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2020-12-04 詩珊涵義

在20世紀,楊振寧被稱為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個擁有全能知識和才智的「物理全才」,他也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

儘管從1964年起,楊振寧就加入了美國國籍,但他一直都是中國物理學的開拓者,並與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獲得了諾貝爾獎。作為第一個回國訪問的中國人,還在波士頓成立了「中美華人聯合會」,以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1994年,他與華人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共同創辦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2017年,楊振寧正式退出美國國籍,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沒有國籍,楊振寧為世界物理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顆心繫祖國的物理學巨擘,楊振寧卻一直反對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而高能粒子一直是物理學界研究現代粒子基元機制的產物,早期主要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鈾、鐳等所釋放的高能射線所致。

粒子加速器和對撞機在30年代後出現,大量粒子不斷被發現,1930年,美國物理學家發現了回旋加速器,並因此獲得了諾獎,50年代後,對撞機時代,歐洲質子對撞機能量達到14 TeV。

LHC設計出來後,經過30年的努力,於1980年建成,位於瑞士和法國邊界下的地下100米環形隧道中,它的功率大得驚人,每秒可以旋轉11245圈,大約相當於光速的99.99%。

這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項目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經過30年的發展,耗資千億,也得以重建出「大爆炸」之後的宇宙形態,當然,這僅僅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因為對撞機就在即將啟動的前一天纏繞在一起了。

歐洲和美國已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稱對撞機將製造出危險的粒子或黑洞,在激烈的抗議聲中,該計劃最終被叫停,也就是說建造對撞機的資金被打到了水漂上,物理學家們還在CERN的招待會上討論了一些安全問題。

當年建造「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的美國布洛克哈文國家實驗室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認為比 LHC更頻繁的能量碰撞在自然界中發生得更頻繁,而月球也經歷了50億年的碰撞,這一點並不難。

雖然對撞機是未來研究項目之一,但楊振寧指出,目前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只是一種擺設,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至少在未來50年內,它對人類沒有任何意義,而且與其花費千億作為一個花瓶,還不如用這個千億開發一些實實在在的技術。

典型的例子是歐洲強子對撞機,它花了30年時間,結果在啟動之前就被緊急叫停,即使能夠打開,得出結論,也無法加速現代物理學的進程,因此,楊振寧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才阻止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立。在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楊振寧在中國發展物理學的初心從未改變。

相關焦點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制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科技要發展,自然得有大量的人才。現在的中國作為世界的一極,科學水平也是相當高超的,自然也有著相當大的人才儲備池。而這些人才為中國的崛起和繁榮做出了相當卓越的貢獻。但97歲楊振寧卻有著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制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其中楊振寧院士因為國籍問題頗受爭議,不過在晚年時他也算是回到了中國,繼續為中國做貢獻。而在楊老回國之後,最具爭議的還是他在97歲時的最後一戰,當時他可是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楊老要阻止的項目就是CEPC項目 ,也就是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建造千億項目
    在中國的科學界,楊振寧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他很早以前就離開了祖國,在美國那邊留學深造。後來,美國跟中國的關係,稍微好了一些,楊振寧迫不及待的回國,還帶來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給國家提供許多幫助。因為這次回國,楊振寧還遭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調查。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可晚節不保,也要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
    ,但他一直心繫中國物理的發展。這種超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科學工程,歷經30年,耗資千億,還能夠重建「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宇宙形態,當然這只是基於理論,因為對撞機在在即將啟動的前幾天纏上了官司。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寧可背負一世罵名
    然而,就在近年,97歲的楊振寧發起了他的最後一戰:寧可背負一世罵名,也要阻止我國研發千億項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父親楊武之曾是西南聯大的教授,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和教育家,4歲時母親就開始教他識字,在良好的家教和自身好學的特質下,楊振寧飛速地積累著知識。1938年,楊振寧以高二學歷用出色的成績叩開了西南聯大的校門。在大學生活裡,他展現出了對物理學的熱情和天賦。1942年,20歲的他從大學畢業,考入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繼續深造物理學,並在1944年拿下了碩士學位。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楊振寧可以說是全世界唯一還活著的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他和愛因斯坦牛頓齊名,如果和他同學鄧稼先一同回國,他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成就,因為我們國家當時一窮二白,不可能為他提供高端物理研究的實驗室和平臺。他最後回來也為我們國家建立了多個物理研究平臺,也帶出了一批研究人才,為國家還是作出了許多貢獻,也應得到國人的尊重。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他的人生經歷過動亂的時期,中國被日本侵略的時期、見證了中國的成立以及發展,在中美關係緩和之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奔波在中美文化交流的路上,一直在堅持傳播中國文化。後來,他還在清華大學擔任老師,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推動科學發展。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花費千億建造對撞機
    之前已經97歲的楊振寧,進行了最後一戰,他寧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阻止國家研發一個耗資千億的項目,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耗資千億的項目到底是啥?具體來說就是大型對撞機,這是一個極其燒錢的科學工程,若是研究出來的話,確實能為人類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開展千億項目,寧可背負一世罵名
    然而,這樣一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眷戀祖國的物理學巨人,卻在竭盡全力阻止中國的去年4月29日,在中國北部的雁棲湖禮堂,97歲的楊振寧仍然沒有改變他的立場。問題是什麼?為了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看看CEPC到底是什麼。它被稱為環形電子-正電子對撞機,是處於物理學前沿的量子力學領域中最重要的實驗設備。2012年,中國計劃建造世界上最長的隧道CEPC。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不久之前,關於楊振寧,發生了一項重大新聞,就是他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網友們都說這是97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耗資千億建造超大對撞機
    文/格子說歷史V2019年4月29日下午,在北京雁棲湖畔,已經97歲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出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新禮堂上,回答了一位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學生的問題,再次闡明了自己反對建造超大對撞機的態度,聲明「我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
  • 97歲楊振寧: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他的人生經歷過動亂的時期,中國被日本侵略的時期、見證了中國的成立以及發展,在中美關係緩和之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奔波在中美文化交流的路上,一直在堅持傳播中國文化。後來,他還在清華大學擔任老師,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推動科學發展。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樣一位至今已有97歲高齡的科學家為何突然又出現在了近期的熱點話題裡呢?
  • 97歲楊振寧拒絕中國千億項目?寧可晚節不保
    97歲楊振寧拒絕中國千億項目?現在的中國,在各個領域中發展的速度可謂是相當快,也擁有了我國自主研發的諸多專利,但是想要完全佔據科技大國,那定是要科技成果全面開花。,要停止呢?儘管中國目前經濟發展迅速,實力強勁早已今非昔比,但這筆不小的支出,也僅僅是進一步的驗證項目的標準化和一些理論猜想,但卻是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壓力。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千億工程!
    很多人對楊振寧都抱有質疑,一是他的國籍問題,二是他的感情生活,三便是他在97歲高齡時,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他在1964年,便加入了美籍,成為了美國公民,2003年楊振寧回國發展。在2017年,他又恢復了中國國籍。就算在美國的這些年,他也一直在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貢獻。
  • 楊振寧97歲高齡最後一戰,堅決否定一計劃,替國家避免200億損失
    無論有怎樣的活動,楊振寧都是積極踴躍地募捐。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 2003年,楊振寧回到中國居住。在那些年裡,他不會不知道關於他的聲討聲浪,但他不在乎。進入清華大學後,他不要任何工資,把這筆錢都用來為清華引進人才。97歲的楊振寧已經很年邁了,他還能為祖國做多少呢?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是楊振寧最後一戰。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對撞機」為我們省千億,美國:別聽他的
    82歲因為再婚,被推上熱搜,現身人前,又因結婚對象竟是一位28歲的年輕女性,被抨擊「色迷心竅,晚節不保」,此後遭受謾罵15年。 他為中國無償服務了48年,晚年卻被國人怒喝「滾出中國去」。他就是楊振寧,一個本該被世人敬仰的物理學家。
  • 98歲楊振寧拼盡全力,阻止了中國開發這個項目,卻背上了罵名
    ,很多人還是不放過他在網上繼續罵,認為楊振寧是個投機者,在美國強大中國弱小時候選擇美國,眼看著中國這些年崛起了美國持續在衰落又想著回國養老。依然在為了我國科技力量做貢獻,並且寧願背負一些不解的罵名,也要阻止一些無底洞的科研項目——環型電子振幅對撞機的建設。
  • 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
    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每每提到物理學家,我們都繞不開楊振寧,他的主要貢獻在兩個方面,一是宇稱不守恆,二是規範場理論,但是大家都不是因為他的傑出成績而知曉的,很多人都知道楊振寧的「謠言」,網友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承認他的學術貢獻,為國爭光的事跡,但是也有人認為他轉國籍、娶嬌妻為老不尊。
  • 阻止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楊振寧錯了嗎?
    楊振寧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早年一直在國外工作,2003年回到國內定居,並保留美國國籍,直到2017年,楊振寧才恢復中國國籍。這這一點正是被一群不知就裡的國人指責。而其另外已經讓人詬病的是,其82歲時娶了自己28歲的學生——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