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今年以來,晶片領域動態不斷。國際端美國對我國晶片制裁打擊不斷,由此帶來了國內市場的發展熱潮,新增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屢創新高;行業端企業併購潮興起,包括英偉達、AMD等巨頭在內,紛紛傳出收購勁爆消息,攪動「一池春水」。對於經歷了疫情等眾多突發情況的晶片發展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11月份,行業又有哪些重磅消息呢?我們不妨一起來關注一下。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11月2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華為正計劃在上海建設一家不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該製造廠預計將從製造低端45納米晶片開始。華為的目標是在2021年底之前為 "物聯網 "設備製造28納米晶片,並在2022年底之前為5G電信設備生產20納米晶片。據悉,該工廠將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ICRD)運營。

  Intel低價收購人工智慧晶片相關初創公司

  11月2日消息,Intel宣布收購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初創公司SigOpt,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創建用於建模和仿真的優化平臺。據悉,迄今為止SigOpt這家初創公司籌集的資金雖然還不到1000萬美元,但其服務了一些非常知名的大公司,這使它得以開發出有趣的技術,為推動IntelAI晶片業務發展提供助力。

  高通收到華為一次性付清的18億美元款項

  11月5日,高通發布截止9月27日的2020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當季高通實現83億美元營收,同比增加73%。淨利潤29.60億美元,同比增長485%。另外,高通確認,在當季收到了華為一次性付清的18億美元(約合120億元人民幣)款項。

  美國晶片創企獲得3500萬美元B輪融資

  11月6日消息,美國晶片創企Ayar Labs獲得了3500萬美元(約2.32億人民幣)B輪融資,將用於光學互連晶片的研發及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自2015年創立以來,Ayar Labs一直通過利用新的矽處理技術,來開發高速、高密度、低功耗的光學互連晶片,以取代傳統的I/O形式。

  紫光展銳推出晶片大禮包覆蓋5G等多領域

  11月9日消息,紫光展銳一口氣推出了晶片大禮包,包含面向5G R16的NB-IoT晶片V8811、智能座艙晶片A7862、車規級雙頻定位晶片A2395、智能手錶平臺W517,以及5G射頻前端完整解決方案。

  臺積電董事會批准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

  臺積電11月10日公布董事會決議。公司董事會核准資本預算約151億美元建設及擴充先進位程產能、建設特殊製程產能以及建設及升級先進封裝產能。此外,董事會還決議核准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100%持股之子公司,註冊資本35億美元。

  多家晶片廠商獲許可有限恢復向華為供貨

  9月15日,隨著美國第三波制裁令的生效,很多晶片公司都無法對華為供貨了,不過11月以來多家廠商陸續獲得許可,恢復了對華為的供貨。其中包括英特爾,AMD、微軟、美國射頻晶片公司Skyworks以及高通等。

  蘋果正式發布5nm級自研晶片「M1」

  11月11日,蘋果發布了第一款自主研發、基於ARM架構的Mac平臺處理器,定名為「M1」。M1採用最新的臺積電5nm工藝製造,集成多達160億個電晶體,而且是一顆完整的SoC,集成所有相關模塊,並採用蘋果自創的封裝方式。

  聯發科發布7nm工藝5G晶片天璣700

  11月11日,聯發科天璣系列5G晶片迎來新成員「天璣700」,面向主流大眾5G市場,將帶來更加物美價廉的5G終端。天璣700雖然定位不高,但仍然採用最新的7nm工藝,而且繼續支持先進的5G技術,包括5G雙載波聚合(2CC 5G-CA)、5G雙卡雙待(5G DSDS)、高速清晰的5G VoNR語音服務、NSA/SA雙模,5G峰值下載速度2.77Gbbps。

  AMD、IBM宣布加強機密虛擬機合作

  11月11日,AMD、IBM聯合宣布,達成為期多年的聯合研發合作,進一步推動機密虛擬機在雲端的普及,並加速AI應用。除了硬體上使用AMD二代霄龍,軟體上雙方將使用開源軟體、開放標準、開放系統架構,在高性能計算、企業關鍵環境、虛擬化、加密等各種領域推廣機密虛擬機,以保護敏感數據,尤其是用於AI訓練、推理的數據集。

  美國政府禁止國內投資者投資部分中企

  11月12日,路透社消息,美國政府突然公布一項行政命令,禁止國內投資者對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據報導,這些公司包括大型國有航空和建築公司,以及浪潮集團、華為和中國電信等科技和通信公司,該規定可能會影響到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海康威視等31家中國企業。

  我國拿到光刻機「入場券」獲重大突破

  11月14日,據央視財經報導,我國依託張江地區的創新努力,已經實現了晶片光刻機從無到有的突破拿到「入場券」,這將為我國晶片自強和崛起帶來極大助力!對於我國來說,擁有了光刻機「入場券」,代表了我國晶片產業的自力更生和自強發展重新燃起了希望。

  華為正式宣布賣掉榮耀政府牽頭接盤

  11月17日,榮耀正式官宣被賣。40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上發表了聯合聲明,擁有深圳國資委背景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與華為正式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部收購。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不過,具體的收購金額和詳細的股權比例並沒有公布。

  臺積電2nm工藝獲突破2023年試產

  11月17日消息,根據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臺積電還表示,2nm的突破將再次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同時延續摩爾定律,繼續挺進1nm工藝的研發。

來源:智能製造網

相關焦點

  • 中建八局打造華為首個晶片廠房封頂,光工廠造的是什麼晶片?
    平地一聲雷,怎麼不聲不響地,華為國內首個晶片廠房已經被中建八局造出來了? 項目概況 中建八局建設的是位於武漢光谷的華為光工廠項目(二期),佔地面積20.89萬平方米,建築群包括FAB生產廠房、CUB動力站、PMD軟體工廠及其他配套設施。根據中建八局官網消息,這將是華為在中部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
  • 華為為何在英國買500英畝地建「光晶片」工廠?
    DcUednc有意思的是,本周標題帶有「重磅」、「大動作」「華為晶片工廠」的文章陸續出現,先不說「華為建晶片工廠」這樣的表述極容易讓人誤解,更讓人意向不到的是有文章直接分析了華為建晶片工廠的意義,以及將降低對臺積電的依賴。DcUednc
  • 特斯拉電池工廠大裁員;美計劃限制華為晶片供應;海康威視暫停調薪
    美國政府計劃限制華為全球晶片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一些高官已同意出臺新措施,限制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根據擬議中的新規定,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必須先獲得美國的許可證,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晶片。一名消息人士說,此舉目的是限制臺積電向華為出售晶片。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是否會批准該計劃。如果最終通過該計劃,華為、臺積電和美國企業都將受到打擊。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美國升級管制全面斷供華為,華為40...
    華為40字回應5月15日,美國全面加強了對華為的技術壓制。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對此,華為通過心聲社區發文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本次公告只是計劃而非正式條例出臺,同時條例生效後上遊供應商仍有120天的緩衝期。
  • 臺積電已經宣布,美國新工廠將變成擺設?國內晶片有新轉機!
    相信留意科技圈的朋友們,肯定聽過臺積電這家企業的名字吧,臺積電是我們全球最大技術最好的一家晶片代工企業,華為原本跟臺積電是親密的合作夥伴,可是因為美國禁令的原因,臺積電被禁止在給華為代工晶片,讓臺積電損失了不少的利潤,臺積電為了可以重新給華為代工,答應了美國的邀請前往美國建立工廠,
  • ...華為在英國建設自有晶片工廠;優速快遞董事長餘聯兵因發生意外...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5月5日報導重要資訊華為在英國建設自有晶片工廠,任正非曾豪言光晶片領導全世界據外媒報導稱,華為計劃在英國劍橋ARM Holdings總部附近打造一個人員規模為400人的晶片研發工廠,該工廠可在2021年之前投入運營。
  • 外購晶片方案被阻,美國全面封鎖華為第三方晶片供應來源;美國:沒空...
    ,全面封鎖第三方晶片供應來源,38家華為子公司被美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進一步加大對華為及其關聯公司採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的限制,將華為全球21個國家的38個分支機構添加到了實體清單中。美
  • 國產晶片加速度前進,華為終端業務指日可待
    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提升計劃 國內半導體專業人士應該都明白,中國目前所處的環境,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設計與製造同屬於晶片產業鏈中不能忽視的環節,早些年中國一直致力於晶片設計技術,導致這半邊火焰的升騰外,另一邊晶片設計卻似乎太過於平靜。
  • 華為騙了所有人!光刻機只是藉口,自研新型晶片打破美技術壁壘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在5G領域實現了對於西方技術的反超,但同時也是因為對於西方技術的範反超,使得華為遭受了美國的打壓。作為世界數字霸主,美國當然見不得任何企業超越自己,於是華為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不僅補貼運營商拆除華為的5g設備,還呼籲各國禁止華為參與其本國的5g網絡建設。
  • 自造晶片,華為招聘光刻工程師,走一條艱難崎嶇通向勝利的路
    自造晶片,華為招聘光刻工程師,走一條艱難崎嶇通向勝利的路大家都知道近兩年來,美國不斷加碼打壓華為。上周,臺積電宣布9月14日以後,不再供貨華為。傳說中的三星代工可能性也不大,甚至國內的晶片龍頭中芯國際,也否認為華為代工的消息。一時間華為將何去何從,成為國人擔憂。
  • 華為麒麟晶片將...
    華為麒麟晶片將絕版8月7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總部舉辦。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會上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40手機將搭載更為強大的麒麟9000晶片,「遺憾的是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他表示,華為並未參與重資產投入、密集型的半導體製造產業,只參與晶片的設計,這也使華為在此領域受制於人。
  • 美國打壓華為事件十問:為什麼我國半導體行業不必悲觀
    由於華為在美國沒有太多業務,所以本次臨時許可證延期雖然是最後一次延期,但影響不大。但隨之而來的第二條公告升級了對華為的晶片管制,美國商務部稱華為 「破壞」 實體清單,所以要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生產半導體。
  • 【芯視野】美國進一步加強禁令,華為外購晶片之路是否已被斷?
    集微網(文/Kelven)8月18日,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官網分別發表聲明,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並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地區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旨在打擊華為對商用晶片的獲取。
  • 華為啟動「備胎計劃」,方舟子質疑:備胎如果好用,為何早不用?
    華為啟動「備胎計劃」,方舟子質疑:備胎如果好用,為何早不用?最近華為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出售給華為高科技產品,「禁令」下達後高通、博通、英特爾、英偉達的等美國企業紛紛給華為「斷供」。
  • 「華為汽車」今年有望落地;特斯拉「機器人工廠」視頻曝光;三大...
    此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視頻曝光,其生產線基本都由機器人完成製造,非常震撼!與上海超級工廠的忙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美國工廠的關閉、裁員,真可謂「冰火兩重天」。    餘承東:華為可以做到不用美國器件,目前少量用照顧他們生意  4月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華為供應鏈可以做到不用美國的器件,但還是保留了少量的美國器件,與美國供應商保持合作關係,照顧他們的生意。
  • 中國晶片的出路到底在哪?華為的機會來了,北京中科院給出答案
    在未來萬物聯網的趨勢下,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件都變得智能,而想要賦予它們新的智慧,就需要給他們按上擁有更高數據處理的晶片大腦。人類現代的科技進展,與晶片的發展有著巨大的關係。美國正是掌握了晶片的核心關鍵技術,才能對華為如此猖狂打壓,而世界各國的企業之所以不敢挑戰美國,並不是因為他的禁令有多大威力。
  • 華為顯示晶片試生產,推動國內晶圓代工廠產能爬坡
    打開APP 華為顯示晶片試生產,推動國內晶圓代工廠產能爬坡 覽富財經網 發表於 2020-12-02 17:23:22 自從華為購買晶片受限開始,公司便著力實現技術獨立,改道OLED驅動晶片。
  • 日本計劃邀請臺積電或其它晶片廠商共建晶片製造廠
    7 月 20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計劃邀請臺積電或其它晶片廠商與國內晶片設備供應商共同建造一家先進的晶片製造工廠。 日本政府計劃未來數年向參加該計劃的海外晶片生產商提供總計數千億日圓或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 搭一條沒有美國設備的晶片產線,可行嗎?
    但三星建立這條產線的原因或許不僅僅因為華為,市場解讀為,貿易禁令下各大Fabless廠都擔心成為下一個被美國制裁的對象,三星希望通過此舉積極爭取其他客戶青睞。Pk8EETC-電子工程專輯那真的有可能打造一條不帶美國設備玩的晶片生產線嗎?《電子工程專輯》下面來分析一下。
  • 華為P40國行叫板iPhone,特斯拉上海工廠機械臂操作
    華為P40 Pro國行:10倍光學變焦叫板iPhone 華為P40國內發布,華為P40 Pro+後殼採用納米微晶陶瓷科技,無論從拍照和傳感器上,發布會上的數據都直接碾壓蘋果和三星旗艦手機,餘承東的這一波發布會怒懟蘋果,接連叫板,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