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有句話叫「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同侍一主,同在一朝,劉邦後宮佳麗三千,呂后為何偏偏跟戚夫人過不去呢?用現在流行的網紅語叫:「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呂后之所以要置戚夫人於死地,主要原因是戚姬挑戰了呂雉的底線,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眾所周知,呂后對戚夫人實施的酷刑叫「人彘」。
《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呂后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個中意思,我想不需要多做解釋。而且我們知道,這個酷刑乃是呂雉獨創。
歷史從未走遠,它就在你我身邊,用最簡單的語言還原歷史本來面目,讓我們看看呂后為何非要做一個「最毒婦人」。
一、呂后曾是那個混混少年劉邦背後,最挺他的女人
要說呂后必提劉邦,因為呂后(呂雉)是劉邦的結髮之妻。呂雉雖然不算是名門望族,但她卻是大戶人家,配劉邦是綽綽有餘了。為何這樣說呢,據史料記載,劉邦出身平民之家,而且好逸惡勞,整天遊手好閒,是典型的「街頭小霸王」,非但如此,他還經常拉幫結派到處吃酒耍狠,完了還賒帳打白條,並且經常帶上狗肉朋友到嫂子家蹭吃蹭喝,為此嫂子經常和劉邦哥哥大吵大鬧。而劉邦的父親劉老太公,也拿劉邦沒有辦法。
機緣巧合之下,劉邦被他後來的嶽父呂公看上,他認為這孩子日後必定不俗,故託人將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要知道,那時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呂雉也沒有多想,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婚後呂雉才發現,丈夫確實不成器,而且好吃懶做,但烈女不侍二夫,何況在那個講究三綱五常的封建社會。呂雉雖然嘴上嫌棄丈夫,但她對老劉家的付出,家裡人都是有目共睹的,操持家務,相夫教子,伺候老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賢惠之妻。
說來也巧,在妻子的耳濡目染下,這個曾經的街頭混混幡然醒悟,認為大丈夫應該出去闖一闖。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所謂亂世出英雄,劉邦決定離開家鄉,從戎報國。對於這個想法,呂雉當然舉雙手贊成,呂雉雖為一介女流,但她也見過一定世面,所以對於丈夫此時的想法,呂雉力挺。
二、不知深淺,挑戰底線,戚姬錯當一個「心機婊」
劉邦舉事成功以後,在中原大地上,陸續上演了入關滅秦、楚漢之爭等一系列戰役。最終,西楚霸王項羽夢斷垓下,劉邦,這個曾經的小小亭長,一戰封神,建立了西漢王朝,成就了自己的霸業。
「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這句話用在呂雉的身上最為貼切。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不凡的女人,劉邦能毫無顧慮地在陣前殺敵直至君臨天下,與呂雉的默默付出是分不開的。而且為了丈夫的宏圖霸業,呂雉甚至以身犯險。就在劉邦與項羽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呂雉等一家老小都被項羽給擄了去,在項羽帳下,呂雉被囚,受盡困苦折磨,但她始終相信,不久的將來,自己的丈夫劉邦一定會來接她回去。
果不其然,辛苦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歷經千辛萬苦,呂雉和孩子終於回到了劉邦的身邊。看到此時丈夫的作為,呂雉終於如願以償了。此時的呂雉搖身一變,成了西漢的國母。然而讓呂雉心有不甘的是,如今的劉邦已不再是以前的丈夫,他的身邊美女如雲,而再看看自己人老珠黃的模樣,不禁感嘆歲月流殤。不過呂后也能理解,為了漢家王朝,為了子嗣興旺,三妻四妾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也是再尋常不過了。
在眾多妻妾之中,劉邦最為鍾愛的當屬戚姬。此女不但才華橫溢,而且相貌俊美,每每夜晚,劉邦都會留在戚美人的深閨,這讓呂后十分氣憤。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當有一天劉邦在呂后的耳邊提出「易儲」想法的時候,呂后再也難掩心頭之怒了,她清楚這是戚姬的主意。呂雉暗暗發誓要除掉這個女人,因為戚姬不但霸佔了自己的丈夫,還想吞掉漢家天下,並取代自己的位置,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黃粱一夢空歡喜,大禍降臨悔莫深
呂雉當上皇后,她跟劉邦的長子劉盈(日後的漢惠帝)順理成章成了西漢的太子。但此時戚夫人卻仗著自己的青春貌美,經常在劉邦枕邊吹風,說自己的孩子劉如意如何如何得好,而故意貶低太子劉盈的朝中地位。
天下沒有不通風的牆,呂后本不想挑起事端,但此時戚姬已經挑戰了自己的底線。呂雉本以為,奉獻出自己的丈夫也就罷了,大不了井水不犯河水,但戚姬卻在劉邦面前惡意詆毀太子劉盈,這是逼呂后出手的節奏。
對於劉邦的心思,呂后難以駕馭,可易儲之事要如何破解呢?此時,呂后想起了「謀聖」張良。張良獻策請來「商山四皓」,此四位大隱之人,乃是劉邦當年覬覦身邊的世外高人,如今被呂后請來助陣劉盈,這讓劉邦徹底放棄了易儲的想法。
兵家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呂雉是一個懂劉邦的人,而戚姬只知道用自己的色相去迷惑劉邦,如此看來,戚夫人根本不是呂后的對手。而在劉邦心裡也暗暗覺得,自己身後,戚美人將不得活。
果不其然,劉邦死後不久,呂雉對戚夫人就製造了慘無人道的「人彘」事件。戚夫人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好好地陪皇伴駕、相夫教子豈不是很好,非得去招惹一個富有心機、善斷權謀,且吃定劉邦的女中嬌雄,戚姬不敗那才怪呢。對此,您怎麼看呢?
(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品讀;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您的點評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