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角英偉達高管、員工!華為計劃今年打入GPU市場;
2.打造中國西部最大單體數據中心?騰訊西部雲計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開工;
3.主要生產光通訊晶片、無源光器件等,10億元中興5G通訊配套項目落戶馬鞍山;
4.安徽公布2020重點項目名單,AMOLED生產線、12英寸晶圓驅動晶片等項目入列;
5.最大糾纏態保真度達95.5%,南京大學實現矽基光量子晶片三維糾纏;
6.華為、英特爾、富士康等合作夥伴,AI企業思必馳完成E輪4.1億元融資;
1.挖角英偉達高管、員工!華為計劃今年打入GPU市場;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The Elec報導,華為公司今年將在韓國成立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業務集團,以打入目前由英偉達(NVidia)主導的GPU伺服器市場。
業內人士4月3日透露稱,為進一步實現增長,該集團之後可能會被剝離。
據悉,華為目前正在為這家新集團招聘人才,包括英偉達的前、現任員工以及高管。
2019年8月,華為發布商用的AI晶片——Ascend 910(昇騰910),其算力是英偉達的Tesla V100的2倍,成為當時全球算力最強、訓練速度最快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在發布昇騰910一個月後,華為又宣布推出Atlas 900,稱其是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代表著當今全球的算力巔峰。而今,華為大舉招兵買馬,計劃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GPU領域深化布局,繼續施展拳腳,這或許代表著這一領域的競爭將會愈加激烈且有看點。(校對/ Jurnan )
2.打造中國西部最大單體數據中心?騰訊西部雲計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開工;
集微網消息,4月3日,重慶市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聯線活動舉行,集中開工項目共28個,總投資約1054億元,其中,新型基礎設施項目22個、總投資815億元。
圖片來源:重慶兩江新區
據悉,此次開工項目涵蓋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眾多領域,包括:騰訊西部雲計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
騰訊西部雲計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佔地107畝、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總投資45億元,規劃建設伺服器規模10萬餘臺,預計2022年建成,投用後將具備20萬臺伺服器的運算存儲能力。據重慶兩江新區官方消息,該項目將打造騰訊在西南地區的首個Tbase園區,並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單體數據中心。
據了解,TBase是騰訊自主研發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目前,已應用於騰訊內部的微信支付,以及外部眾多金融、政府、電信、醫療等行業的核心業務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西部雲計算數據中心一期已於2018年6月投用,可容納10萬臺伺服器,是騰訊繼天津、上海、深汕合作區三地之後的第四個自建大型數據中心集群,已經成為騰訊在西南地區重要的數據中心和網絡中心。(校對/七七)
3.主要生產光通訊晶片、無源光器件等,10億元中興5G通訊配套項目落戶馬鞍山;
集微網消息,4月2日,中興5G通訊配套項目及其附屬項目在安徽馬鞍山集中簽約,正式落戶鄭蒲港新區。
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興5G通訊配套項目由深圳市中興新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新地」)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主要從事中興5G通信產品配套應用,包括光通訊晶片、無源光器件、光纖光纜、5G通訊結構件精密製造等。據人民網報導,未來,公司將與南京中興通訊無線產品製造基地、晶能新能源汽車、卡耐新能源電池、烽火科技等實體產業協同發展。
中興新地成立於2003年,主要從事通訊領域內光晶片、無源光通訊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公司致力於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設備集成商提供通訊物理連接設備及ODN網絡整體解決方案、光器件關鍵技術、無線通訊接入解決方案、高端結構件及精密器件製造解決方案。(校對/小如)
4.安徽公布2020重點項目名單,AMOLED生產線、12英寸晶圓驅動晶片等項目入列;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近日,安徽省發改委公布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020年安徽省計劃安排重點項目6878個,年度計劃投資超1.3萬億元。
(部分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項目未披露投建方。其中,合肥重點項目包括: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AMOLED)生產線項目、12吋晶圓驅動晶片製造項目、晶圓凸塊封裝測試基地項目、G8.5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三利譜TFT偏光片生產、OLED微型顯示器件項目、TFT-LCD液晶面板用ITO靶材項目、顯示驅動晶片COF卷帶生產項目、大型液晶面板產業濺射靶材項目、高解析度顯示用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合肥芯碁微裝基地項目、基於寬禁帶GaN的功率和射頻材料項目、G8.5EXG玻璃基板後加工生產線項目、彩虹G7.5代液晶基板玻璃改建項目、鑫豐科技存儲器封測項目、康寧GPF二期、三期項目、年產2000萬塊集成電子控制板建設項目、至純半導體溼法設備製造項目等。
六安重點項目包括:上達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COF生產等;滁州重點項目包括:惠科光電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長電年產350億塊半導體分立器件/集成電路封測生產線技改項目等。
由上述項目名稱及此前公開信息看,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AMOLED)生產線項目或為維信諾在合肥投資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40億元,2018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10月16日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OLED微型顯示器件項目或為合肥視涯投資建設項目,該項目於2017年9月籤約,總投資超20億元,2019年11月21日該項目舉行投產儀式。
顯示驅動晶片COF卷帶生產項目或為合肥奕斯偉投資建設項目,該項目於2019年12月27日正式量產,總投資12.7億元,設計產能為每月7000萬片,滿產年產值10億元,主要生產COF卷帶,用於連接半導體顯示晶片和終端產品,是COF封裝環節的關鍵材料,其生產的COF卷帶可全面匹配4K、8K及柔性顯示面板的技術趨勢。(校對/七七)
5.最大糾纏態保真度達95.5%,南京大學實現矽基光量子晶片三維糾纏;
集微網消息,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在矽基集成光量子晶片上實現了高維糾纏態的產生,濾波,調控等多項功能,並且利用精度的片上量子調控完成了量子模擬與量子精密測量等應用任務。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
據悉,馬小松教授團隊利用集成光學晶片的微納加工,藉助矽的三階非線性,採用優化設計的幹涉型微環諧振腔,通過對晶片上光子的路徑模式進行編碼,實現晶片上的三維光量子態的產生,濾波,調控等多項功能,形成有源集成光量子晶片(見上圖)。通過矽波導中自發四波混頻效應及對線性光路的高穩定、可重構相干調控,團隊實現了提取效率高於97%、無需濾波後處理、對泵浦光子高抑制的雙光子源;得到了片上量子幹涉可見度高於96.5%,三維最大糾纏態的保真度達到95.5%。
基於這個高質量的三維糾纏態,團隊實驗完成了對三維貝爾不等式的驗證與無相容性漏洞的量子互文性檢驗。在量子模擬方面,通過對三維糾纏量子態的操控,團隊在全球首次實現了利用量子光學器件模擬圖論,特別是通過量子態的相干性的測量直接獲得圖的完美匹配數。在信息複雜度理論中,獲得圖的完美匹配數是屬於#P完全(#P-complete)複雜度。這個工作首次驗證圖的量子模擬實驗的可行性,邁出了利用量子光學器件解決#P完全問題的第一步。
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申請人團隊還利用量子光學晶片演示了高精度相位測量,突破了經典幹涉儀的測量精度的理論極限,體現了高維量子糾纏的優勢。該研究為多體高維量子糾纏體系的片上製備與量子調控技術的應用提供了重要基礎。
據了解,該成果已在在Nature合作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發表。同時,該項研究得到南京大學卓越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項目的資助。(校對/小如)
6.華為、英特爾、富士康等合作夥伴,AI企業思必馳完成E輪4.1億元融資;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4月7日,思必馳宣布於近日完成E輪4.1億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國調國信智芯領投,北汽產投、中信金石等跟投。
圖片來源:天眼查
思必馳成立於2007年10月26日,是對話式人工智慧平臺公司,目前擁有近1200項智慧財產權,其中專利700餘項,研發了全鏈路智能語音交互關鍵技術,包括聲學信號處理、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理解、聲紋識別、情緒識別、知識圖譜、智能交互決策等。
思必馳官方消息顯示,圍繞「雲+芯」的戰略核心,思必馳自主研發了新一代人機互動系統(DUI)和人工智慧晶片(TH1520),賦能物聯網時代浪潮下多行業、跨場景的智能終端,為智能家居、車聯網、電子穿戴等智能硬體提供自然語言交互解決方案。
此外,在AIoT領域,思必馳與海信、長虹、美的、阿里、英特爾、華為、小米、富士康等廠商達成合作;在車聯網領域,思必馳與北汽、一汽、上汽、五菱、長城等車企合作。(校對/小北)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