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前,也就是3月10日至18日,閃電完成了一趟KRL-URC-PVG-LAX-JFK-LAX-PVG-CTU-KRL的美東之行。其中,上海浦東到洛杉磯往返均為商務艙,到手含稅價人民幣3704元,市場價至少10000+,人生第一次體驗商務艙,又是跨洋洲際,而且還是東航777旗艦機,不得不感謝東航的厚道。
去程把商務艙讓給了LD,我去了後面的經濟艙,不過也是享受了平躺待遇,一人躺了4人座,一個屏幕看電影,一個屏幕放air show,餐食也還行,還是很爽的。
時隔兩個多月,完成這篇體驗文。去程不多表,直接進入回程。
3月15日一大早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JFK)直飛洛杉磯國際機場(LAX),提前預訂了LAX附近的Fairfield Inn & Suites Los Angeles LAX/El Segundo,萬豪金卡加持,酒店毫無懸念的給免費升到了套房。這家酒店有提供免費去機場的shuttle bus,可接可送。
3月16日早晨退了房後,坐著shuttle bus到達機場,司機幫忙把行李搬下來,然後給我指路告訴我從哪裡可以到達出發廳,完事了祝我旅途愉快。當然,我敢肯定這是1美元小費所換來的服務。
LAX應該是美帝我最熟悉的機場了。國際出發都在TBIT裡。
到達機場後東航櫃檯已開,直奔兩艙櫃檯,漂亮的小姐姐麻利的給了登機牌和休息室邀請卡。
早晨出港的航班不少,上樓過安檢時專門有一個兩艙通道,但是目測誰都在這裡排隊,很是不自覺。
過了安檢幫同事去免稅店找了幾瓶香水後,就匆匆上樓去休息室小坐。
東航在LAX使用的是大韓航空(KAL)的lounge,使用PP卡和龍騰卡同樣也可進。上次從LAX飛KIX的時候,我就是用PP卡進的。
是日休息室裡的人很多。
整個休息室的環境還算ok,人雖然多,但是也不吵鬧。請原諒我不厚道的使用了偷拍。最後我在室外找了個「老位置」坐下。就是下圖的這個樣子。可以看過往的人群。
在餐飲區轉了半天,如上圖所示,最終只拿了幾個壽司和一瓶可樂。鬱悶的是,沒有找到芥末。
帶你們看看餐飲區是怎樣的。
論餐飲的豐富程度,只能算是一般一般了,比不上亞洲的環亞。但想想在美帝都是吃草,所以能有這樣的餐食也是很滿足了。
由於是大韓航空的休息室,那韓國泡麵自然必不可少。想著登機後會有正餐,所以就放棄了方便麵。
送上休息室Wi-Fi密碼一枚,路過休息室的朋友可以蹭網。
沒休息多久,就到了登機時間,背著包就往登機口走。路上看見了上次飛大阪時乘坐的JL69,頓感時間過得真快。
是日航班由B-7365執飛,波音777-773I,機齡1.6年。全程飛行10431公裡,歷時14小時20分鐘。
登機後,歡迎飲品點了一杯橙汁。我的座位長這樣。
座位還是很新的。
商務艙雙人座,適合兩人同行。
小夜燈,USB電源,耳機插孔,PTV操作手柄,置物架,耳機,礦泉水。
觸控PTV,顯示器挺大,操作也算靈敏。起飛降落過程中,PTV需要收起。旁邊放的是擦手熱毛巾。下面有被子、書報欄、拖鞋、洗漱包。
空間還是可以的。
是日菜單。
這位韓裔空乘,全程服務態度都特好,親切、會笑、有禮貌,其他服務商務艙的中國籍空乘則是感覺有點冷漠。
輪到我點菜的時候,韓國小姐姐說中餐沒有了,一個勁的給我道歉。好吧,只能選西餐了。不開心。
前菜,味道還可以。
正餐點了小羊排佐羊肚菌醬/防風草薯泥配什蔬。羊排的肉很爛,這道菜給個好評。
餐後香草味的哈根達斯來一盒。有一個小細節,拿到冰淇淋後,並不是硬邦邦的那種,肯定是空乘提前把冰淇淋拿出來解凍過。回想之前在國泰和日航上吃的哈根達斯,那勺子根本都搗不進去。
吃完飯無聊,來一組驗證照片。
打開被子,把座椅放倒,躺著看電影。在手機上看看自己。
忘了說了,東方航空777機型都可以使用機上Wi-Fi,免費的,只能用來刷刷微博、聊聊微信、瀏覽網頁,視頻看不了,網速還可以。可以實時的在微信上告訴家人自己到哪裡了,也是一種新的體驗。
注意,東航機上Wi-Fi每個人只能使用一臺設備接入。連了手機就不能連電腦了,要三思呀。
看著電影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很香。等再次睜眼,客艙燈光已經大亮,周圍已經有刀叉碰盤子的聲音。韓國小姐姐見我醒了,趕緊過來問候,說:「您終於醒了,您再不起來,怕是又要點不上您想吃的飯了。」說著遞上了菜單讓我點菜。因為感覺有些緊迫,所以沒有拍菜單,這也導致我著實忘記吃的是什麼了。
上圖。
吃完早餐,去洗手間釋放了一下,繼續看電影等待降落。
最終,飛機於3月17日下午17點15分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提前了35分鐘。開艙門後,兩艙乘客很快就下了飛機,一路走到邊檢,空蕩蕩的,沒有排隊,直接入境。貼了優先標籤的行李也很快出來。
總結一下,本次飛行經歷還是不錯。再次感謝無比厚道的東航。往返40000+裡程到手,直升銀卡。還送了10000+的SPG積分,用3000積分解決了一晚成都天府麗都喜來登的住宿。
最後,用一張照片作為結尾鎮樓。
蝕五
專注網際網路和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