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市(Atlanta)是美國喬治亞州的首府所在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當時喬治亞州決定修建一條通往美國中西部的鐵路,並選定了這片土地作為這條鐵路的終點站。它最初被命名為Marthasville(暱稱為Terminus),以紀念當時的州長的女兒。後來,鐵路工程師J. Edgar Thompson建議將其改名為「亞特蘭大」。它被認為是「 Atlantica-Pacifica」的縮寫,一直延續至今。
在美國內戰期間,亞特蘭大市是南方軍隊的重要據點。1864年5月,北方軍在謝爾曼將軍的率領下,展開了對亞特蘭大的圍攻,史稱「亞特蘭大戰役」。9月,亞特蘭大徹底陷落。11月,謝爾曼將軍命令軍隊將城內殘留居民驅逐出城,然後點了一把火將其付之一炬。這場大火足足燒了半個多月,最終全城大約只有400座建築物倖免於難,這座本已飽受炮火摧殘的城市,就這樣在大火中灰飛煙滅。那些拒絕離開自己家園的百姓,全都葬身火海。亞特蘭大也成了美國內戰中,唯一一座被完全摧毀的城市。儘管如此,這座城市卻在戰後頑強地從滿地廢墟和一片灰燼中重建了起來。所以,亞特拉大市將「鳳凰」作為自身的象徵,寓意著這座城市的「浴火重生」。
在重建的過程中,亞特拉大經歷了深刻的自然、人口和文化的變革。這裡曾經誕生了美國重要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他的領導下,民權運動風起雲湧。這裡曾經在1996年舉辦了第26屆夏季奧運會,迎來了現代奧運的百年華誕。這裡還成為了世界的交通樞紐,哈茲菲爾德-傑克遜亞特蘭大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機場,沒有之一,其每日飛機起落架次及運輸旅客人數均為世界第一。這裡還吸引了數量眾多的國際大企業,其所擁有的「財富500強」名單中的企業數量在美國各大城市中名列第三,僅次於紐約和休斯敦。下面就讓我們來通過這些老照片,來欣賞一下這座城市的被戰火焚毀前的風貌。
【圖1】1864年,亞特蘭大的鐵路貨場。
【圖2】1864年,在亞特蘭大的一處哨所附近,一群士兵正在持槍休息。
【圖3】1864年,亞特拉大市的一條街道上,街頭有持槍的士兵在警戒,路邊還停著一排馬車。
【圖4】1864年,亞特蘭大市的一處街頭,人們在街邊的建築下坐著休息。他們或許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之後,這座城市將被燒成一片廢墟。
【圖5】1864年,北方軍在亞特蘭大市城外所修建的防禦工事,他們就用這樣的大炮對這座城市轟擊了好幾個月。
【圖6】1864年,亞特蘭大市的一條街道上,一個人正坐在一座臨街店鋪前,身邊立著一支步槍。店鋪一層的門臉上赫然寫著:黑人銷售/拍賣(Auction&Negro Sales)。而二層的標語則寫著:瓷器/玻璃(China, Glass)。
【圖7】1864年,亞特蘭大市的火車站附近的街道上,停放著一排軍隊的馬車。
【圖8】1864年,亞特蘭大市街頭一角,坐落著一家名為《通訊者報》( Intelligencer newspaper)的二層辦公小樓。
【圖9】1864年,亞特拉大市已經為北方軍所佔領,遠處的貨運火車的車廂頂部,擠滿了北方軍的士兵。
【圖10】1864年,亞特蘭大市的火車站。這些都將被佔領了這座城市的謝爾曼將軍放火燒掉。(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小編推薦】
美國內戰中的戰旗手:戰場上已經沒有那面旗,但傳說依然在迴響
珍貴老照片:1941年,美國芝加哥的街頭景象,經濟大蕭條餘波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