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著陸成功!嫦娥五號為何選址「風暴洋」?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導】12月1日23時11分 ,中國探月傳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並成功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有人會產生疑問:「嫦娥系列探測器不是第一次實現月面著陸,這次有什麼不同?為了實現月壤的採樣,這次嫦娥五號的月面著陸面臨怎樣的技術難題?」其實,在著陸的過程中,嫦娥五號需要遇到的挑戰還真不少,下面我們就來揭開嫦娥著陸過程中的神秘面紗。

看似輕鬆的軟著陸 實則困難重重

對於太空技術,我們既熟悉又陌生。從我國的東方紅一號開始,到後來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再到現今的嫦娥五號,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我們一步步的看在了眼裡。但其中的技術內涵,卻很少有人知曉。

以目前國人關注度最高的嫦娥五號為例,其要在約38萬公裡外的月球上進行著陸,而在這過程中,地表的航天人要對其實施遠程的精確控制。僅僅是長距離的遙控,便是技術難點之一。長距離的遙控過程中,勢必會造成延遲。以嫦娥五號為例,無線電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約等於光速,而光速約等於每秒30萬公裡,也就是說,地表到嫦娥五號之間的命令傳輸,僅僅在信號傳遞的過程中就要約1.3秒。如果在著陸過程中,因信號傳遞的時差,嫦娥五號會出現著陸失敗的可能。同樣可能出現問題的還有月表變幻莫測的地形、惡劣的氣候、光照帶來的能源是否夠用等等。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成為了嫦娥五號著陸的重點。

從選址到著陸,嫦娥五號的著陸過程處處是玄機

為克服重重困難,嫦娥五號的著陸從選址開始。從200公裡月球軌道開始,嫦娥五號著陸位置選擇在月球正面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位於月球風暴洋東北側的區域。而這,也是過去沒有人類或探測器到訪過的地點。

那麼為什麼選擇這個地點呢?首先是地形,有月球研究學者形容,從地球上看起來,這裡更像是廣闊、黑暗的熔巖平原。相對廣闊、平坦的地形能夠更加適合嫦娥五號的著陸,減少著陸後因受力不均造成嫦娥五號「翻車」的可能;同時,平坦的地勢也創造了有利的通信條件。此外,採樣點的太陽光照強度、能量保障、溫度,更加適合探測器需要的工作環境。而合適的緯度,則可以讓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回程時,儘量和軌道器所在的太空軌道面一致,更加便於在上升器上升後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在月球軌道的對接,有助於減少燃料消耗。而最重要的是,有科學家表示,這一區域形成的地質年代較短,約37億年左右,能幫助科學家對月球形成演化過程有更為整體的了解。

此外,歐陽自遠院士在曾經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嫦娥五號在著陸的過程中需要不停地調整自身的位置,選擇相對合適的地點來著陸,確保萬無一失。如果採用傳統的人工指揮、遙控方式,嫦娥五號可能來不及調整便會直接降落造成事故。為此,我們的嫦娥五號上搭載了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能在著陸下降段約800秒,在距離月面1.5公裡時,利用光學成像敏感器,進行粗避障;在距月面100米時,利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進行精確避障,安全軟著陸。

可以說,無論是選址、還是降落,嫦娥五號在整個登月過程的背後,在每一個細節中都充滿了玄機。而這些,都要基於航天人精密的計算,來確保萬無一失。

一天一地,航天精神與軍工品質就在身邊

從精確的減速、脫離軌道時間,到降落時人工智慧位置調整所需的算法程序,其核心體現著兩個字:精確。而這種精確性,需要的是航天人常年不懈的努力與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能夠與之媲美的,只有細緻入微,提升可靠性與性能的軍工品質。在中國探月工程的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身上,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早已融入了品牌DNA。

眾所周知,在本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中,北京越野作為「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用車」、「嫦娥5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工程保障用車」的身份全程保駕護航,深度參與到中國探月的突破中。12月,北京越野BJ40軍團也將與航天人一起,將在四子王旗迎接嫦娥五號的凱旋。北京越野在半個多世紀裡的不斷專精與恪守,不僅使北京越野全程參與中國航天的歷史性時刻,更使北京越野從追隨者,轉變為全程參與者。

北京越野60餘年一直專精于越野領域,通過不斷深耕與精準挖掘用戶需求,以S/P/C/SE四大產品譜系,實現了產品軍團式發展的版型文化。而說起軍工品質,北京越野是行業內唯一每年一度,進行「五高一旱」,環行中國挑戰極端氣候,驗證車輛品質的廠商。而其試驗場的標準更為嚴苛,試驗場的路面強化係數相當於普通越野車的2.7倍。正是北京越野所展現的造車精神與軍工品質,使產品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以BJ40為舉例,實現了連續超3年位居細分市場銷量榜榜首的優異成績。

也許你不能親歷體驗嫦娥飛天,體驗追求完美的精神為航天事業帶來的成功。但你可以從越野開始,感受北京越野產品的軍工品質與暢快的越野體驗。

如今,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了「軟著陸」這一重要步驟,順利登上了月球。但關於嫦娥五號的秘密還有很多,你知道嫦娥五號將會在月球上怎樣實現「無汙染挖土」嗎?未來,我們將會繼續進行深度解析,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目前,正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 獨闢蹊徑 嫦娥五號為何選擇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
    在嫦娥五號任務之前,人類已經獲得的月球樣品大約有380公斤左右,分別來自於月球東南部的靜海和豐富海。而嫦娥五號探測器選擇在位於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區,它年齡約32至40億年,這個年齡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會選擇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呢?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原標題: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獨闢蹊徑 選擇在月球風暴洋著陸的嫦娥五號面臨哪些困難?
    原標題:獨闢蹊徑 選擇在月球風暴洋著陸的嫦娥五號面臨哪些困難?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  獨闢蹊徑嫦娥五號為何選擇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準備挖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攝影:撒亞佳這是12月1日子夜時分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裡這群地球上的航天工作者,心早已隨著「嫦娥」飛到了月球——此刻,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靜謐仍在持續。一秒,仿佛一年。
  • 嫦娥五號為何選在呂姆克山區域著陸?「取土」關鍵點解讀 | 科學加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在月球著陸並採樣。著陸地點有何特別?為何去月球「取土」?過程有多難?樣品怎樣帶回地球?專家解讀來了。
  • 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正面軟著陸 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同濟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成功著陸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中青在線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穩穩落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彭韻佳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計劃採樣2公斤帶回地球
    記者 | 彭強 編輯 | 1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月球表面開啟月面工作。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採樣即將開始
    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這是12月1日深夜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裡這群地球上的航天工作者,心早已隨著「嫦娥」飛到了月球——此刻,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月球表面。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其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月球「挖土機」,開工大吉!
  • 嫦娥五號著陸點為何是月球風暴洋 嫦娥五號幾號到月球
    北京時間 11 月 30 日凌晨 4 時 40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將擇機月面軟著陸,為什麼著陸點是月球風暴洋?風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在此之前,沒有其他探測器曾經到達這裡。對於所有想要了解月球的人而言,它是一個未知地。據新華社網報導,嫦娥五號的科學目標主要是,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 揭秘「嫦娥五號」預著陸點——月球呂姆克山脈
    目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及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將按計劃進行一系列組裝測試工作,這也意味著嫦娥五號任務將進行最後的發射準備階段。,此前嫦娥三號及嫦娥四號已經先後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並成功釋放玉兔號月球車。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傳回著陸影像圖並將開展月面採樣
    國家航天局供圖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傳回著陸影像圖並將開展月面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供圖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嫦娥五號也成為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之後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傳回著陸影像圖
    據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五號探測器於昨晚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據悉,嫦娥五號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