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已無需再贅言去稱讚這樣一部作品。當93歲的戴維·阿滕伯勒出現在畫面中,電視機前的觀眾便立刻明了自然紀錄片的標杆到底是什麼樣子。
由BBC電視臺製作的大型自然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地球(seven worlds, one planet》自上周在騰訊視頻平臺上開播後,便迅速得到了豆瓣9.8分的高分好評。
這一次,戴維·阿滕伯勒帶領觀眾前往世界七大洲,探索生命在不同的環境中是如何繁衍的。從冰雪覆蓋的南極荒野到鬱鬱蔥蔥的南美洲叢林,從非洲荒野到北美洲的廣袤土地再到炙熱難耐的澳大利亞洲。攝製組跋山涉水,在亞洲探尋難得一見的珍稀動物,在歐洲感受人類對世界的改造。
其實欣賞BBC自然紀錄片,除了恢弘壯闊的畫面和大氣磅礴的配樂外,不能錯過的還有片尾10分鐘的拍攝花絮。通過拍攝花絮,我們才能知道紀錄片的創作者們是如何捕捉到那些寶貴的畫面。
片尾最後10分鐘播放了攝製組的拍攝花絮。 視頻截圖在第一集南極洲中,攝製組為了能拍到王企鵝繁衍的壯觀場面,穿越世界上最狂暴的海洋。在海上漂泊的10天中,多名攝影師被嚴重的暈船症狀折磨。在聖安德魯斯灣,為了拍到雄性象海豹之間的決鬥,攝影師除了沒日沒夜的等待之外,還要隨時警惕戰爭爆發。除此之外,攝製組還觀察到了氣候變暖對南極洲的影響,從創作者的角度對人類活動進行了反思。
自然紀錄片之所以偉大,除了匠心之外,還需要一顆熱愛生命的心。
與雀共舞《與雀共舞(Dancing With the Birds)》2019年上半年,由網飛(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我們的星球》狠狠地火了一把,600多名工作人員,耗時四年,跨越50多個國家和地區,拍攝了世界各地的動物們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生存和繁衍。這一次,同一攝製團隊將視線聚焦在了鳥類的身上,觀察鳥類在求愛和繁衍過程中種種有趣和浪漫的場景。
薩克森風鳥要博得雌鳥的好感,會甩動頭上長長的羽毛引起注意;華美極樂鳥會展開自己光彩照人的藍色羽片,獻出最迷人的舞姿;黑鐮嘴風鳥會站在最顯眼的樹樁上唱歌並展示自己肩膀上的「徽章」;冠園丁鳥一邊煞費苦心建造「求愛豪宅」,一邊還要抵抗嫉妒者的騷擾·····
求偶中的華美風鳥展開藍色的羽片在雌性面前跳舞。 視頻截圖你會詫異鳥類在「脫單」的道路上耍盡的心機和做出的努力一點也不輸給人類社會裡的男男女女,忍俊不禁的同時,也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除此之外,艾美獎得主史蒂芬·弗雷風趣幽默的解說也讓整部影片增色了不少。
紀實72小時(中國版)第二季《紀實72 小時(中國版)》第二季。《紀實72 小時》原本是日本NHK電視臺的一檔街頭訪問式紀錄片,每集選擇一個特定的地點進行 72小時的連續拍攝,鏡頭對準行行色色的平凡人,讓受訪者講述自己真實的故事。2018年,騰訊紀錄片、陳曉卿團隊與NHK聯手製作了中國版《紀實72小時》。時隔一年後,《紀實72小時(中國版)》第二季也與觀眾見面了。
區別於日版的《72小時》,中國版的主題更聚焦於人與城市的關係,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對城市的記憶。
第一集,在重慶著名的交通茶館裡,帶著一袋子茄子來喝茶的老爺爺說自己的工作就是種地,每次收穫什麼就送一些給耍得好的茶友們。一對高三情侶坐在茶館裡捧著高考志願書,商量著填報同一所大學。默默坐在角落裡喝茶的常客,說自己三年前突發了腦科疾病,工作和愛情都離他而去,如今靠著低保生活…….
重慶交通茶館裡有著平凡人最樸實的故事。 視頻截圖普通人的日常不一定跌宕起伏,不一定總有戲劇性,淡淡的三言兩語,便詮釋了人生中所有的酸甜苦辣,小小的空間裡濃縮了人間最常見的溫情。
城門幾丈高《城門幾丈高(The City Wall is Falling Down)》即便對導演徐蓓的名字不太熟悉,但相信一定有很多人看過她的作品,2015年的《大後方》和2018年《西南聯大》都是中國紀錄片作品中的佳作。
2019年,擅長歷史話題的徐蓓將鏡頭對準了家鄉重慶,她想要沿著重慶城「城門」這條線索,講述一段浩浩蕩蕩的歷史變遷的故事。整部作品分為五集,最有意思的是每一集的片名,分別為《朝天門》、《城門開》、《潮水來》、《舵把子》和《龍門陣》。
重慶過去有十七座古城門,朝天門位於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明朝時修建的城門,因為面朝當時的都城南京,而得名「朝天門」。清朝以前,這裡是迎接皇帝聖旨和欽差大臣的官家聖地。
第一集《朝天門》的開頭,觀眾們可以聽到一百多年前,從長江三峽中傳來的船工的號子聲,那是由當時的一位德國外交官用蠟盤錄音機記錄下來的珍貴聲音。同時,導演查閱了大量的史料,通過一百多年前的老影像和老照片,緩緩拉開整個重慶的開埠史。
明朝時修建的城門,因為面朝當時的都城南京,而得名「朝天門」。視頻截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的片頭曲也十分有特色,千萬不要跳過,聽聽重慶話是如何細數十七座古城門的傳說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