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0億投資!國產晶片加速度前進,華為終端業務指日可待

2021-01-08 騰訊網

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提升計劃

國內半導體專業人士應該都明白,中國目前所處的環境,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設計與製造同屬於晶片產業鏈中不能忽視的環節,早些年中國一直致力於晶片設計技術,導致這半邊火焰的升騰外,另一邊晶片設計卻似乎太過於平靜。

國內技術人才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從晶片製造上下功夫。在上海,國內首次出現了晶片製造集群企業,如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以及中微半導體等企業,都足以攪動各地的半導體市場。另外中國聞名海外的,能夠在國際半導體領域上榜的企業,比如華為海思、阿里平頭哥、紫光集團、等等也在不斷的嘗試著晶片製造的技術

這些都足以說明,過去半導體在中國可能是個新鮮的東西,而如今中國半導體的晶片實力已經在穩步提升中。過去只重視晶片設計,而忽略晶片製造的問題,在近些年暴露的比較徹底。隨著最近國內製定相應的計劃來說,2025年中國晶片的自給率將由現在的30%提升至70%。雖然提升幅度在外人看來有些大,但中國目前自給率提升的條件均已成熟。

國內投資力度已經超千億

中國半導體產業投資力度正在不斷加大,2020年前7個月,半導體股權投資項目的案例高達128起,投資總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是去年全年投資額的兩倍多。而且在近幾年,產業資本越來越成為半導體創業者眼中的香餑餑。華為、中電海康、小米、Intel等廠商的供應鏈相關半導體企業,也特別青睞來自產業資本的投資。

市場日新月異的前進,換來的是國內市場的良性循環。加速的國產自主晶片計劃,正在演變為一場聲勢浩大的領域升級,不斷提升資金投入,才能引入更多的資源進入。終端製造企業,不僅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夢想從來沒有止步。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晶片進口最大的國家,與很多國家對比來看,進口晶片越多說明自主依賴,自力更生的能力越差。

當前所有中國半導體企業的目標,已經在加大自主晶片研發力度,同時降低進口晶片的規模,從這種大環境的節奏來看,華為等企業的未來是光明的。

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未來希望

伴隨著國內晶片市場環境的成熟與企業認知的提升,自給自足的晶片供應,將會在未來很快實現。卡脖子等行為,歸根結底是紙老虎。打鐵還需自身硬,提升自我的核心實力,美國才會對你刮目相看。

以中芯國際為例,國家推出10年免稅的政策,還輔助其進行人才招聘,這種環境下的企業導向是好的。而能夠紮根建設晶片生產龍頭企業,將營造一個更公平公正的環境。未來華為無論是從購買,還是技術支持,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總結

毫無疑問,未來的中國半導體企業是可以期待的。這也是華為等中國C端用戶市場主導者,願意看到的。隨著供應鏈的成熟,加上自主科技研發水平的提升。不用再依賴美國晶片技術,華為的產量也能夠保證。這才是華為真正的純自主企業,不受任何技術束縛,展翅飛向屬於中國人的新世界。

對於國家已經重金打造半導體晶片產業,利好華為,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一起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華為啟動「B計劃」:加大扶持國內供應商!國產化指日可待
    實際上,除了在OLED面板之類的產品上加大對國內生產商的支持外,華為近期以來還加大了對國產晶片的支持。因為全球晶圓龍頭臺積電在16日的一場營收會中表示,自5月15日以來,公司便未再接受來自華為的訂單,且若是美國的新出口管制措施不變,公司將在9月14日後停止對華為的晶片供貨。
  • 華為發布最新款晶片 創六項世界第一
    在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用了六個「最」來介紹這款晶片:全球首款採用最先進7nm+ EUV(極紫外光刻工藝)製程的5G SoC,全球首款5G全網通SoC,支持NSA(非獨立組網)、SA(獨立組網)網絡、全球首次集成16核Mali-G76 GPU(圖像處理器)、全球首創NPU(圖形處理器)大核+NPU微核架構、全球首次在手機晶片上實現BM3D(一種圖像降噪算法)單反級硬體降噪技術、全球首發雙域聯合視頻降噪技術
  • 指紋晶片的下半場:份額鞏固和業務延伸
    注意到大股東減持和匯頂科技增速登頂拐頭是同步的,因此需要對屏下指紋光學未來的持續性進行分析枚舉:屏下指紋光學賽道市場維持3-5年內的持續穩定增長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a)    手機銷量的穩定:國內終端在5G技術落地中維持4億臺/年左右更新速度(回落速度年化不能超過目前2%,疫情影響增加變數,華為已經計劃下調2020年手機產量);國外是否有增量?
  • 紫光展銳斥資13億,打造6nm的國產晶片
    打開APP 紫光展銳斥資13億,打造6nm的國產晶片 網際網路科技黑馬 發表於 2020-11-26 11:41:18   中國這幾十年來在科技平臺的前進都是朋友們引人注目的,因此非常多人打聽完以後都不得不嘆息一句,中國真的開展得非常迅速,不愧是中國速率。   不過中國在晶片平臺的鑽研卻還沒有跟上蓬勃國度的腳步,由於中國在半導體行業起步相對晚。   此次華為5G事務以後,他們才逐漸被人們留意到,並且他們也做出了不菲的結果讓人們大為震悚。
  • 晶片行業深度報告:為什麼說ARM可能是國產計算架構的最優選擇
    華為基於 ARM 架構,研發五大晶片族,實現全場景布局。華為自研晶片 主要包括手機 SOC晶片麒麟系列、伺服器晶片鯤鵬系列、人工智慧晶片昇 騰系列、5G 基站晶片天罡系列和 5G 終端晶片巴龍系列等以及一系列專用 晶片,如凌霄晶片、NB-IoT 晶片、視頻編碼解碼晶片以及 SSD 控制晶片 等。
  • 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
    芯元基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以基於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材料為主研發、設計、生產晶片的創新型公司。上海加速打造「雙千兆寬帶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公布上海市經信委、 市通信管理局印發《上海「雙千兆寬帶城市」加速度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主要任務是到2023年,新增家庭及企業用戶套餐原則上1000M起步。
  • 65家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上榜!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
    唯捷創芯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 PA、開關等終端晶片已經大規模量產及商用,截至目前已累計銷售超過 13 億顆晶片,年銷售額超過 4 億元。2012 年唯捷創芯獨立研發的射頻功率放大器晶片開始量產,其 4G PA 產品出貨量在國內位居第一,5G 產品已在預研階段。
  • 華為旗下「哈勃投資」迅速崛起!操盤團隊和投資版圖...
    下半年投資加速根據公開資料,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法定代表人為白熠,註冊資本為27億元人民幣,一般經營項目是創業投資業務。而華為對內對外關於哈勃投資的任何信息都顯得十分低調,談到哈勃投資一致的口徑都是並不知情。
  • 華為又入股一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危機之下 一年投資17家晶片企業
    自從華為被制裁後,全國老百姓都為華為揪著心。為了自救,華為現在已經賣了榮耀子品牌,不過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晶片斷供問題不是賣幾個子品牌就能解決的。因此,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表示,要解決當下危機,華為必須將全方位紮根半導體,突破物理學材料學的基礎研究和精密製造。
  • 華為海思缺貨,國產高端晶片誰來續命?
    安防市場中小客戶對海思安防晶片缺貨的恐慌程度,真實反應了海思在這一市場的優勢地位。統計數據顯示,華為海思在終端IPC(網絡攝像機)SoC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在視頻錄像市場佔有率更是高達90%以上。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對比分析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4 09:56:41 集微網消息,受益於國產替代和市場需求
  • 衝擊世界第一,華為將發第二顆7納米系列晶片,逼近製造物理極限
    18日晚,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表示,華為即將成為全球首個同時擁有兩顆7nm SoC晶片的手機品牌。資料顯示,其所指的是華為將於6月21日發布的新機——華為nova 5系列。三款型號分別搭載麒麟980、麒麟810和麒麟710。
  • 智信新信息技術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
    有消息稱此次交易金額為400億美元,國資委聯合經銷商共同收購,拯救的不僅是榮耀,也能儘量減輕對整個產業鏈的衝擊。 華為出售榮耀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晶片供給無法滿足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需求,必須斷臂求生。
  • 外購晶片方案被阻,美國全面封鎖華為第三方晶片供應來源;美國:沒空...
    美國國務院官網稱,美國商務部擴大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這將阻止華為通過「替代晶片生產」與「提供用從美國獲得的工具生產的現成(OTS)晶片」來規避美國法律。此外,美國商務部還對所有受出口管理條例(EAR)約束的項目都規定了許可證要求,並修改了現有的四個華為實體清單條目。只要交易涉及到實體清單上的一方,國際清算銀行就會對涉及受商業出口管制管轄的項目的任何交易施加許可證要求。
  •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據悉,迄今為止SigOpt這家初創公司籌集的資金雖然還不到1000萬美元,但其服務了一些非常知名的大公司,這使它得以開發出有趣的技術,為推動IntelAI晶片業務發展提供助力。   高通收到華為一次性付清的18億美元款項   11月5日,高通發布截止9月27日的2020財年第四財季財報。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網上說「華為手機業務要涼……」「華為即將退出手機市場」「餘承東說華為手機沒晶片了,9月後就無法繼續生產」,真是這樣嗎?這些說法貌似「言之有據」,但卻是誤導無疑。要理清楚這個問題,要圍繞被限的麒麟9000進行梳理。
  • 郭臺銘宣布支持國產晶片開發,華為迎來「強援」,中國芯有出路了
    郭臺銘宣布支持國產晶片開發,華為迎來「強援」,中國芯有出路了有些人可能看到這個標題對於標題中的人物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對於我國的華為終於能夠迎來強援,中國心又出爐了,這些字眼是比較了解的,去年郭臺銘發出這樣的言論,已經過去了一年,而這一年的時間,美國又開始對華為下手,其意圖就是要切斷華為的供應鏈,讓我國的晶片以及電子領域的發展陷入困境。
  • 華為顯示晶片試生產,推動國內晶圓代工廠產能爬坡
    自從華為購買晶片受限開始,公司便著力實現技術獨立,改道OLED驅動晶片。 今年9月份左右,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籤發《關於終端晶片業務部成立顯示驅動產品領域的通知》,文件顯示華為將組建顯示驅動晶片及部件產品領域團隊,包括顯示驅動FAE(現場應用工程師)、顯示驅動產品管理等。 近期,華為顯示驅動晶片正式流片,即已經完成集成電路設計,試產出成品並測試,通常情況下,測試通過後即可大規模生產。
  • 騰訊投資1000萬人民幣,成立全新子公司,涉及集成電路研發
    除了經營自己的主營業務,騰訊也將投資發展成為一項業務範圍,據有關數據顯示,騰訊在11年的時間裡投資了700家公司,其中有63家已經上市。投資一家公司在市場行業是很正常的事情,騰訊家大業大,投資個幾百,幾千萬再正常不過。可是騰訊最近投資成立了一家全新子公司卻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 餘承東:華為手機今年出貨2.3億臺超過蘋果,網友:了不起的華為
    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內部會議上表示:2019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估計在2.3億部左右。相比於2018年,手機的銷量更是提前兩個月完成2億臺目標。餘承東還指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華為手機將超過蘋果的iPhone,位列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二的位置,另外居首位的還是三星。2018年華為手機的總出貨量為2.06億部。如果今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真的如餘承東所說的,達到了2.3億部。那麼算下來,華為手機出貨量的增長率將達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