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與地球之間隱形的紐帶-引力:為什麼我們生活的地球充滿了吸引力

2020-11-22 騰訊網

  因為萬有引力!我們的月亮圍繞地球運動,是因為它們具有的強大質量所導致的一種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由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質量相差不是很遠,因此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質心並不與地球的地心重合,而是稍微偏離了地心。

  重力(來自拉丁語gravitas,意思是「重量」)或引力,是一種自然現象,通過這種現象,所有具有質量或能量的物質——包括行星,恆星,星系,甚至連光——都是通過這種現象來讓物質相互靠近(或相互吸引)的。在地球上,重力賦予物體重量,月球的引力會引起海洋潮汐。原來的氣態物質在宇宙中的引力作用下開始凝聚並形成恆星——以及接下來的恆星聚集成星系——因此引力是形成宇宙中許多大型結構的原因。重力具有無限的範圍,不過其影響效果在更遠的物體上將會變得越遠越弱。

  在600千米的距離上觀看十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模擬圖),背景為銀河系。圖:Ute Kraus

  廣義相對論(1915年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最精確地描述了重力,其不是將重力描述為一種普通的力,而是描述為由質量分布不均勻引起的時空曲率的一種結果。這個時空曲率的最極端的例子是黑洞,一旦經過黑洞的事件視界,任何東西,甚至連光都不能從黑洞中逃脫。然而,對於大多數應用來說,重力很接近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定義,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將重力描述為使任何兩個物體相互吸引的力,與其力和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物理學的四個基本相互作用力中最弱的,大約比強相互作用力弱10的38次方倍,比電磁力弱10的36次方倍,比弱相互作用力弱10的29次方倍。 因此,它對亞原子粒子的水平沒有顯著影響。相反,它在宏觀尺度上佔據著主導力量的地位,是天體形成形狀和軌跡(軌道)的原因。 例如,重力導致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行,它也會導致月球繞地球運行,並導致潮汐的形成以及太陽系、恆星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宇宙中最早的引力實例,可能是量子引力、超引力或引力奇點,以及普通的時空。在普朗克時代(宇宙誕生後約10的-43次方秒)發展起來, 可能來自原始狀態,例如假真空、量子真空或虛粒子,以及目前未知的方式。為了發展一種與量子力學相一致的引力理論、一種量子引力理論,它們可以使引力在一個共同的數學框架(萬有理論)中與其他三種物理力結合在一起(相互統一),這是當前的研究領域。

  地球引力場中的引力探測器B,圖:NASA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英國數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該理論假設了萬有引力的反平方定律。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推斷,使行星保持在它們的軌道上的力必須是相互的,就像它們離它們所圍繞的中心距離的平方那樣,將保持月球在其軌道上所需的力與地球表面的重力進行比較,我發現他們的答案是相當接近的。」方程如下:

  其中F是力,m1和m2是物體相互作用的質量,r是質量中心之間的距離,G是引力常數。

  牛頓的理論在用於根據天王星的運動來預測海王星的存在時獲得了最大的成功,因為天王星的運動無法通過其他行星的運動來解釋。 約翰·柯西·亞當斯(John Couch Adams)和奧本·勒維耶(Urbain Le Verrier)的計算預測了這個行星的大致位置,Le Verrier的計算是致使約翰·格弗裡恩·伽勒(Johann Gottfried Galle)發現海王星的原因。

  水星軌道上的差異顯示出了牛頓理論中的缺陷。 到19世紀末,眾所周知,它的軌道顯示出輕微的擾動,這在牛頓理論下是無法完全解釋的,以至於試圖搜索另一個擾動水星的未知天體(例如繞太陽運行的行星甚至比水星更近的天體)都是無果而終的。 這個問題在1915年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新廣義相對論解決,後者解釋了水星軌道中的微小差異,這種差異是水星近日點在每個世紀42.98弧秒的進動結果。

  雖然牛頓的理論已經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取代,但大多數現代的非相對論引力計算仍然是利用牛頓理論進行計算的,因為它更易於使用,並且它為大多數涉及足夠小的質量、速度和能量的應用提供了足夠精確的指南。

  簡略廣義相對論

  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的作用歸因於時空曲率而不是力。 廣義相對論的出發點是等效原理,它把自由落體等同於慣性運動,並把自由落體的慣性物體描述為相對於地面上被加速的非慣性觀測器。然而,在牛頓物理學中,除非至少有一個物體被力作用,否則不會發生這種加速。

  愛因斯坦提出,時空是由物質彎曲的,自由落體的物體在彎曲的時空中沿著局部直線路徑移動。 這些直線路徑稱為測地線。 就像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樣,愛因斯坦的理論指出,如果一個力被施加在物體上,它就會偏離測地線。例如,我們站立時不再遵循測地線,因為地球的機械阻力向我們施加了向上的力,因此我們在地面上是非慣性的。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時空中沿著測地線移動被認為是慣性的。

  愛因斯坦發現了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它將物質的存在與時空的曲率聯繫起來,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愛因斯坦場方程是10個一組的非線性微分方程。 場方程的解是時空度量張量的分量,度量張量描述了時空的幾何結構,以及用度量張量計算時空的測地線。

  萬有引力使行星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圖:Harman Smith and Laura Generosa (nee Berwin), graphic artists and contractors to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審核人員:馬措

  最終審核: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編輯用時:2019年1月12日-2019年1月13日

  審核用時:約2個小時

  最後更新: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天文在線

  衛星搜索:天文在線

相關焦點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兩倍,為什麼月球不能繞著太陽旋轉?
    比如,我們都熟知,太陽系中的行星都繞太陽運轉,是因為太陽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對於我們居住的地球,卻有一個衛星月亮,繞著地球轉動,為何不能繞著太陽轉動呢?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星體之間的引力一般和其質量相關,這樣算下來,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並不小,甚至大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但為什麼月球還是如此情有獨鍾呢。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兩倍,為什麼月球不能繞著太陽旋轉呢?
    比如,我們都熟知,太陽系中的行星都繞太陽運轉,是因為太陽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對於我們居住的地球,卻有一個衛星月亮,繞著地球轉動,為何不能繞著太陽轉動呢?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星體之間的引力一般和其質量相關,這樣算下來,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並不小,甚至大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但為什麼月球還是如此情有獨鍾呢。其實從理論上說,月球也可以繞著太陽轉動,但事實並沒有。
  • 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引力運動你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吧
    在1666年他觀察到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於是他聯想到了月球的軌道,牛頓意識到一定是有一種力作用於地球和月球之間,從而使得月球保持在既定的軌道上。力就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我們日常所碰到的大多數的力都需要物體之間互相接觸。牛頓意識到,是月球保持在固定軌道上的力是一種不同的力,它作用於相距遙遠的兩個互相不接觸的物體之間,引力。
  • [趣味物理]地球與月球之間引力有多大
    宇宙中的每一物體與其他每一物體都在互相吸引著,作用力的大小與兩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而與兩者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種關係就是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用公式表示為:下面我們根據這一公式來推算一下地月之間的引力究竟有多大吧:
  • 為什麼月球只有正面對著地球?巧合還是必然?引力告訴你答案!
    月球是陪伴地球的衛星,也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像月亮這樣的衛星其實並不多見,因為月球的體積不小,大部分行星和衛星之間的關係都是行星十分巨大,擁有很多衛星,這些衛星和行星相比,比例都要小很多。正是因為月球的特殊性,一部分人認為,地球誕生生命,也和月球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月球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了地球的氣候穩定,也幫助了地球的海洋出現了潮汐,最早一批登上陸地的生物,就是依靠潮汐才慢慢適應了地表的環境。那麼為什麼月球永遠只有一面朝著地球,而不是和地球一樣在慢慢的自轉呢?在月球的背面隱藏著什麼呢?是否有外星文明在月球的背面,偷偷的觀察者人類呢?
  • 引力不能把月球吸過來,在月球上看地球自轉,就應該能看到
    世人皆知地球自西向東在不停的轉動,且速度非常快,24小時就能自轉一周,長度為40000公裡。然而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人們不會被拋向空中,就算飛機飛得再高也在地球的引力範圍之內。離地球越遠引力越小,卻不會消失,也就是地球引力無處不在,只是引力在距離上的分布有大有小,以至於地球上會有隕石墜落。那麼地球為什麼不能把月球吸引過來?月球同樣在自轉,一樣有自己的吸引力,只是要比地球引力小的多。月球引力與地球引力在適宜的距離上,形成了相持的平衡,所以不會被地球吸引過來。
  • 月球的引力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那太陽也會嗎?
    誰說太陽不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我們知道月球會引起地球上的潮汐,因此也算是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出現的潮汐就是由地月吸引力引起的,地月吸引力使得地球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會產生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被稱為「潮汐」。然而,你知道嗎?距離地球遠得多的太陽也能對地球造成潮汐效應,許多人不明所以,太陽那麼遠怎麼會造成潮汐呢?而事實上太陽不僅影響地球的潮汐,它對潮汐的影響幾乎是月球的一半。
  • 地球的地震和月球引力有什麼關係?
    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月球的引力與地球上發生的強烈地震有必然聯繫,同時科學家們設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監測設備也在固體潮發生期間探測到震顫異常波,這種複雜的地球脈動信號已經被證實與一些慢地震的發生有關聯。地月系統我們都知道地球有一個天然的衛星,那就是月球。
  • 地球比月球大了49倍,為什麼沒把月球吸引過來?答案和太陽有關
    地球比月球大了49倍,為什麼沒把月球吸引過來?答案和太陽有關 在地球上仰望太陽的時候,我們肉眼看到的月球,也就只有籃球那麼大吧。實際上月球雖然比太陽小了49倍,但是它的體積對於我們人類而言,依舊是一個天文數字。
  • 月球為何會繞著地球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月球為何會繞著地球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宇宙中有四大基本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以及萬有引力。萬有引力也是四種力中最弱的一種力,關於這些力的本質曾困擾了幾代的科學家,幸運的是關於這些力的本質已經有了基本統一的解釋,為何會產生引力,月球為什麼會繞著地球旋轉?讓我們一起去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物體的質量越大,產生的引力就越強,人類對於引力的真正認知是始於牛頓時期。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大2.5倍,為什麼月球還圍繞著地球轉?
    這是一個迷惑性非常強的話題,中間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太陽對月球的引力真的是地球對月球引力的2.5倍嗎?其二則是為什麼扳手腕地球輸了月球卻仍然沒有被太陽拉走?一、太陽對月球的引力確實比地球對月球的引力大嗎?
  • 地球引力消失五秒鐘會怎樣?
    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經常說某個人「腳踏實地」、或者「一步一個腳印」,這些人一般不會有「虛無縹緲的想法」。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謙虛、清醒和務實,腦袋裡沒有充滿了理想主義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但說實話,讓我們真正「腳踏實地」的並不是謙遜的品質,而是引力。哪怕地球失去引力僅僅五秒鐘,我們所知的一切生命都將就此終結。
  • 地球引力或導致月球萎縮?月亮正在毀滅
    這主要歸功於地球引力的捕捉和吸引,不過引力這個東西不止會把月球給吸引過來,甚至還有可能在未來把月球給毀滅掉。人們對月球充滿了各種浪漫的幻想,而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科學家們近期發現的一個驚人的秘密,這個秘密可能會讓我們再也看不到美麗的月亮,因地球引力太大有可能導致月球萎縮直至消失。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得多?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地球的質量相對於月球而言更大,所以引力也更大,如果有一個隕石撞入地球軌道附近,很可能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擊地球,而不是月球。
  • 地球和月球是如何把引力傳給了對方?
    與其相類似,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周圍都會瀰漫著一種物質,人們稱之為「引力場」,地球正是通過它把引力傳遞給月球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手推車,車子前進,用腳踢球,球向前滾動。如果手和車子之間隔著一小截距離,腳和球隔著一小截距離,無論我們是怎樣的使勁,車子和球都紋絲不動,這就使人們造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
  • 為什麼月球始終一面朝著地球?若時間足夠長,地球也會面朝月球!
    我們注意到,月球始終一面對著地球,在地球上的我們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在天文學上很常見。物理原理這種差異對小物體來說可以忽略,但是對月球這樣的大物體就不能忽略了;反過來,月球對地球的吸引力也是一樣的,在靠近月球一側,會導致海水被隆起,產生潮起潮落現象。
  • 地球引力消失五秒鐘會怎樣?造成災難性後果
    我們經常說某個人「腳踏實地」、或者「一步一個腳印」,這些人一般不會有「虛無縹緲的想法」。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謙虛、清醒和務實,腦袋裡沒有充滿了理想主義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但說實話,讓我們真正「腳踏實地」的並不是謙遜的品質,而是引力。哪怕地球失去引力僅僅五秒鐘,我們所知的一切生命都將就此終結。
  • 地球失去月球會怎樣?科學家:月球正偏離地球,模擬器展示畫面!
    月球是我們了解最多的一顆星球了,也是我們用肉眼可見的一顆星球,除了月球之外,其他的一些星球在我們看來都是一些小星星,每當夜晚的時候抬頭仰望月亮,欣賞月景,中秋節吃月亮賞月,這也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月球在地球上消失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了月亮我們該怎麼辦?月球正在偏離地球?失去月球會怎樣?
  • 地球有引力,為什麼生活中看不到彎曲的空間?可能被我們忽視了
    引力是時空彎曲,我們能看到物體被地球引力吸引,為什麼看不到「彎曲狀態的時空」?首先我們要知道自愛因斯坦以後,空間是一個切實存在的實體,它能大能小,能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曲率。而且你眼前能看到的任何事物的形狀,空間都可以表現出來。其實彎曲的空間隨處可見,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 如果月球突然加速離開地球,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地球與月球一直以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這是因為月球在環繞地球一周時,剛好也會自轉一周,這種比較奇特的運行狀況被稱為潮汐鎖定。簡單的來理解就是兩個距離比較近的天體,質量比較小的天體會因為質量較大的天體的引力作用,變成一面一直面向另一個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