察(XRT)表明它非常明亮的x射線波段(類似於其他已知耀類星體),但是後來與Multi-Double對象獲得的光學觀測的光譜儀(插件)的LBT證實,這是迄今為止最遙遠的天體觀測。

就像所有的活動星系核一樣,PSO J0309+27是一個明亮的射電源,有一股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粒子流)。從它的中心向外延伸,在整個已知的宇宙中都可以看到。然而,這些噴射流只能在一條狹窄的視線範圍內看到,這意味著地球必須與之對準,這使得探測變得相當困難。

但由於它是在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地方被發現的,這意味著它在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就開始活動了。更重要的是,這是已知的最早的AGN例子之一,它沒有被灰塵所掩蓋,這給了天文學家在整個電磁光譜中研究這個物體的機會。

正如科學家所解釋的那樣,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光譜首次證實了PSOJ0309+27實際上是一個AGN,或者說是一個星系,它的中心核非常明亮,因為在它的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由氣體和它吞噬的恆星提供能量。此外,LBT獲得的數據也證實了PSOJ0309+27利用其光的顏色向紅色或紅移的偏移確實離我們很遠,其記錄值為6.1,這是以前從未測量過的類似物體。」

簡而言之,在這樣的距離下,PSO J0309+27是最強大的持久無線電和x射線源。基於他們對LBT的觀察(他們仍在分析),科學家們估計,為布拉扎提供能量的中央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億倍。相比之下,我們自己的星系SMBH(人馬座A*)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

它的發現也暗示了在原始宇宙中存在著數百個類似的物體,但是它們的方向使它們很難被直接探測到。因此,PSOJ0309+27的存在使得天文學家可以用早期宇宙中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來量化agn的數量。

更重要的是,像這樣在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就存在的天體可能代表了今天宇宙中所有的SMBHs產生的「種子」。在這一領域的進一步研究可以為宇宙的演化提供新的見解,從而產生新的宇宙學模型。通過此次的發現,我們有理由認為,在宇宙最初的十億年裡,就已經存在大量非常巨大的黑洞,它們發出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這一結果對試圖解釋宇宙中這些巨大黑洞起源的理論模型造成了縮小了範圍。

一段時間以來,天文學家們已經明白,在星系演化和它們中心的黑洞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了解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以及何時出現的,肯定會在未來幾年帶來一些獨特的見解,尤其是當下一代望遠鏡開始觀測宇宙的開端時,這一切將會變得更加明朗。

相關焦點

  • 宇宙年齡是130億年左右,為什麼人類能觀測到460億光年遠的天體?
    宇宙年齡約130億年,這是大家所熟知.但是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則為460億光年遠.
  • 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有多遠?——75億光年!
    人類肉眼能否看見一個物體,取決於物體發出的光在到達地球時,其可見光波段的亮度是否足夠強,如果一個物體的亮度足夠強,即便傳播很遠也可能被我們肉眼看見;目前有記錄的,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是2008年的一次伽瑪射線暴,對應天體距離地球75億光年。
  • 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有多遠?——75億光年!
    人類肉眼能否看見一個物體,取決於物體發出的光在到達地球時,其可見光波段的亮度是否足夠強,如果一個物體的亮度足夠強,即便傳播很遠也可能被我們肉眼看見;目前有記錄的,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是2008年的一次伽瑪射線暴,對應天體距離地球75億光年。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類星體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一種非常恐怖的天體,它們的亮度非常驚人,甚至可以超過整個星系。科學家分析後認為,類星體的本質就是在瘋狂吞噬物質的超大質量黑洞。類星體的紅移值也非常驚人,意味著它們距離我們普遍有幾十億甚至一百億光年之遙。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發現的最遙遠類星體叫做J1342+0928。
  • 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天文學家發現最遙遠、最古老的耀變體
    騰訊太空訊 天文學家利用亞利桑那州大型雙筒望遠鏡天文臺(LBTO)設備,最近發現了一個距地球130億光年、被命名為PSOJ0309+27的耀變體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遙遠、最古老的耀變體。 該研究小組由義大利英蘇布裡亞大學博士生西爾維婭·貝拉蒂塔領導,研究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研究員以及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此提供指導。 什麼是活動星系核?什麼類星體?
  • 廣闊的太陽系內,誰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天體?是100億公裡外的它!
    一般人對於太陽系的認知是十分狹隘的,他們總以為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外,就什麼都沒有了,其實並不是的,太陽系內的天體十分多,大大小小的加起來超過十億顆。那麼在如此多的天體裡面,哪一顆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呢?最遠的天體距離太陽又有多遠呢?
  • 人類最遠能看到150億光年的星球,50億光年距離的星球地表是否能...
    距離地球150億光年的星球應該是錯誤的說法,目前觀測到的最遙遠天體應該是個類星體,大約在132億光年之外,接近宇宙第一代恆星誕生後的數億年,這是目前觀測上的極限。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75億光年!肉眼能看到的最遠星星是什麼?
    其中幾顆是太陽系中的行星,另外大部分都是遠在太陽系外的恆星,還有少數幾個是星雲和河外星系。那麼,人類的肉眼可以看到多遠的星星呢?最遠的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是五顆比較容易看到的行星,但理論上肉眼最遠可以看到天王星。根據計算,天王星最亮時的視星等為5.4等,這意味著在觀測條件極佳的情況下,它是肉眼可見的。
  • 為什麼宇宙的年齡是 130 億年,而我們卻能看到 470 億光年遠?
    宇宙的年齡約130億年,可觀宇宙半徑約為470億光年。資料在維基百科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查到。
  • 美天文學家發現最遠的恆星 距地球800億光年
    新華網6月7日電 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召開的美國天文學協會年會於6月5日傳出消息,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距離地球最遠的兩顆恆星,它們現在距離地球大約有800億光年之遙(1光年等於10萬億公裡)。  據加州大學的唐納德·約克教授介紹,天文學界認為,宇宙的年齡大約在100億-200億歲之間。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簡單來說,類星體比星系要小,感覺像恆星,但它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同時,它也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團隊發現了迄今為止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大約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的6.7億年,被命名為「J0313-1806」。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簡單來說,類星體比星系要小,感覺像恆星,但它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同時,它也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 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團隊發現了迄今為止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大約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的6.7億年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星系,距地130億光年,它將證明奇點是存在的
    自從20世紀地外世界大門被打開以後,一幅遼闊無垠的宇宙畫卷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此時人們才深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與宇宙相比,地球只不過是一塊彈丸之地,想起以前的那種自大的說法,真的有點羞愧。在感到羞愧的同時,也起了濃厚的興趣,對那片未知的世界有著無盡的嚮往。宇宙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關於這個問題,存在著不少的說法。
  • 人類能觀測到150億或者50億光年外的星球嗎?
    首先,人類不可能會觀測到距離地球150億光年的星球。宇宙誕生到現在才過去138億年,所以光在宇宙中的傳播距離最多只有138億光年。不過,由於宇宙膨脹,遙遠天體的共動距離可達465億光年,但這與觀測到距離地球150億光年外的星球是兩碼事。
  • 「南極長城」被發現,距離地球僅5億光年,為何現在才發現?
    在宇宙中也有「長城」,它指的是用宇宙中的星體、氣體和星塵圍成的一個巨大的空洞,宇宙中最大的長城是武仙-北冕座長城,跨度高達100億光年,但是科學家們怎麼也沒想到,我們在地球附近還能發現一個巨大的長城。這個長城被科學家命名為「南極長城」,因為它處在地球最南端附近,距離也很近,只有5億光年,這是人類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宇宙超結構天體了,它的長度是14億光年,由上萬個星系和星塵組成。
  • 人類為啥能看到100億光年外天體,因為我們看到的宇宙只是過去的
    光年是長度單位 ,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所經過的距離,所以人類能夠發現100億光年外的天體和太陽多少年齡並沒有任何關係。人類是如何看到100億光年外的天體呢?
  • 人眼看見最遠的星星,如果出現在30光年外,地球會怎麼樣?
    全天區夜間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是6000~7000顆左右,當然這已經包含了南半球區域,最亮的恆星除了太陽外就是天狼星,距離8.6光年,視星等-1.45,當然金星會比它更亮,視星等能達到-4.89!
  • 8億光年外發現神秘天體,科學家:以前從未見過
    【ALENG 自媒體】6月24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究竟是什麼?現代天文學已經對此有了一個基本的結論,那就是黑洞。科學家已經知道,當一個質量巨大的恆星死亡時,要麼在自身引力之下塌縮成為一個黑洞,要麼成為一個中子星,而要成為一個黑洞的恆星,其質量必須至少為太陽質量的5倍,如果要成為一個中子星,那麼,該恆星的質量必須小於太陽質量的2.5倍,也就是說,宇宙中已知最小的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5倍,而最大的中子星,其質量不過太陽質量的2.5倍,但是最近的一個發現,似乎出現了令科學家感到迷惑的問題:距離地球8億光年外,
  • 哈勃用了30年時間,將人類帶向了130億光年外的宇宙邊緣!
    哈勃展示的宇宙哈勃有很多「不務正業」的工作,除了給大眾留下那些嘆為觀止的照片外,當然更多的是給了天文學家研究這些天體的機會,而最「不務正業」的工作是三次次超深空觀測:第一次:1995年12月18日至28日間,位置:北天區大熊座附近第二次:1998年9月至10月間,位置:南天區杜鵑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