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內褐藻多了未必是好事,很多魚友不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2021-01-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如果我們翻看很多魚友的介紹,都說魚缸內的藻類對於觀賞魚是有好處的,或者說,最起碼對於觀賞魚無礙,不會危及到魚缸的水質。

但是,這絕對是要分不同情況來看的。

尤其是魚缸內開始持續、大量的爆發褐藻,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回頭直接查看濾棉或者第一層濾材,其中黏附大量雜質的概率很大,尤其是濾棉還有水質,開始逐步發暗、發黃,甚至於發黑。

大量褐藻爆發過度,藻類必有新陳代謝,死亡的藻類就會黏附缸壁或者進入濾棉、濾材中

我們說輕微的點點滴滴褐藻,完全可以不必理會,甚至於水質穩定以後,這些褐藻也可能自行消退,最終青苔佔據上風,這樣的青苔,對於水質會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如果青苔過度爆發,也是有危害的,包括了回清水,就是這麼來的。

那麼,褐藻也是同樣的道理,我也連續觀察過很多次,為什麼在昨天的視頻中,我講到了黑食魚缸的褐藻爆發,我要投入六條清道夫除藻,就是因為魚缸的水色已經開始有變化,濾棉的雜質已經開始大量累積,所以我才著急了。

只是因為黑食比較神經質,我不想去擦拭缸壁嚇到它罷了,其實那個缸壁,早該擦拭了。

這些所謂的褐藻,只會在大量形成以後,不斷像濾棉一樣,吸附雜質,雜質越多、褐藻的營養成分越多,生長越旺盛,再加上水體長期未更換、濾棉長期不清洗,所有問題最終會在一瞬間爆發,也就是毒素超標。

幸虧這個一米的魚缸,只是飼養一條黑食和幾條清道夫,還不至於水質惡化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但是,這不能證明,這就是一缸好水。

該清除必須清除,這個主要看褐藻的多少和佔有面積以及顏色

褐藻,只是最初進入魚缸的一種初生藻類,我們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打頭陣的,如果水質好,青苔可能出現,如果持續下去,就連黑山老妖,黑毛藻也會在魚缸內滋生。

因此,我們是需要隨時關注這個褐藻變化的,比如說佔據魚缸內壁的面積很大,一開始在底部,後來爬滿了缸壁、溢流管、各種造景、設備等,然後開始大量褐藻老化、發黑,這已經是很嚴重的現象了,不是和出生褐藻一個性質了,我們要看到這種變化。

再者還要根據我們清洗濾棉的次數、換水的次數決定。

如果褐藻爆發過度,我們說換換水、清洗幾次濾棉,也會抑制褐藻生長的速度,畢竟它們的有機物來源少了,增速就會放緩,但是,最好的辦法還是人工清除,不要爆藻過度,再者就是借用清道夫。

就如上圖中的褐藻,我們看到了還不清理?已經很嚴重了。

昨晚提早關燈,目前來看,褐藻有減少跡象

魚友們昨天提醒說,這個魚缸可以提早關燈試試,換言之就是關燈後清道夫就會活動了。

也有魚友說,黑食水虎在夜晚活動也會更頻繁的,所以清道夫就是不敢動。

由於時間有限,我也沒有去仔細觀察,但是,經過一晚上的提前關燈實驗。

早上起來,發現這個魚缸的褐藻還是有所減少點的,也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印象病,還是確實少了,感覺是強了一些,明天有待繼續觀察,實在不行,也只能人工去除了。

所以說,任何一個養魚問題,都需要我們一分為二地去看待,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一個正常的合理範圍,超過了這個範圍,那就是過猶不及。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加鹽後,一缸褐藻變成了青苔,難道加鹽有助於藻類形成?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很多魚友都會認為,觀賞魚缸養水初期,出現的諸如褐藻等各種藻類,如果我們不去管它,假以時日,那麼,它們就可以自動變成青苔了。
  • 褐藻爆發嚴重的幾個魚缸,三五天褐藻全部消失,全部是生物治理
    經過了三五天的調整之後,養魚老道今天發現,所有的魚缸褐藻都不見了,原因到底在哪裡呢?原來能夠啃食褐藻的觀賞魚,絕對不止清道夫一種啊。小雜鯛的魚缸,是清道夫和小雜鯛一起啃食的一開始比較嚴重的褐藻魚缸,就是這個小雜鯛的魚缸,因為它們的食量較大,投餵量也較多,魚缸內的有機物也很多,而且因為過濾槽太淺,水質不太好調理。
  • 魚缸裡的褐藻會變成青苔?別鬧了,觀賞魚玩家們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身體不適,休息兩日,今日總算恢復更新啦!今天我來給魚友們闢個謠吧!在觀賞魚領域,一直流傳著一個腦洞大開的謠言,說魚缸裡常見的青苔是褐藻變來的,或者說,魚缸裡的褐藻會慢慢變成青苔,其實是一個意思的兩種說法。大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解呢?
  • 養魚的魚缸裡褐藻很少,沒有魚的魚缸裡褐藻遍地,這是為何?
    我也感到很奇怪,所以分析來分析去,我認為可能會與我這裡的水質過硬,裡面的鹽類等物質過高有關,也就是說過硬的水質可能會有褐藻生長需要的營養成分,至於說光照問題,與褐藻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必然聯繫。再者還有一個褐藻比較多的魚缸,就是飼養有一群剛出生的小孔雀魚苗的那個魚缸,同樣的也是氨氮等絕對不可能招標,它也不會有什麼硝酸鹽的沉澱,但是裡面卻有有機物,就是投餵的雞蛋黃。
  • 關於魚缸「褐藻」那些事!不用太擔心它對愛魚的「傷害」!
    圖文/冬哥冷水魚 原創昨天,冬哥去魚店玩,碰到幾個魚友看缸買魚,有的在向老闆請教養魚問題,冬哥聽到一魚友說他的兩大麻煩:魚兒生了病,魚缸變成了「萬年髒」。魚兒生病是個麻煩,「萬年髒」是咋回事?「就是魚缸玻璃壁上、過濾泵上、缸中石塊、沙子、擺件上,只要是水淹住的地方,一片一片的黃褐色的東西啊,咋搞都除不盡」,魚友說。這種情況,冬哥也經常遇到啊。於是,冬哥就問:「你的魚缸裡除了這些,水有腥味沒有?水體渾濁不?」
  • 觀賞魚不急我不急,對付魚缸黃水我就是這麼做的
    所以養魚老道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才有了本文的這個題目,那就是:魚缸黃水勿驚慌,緩慢調理最得當,我的方法是觀賞魚不急我不急!原因很簡單,無外乎以下幾點,我們很容易就能夠找到病根這麼說吧,對於魚缸黃水的原因,大部分魚友都可以倒背如流了,無外乎:下入魚缸的藥物是黃色的、沉木,杜鵑根、欖仁葉掉色是黃色的、增紅飼料掉色是黃色的、魚糞過多和各種有機物殘渣是黃色的,還有就是大量爆發褐藻夾雜各種粘附物。
  • 魚缸裡的褐藻究竟來自哪裡,實踐證明主要的原因還是有機物過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不管怎麼說,魚缸裡出現褐藻總是一件很令人煩心的事情,它不像是青苔和黑毛藻,有的魚友還會拿黑毛藻來造景,看起來也並不難看,但是這個褐藻就沒有人願意去把它們留下來了。對與褐藻的成分和成因,一直是眾說紛紜,養魚老道一直在說它們基本上是與光線無關的,主要的原因還是來源於魚缸的有機物過多,但是很多魚友並不相信,那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最近通過我自己養魚的實踐經驗發現,它們確實是與魚缸裡的有機物有關,而且並不一定就是藻類。
  • 該不該給魚缸清褐藻,一個缺點,讓人不能接受
    藻類是養魚人繞不開的話題。不管裸缸還是水草缸,總有一些不請自來的藻類黏在魚缸裡。他們是綠藻、紅藻、絲藻、褐藻等。其中褐藻的難纏指數相對高一點,跟綠藻以及絲藻相比,也更難看一點。從生物角度來說,褐藻並不是非除不可的生物。它可以吸收硝化細菌的最終產物,轉而通過自身的光合作用,把這些氮磷等物質轉化成氧。氧的作用對於觀賞魚生存很關鍵,大家都知道,這裡不多說了。
  • 魚缸水泛綠要警惕,有的對魚無害,有的對魚無益,應該如何處理?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經常泛綠,很多魚友或者網上評論說這是好事,本身對於觀賞魚應該是無害的,只是影響了我們的觀賞效果而已,這種情況有可能出現在開缸初期,光照過強的時候,也有可能出現在開缸中後期,尤其是秋天這個季節也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
  • 魚缸長藻如何應對?可別用這東西除藻,很影響魚缸水質
    魚缸長藻類,相信是非常多飼養觀賞魚的愛好者,經常會遇到的,並且比較頭疼的問題。尤其是長在魚缸缸壁的褐藻,那是非常影響魚缸的觀賞性的。咱們《養魚說》也是經常接到一些魚友的私信,問魚缸褐藻怎麼處理,有沒有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怎麼樣才能讓魚缸不長褐藻呢?
  • 魚缸中難纏的褐藻,其實清理和預防很簡單,別再被它困擾
    以前就有粉絲諮詢過,關於魚缸長褐藻的問題,其實褐藻非常容易清除,要是人勤快點,幾分鐘就能清理完畢,但是,咱們今天還是要講一下褐藻的成因,以及正確的應對方法。褐藻是靠孢子傳播的,家裡的自來水中就含有褐藻孢子,靠孢子繁殖的植物,大多是無性繁殖,像我們魚缸養的鐵皇冠水草,它就是靠孢子繁殖的,在成熟期的時候,鐵皇冠水草會在自己的葉片底部長出很多孢子,然後繁殖成新的植株。
  • 如果說除藻能力,清道夫功不可沒,所有觀賞魚都可以和它混養嗎?
    最近有不少魚友發現,養魚老道家裡的很多魚缸,其實都是可以見到陽光的,那麼在如此長時間的陽光照射下,這些魚缸它怎麼可能不爆發青苔或者綠藻呢,即使是褐藻,它也應該存在的,為什麼我的很多魚缸裡根本都看不到呢?
  • 如何讓褐藻從魚缸裡徹底消失?完全消失沒辦法,成功壓制有妙招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譁仔和大家聊一聊去除褐藻的那些事兒。對於我們養觀賞魚的朋友們來說,褐藻的確是個煩人的傢伙。它不僅長得醜陋,而且還會遮擋魚缸的主要觀賞面,導致我們心愛的魚缸變成了一個噁心的「垃圾桶」。於是乎,萬千觀賞魚玩家開始了一場針對褐藻的持久戰。
  • 給幾個魚缸同時換水,為什麼每個換水量和處理方法都不一樣?
    主要的原因就是,本來這個魚缸的飼養密度就很大,缸底的糞便和雜質就很多,又沒有什麼過濾系統,所以我們必須通過抽底換水來解決,但是在簡單的抽底換水之後,我發現這個魚缸的水面泡沫依舊殘留很多,這就證明了在前段時間的飼養密度下,導致這個魚缸的水體過肥了,要麼我們可以每天持續抽底換水,把整個魚缸的水質迅速倒出來,但是我沒有那個時間。
  • 海缸的控藻:硅藻(褐藻)的處理與治療
    硅藻不論淡水還是海水都是常見藻類,我們一般按照他的顏色稱為「褐藻」,您閱讀了我的一些列藻類文章後,我相信已經理解了使用正確的名字的優點,所以,請咱們海缸玩家率先使用正確的稱呼吧。當然硅藻有很多種,我們上面的這段話是對整個硅藻種的概括。我們魚缸常見的硅藻主要有三類,基本都是無毒的,並且很多魚會啃食硅藻,尤其是有著性感嘴唇的西瓜刨、金眼吊一類的魚,他們會在有硅藻的魚缸玻璃上留下一排排性感的小唇印。
  • 魚缸總是頻繁爆發褐藻怎麼破?
    不管你是正在計劃要開缸養小雜魚的小萌新還是沉浸在海缸當中玩SPS不能自已的老炮兒,在新魚缸開缸時首先要做的事情一定就是養水。那麼開缸要怎樣養水呢?通常小萌新們各種百度一番後就自以為大概知心中有數了,無非就是買來硝化細菌添加在魚缸的水裡面,之後通電讓過濾系統在魚缸裡跑個三天五天的基本就可以了。
  • 魚缸的藻類確實是個好東西,對水質而言,成也是它,敗也是它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相信有很多飼養觀賞魚的新魚友,在調理魚缸水質的時候,會敗在兩種東西上。一種就是魚缸裡的異養菌,這個是與飼養密度、養水和選魚問題都有關的,我早就說過多次了。
  • 魚友故事:魚缸爆藻,千萬別用福壽螺
    由於經驗不豐富,魚缸沒多久爆藻了,綠藻跟絲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生長,褐藻也像墨綠色的鐵鏽一樣難看。 他看著培育了好幾個月的草缸不但藻類密布,連水草也殘破不堪,只好扔掉福壽螺,找其他魚友求助。
  • 飼養觀賞魚,就沒有不開心的事,為什麼很多魚友愁眉苦臉?
    但是我發現,很多新魚友,只要一養上觀賞魚,這個心情竟然瞬間跌落到了谷底,天天愁眉苦臉的,這樣下去,我估計這個觀賞魚永遠也養不好。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飼養觀賞魚會有哪些開心時刻,再去想想,是不是養魚就沒有什麼值得煩惱的事情呢?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希望老道談談魚缸內的氧氣供應,對於飼養觀賞魚的好處和壞處,還有怎樣能讓魚缸內充氧的聲音小點?一位魚友提出了上述的問題,就是關於魚缸裡供氧的設置,以及設備噪音如何解決的問題。還有的魚友問到了,我們到底是應該在魚缸裡供氧還是在過濾系統中供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