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很多魚友都會認為,觀賞魚缸養水初期,出現的諸如褐藻等各種藻類,如果我們不去管它,假以時日,那麼,它們就可以自動變成青苔了。
更為奇葩的是一位魚友的留言,說是自己的魚缸內,本來有很多的褐藻,結果在魚缸內加鹽後,過了一段時間褐藻消失了,而青苔隨之開始大量出現,難道說,我們往魚缸裡加把鹽,也能把褐藻變成青苔不成?
那這個功效可就大了。
事實上這是不太可能的,必定會有一些前提條件。
藻類和植物,我們指的是淡水的,一般都怕鹽,這個不必去找什麼科學理論了
凡是在草缸裡飼養觀賞魚的魚友,一般都很少會在其中加鹽,這個道理大部分魚友都是一清二楚的,只要鹽加多了,無論是植物或者藻類,都會停止生長的,或者枯萎或者死亡。
雖然說我們對於褐藻這個東西,目前依然存在一些爭論,但是不管怎麼說,它們還是怕鹽的,只是牽扯到鹽度多少的問題罷了。
因此來說,如果鹽度較大,褐藻慢慢也會消失。
再者就是一個水質穩定的問題,隨著水質的慢慢穩定,魚缸內形成了良好的水質,有機物含量不高,褐藻也會有所減弱的。
就像我昨天所說的那個黑食水虎魚缸的缸壁,一開始是些白蒙,後來開始出現部分褐藻,只要是把水質更換個三四分之一,等到水質穩定以後,這些褐藻即使不能完全消失,也會減少很多,很多。
慢慢它們就沒了,如果再加上清道夫的清除作用,就可以做到褐藻全部消失了。
鹽度是可以通過換水慢慢稀釋掉的,只要不再持續加鹽,水質穩定後,青苔就有可能出現
我們再說魚缸內的鹽度,也不可能加得太多,像是醃鹹菜,之後,只要我們不再去添加,必定通過換水,就會有一個逐步稀釋的過程了,降到了一定的鹽度,這個水質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這樣的操作,不但可以完全抑制住褐藻的成長,還為青苔的生長提供了有效的空間和條件。
青苔、褐藻在魚缸裡也是此消彼長的,包括了各種絲藻,它們都是一個道理,無論哪一種藻類在魚缸內佔據了上風,其他藻類的生長空間就會被受到了抑制,就是如此簡單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魚友的魚缸內,看到了褐藻和青苔共生,有可能最後養成了一缸碧綠的青苔,有可能又變回了一缸褐藻,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主要還是在於水質、光照以及有機物的多少等等問題。
為什麼我的原生魚缸,正麵缸壁很乾淨其他地方爬滿了青苔和絲藻,需要天天擦拭缸壁嗎?近兩個月,我只擦拭了一次而已
我也可以拿我的小魚缸舉例,一開始確實是出現褐藻了,我並沒有去動,後來通過引種絲藻以及加強光照時間後,青苔也開始出現了,這個時候投放了清道夫去除褐藻,然後把前部缸壁擦拭乾淨,把魚缸燈移到了後部的缸壁。
因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魚缸燈,光照能力很弱,基本上照不到正麵缸壁,所以正面就再也沒有藻類生成,稍微有點,清道夫也會把它幹掉,它們還是比較喜歡啃食褐藻的。
結果由於持續的光照,絲藻就開始大量爆發了,不但侵佔了褐藻之前的地盤,而且開始侵佔青苔的領地,這樣就需要人工清除了,一點點去有效改善,我也不想絲藻一點不保留,也不能讓它們過度旺盛,這是需要我們去有效維護的。
褐藻、青苔比例失調,也是需要我們維護的,不是在哪裡幹看著
上述魚友的案例是個特例,並不是說,我們魚缸裡出現褐藻後,只要加把鹽,誰的魚缸內都會出現青苔的,再者也未必都是什麼好事。
我們還是通過一定的有效擦拭或者穩定水質等方法,來人工保證青苔生成的穩定性,讓它們永遠保持優勢,當然了,如果都不想要,那就減少光照,加大過濾或者加一些可以攝食藻類的工具魚或者工具蝦、工具螺等。
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水質穩定,注意藻類平衡,這個事情就不難辦到。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