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7-11-20 09:18:20
異或門的應用範圍廣,在實際應用中可以用來實現奇偶發生器或模2加法器,還可以用作加法器、異或密碼、異或校檢、異或門倍頻器、可控反相器等等。雖然異或不是開關代數的基本運算之一,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我們依然會相當普遍地使用到分立的異或門。因此,我們為了熟練了解、掌握異或門這一基本邏輯電路,對異或門電路進行了這次課程設計。
異或門的邏輯表達式:Y=ABC+ABC+ABC+ABC=A⊕B⊕C
進一步可得到一位比較器的真值表:
異或邏輯運算(半加運算)
異或運算通常用符號「♁」表示,其運算規則為:
0♁0=0 0同0異或,結果為0
0♁1=1 0同1異或,結果為1
1♁0=1 1同0異或,結果為1
1♁1=0 1同1異或,結果為0
即兩個邏輯變量相異,輸出才為1,給ABCD賦值,從左向右累計運算。得答案。
第一、相信你是知道兩個命題變量的異或運算的規則的——只要你知道它的真值表就夠了,其規律是:(兩變量取值)相同則(結果為)假,不同則真;
第二、你應該知道兩個命題變量的異或運算的結果也是一個命題變量,它可以參與下一步的邏輯運算;
第三、多個異或連續運算,就類似數學上的連加、連乘運算:將前兩個數的運算結果,與第三個數繼續運算;再將結果與第四個運算;再……其中的每一步都要按照相應運算的規則進行;
現在,你可以自己進行計算了。不過我曾經對多個變量的異或(和同或)運算的規律做過分析,現將結果告訴你,你可以自行驗證:
1、多個命題(或命題變量)的「異或」運算:其結果依賴於參與運算的所有量中,取值為「真」的量的「個數」的「奇偶性」:
若含「奇數」個「真命題」,則結果為「真」;
若含「偶數」個「真命題」,則結果為「假」;(註:零個也是偶數個)
換句話說:命題表達式 A♁B♁C♁D 結果為「真」,若且唯若 A、B、C、D 中有奇數個(即 1 個或 3 個)變量的取值為「真」;而至於其中「假命題」的個數,則對結果「無任何影響」。關於這一點的證明,可以從下面兩個恆等式中找到思路:
p ♁ 1 = 非p;——增加一個「真命題」參與運算,總會將「原命題」變成其「反命題」;
p ♁ 0 = p;——增加一個「假命題」參與運算,對「原命題」永遠沒影響;
2、多個命題(或命題變量)的「同或」運算:其結果依賴於參與運算的所有量中,取值為「假」的量的「個數」的「奇偶性」:
若含「奇數」個「假命題」,則結果為「假」;
若含「偶數」個「假命題」,則結果為「真」;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