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瞻智庫分享」動力電池深度報告之中遊篇:電池血液-電解液

2021-01-12 遠瞻輕視聽

報告摘要: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是鋰電池正負極之間離子轉移的載體,保障鋰電池內部電路通暢。電解液在電池總成本的佔比一般在6%-8%,質量佔比約為15%,體積佔比約為30%。電解液決定鋰電池的工作機制,也顯著影響鋰電池的循環壽命、安全性、倍率性能等等。

電解液產業鏈。電解液產業鏈涉及較多的化工產品,其上遊主要包括氫氟酸、硫酸、碳酸鋰、磷酸等化工原料,中遊為各式鋰鹽、脂類溶劑、活化添加劑等,下遊的主要應用場景以3C鋰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主。

電解液一般由溶質、溶劑、添加劑按一定比例配比而成。其中, 電解液溶質成本佔比最高,約為60%,因此溶質價格顯著影響電解液的價格。其作用是保證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有充足的鋰離子實現充放電循環,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溶質是六氟磷酸鋰; 溶劑成本佔比約30%,質量佔比達80%以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碳酸酯類溶劑; 添加劑成本佔比10%,是電解液競爭力差異化的主要來源之一。

固態電解質是電解液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固態鋰離子電池是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從工作原理上看,固態鋰電池和液態鋰電池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固態鋰電池的電解液為固態,用固態電解液替代原有的電解液+隔膜,鋰離子的遷移場所從原來的液態電解液中轉為固態電解液中,因此固態電解質是固態電池的核心。

固態電解質的優缺點。固態電解質相對液態電解液具有安全性高、兼容高能量密度正負極材料、輕量化等特點,而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恰好是未來鋰電池發展的主要方向;其主要缺點在於高成本、工藝繁瑣複雜、固態電解質的高阻抗特性導致的低電導率和充放電效率低。

整體電解液行業賽道格局穩定,集中度逐步提高。全球電解液產能70%集中在中國,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的合計產能佔比超半數,且目標產能擴張比例高於國外。國內CR3市佔率從2019年的51.5%提高到了2020年Q1的66%,CR5市佔率也從2019年的71.8%提高到2020年Q1的77.8%,電解液行業逆勢擴張趨勢明顯,龍頭企業不斷搶佔市場份額並滲透入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

以下為正文部分,全文約7500字 (請點擊關注,非常感謝)

一、 電解液簡介

1.1電解液定義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是鋰電池正負極之間離子轉移的載體,用來保障鋰電池內部電路通暢。電解液在電池中的成本佔比一般在6%-8%,質量佔比約為15%,體積佔比約為 30%。電解液決定鋰電池的工作機制,也顯著影響鋰電池的循環壽命、安全性、倍率性能等等。

電解液基本性能要求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其一是提供足夠多的鋰離子實現其「電池血液的」作用;

其二是在正極表面形成鈍化膜,抑制正極的腐蝕,保護正極材料;

其三是在負極表面形成 SEI 膜,提高負極材料的使用壽命。

1.2電解液產業鏈

電解液產業鏈涉及較多的化工產品,其:

上遊主要包括氫氟酸、硫酸、碳酸鋰、磷酸等化工原料,

中遊為各式鋰鹽、脂類溶劑、活化添加劑等,

下遊以 3C 鋰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主。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發展,動力電池電解液消費量佔比已經接近 40%,已經超越 3C 電池排名第一,3C 電池(手機、PC)電解液消費量排名第二,儲能電解液消費量佔比較低,但增速較快。

1.3電解液的發展歷程

電解液的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90 年-2002 年:在 2000 年之前,中國電解液企業數量較少,電解液的生產商主要是日、韓等少數國家的大型化工企業,進口依賴度極高。2000 年以後,國內大批電解液企業成立,其中就包括天賜材料、新宙邦、江蘇國泰等知名電解液公司,電解液國產化進程逐步加快。

2003 年-2014 年:2003 年以後,國內電解液產量逐步上升,進入電解液國產化階段,但電解液溶質六氟磷酸鋰仍然依賴進口。2010 年開始,多氟多、必康股份打破外企壟斷格局,2011 年實現 200 噸/年量產,此後國產六氟磷酸鋰逐步佔領市場,到 2014 年,六氟磷酸鋰國產化率近 90%。

2014 年至今:2014 年以後,國內新能源車汽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帶動整個鋰電池材料產業鏈快速上量,而國內的電解液產量增幅明顯,並且出現出口日、韓,逐步呈現國際化的趨勢。

目前,我國電解液產量佔全球比重約超過 70%,新宙邦、天賜材料、江蘇國泰等多個電解液品牌均已滲透入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

二、 電解液的主要成分

電解液一般由溶質、溶劑、添加劑按一定比例配比而成,其中電解液溶質所佔成本比重最高,約佔 60%,其作用是保證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有充足的鋰離子實現充放電循環, 溶質價格可以顯著影響電解液的價格;溶劑成本佔比約 30%,質量佔比達 80%以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碳酸酯類溶劑;添加劑成本佔比 10%,是電解液競爭力差異化的主要來源之一。

2.1溶質

溶質是電解液中鋰離子的供體。電解液工作原理是靠溶質解離出來的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陰離子在外電場作用下定向地向對應電極移動並在其上放電而實現的,電解液導電屬於離子導電,其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理想的溶質一般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溶質能夠完全溶解在電解液的非水溶劑中,並且在溶解後電解液中的鋰離子需要有足夠大的遷移速率,以滿足電解液的電導率。

其二,鋰鹽需要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和電化學穩定性,其溶解後釋放的離子不會在陰極表面發生氧化分解;陰離子和陽離子不與溶劑以及電池的其他材料發生化學反應,以保證足夠的穩定性;解離釋放的陽離子應環保低毒,並且不與溶劑以及電池的其他材料發生化學反應。

2.2六氟磷酸鋰

目前國內最主流的電解液鋰鹽是 LiPF6(六氟磷酸鋰),在常用有機溶劑中具有適中的離子遷移數、適中的解離常數、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良好的鋁箔鈍化能力;同時,氟和鋰結合組成電化學可逆電池,電勢最高達到 5.93V,電池比能量最高,且鋰和氟兩元素的半徑極小。綜合來看,六氟磷酸鋰的性能強於其他鋰鹽,適合作為鋰電池的電解液材料。

鑑於六氟磷酸鋰的缺點,科研人員不斷嘗試新型鋰鹽的開發,以期實現六氟磷酸鋰的替代。

目前,新型鋰鹽雙氟磺醯亞胺鋰已經初步實現工業化,其優點在於高低溫性能優異以及更高的溶解度,但考慮到其製備難度較大,成本較高等因素,短期無法大規模商業化,目前這類新型鋰鹽也可作為電解液添加劑少量使用。

綜合考慮,預計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六氟磷酸鋰仍然是大規模使用的唯一電解質鹽。

2.3六氟磷酸鋰的製備

六氟磷酸鋰的製備工藝較為複雜。其性質十分不穩定,60℃左右發生分解,也極易潮解,因此產品製備時需在無水氟化氫、低烷基醚等非水溶劑中進行。動力電池電解液對六氟磷酸鋰的純度、穩定性、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同時,六氟磷酸鋰生產過程涉及低溫、強腐蝕、無水無塵等苛刻工況條件。

六氟磷酸鋰的製備方法主要有 4 種:氣固反應法、離子交換法、有機溶劑法和氟化氫溶劑法。

氣固反應法是早期製備方法,對設備密封要求較高,產品純度較低,難以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離子交換法和有機溶劑法均有產品雜質較多的缺點。

目前,氟化氫法是國內生產六氟磷酸鋰的主要工藝,佔比超過 80%以上,以森田化工和多氟多氟化氫溶劑法為主。

2.4溶劑

在傳統電池中,電解液均採用以水為溶劑的電解液體系。但是,由於水的理論分解電壓只有 1.23V,即使考慮到氫或氧的過電位,以水為溶劑的電解液體系的電池的電壓最高也只有 2V 左右,而使用有機溶劑可以達到 5V,因此目前電解液溶劑均使用有機溶劑。

電解液溶劑必須在低電位下穩定並且不與鋰發生反應;同時,為了保證溶質的充分溶解以獲得足夠高的電導率,有機溶劑的極性必須足夠高。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中常用的溶劑主要有兩大類:其一是環式碳酸酯,主要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這類碳酸酯介電常數高,化學性質穩定,且可以用來製備 DMC;其二是鏈式碳酸酯,主要包括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此類碳酸酯有較高的溶解度,電導率高且成本低。

目前市場上的鋰電池電解液以碳酸二甲酯(DMC)為主,或採用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為主的混合溶劑。混合溶劑是優化電解液體系的重要途徑,藉助不同的溶劑體系提高電解液的整體效率和穩定性。

碳酸二甲酯(DMC ):DMC 是一種無毒、環保的化工原料,下遊應用廣泛,塗料、油墨、粘結劑等行業消費量佔比超過 50%。國內的 DMC 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產能規模和產量具有領先地位。

DMC 傳統的生產路線為光氣法,但是由於光氣的高毒性和腐蝕性以及氯化鈉排放的環保問題而使得這一路線正逐漸被淘汰。目前,國內普遍採用的合成路線主要是酯交換生產工藝,佔比達到 90%以上,其主要原料為環氧丙烷和二氧化碳。

環氧丙烷(簡稱 PO)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衍生的精細化學品幾乎應用於所有工業部門和日常生活中,我國 PO 終端應用領域比較集中,主要在家具、冰箱、汽車三大領域。

受環保因素影響,環氧丙烷的供給一直較為緊張。目前,業內已有利用環氧乙烷聯產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的工藝,該工藝兼具成本和環保優勢。此外,單一溶劑或許不能完全滿足電解液對溶劑的諸多要求,可以使用二元混合溶劑。

此外,單一溶劑或許不能完全滿足電解液對溶劑的諸多要求,可以使用二元混合溶劑。

2.5添加劑

電解液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電解液的電化學性能和提高陰極沉積質量而加入電解液中的少量添加物,一般是一些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機或無機化合物,能改善電解液的電導率、倍率性能、阻燃性能等。

添加劑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用較少的量能改善電池的一種或多種屬性;

二是易融於有機溶劑,且不與電池其他材料發生反應,不影響電池其他性能;

三是價格相對較低,無毒或低毒。

電解液添加劑用量一般很小,但卻是電解質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電池不斷向高電壓、高能量密度發展,給添加劑帶來新的需求和挑戰。根據添加劑的主要功能,可以把添加劑分為成膜添加劑、電導率添加劑、阻燃添加劑、過充保護添加劑、多功能添加劑等。

目前高鎳三元鋰電池存在熱穩定性差、吸水性強等缺點,部分添加劑可以降低電極表面活性、改善界面相容性,例如 LiODFB 能提高高低溫性能,略微提高鋰電池的比容量;LiFSI作為新型鋰鹽的一種,也可以作為新型添加劑使用;此外,還有LiBOB、TMSP 等多種添加劑都能顯著改善鋰電池的各項性能指標。

添加劑已經成為電解液差異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差異化帶來的產品附加值提升是電解液產商核心競爭力之一。

2.6電解液技術指標

電解液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電導率和純度。首先,關於電導率。作為鋰電池內部離子運動的載體,電解液的電導率決定了電池的內阻和倍率性能。影響電導率因素較多,總體來說鋰鹽濃度和溶解度、溶劑的介電常數和粘度對導電率影響較大。其次,純度主要指生產工藝中對水、氫氟酸、金屬雜質的提純程度,即除雜能力。

除了電導率和純度以外,電解液還需要滿足安全性、環保、製備成本低等多種生產工藝特性,目前已有的溶質、溶劑或不能完全滿足其所有特性,因此部分電解液還需要加入添加劑來改善電解液的性能。

三、 固態鋰電池

目前鋰電池電解液絕大多數都是液體電解液,但是液態電解液存在以下諸多問題。

首先,液態電解液質量密度較低,需要大量有機溶劑作為溶劑,質量較大,難以滿足電池輕量化的需求;

其次,液態電解液低溫運行不暢,-20℃以下電池容量快速下降,影響消費者體驗,導致裡程焦慮;

最後,液態電解液主要是有機溶劑,40℃以上容易發生副反應,氧化、產氣及自燃等化學反應概率大幅增加,對鋰電池的安全性造成極大的隱患。

鑑於液態電解液的弊端,固態電解質或將成為未來鋰電池發展方向之一。固態鋰離子電池是採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從工作原理上看,固態鋰電池和液態鋰電池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固態鋰電池的電解液為固態,用固態電解液替代原有的電解液+隔膜,鋰離子的遷移場所從原來的液態電解液中轉為固態電解液中,因此固態電解質是固態電池的核心。

3.1固態電解質分類

目前較為常見的固態電解質可以分為無機物固態電解質和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兩大類。

3.1.1無機物固態電解質

無機物固態電解質主要包括氧化物和硫化物。氧化物電解質在實驗室中取得一定的進展,主要為薄膜電池中的 LiPON 型電解質、鋰玻璃態電解質等等。總體來說,氧化物電解質均存在分解電壓和離子導電率較低、通道口徑不一等缺點,因此暫時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硫化物電解質比氧化物電解質具有更小的電負性,對離子束縛較小,離子遷移更順暢,同時硫化物電解質孔徑更大,形成的離子通道更加穩定,相對氧化物電解質來說在導電率方面有較大的改善,但其具有初始容量較低、熱穩定性較差、易吸潮等缺點。

相對於聚合物固態電解質來說,無機物固態電解質研發進展較緩,目前多為實驗室狀態下的研發工作,尚無法商業化。

3.1.2聚合物固態電解質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由高分子主體物和金屬鹽兩部分複合而成。目前聚合物固態電解質主要以經典的聚氧乙烯(PEO)及其衍生物為主,PEO 相對別的聚合物有更高的解離鋰鹽的能力,有更高的導電率。利用聚合物固態電解質需要考慮離子半徑和離子通道的匹配程度,同時對緻密度、孔隙率也有很高的要求,製備工藝極高。

但 PEO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體系有很大的局限性,PEO 具有結晶度高、熔點低的性質導致加工溫度範圍窄、氫氧化物滲透率低以及較差的界面穩定性等缺點,這大大限制了鹼性固體聚合物電解質的應用範圍。近年來,對 PEO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PEO的改性上,以求降低其結晶度。目前已經有寧德時代、SEEO 等企業實驗或試產固態電池,其他新型聚合物也在研發中,如高分子凝膠聚合物、單離子傳導(SPE)、納米複合導體等等。

3.2固態電解質優點

未來固態電池最大的優勢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安全性,二是能量密度高且輕量化。

3.2.1 安全性

傳統鋰電池採用液態有機電解液,在過充、短路的情況下容易引發電池電解液洩露,電池過熱引發的脹氣、自燃甚至爆炸,安全性能有所欠缺。

而固態電解質多數採用不可燃燒的材質,具有耐高溫、抗腐蝕、低毒性、抗撞擊等特點,降低電池組對溫度的敏感性,極大地提高了鋰電池的安全性能;並且,固態鋰電池在提供離子通道的同時還兼任隔膜的功能,避免正負極的直接接觸,減少電池短路的情況。

3.2.2 能量密度高

適配高能量密度的正極材料。固態電解質有很高的電化學性質,配合高壓正極材料可以大幅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使用的液態電解液多數只能達到 4.35V-4.45V,繼續提高電壓穩定性會大幅下降,液態電解液是限制高容量電池的原因之一。

固態電解質的上限電壓有望達到 5V,配合目前的高鎳三元 811 或者 NCA 使用能有效提高電池容量。

適配金屬鋰負極。理論上,鋰金屬單質具有最低的標準電極電勢和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是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首選;同時,鋰金屬負極自帶鋰離子可以搭載容量密度更高的不含鋰的鋰硫電池,理論能量密度更高。

然而,它在充放電過程中容易產生枝晶,形成「死鋰」,降低電池效率,刺穿隔膜造成短路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目前尚無解決辦法。

利用液態電解液配合金屬鋰負極,無法形成穩定的 SEI 膜,也無法解決體積膨脹的問題,導致電池內阻增大、容量衰減。

如果改用固態電解質,則可以有效避免金屬鋰負極和電解液發生反應;同時,利用固態電解液的固體性質限制鋰負極的膨脹係數,提高電池的首充效率和循環壽命,因此固態電池與金屬鋰負極有更好的兼容性,是未來超高容量鋰電池的發展方向之一。

3.2.3輕量化。

傳統鋰電池需要使用電解液和隔膜,若用固態電解質取代可以大幅減少電池的體積和質量,由於其安全性突出,可以減少組裝殼體、串聯部件等材料的使用,PACK 包也將縮小,有利於電池系統的輕量化。

3.3固態電解質缺點

固態電解質的主要缺點在於高成本、工藝繁複複雜,以及固態電解質的高阻抗特性導致的低電導率和充放電效率低。

高成本、工藝複雜:不論是無機物固態電池還是有機聚合物固態電池,整體的成本都遠高於目前的液態電解液鋰電池,同時在製備過程中,固態電解質還需要用到各類複雜的工藝,生產速度慢,短期無法形成有效的規模生產和商業化應用,屬於推廣初期和遠期技術儲備。

高阻抗、低電導率、充放電速度慢:目前固態電解質的電導率遠遠低於液態電解液的水平,離子傳導效率低。高阻抗、低電導率導致電解質導鋰能力差,無法順暢而快速的在正負極之間運送鋰離子,整體固態電池的電池倍率性能偏低,即使在高壓的狀態下充放電效率也大打折扣,這個缺陷需要一定的技術突破來解決。

當前,固態電池在安全性、兼容高能正負極、輕量化方面較傳統鋰電池有顯著優勢,是可能的鋰電池替代技術,但其缺點也很明顯,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技術突破和積累,短期無法影響傳統鋰電池的地位。

四、 電解液行業格局

全球電解液產能 70% 集中在中國,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2019 年,海外主要電解液廠商的產能合計約為 17 萬噸,國內電解液企業產能合計超過 43 萬噸,國內佔比約 70%,扣除低端產能,龍頭企業的合計產能佔比超半數,且目標產能擴張比例高於國外。

國內電解液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電解液行業逆勢擴張趨勢明顯,龍頭企業不斷搶佔市場份額。2020 年 CR5 市佔率創下新高,CR5 市佔率從 2019 年的 71.8%提高到 2020 年 Q1 的 77.8%;國內 CR3 市佔率從 2019 年的 51.5%提高到了 2020 年Q1 的 66%。

目前我國多個電解液品牌進入韓國電池企業供應鏈,高端化電解液產品、電解液供應鏈與產業鏈的優化仍然具備較大投資價值。目前,新宙邦、天賜材料等頭部電解液企業均已滲透入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供應體系。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上遊電解液出貨量也在逐步增長。

但受到六氟磷酸鋰價格下滑的影響,直到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上遊電解液出貨量也在逐步增長。但受到六氟磷酸鋰價格下滑的影響,直到 2020年7月份之前整體電解液市場增量不增值;2020年8月份之後,六氟磷酸鋰供給緊張,價格見底回升;進入 12 月,部分六氟磷酸鋰報價已經達到月,部分六氟磷酸鋰報價已經達到 12 萬每噸,較底部反彈 40% 以上。

考慮到擴產周期,預計2021年六氟磷酸鋰市場供需格局依然偏緊,價格還有上行的可能,市場看多意願較強。六氟磷酸鋰佔電解液成本約年六氟磷酸鋰市場供需格局依然偏緊,價格還有上行的可能,市場看多意願較強。

六氟磷酸鋰約佔電解液成本60%,隨著六氟磷酸鋰價格的回升帶動電解液價格的回升,整體市場規模增速將顯著增長。

報告內容屬於原作者,僅供學習!

作者:華富證券 林榮運

更多最新行業研報來源:【遠瞻智庫官網】

相關焦點

  • 華福證券--電力新能源行業:動力電池深度報告之中遊篇,電池血液...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是鋰電池正負極之間離子轉移的載體,保障鋰電池內部電路通暢。電解液在電池總成本的佔比一般在6%-8%,質量佔比約為15%,體積佔比約為30%。電解液決定鋰電池的工作機制,也顯著影響鋰電池的循環壽命、安全性、倍率性能等等。  電解液產業鏈。
  • 任澤平:2019中國動力電池發展報告
    動力電池上遊有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四大原材料,中遊有圓柱、方形、軟包三大封裝技術,下遊Pack企業有整車廠、電池廠、第三方Pack三大勢力。1)上遊原材料:高鎳正極、矽碳負極、陶瓷隔膜是行業未來趨勢,電解液核心技術在添加劑。其中三元高鎳正極安全性、工藝成熟度有待提升,NCA技術與國外仍有差異。
  • 電解液新型鋰鹽材料之雙氟磺醯亞胺鋰深度報告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投資聚焦研究背景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退坡,市場推動效應的逐漸增強,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正快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而且,國家要求未來鋰電池朝著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發展,即對電解液的安全性要求大幅提高。
  • 深度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全球範圍看,歐洲本土系蓄勢待發,有望成為中日韓之後的第三大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報告正文】1。 汽車電動化加速帶來動力電池發展機遇 1.1 長期看,汽車電動化趨勢毋庸置疑 環保要求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
  • 新能源動力電池有哪些_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圖解
    應用於電動汽車的新一代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不須維護,允許深度放電,可循環使用,但由於金屬鉛的高密度,仍存在比能量和比功率低的致命弱點,在輕度混合電動汽車中有應用前景,但不適於重度混合汽車或純電動汽車。近期正在開發的電動汽車用先進鉛酸電池主要有:水平鉛酸電池、雙極密封鉛酸電池和卷式電極鉛酸電池等。
  • 特斯拉動力電池深度剖析:再探「門口的野蠻人」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過去 200 多年以來,技術進步始終推動電池向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方向演進。車用動力電池總體經歷了鎳氫/錳酸鋰/鈷酸鋰-磷酸鐵鋰-三元鋰電三個階段,電池性能持續優化,成本不斷下降。
  • 江蘇成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1月8日,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暨聯盟年度大會(2021)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會上發布的《江蘇省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江蘇動力電池產量規模全國第一。
  • 特斯拉的「電池日」就是其他車企的「毀滅日」?
    根據馬斯克在四季度財報會議上的預告,特斯將在四月份舉辦「電池日」活動。馬斯克表示到時將會有一些「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故事要跟大家講。這些表態不僅引來了電動汽車產業對手的憤怒,還有可能是不斷追趕特斯拉的傳統汽車廠商的災難。對於電動汽車的王座來說,電池就是奠基石,而就電池和能耗來看,特斯拉目前就是最接近王座的角色。
  • 下一場「核戰爭」,主角是電池
    提到「核」這個字,不了解的人可能聞之色變。但他們並不知道,如果正確利用,核能可以被合理地運用在許多地方。這時核電池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利用自身散發的熱能保溫,維持與地面的通訊,白晝來臨時,太陽能電池驅動探測器開始工作。親民的氚電池除了鈽 238,另一種核電池就低調得多,成本上也更加「親民」。
  • 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回顧與展望
    三大類,其中,汽車用動力電池出貨量主要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影響,近年來各國對環保的重視驅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汽車用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下滑45.8%,但是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單月同比大幅增長,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國汽車用動力電池累計出貨量62.5Gwh,累計同比下降幅度已經收窄到7.0%。
  • 新能源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汽車電動化加速帶來動力電池發展機遇1.1 長期看,汽車電動化趨勢毋庸置疑 環保要求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電池隔膜四部分組成。其中,正極材料為鋰電池最核心的部分。因其成本佔比和質量佔比最大,正極材料也直接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車鋰動力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有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錳酸鋰和鈷酸鋰等。
  • 動力電池原理概念
    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朋友,對於其核心動力電池,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去探討相關問題的時候,又覺得一知半解。小編將通過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讀動力電池的相關概念、結構及工作原理,讓大家對動力電池有更深入的理解。
  • 固態電池行業深度報告:準備迎接固態電池的新時代?
    報告摘要:  固態鋰電池與傳統鋰電池最大的不同在於電解質  傳統鋰電池採用隔膜+電解液中間含有液態物質,而固態電池則使用固體電解質。
  • 從技術變革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未來
    動力電池燃燒危害嚴重,處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階段,任何燃燒事故都可能會讓一個企業一夕回到解放前,給業主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傷害。恰恰很多時候電池就是燃燒了,無法避免。若解決這個問題,則意味著未來我們將擁有更加安全的電池,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會更好。
  • 「11月28日研報」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的深度分析
    從鋰電池的產業鏈圖中可以看到,鋰電池的上遊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其它輔材。根據高工鋰能的研究,在 NCM523 電池中,正極材料在材料成本中佔比 44%,負極材料佔比 16%,隔膜佔比 12%,電解液佔比 8-9%。
  • 【電解液周報】2019年高鎳電解液迎挑戰!新宙邦2018年淨利3.23億元
    【編者按】電解液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企業——北化所(微號:gh_fdee75641b88)聯合推出電解液資訊類周報(每周二推出,歸屬「電池智庫」欄目),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製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合適資本推動中國電解液行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
  • 固態電池來了,電解液、隔膜完了?
    蔚來ET7發布後,除了對蔚來的股價造成影響後,也連帶著對電解液、隔膜板塊造成了影響。 由於固態電池的應用,讓ET7續航裡程直奔1000公裡,固態電池淘汰掉了電解液隔膜等傳統動力電池的核心配件。
  • 電解液隔膜全線暴跌,固態電池革命要來了?
    今日,鋰電池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暴跌,星源材質一度跌近20%,新宙邦一度暴跌18%,恩捷股份,天賜材料等紛紛跌停。消息面上,1月9日,蔚來在Nio Day 2020上亮相首款量產轎車ET7,同時推出150kWh半固態電池包,計劃在2022Q4開始交付。
  • 燃料電池專題報告:以動力鋰電為鑑,燃料電池商業化加速
    (如需報告請登錄 未來智庫)一、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具備產業基礎,整裝待發核心觀點:氫燃料電池的底層技術決定了它是高能量密度、高能量轉換率、環保無汙染的能量來源,是理想汽車動力來源。雙極板是燃料電池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提供氣體流道,防止電池氣室中的氫氣與氧氣串通,並在串聯的陰陽兩極之 間建立電流通路。PEMFC 燃料電池為了獲得更高的電壓和功率,通常將多個 PEMFC 電池單體串聯,形成 PEMFC 燃料電池電堆。額定工作條件下,一節單電池工作電壓僅為 0.7 V 左右,一般需串聯增加電池體電壓和功率。
  • 電池電解液和電解質的區別_電池電解液和電解質的兩種形態
    電池電解液和電解質的區別   電解質和電解液不是一樣的,電解液包含電解質,因為電解質是固態,一般是指離子狀態的物質,電解液溶解在液態溶劑中形成了電解液,是指能導電的一種液體,會因為使用環境不同、物質配方會不同,但是功能是一樣的,就是具有導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