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叫汪日露,今年25歲,奉化市首開生物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因為養殖蒼蠅,還先後被評為「寧波市十大傑出青年」、「浙江省傑出農村青年」。
選擇:放棄當大夫的機會改養蒼蠅
是一篇豆腐塊大小的報導讓汪日露養起了蒼蠅,而且一養就是4年。
那是2000年12月的一天,一則關於南開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教授們研究發現蠅蛆中含有大量抗菌肽、甲殼素、自然抗生素等物質並已養殖成功的消息,引起了剛從杭州衛生學校畢業的她和父親的極大興趣。
汪日露的父親從事水產品養殖已經數十年,「魚、蝦、蟹的發病是養殖戶的不定時炸彈。」汪父說,為提高產量就得給魚、蝦增加蛋白質,偶爾他也會餵些黃鱔、雞蛋等,但成本太高。在飼養中,他們發現把蠅蛆餵給魚蝦或者雞鴨吃,動物會紛紛搶食,「說明蠅蛆很對這些動物的胃口」。
「能不能工廠化養蛆?」一直苦於沒有良方的父女倆,看到消息後如獲至寶:「蠅蛆既含高蛋白能夠提高產量,又有自然抗生素抵禦病害,真是一舉兩得。」
那時,汪日露已找到了寧波市區一家眼科醫院做醫生的工作,所以,爺爺奶奶聽說她要養蒼蠅都竭力反對:「放著城裡好好的工作不幹,養蒼蠅,簡直有病!」但汪日露認為,用生物技術防止病蟲害會有廣闊的應用天地。第二天,父女倆就聯繫上南開的杜榮蹇教授,經過誠懇的談判,杜教授考察後同意把技術傳授給汪日露。
2001年5月,赴天津進修深造的汪日露回到老家奉化市松巒鎮,和父親投入全部的積蓄,辦起了家蠅養殖廠。10天後小試成功,繁殖出約60公斤的蒼蠅。兩個月後,工廠化養殖家蠅試驗成功,蠅蛆的日產達到了200公斤,比原計劃提高了50%。
汪日露生產的蠅蛆首先在父親的水產苗種場試驗。試驗後發現,魚、蝦、蟹的生長速度、成活率和抗病性都有所提高,其中抗病性延長了15~20天。
寧波市有關水產專家對汪日露養殖的蠅蛆檢測後得出評價:蠅蛆作為優質蛋白源及飼料,從有效成分、性能特點、用途和水產養殖業投餵飼料效果看,具有使水產品個體生長快、品質優、抗病性好、免疫力強、肉質鮮嫩、色澤近似野生等特點。
小小蠅蛆給汪日露帶來了創業的成功。在生產蠅蛆的過程中,汪日露發現蠅蛆的培養基與蠅蛆分離很困難。乾淨的培養基是上好的植物肥料,但如果處理不乾淨,蠅蛆就會變成蒼蠅,汙染環境。
雞最愛吃蟲,汪日露從中受到啟發,經過試驗以後,投入資金60萬元,購買了1500隻仙居小雞,用蠅蛆養雞。109天後,她養的雞開始陸續產蛋,與常規養殖相比,產蛋期提前30天,產蛋率高出10%。為創名牌,汪日露給雞起名為「辰鳳牌生物雞」,給雞蛋取名為「寵龍牌生物雞蛋」。經農業部食品監督測試中心檢驗,生物雞蛋品質一流。在寧波市第二屆名特優農副產品展銷會上,生物雞蛋被搶購一空。第一年下來,蛋雞就為她盈利二三十萬元。她的「蠅蛆飼養生物雞蛋」技術已經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到了專利,生物雞蛋供不應求。而跟蹤觀察後完成的《生物活性物質在蛋雞養殖的最佳利用》報告也獲得了南開教授的一致好評。
發展:從聯合周邊農戶養蛋雞到深層次生物開發
其實,養殖蒼蠅,汪日露也並非一帆風順。不說南北溫度、溼度差異帶來的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5公斤的蒼蠅種苗都是汪日露放在養殖籠裡,用布蓋上包好後坐火車帶回奉化的。「路上的人要是看見我拿了一籠蒼蠅,肯定覺得這女孩那麼奇怪,甚至很討厭。」汪有些不好意思。
還有村民甚至找到汪日露,不許她養蒼蠅:因為蒼蠅是「四害」之一,汙染環境,傳播疾病。弄得汪日露哭笑不得,只好費盡口舌解釋。
剛開始,汪日露面對這些在蠅箱裡四處亂爬的蛆蟲,也是心有餘悸,一見到它們就渾身直起雞皮疙瘩。整天與蠅蛆打交道,有時連吃飯都沒有胃口。但時間一長,恐懼噁心感漸漸消失了,她開始與這群「小討厭」們「同流合汙,沆瀣一氣」,後來,竟敢大膽地將手伸進蠅箱,像呵護寵物一樣,輕輕地撫弄它們。
汪日露所養的蒼蠅屬於無菌蒼蠅,和家蠅、野蠅是有區別的,首先它所產的卵粒潔白晶瑩,顯得非常乾淨,其次這些無菌蠅卵是在絕對衛生的條件下發育成長,完成自己短暫的生命歷程。
記者日前來到汪日露的養殖場,空曠的廠房裡,蒼蠅被圈養在一隻只有1立方米大小的網籠中,他們在這裡進食、產卵。目前汪日露養的蒼蠅有180萬隻。
為了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汪日露聯繫了附近的養雞專業戶,並與養雞戶籤訂了合作協議。汪日露為養雞戶們提供蠅蛆飼料,雞蛋由公司收購。生物雞蛋以每公斤14元計算,給養殖戶11元,其餘3元歸公司。由他們打品牌統一銷售,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家農戶加入。在橫山鎮已建成了可培育肉雞15萬羽,蛋雞2萬羽的基地,帶動周邊更多農戶養蛋雞致富。
隨著蠅蛆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汪日露也已異地建廠,蓋起了四層樓房及配套養蠅廠房,成立了奉化市首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汪日露說,她的公司還將擴建,達到具備年產量1000噸蠅蛆的養殖技術和現代化養殖蠅蛆廠房。她計劃將蠅蛆這種活體飼料深加工成飼料,方便銷往全國及世界各地。
蠅蛆深層次開發也在進行中,功能食品、藥品、化妝品等深加工技術正在研發完善。尤其是蛋白粉開發。汪日露說,經鑑定,蠅蛆每噸可提取200公斤蛋白粉,以蠶蛹蛋白粉市場價每公斤800元計算,產值高達16萬元,利潤前景巨大。加上甲殼素、抗菌酞研究應用,公司預備綜合發展生物養殖業、生物飼料業和生物天然藥業。
小小蠅蛆讓汪日露看到無限的前景。「致富的商機就在身邊。」汪日露說,連醜陋的蒼蠅都可以變成金,說明只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有一種創新的意識,獨到的見解,就能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