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學生公寓出現一些「隱翅蟲」並由此引起「隱翅蟲皮炎」。現將「隱翅蟲」的特徵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鋼,鞘翅目,隱翅蟲科。自然界中的隱翅蟲約有250多種,其中,毒隱翅蟲對人有威脅。毒隱翅蟲為一種黑色蟻形小甲蟲,蟲體長0.6——0.8cm,頭黑色,胸橘黃色,有一對膜翅。毒隱翅蟲的毒液會引起急性皮膚炎症,痊癒後傷口顏色與周圍皮膚會有差異。一般分布在潮溼區域,如水溝、池塘、灌木、草叢中,7到9月為隱翅蟲大量繁殖的季節,多見於夏秋季,雨後悶熱天氣。
隱翅蟲若停於人體皮膚上被打破或壓碎後,其體液及生殖器內含有的強酸性(PH值1-2)毒素外溢,觸及皮膚,往往於數小時內引起急性皮炎反應。表現為呈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有密集針頭大小水皰,附近淋巴結常腫大,皮損嚴重者可伴發熱症狀。視部位不同,有時會伴劇烈疼痛,或引起帶狀皰疹。隱翅蟲皮炎多見於夏秋季節,好發於面、頸部等暴露部位。
隱翅蟲如何防治方法如下:
1.打掃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同時要關好紗窗;
2.夜晚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以免壓死;
3.儘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隱翅蟲停留的皮膚上,應用嘴吹氣將其吹走,然後用清水洗淨接觸隱翅蟲的皮膚;
5.隱翅蟲有趨光性,可以在室內放一個滅蟲燈;
6.室外環境殺蟲可選用藥物進行常量噴灑的方法殺蟲;
7.當發現自己被隱翅蟲咬傷或者將隱翅蟲拍打立即用鹼性的肥皂水反覆衝洗中和毒素。或塗搽10%~20%氨水或爐甘石洗劑。如發現皮膚有異常反應及時就診;
8.如有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症狀,應及時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