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楊振寧拼盡全力,阻止了中國開發這個項目,卻背上了罵名

2020-09-21 互聯狗

說到楊振寧,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印象,其實在早些年,國內有很多人對楊振東有著深深的誤解,認為他當年沒有李政道、錢學森等科學家一起衝破阻攔投入祖國建設,就是一種貪圖榮華富貴的表現,後來楊振寧又娶了小他很多歲的翁帆這件事,再次給本來風評就不是很好的楊振寧又增加了一些黑料。

即便是楊振寧現在高齡以後回到中國,放棄了美國國籍重新回到祖國加入中國國籍,很多人還是不放過他在網上繼續罵,認為楊振寧是個投機者,在美國強大中國弱小時候選擇美國,眼看著中國這些年崛起了美國持續在衰落又想著回國養老。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探討。

第一個方向是楊振寧取得的成就。誠然,李政道錢學森等愛國科學家,當年是頂著所有的壓力回國參與建設,幫助了新中國在科技領域快速奠基,但是從個人成就和對科學的貢獻來看,早些年這些回國的科學家的科研之路基本也就止步了,雖然對祖國貢獻大,但是對祖國未來的科學發展不能說沒貢獻,但是畢竟受困於當時中國的國力,客觀的講貢獻還是十分有限的。

而反觀楊振寧,霍金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在物理學科上,楊振寧不知道要比霍金高多少倍,可以這麼說,楊振寧是現在目前全球唯一還活著的,在成就上堪比愛因斯坦的物理科學家。不僅證明了能量不守恆、宇宙不對稱,還在其他諸多物理學領域去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如果早些年,楊振寧選擇了回國,那麼試問會有這樣的成就嗎?

第二個方向就是,楊振寧對祖國的貢獻。楊振寧雖然早年一直在美國並且加入了美國國際,但卻一直在遠程幫助中國國內物理學科的研究和建設,不僅幫助中國建設成了好幾所物理研究院,並且還幫國內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年輕科學家,還有其他很多貢獻就不一一列舉了。只是早些年因為一些不可說的原因,大眾媒體一直沒有把楊振寧的貢獻公開出來而已,而且現在楊振寧帶著堪比愛因斯坦的技術和理論回國,這不是剛好是雪中送炭嗎?

而如今,已經98歲年近百歲的楊振寧依然在為了我國科技力量做貢獻,並且寧願背負一些不解的罵名,也要阻止一些無底洞的科研項目——環型電子振幅對撞機的建設。98歲的楊振寧,寧可自己滿身罵名,也要阻止這項無底洞的科研項目。

這個可能耗資千億的項目科學理論較為深奧我們就不展開講了,簡單的說這個聽起來很牛掰的科研項目,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價值,或者說沒有實際可用的現實價值。雖然美國已經建成了這個項目,但是事實證明也只是「然並卵「,我國現階段還只是在趕超美國的科技力量,還沒有真正達到和美國科技比肩的水平,楊振寧認為與其花費千億去研發一個根本帶不來任何實際意義的科研項目倒不如把這個錢花在更需要花費並且繼續解決的問題上。

98歲楊振寧拼盡全力,阻止了中國開發這個項目,卻背上了罵名。以楊振寧的水平和高度,看待這個問題多半是沒差的,並且本來這個項目在國內爭議就很大,所以楊振寧一直都反對我國現階段就去研發和建設環型電子振幅對撞機。

楊振寧的另一個意思表達的就是,現階段我們不適合做這個,但是在未來我國國力和科技水平能夠達到世界一流和頂尖的時候,在做這個項目也不遲。

相關焦點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建造千億項目
    在中國的科學界,楊振寧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他很早以前就離開了祖國,在美國那邊留學深造。後來,美國跟中國的關係,稍微好了一些,楊振寧迫不及待的回國,還帶來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給國家提供許多幫助。因為這次回國,楊振寧還遭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調查。
  • 97歲楊振寧: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他的人生經歷過動亂的時期,中國被日本侵略的時期、見證了中國的成立以及發展,在中美關係緩和之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奔波在中美文化交流的路上,一直在堅持傳播中國文化。後來,他還在清華大學擔任老師,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推動科學發展。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不久之前,關於楊振寧,發生了一項重大新聞,就是他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網友們都說這是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千億工程!
    很多人對楊振寧都抱有質疑,一是他的國籍問題,二是他的感情生活,三便是他在97歲高齡時,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他在1964年,便加入了美籍,成為了美國公民,2003年楊振寧回國發展。在2017年,他又恢復了中國國籍。就算在美國的這些年,他也一直在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貢獻。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寧可背負一世罵名
    在我國,楊振寧可謂是物理學領域頗具盛名的科學家了,在民眾心中也有著十分高的名望。然而,就在近年,97歲的楊振寧發起了他的最後一戰:寧可背負一世罵名,也要阻止我國研發千億項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父親楊武之曾是西南聯大的教授,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和教育家,4歲時母親就開始教他識字,在良好的家教和自身好學的特質下,楊振寧飛速地積累著知識。1938年,楊振寧以高二學歷用出色的成績叩開了西南聯大的校門。在大學生活裡,他展現出了對物理學的熱情和天賦。1942年,20歲的他從大學畢業,考入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繼續深造物理學,並在1944年拿下了碩士學位。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不久之前,關於楊振寧,發生了一項重大新聞,就是他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網友們都說這是97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花費千億建造對撞機
    之前已經97歲的楊振寧,進行了最後一戰,他寧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阻止國家研發一個耗資千億的項目,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耗資千億的項目到底是啥?具體來說就是大型對撞機,這是一個極其燒錢的科學工程,若是研究出來的話,確實能為人類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無論有怎樣的活動,楊振寧都是積極踴躍地募捐。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2003年,楊振寧回到中國居住。在那些年裡,他不會不知道關於他的聲討聲浪,但他不在乎。進入清華大學後,他不要任何工資,把這筆錢都用來為清華引進人才。97歲的楊振寧已經很年邁了,他還能為祖國做多少呢?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是楊振寧最後一戰。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樣一位至今已有97歲高齡的科學家為何突然又出現在了近期的熱點話題裡呢?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寧可背負一世罵名
    然而,這樣一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眷戀祖國的物理學巨人,卻在竭盡全力阻止中國的去年4月29日,在中國北部的雁棲湖禮堂,97歲的楊振寧仍然沒有改變他的立場。問題是什麼?為了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看看CEPC到底是什麼。它被稱為環形電子-正電子對撞機,是處於物理學前沿的量子力學領域中最重要的實驗設備。2012年,中國計劃建造世界上最長的隧道CEPC。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制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的國力迅速的加強,世界上也掀起了一股科學熱。科技要發展,自然得有大量的人才。現在的中國作為世界的一極,科學水平也是相當高超的,自然也有著相當大的人才儲備池。而這些人才為中國的崛起和繁榮做出了相當卓越的貢獻。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在20世紀,楊振寧被稱為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個擁有全能知識和才智的「物理全才」,他也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儘管從1964年起,楊振寧就加入了美國國籍,但他一直都是中國物理學的開拓者,並與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獲得了諾貝爾獎。作為第一個回國訪問的中國人,還在波士頓成立了「中美華人聯合會」,以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
  • 阻止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楊振寧錯了嗎?
    楊振寧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早年一直在國外工作,2003年回到國內定居,並保留美國國籍,直到2017年,楊振寧才恢復中國國籍。這這一點正是被一群不知就裡的國人指責。而其另外已經讓人詬病的是,其82歲時娶了自己28歲的學生——翁帆。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耗資千億建造超大對撞機
    文/格子說歷史V2019年4月29日下午,在北京雁棲湖畔,已經97歲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出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新禮堂上,回答了一位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學生的問題,再次闡明了自己反對建造超大對撞機的態度,聲明「我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制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其中楊振寧院士因為國籍問題頗受爭議,不過在晚年時他也算是回到了中國,繼續為中國做貢獻。而在楊老回國之後,最具爭議的還是他在97歲時的最後一戰,當時他可是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楊老要阻止的項目就是CEPC項目 ,也就是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楊振寧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了,有人說他是20世紀中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才能的「物理學全才」,他也是華人當中當今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之一。,但他一直心繫中國物理的發展。歐洲和美國向當地法院提出了起訴,他們認為對撞機將會產生危險的粒子或者黑洞,在強烈的抗議下,這個項目最終被叫停
  • 《活過百歲的秘訣》:複製98歲楊振寧的長壽「科學」,並不難
    文/任紫陌11月8日,98歲物理學家楊振寧,現身清華校園的消息,引起了熱議。這個拄著拐杖、健步如飛的高齡老人,與朋友有說有笑的散步,精神矍鑠。楊振寧生於1922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 98歲楊振寧與翁帆恩愛16年,從被誤解到被接受他們經歷了什麼
    82歲時,他迎娶了比自己小54歲的女學生翁帆。這段驚世駭俗的戀情曾經備受指責。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為什麼會愛上自己的學生?這場跨越萬難的愛情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楊振寧22歲時在西南聯大附中教過一年數學,班裡的一個女同學,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非常聰明,成績很好,臉上總是掛著明媚的笑容。這個女學生,就是杜致禮。那時杜致禮剛17歲,天真活潑,勤奮好學,經常向楊振寧請教問題。因為年紀相差不多,兩個人相處得像朋友一樣。後來楊振寧出國深造,兩人的師生緣告一段落。
  • 楊振寧最後的堅持,阻止中國研究耗資上千億的超大對撞機
    20個物理學家中,唯一在世的一個,84歲那一年,他放棄了美國國籍,重新回到了中國,為中國的物理學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為中國物理學人才的培養奠定了極大的物質以及文化基礎。 可以說,楊振寧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國物理界的方向,然而2019年,97歲高齡的楊振寧再次說出了一句令人震驚的話:我從沒有改變,反對中國建造CEPC的想法,五年前如此,今天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 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
    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每每提到物理學家,我們都繞不開楊振寧,他的主要貢獻在兩個方面,一是宇稱不守恆,二是規範場理論,但是大家都不是因為他的傑出成績而知曉的,很多人都知道楊振寧的「謠言」,網友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承認他的學術貢獻,為國爭光的事跡,但是也有人認為他轉國籍、娶嬌妻為老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