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過百歲的秘訣》:複製98歲楊振寧的長壽「科學」,並不難

2020-11-10 紫陌讀書

文/任紫陌

11月8日,98歲物理學家楊振寧,現身清華校園的消息,引起了熱議。這個拄著拐杖、健步如飛的高齡老人,與朋友有說有笑的散步,精神矍鑠。楊振寧生於1922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作為華人科學家,楊振寧銘記父親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並為中國、和世界做出了很多的貢獻。2000年,《Nature》評選出了,過去1000年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其中,楊振寧是唯一一個,還存活在世的,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

事實上,與楊振寧同時代的名人,一些駕鶴西去了,另一些則臥於病榻。而楊振寧先生的晚年生活,卻愜意又精彩。近年來,無論是楊振寧先生與夫人一同現身,還是他一人現身,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精神飽滿、沒有絲毫不適。


想來這樣高齡的年紀,能擁有這般康健的身體,也並非是偶然。看來,楊振寧先生除了在科學領域,建樹驚人外,在養生方面也應有其獨到之處。

中國古代的《養生經》有言:「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而根據國際上的標準,壽命等於成熟期的5到7倍者為長壽。也就是100到175歲。而從現在人的死亡年齡來看,絕大多數人是病死的,而不是老死的。

所以近年來,「養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實則由於「生死面前無大小」,因身體疾病病逝的,越來越年輕化。

雖然我們一直都在抱怨生活辛苦,但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能健康地活久一點。即便不能長命百歲,也希望能活得有質量、活得健康。

正如叔本華曾說:「健康勝過任何其他的幸福。」雖然明白這個道理,可難免有些人會說,「命由天定,強求不來」。


這句話聽上去無可奈何,細想之下卻很喪。「命是否由天定」,也要拼一拼才能知道。若一切都聽之任之,想必社會也不會再進步、人生也不會再有所突破。

所以,與其相信「我命由天」,我更願意相信「因果轉換」。昨天的努力,成就今天的你;明天的失敗,源於今天你的懈怠。而健康,也是一樣。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取決於五個百分比,這五個百分比分別是:15%取決於遺傳因素,60%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方式,10%取決於社會因素,7%取決於氣候,其他因素佔8%。

可見,是否長壽有六成,是取決於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國內著名養生學專家,健康類暢銷書作者王強虎醫師,在《活過百歲的秘訣 》中提到:健康地活過百歲,需要有「三理」,生理、哲理、心理。

「三理」其實就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以本文將結合楊振寧先生的「養生之道」,談一談此「三理」在養生中的實用性。


1. 生理養生

古人養生,注重四道:一是動養之道,就是適度鍛鍊,可活動筋骨,疏通氣血;二是靜養之道,就是適當休息,可減少消耗,怡神健體;三是食養之道,就是均衡營養,可使飲食有節,二便通暢;四是居養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緒安定。---《活過百歲的秘訣 》

翁帆遇到楊振寧之前,生活非常不規律。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非常不健康。與楊振寧結婚後,翁帆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每天早上8點準時起床,牛奶、麵包、煎蛋,簡單又營養。

傍晚的時候,他們還會手牽手,在校園裡散步。每每這時,楊振寧都會給翁帆講一些國際著名物理學家的故事,和從前旅遊時的奇聞。楊振寧喜歡散步,但他也不建議過度的運動。凡事滿則虧,有時「心靜」也是一種養生之道。楊振寧說:「高僧長期坐禪,很少運動的作家、書畫家和科學家,大部分時間處於靜態中,壽命卻比運動員長。」

所以,在他看來,適當的運動、平靜的心態,正是長壽的關鍵所在。央視曾製作過《長壽密碼》的紀錄片,節目組走訪了中國長壽村後,也在影片中驗證了食養、動養的重要性。而翁帆通過作息時間的調整,面色滋潤了、氣色也好了。可見,楊振寧在生活方式上的「養生之道」,不僅有益於自己,還幫助了妻子。


2. 心理養生

心理養生一是要養生情志,二是要修養德行。因為人的情志活動和道德修養,與人的身心健康關係極大。---《活過百歲的秘訣 》

1997年,楊振寧在美國做完心臟搭橋手術後,至今再沒有重新搭過橋。談及自己的身體,楊振寧說:「我能這麼健康,歸功於醫藥科技的發達,以及規律的生活,和好的心態。」

確實,除了規律的生活,楊振寧在情志、和德行的修養上也非常注重。在中國「學而優則仕」是傳統,有些人甚至為了功名、利祿,出賣自己的靈魂。楊振寧則不同,他認為「寧拙毋巧,寧樸毋華」。

這似乎與道家的思想不謀而合,在道家看來,「只有摒棄投機取巧之意圖,才能回歸與保持純樸、本真之初心」。為了永葆初心,楊振寧做科學研究時不投機、做人時亦不投機。他明白權勢會攪亂人心,所以從不過多招收研究生,以此來建造自己的「勢力帝國」,即便被誤解,他也只專注於個人思想,與學術能力的修煉與提高。

或許正是因為楊振寧先生「不爭」、「無欲」的德行,才能助他好好做研究,並在科學界做出重大貢獻吧。當年,楊振寧獲取諾貝獎後,共有7個諾獎得主,是由於找到了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預測的粒子,而獲獎的;6個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的獲得者,是因為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獲得的獎。


在科學界,楊振寧的影響力無與倫比。但難得的是,他能不走偏,始終保持著初心。在接受採訪時,他曾說:「人的年紀與身體的狀況有關係,也與精神有關係。我每天都在關注新的東西,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對世界抱有好奇心的人,心態不會老,精神也不會頹靡。楊振寧曾表示,小自己54歲的翁帆,之所以會喜歡自己,也是因為自己身上的「年輕氣息」。在我看來,比起年輕人,楊振寧先生更懂得如何生活。他愛好廣泛,看書、跳舞、曬太陽、旅遊,這些都是他喜歡的。

在所有的愛好中,楊振寧最不能割捨的是讀書。楊振寧說:「西漢劉向曾有一句名言:『書猶藥也』。這是說書猶如良藥,能滋補身心,經常接受新觀念、新知識,心中自會充實。」在他看來,書不僅可以修身養性、更能夠防治疾病、還能讓他保持思考。

事實上,從他每每出現在大眾面前,都是一副幸福、和善、精神的狀態,就可以看出,楊振寧心理上的「養生之道」確實奏效。


3. 哲理養生

所謂「哲理」養生,指的是要掌握對立統一規律,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活過百歲的秘訣 》

《活過百歲的秘訣 》中,作者認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養生觀,就符合這一觀點。而在我看來,其實楊振寧先生的「養生之道」,也恰好與此不謀而合。

那麼,什麼是「六然」、「四看」呢?

「六然」是指什麼呢?

①自處超然:自處就是自己對待自己,自己怎樣來看待自己呢?要超然。也就是說要達觀、豁然;②處人藹然:處人是對待別人,就是說對待別人要非常的和氣,與人為善;③無事澄然:沒有事情的時候要澄然,澄是非常清澈、非常寧靜。澄然就是寧靜,寧靜可以致遠; ④處事斷然:處事要有決斷,不能優柔寡斷、猶猶豫豫;⑤得意淡然:得意的時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⑥失意泰然:失意的時候要泰然處之,別把它看得那麼重。


「四看」又是什麼呢?

①大事難事看擔當:遇到大事難事,要看你能不能勇於面對它,是不是不迴避,不逃避,勇敢地擔當起來;②逆境順境看襟懷:碰到逆境了,或者處於順境了,就要看胸襟夠不夠豁達,能不能承受得起;③臨喜臨怒看涵養: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惱怒的事,就要看你的涵養,能不能寵辱不驚;④群行群止看識見。碰到去留的問題,就要看你的識見,看是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該去則去,該留則留。

所謂「養生之道」,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讓你明白,長壽與健康分不開,而健康才是人類幸福的關鍵所在。但願我們都能永葆活力、但願我們都能活得有質量、活得健康。




相關焦點

  • 最高齡106歲!來看厚街兩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月4日,省市有關領導到厚街鎮調研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工作,並探望慰問了該鎮兩位「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分別是珊美社區106歲的葉群章和寶屯社區102歲的李義。在探訪過程中,兩位「百歲老人」分享了他們的「長壽秘訣」,一起來看看。
  • 最高齡106歲!來看這兩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月4日,廣東省市有關領導到東莞厚街鎮調研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工作,並探望慰問了該鎮兩位「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分別是珊美社區106歲的葉群章和寶屯社區102歲的李義。在探訪過程中,兩位「百歲老人」分享了他們的「長壽秘訣」,一起來看看。
  • 英百歲老人長壽秘訣:香菸美酒延年益壽
    Dorothy Howe【環球網綜合報導】人人都嚮往健康長壽,想知道秘訣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1日報導,Dorothy Howe慶祝百歲生日時透露她的長壽秘訣竟是香菸和美酒,著實令人不可思議!幸運的Dorothy Howe和朋友一起慶祝了自己的100歲生日,當問及她的長壽秘訣時,Dorothy Howe稱自己每天抽15支香菸、喝點威士忌才讓她有幸活到今天!就連她的醫生也表示沒有香菸和威士忌Dorothy Howe活不到今天。Dorothy Howe16歲開始抽菸,從那時起就非常規律地每天抽15支。
  • 98歲楊振寧同意嫩妻將來改嫁,遺囑分配方案令人意外
    可即便這種事情已經是讓人見怪不怪了,但楊振寧和翁帆這對夫妻這麼多年還是得不到眾人的祝福。  相差54歲的年齡差已經超出百歲有餘,即便老夫少妻已經很常見了,可很多人還是接受不了。     28歲的時候翁帆在校園內邂逅了楊振寧,那時候楊振寧的身邊還有自己的原配夫人。
  • 世界上最長壽的村子:69位百歲壽星年齡最大135歲,就在中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世界各地旅行已經不難了,很多人訪問世界各地罕見的村落,例如,在非洲的原始部落、位於亞馬遜河的野蠻部落等,聽說過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村莊嗎?現在的醫療技術正在逐步發展,但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壽命還不太高,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是日本。
  • 牛胃裡的「草」是百歲老人愛吃食物,這難道就是他的長壽秘訣
    7月14日(周二)21:20廣西衛視《百壽探秘》,走進融水,探尋百歲傳奇!/01/百歲爺爺肌肉爆棚賈老要爺爺,今年102歲家住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洞頭鎮甲烈村初見爺爺就給記者嚇了一跳這樣的肌肉是健身房練出來的嗎?NO!NO!NO!
  • 古巴:百歲老人已有1551人 最長壽者126歲
    新華網哈瓦那5月19日電 古巴衛生部的調查顯示,古巴健在的百歲以上老人已達1551人,比去年增加10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名126歲老婦。
  • 百歲老人首超3000人,上海成為名副其實長壽之城,中國最長壽老人...
    當天,上海市民政局公布稱,上海百歲老人首次突破3000人。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國各地的百歲老人也越來越多,我國最長壽同時也是世界最長壽的人,是來自新疆喀什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她在今年6月度過134歲的生日。
  • 英國最長壽老人逝世,享年112歲,她的長壽秘訣原來是這個
    英國最長壽老人格蕾絲·瓊斯(Grace Jones)於上周五在伍斯特郡百老匯的家中安然離世。瓊斯夫人於1906年生於英國利物浦,此時,距離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僅僅過去了5年時間。她曾見證了英國26任首相的更迭,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得以倖存,所以朋友們都叫她「神奇的瓊斯」。
  • 98歲楊振寧拼盡全力,阻止了中國開發這個項目,卻背上了罵名
    說到楊振寧,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印象,其實在早些年,國內有很多人對楊振東有著深深的誤解,認為他當年沒有和李政道、錢學森等科學家一起衝破阻攔投入祖國建設,就是一種貪圖榮華富貴的表現,後來楊振寧又娶了小他很多歲的翁帆這件事,
  • 【中國風】98歲翻譯家許淵衝:我到100歲,一天能翻譯一千字
    【解說】他著作等身,98歲高齡仍堅持翻譯。  【同期】一生使中國的美,變為世界的美。使西方的美,變成中國的美,而這樣使人類思想文化前進,這就我所做的。  【解說】抗戰期間,他曾就讀西南聯大,與楊振寧是校友,也是同窗。  【同期】1958年楊振寧拿諾貝爾,我出四本書。
  • 109歲、95歲的夫妻營養泰鬥保健方法,簡單到人人可以複製!
    北京有一對長壽老夫婦,非常有名! 109歲時身體依舊健朗,早幾年還能坐飛機!這位營養泰鬥的保健方法,簡單到每個人都可以複製!
  • 97歲楊振寧透露長壽秘訣,基因來自母親,每天運動10分鐘
    提到楊振寧,很多讀者都會八卦他的感情生活,他82歲的時候和28歲的翁帆結婚,因為她長的像他的前妻杜致禮。除了年齡懸殊54歲外,更是因為前妻去世14個月就另結新婚,不管什麼緣由,在世俗上難免薄情。撇開道德感情方面,楊振寧的功績絕對居功至偉。
  • 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太關鍵了
    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太關鍵了文/燕華的小說時間 圖/網絡中國古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沒有超過五十歲的,從秦到清無不如此。甚至到了清朝,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反倒下降了,因此有人把康乾盛世稱為紅薯盛世。好吧,說了這些,我們再去嘲笑中國古代帝王因為個個荒淫無道導致短壽,那就沒有意思了。1、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曆。
  • 聯合國百歲人大數據看長壽真相
    3,百歲人的長壽與特定的上佳生活環境無關。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山區農村有更多百歲人的結論與世界百歲人的現實相悖。2010年全球百歲人中,自然環境遠不如農村的城市的百歲人超過24萬,佔總數35.3萬的近70%。世界百歲人遍布在南半球—北半球、熱帶—寒帶、高原—沙漠等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下,但是都在快速增長。
  • 從明朝崇禎元年活到今天,392歲,地球最長壽脊椎動物被發現
    ,曾有多位帝王一直在尋找長壽奧秘,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漢朝的漢武帝劉徹,清朝的慈禧太后,無不希望能活得更久一點,但他們最終都沒活過100歲,甚至離80歲還很遠。100歲簡直輕而易舉,因為地球上最長壽脊椎動物已經活了392歲高齡。
  • 從明朝崇禎元年活到今天,392歲,地球最長壽脊椎動物發現了
    從古至今,大多數人的壽命一般不超過100歲,所以人類一直在尋求長壽的奧秘,在演繹5000年文化的中國古代,曾有多位帝王一直在尋找長壽奧秘,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漢朝的漢武帝劉徹,清朝的慈禧太后,無不希望能活得更久一點,但他們最終都沒活過100歲,甚至離80歲還很遠。
  • 活到多少歲才能算長壽?百歲老人每天堅持2件事,看看你能做到麼
    回答的是揚州城北鄉槐南村的趙永喜大爺,2019年,他喜迎自己的百歲生日,明明是100歲的老人,看上去就像80多。家裡人說,趙大爺每天早睡早起,早上一般是稀飯、包子、饅頭、燒餅,中午晚上都吃米飯,中午會午睡一會。
  • DNA破譯四川118歲老人長壽密碼 「樂天派」或是主因
    原標題:DNA破譯四川118歲老人長壽密碼 「樂天派」或是主因   並非都是好基因好基因+好環境=長壽   但老人也並不是沒有存在有風險的基因。「像她糖代謝能力風險就偏高。」姜俊成說。不過,付素清並沒有患糖尿病等疾病,這又是為什麼呢?
  • 98歲楊振寧喜添千金?為國貢獻的科學巨子,不該被唾棄!
    >如今楊振寧已經98歲,但他依舊在國家前線負責培養優秀人才。感情問題局外人本來就無權置喙,而加入美國國籍的所謂「不愛國」行為也是迫不得已,可以回國後楊振寧也是立刻改了國籍。很多網友罵其滾出中國,可卻沒人想過他所做出的科學貢獻究竟有多偉大,楊振寧的幾大研究甚至超過了20世紀基礎物理學的總成就,英雄被辱背後是時代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