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於太陽系的認知是十分狹隘的,他們總以為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外,就什麼都沒有了,其實並不是的,太陽系內的天體十分多,大大小小的加起來超過十億顆。那麼在如此多的天體裡面,哪一顆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呢?最遠的天體距離太陽又有多遠呢?
想要知道這個答案,我們需要對太陽系的邊緣有所了解。這是一片黑暗的地帶,無數的天體在黑暗深處若隱若現。
過去,我們自大的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我們是宇宙中特殊而又唯一的存在。直到近代科學的迅猛發展,我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並不是唯一,地球也不特殊。原來,地球只是一顆普通的行星,地球之外還有著包括火星在內的其它7大行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一個個被我們發現並探索。
那這就是太陽系的全部了嗎?並不是,原來海王星以內的空間區域僅僅只是太陽系的一部分。隨後,人類開始繼續尋找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1930年,冥王星進入到了人類的視野。雖然後來冥王星被證實不是一顆行星,但是太陽系的大小卻再一次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那冥王星就是太陽系最外圍了嗎?在之後的歲月裡,科學家們又在冥王星附近的區域內發現了鬩神星,妊神星和鳥神星等天體。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在太陽幾十億公裡以外的地方還存在著這樣一個世界,這裡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天體,這一片區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柯伊伯帶。
那麼柯伊伯帶就是太陽系的最外層區域了嗎?就在人類這麼認為的時候,科學家在一次用證據打了自己的臉。原來在柯伊伯帶以外,還存在著一片巨大的「雲帶世界」,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奧爾特雲。在奧爾特雲區域,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小行星和彗星,很多周期性闖入太陽系內層的彗星就是從這個地方出現的。
2003年,著名的「塞德娜」被人類第一次觀測到,這是一顆外海王星天體。經過觀測計算,科學家們發現塞德娜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水,甲烷,氮冰和託林。在進一步分析了巡天系統的觀測數據後,科學家們計算出了它的近日點大約是76天文單位,遠日點大約是937天文單位,這是到目前為止,人類看到的天陽系內最遠的天體。
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以A.U.表示,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1A.U.=149,597,870千米。這意味著塞德娜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也超過100億公裡。塞德娜的直徑只有大約1000千米,是人類自1930年首次發現冥王星來,距離我們最遙遠的天體,雖然它十分明亮,但是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我們很難發現它。
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新視野號和旅行者號系列探測器雖然已經飛躍了很遠的距離,但是他們距離塞德娜的遠日點還很遙遠,所以我們說,沒有任何一艘人類探測器真正飛出了太陽系。
我們現在可以說塞德娜是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的太陽系內距離我們最遠的天體。但是在未來就說不定了,因為奧爾特雲實在是太大了,裡面極有可能還存在著尚未被我們觀測到的更加遙遠的天體。當我們的觀測手段進一步提升的時候,我們一定還能發現更多更遠的天體。
在遙遠的未來,當新視野號或者旅行者號系列探測器經過這些遙遠的地方時,他們早就失去了向地面傳回數據的能力,所以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它們究竟會看到怎樣一片神秘的世界,洞悉到怎樣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