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地球對於人類來說,那是無邊無際,大到沒邊。如今的地球對於人類來說太渺小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認知的轉變,那是因為人類文明走進了科技發展的時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類有了天文望遠鏡,讓人類走出了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
宇宙浩瀚廣闊,到底有多大無人知道。人類目前對於宇宙的認知其實和新石器時代古人對地球的認知一樣,都感覺世界大到沒邊,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人類雖然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奧秘,但是探索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還太遙遠了。
我們目前能夠探索的也只是太陽系的範圍,就算是在銀河系面前渺小的太陽系,對於人類來說還是充滿了秘密,我們對太陽系的認知也是有限的,比如太陽系其它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土衛六厚厚的大氣層之外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土衛二的冰層下面是否有生命等。
除了這些離地球相對較近的行星和衛星有很多未解之謎外,太陽系邊緣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探索的盲區,我們對太陽系邊緣的了解和認知非常少。比如太陽系邊緣到底存在多少天體,還有哪些神秘的天體等著人類去發現?而且現在科學家懷疑太陽系邊緣有可能存在著一個超級地球,如果它被發現,那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相信很多都知道,太陽系邊緣有一個柯伊伯帶,這是一圈由無數天體組成的小行星帶,裡面存在著無數的各類天體。而人類目前走得最遠的探測器就是在40年前由NASA啟動的旅行者號飛船。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先後飛出日球頂層進入星際空間。
如今旅行者二號距離地球約180億公裡,在如此遙遠的空間,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粉紅色天體,它的直徑達到了500公裡,距離地球達180億公裡,正是靜靜地圍繞太陽旋轉。
這顆粉紅色的天體其實是一顆小行星,是目前科學家觀測到的太陽系中最遠的天體,它的直徑大概有500公裡,可能是球形天體,和冥王星一樣也是一顆矮行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呈現粉紅色,是非常顯眼漂亮的小行星。它之所以會呈現粉紅色,可能跟它富含冰的物質有關。
這顆粉紅色的矮行星圍繞地球公轉一圈需要1000年,科學家後期還會對它繼續進行跟蹤觀測,由於它距離地球太遠了,人類目前的探測器除了旅行者號飛船,還沒有其它探測器靠近它,而旅行者號飛船的任務也不是為了探測器太陽系邊緣小行星,而是勇往直前向著太陽系外前進。
要說離這顆小行星最近的飛船目前還有新視野號,它的目標就是柯伊伯帶,探測柯伊伯帶內天體的情況,如果有可能,它未來會不會去專門探測這顆小行星也是一個未知數。
我們目前對太陽系邊緣的探測困難,主要原因還是飛船的速度非常慢,這樣就限制了探測範圍,如果未來人類飛船的速度能夠獲得質的飛躍,就不會存在這種情況,太陽系的距離將不再是問題,從地球出發到太陽系邊緣也只是幾天的時間,這樣想去探測那顆天體就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由於速度的限制,我們目前的探測器都是有目標的去探測器某一顆天體,而很難同時進行探測很多天體,尤其是兩個天體距離很遠的情況下,探測器想要飛過去可能需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人類走進了科技發展的時代,但是我們的科技在浩瀚的宇宙面前還是太弱了。
當然,這跟人類走進科技時代還很短的原因有關,人類的科技時代約在300年前開始,真正的快速發展時期也就是近百年的時間,因為人類科技的真正高速發展時間不超過百年,這個時間對於一個文明的歷史長河來說,太短太短了。
如果人類的科技能夠繼續發展1000年,10000年甚至上億年,那我們的科技會強大到何種程度,相信沒有一個人可以說得清楚。但是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必然是一個強大的文明,有可能人類的腳步已經走遍銀河系每一個角落,殖民生存星球也有很多。
探測太陽系邊緣的情況,對於現在的人類科技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再過幾百上千年,有可能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亞光速飛船可以輕鬆到達太陽系範圍內的任何一個角落,太陽系將不會再有任何秘密,人類已經向著太陽系探索前進。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