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把阿富汗沙漠變成良田,但他們用來種植罌粟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天下網商記者 張超

阿富汗,正成為全球光伏技術應用普及率最高的國家。

在阿富汗的農田中,幾乎隨處可見大片的太陽能電池板,依靠太陽能驅動的地下水灌溉系統,讓乾旱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甚至就連沙漠都變成了農場。

然而,這裡種植的並不是糧食,也不是什麼常見的經濟作物,而是罌粟。

阿富汗坎大哈省的一名農民路過罌粟田

太陽能讓阿富汗的沙漠種滿了罌粟

在全球海洛因貿易中,阿富汗有「金新月」之稱,這個連年戰亂、土地貧瘠的國家,產出了全球90%的鴉片和80%的海洛因。

阿富汗人聚在一起吸食毒品

由於農業和灌溉技術落後,阿富汗原本並不適應發展農業,然而當地販毒集團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迅速增加了罌粟產量。

在阿富汗赫爾曼德省,農民過去靠柴油發電機為水泵供電,抽取地下水種植罌粟,但柴油成本很高,而且當地柴油摻假嚴重,經常導致發電機和水泵出現故障。

阿富汗此前落後的農業生產方式

2013年,當地農民開始使用太陽能發電設備替代柴油發電機。

2016年,赫爾曼德省幾乎每個農場都使用了這一技術。

當地農民利用太陽能發電抽取地下水

太陽能大幅提升了農民種植罌粟的生產力。

全套設備總費用大概在7000美元(約4.9萬元人民幣)左右,通常預付5000美元(約3.5萬元人民幣),農民就能獲得全套設備,包括一排光伏組件和一個電泵。

一旦安裝完畢,幾乎沒有運行成本,農民只需幾年就能還清貸款。

太陽能全套設備

在太陽能的幫助下,罌粟種植正在向阿富汗沙漠深處蔓延。

衛星圖像顯示,2012年,赫爾曼德省的罌粟種植面積大約是15.7萬公頃;2018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達到31.7萬公頃;2019年再次增長到34.4萬公頃,並且還在持續增長。

2012年和2019年赫爾曼德地區罌粟種植面積變化

據當地專家估算,過去5年,超過50萬農民進入到赫爾曼德沙漠地區種植罌粟;2019年,僅赫爾曼德河谷就有6.7萬個光伏組件;在赫爾曼德省首府拉什卡爾加還形成了一個光伏市場,商家門口堆著的太陽能電池板有三層樓這麼高。

拉什卡爾加的光伏市場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大衛·曼斯菲爾德博士長期關注阿富汗罌粟種植問題。

今年,曼斯菲爾德博士參觀了一個沙漠罌粟農場,農場主有兩組18塊光伏組件,用兩個電泵從地下100米深處抽取地下水,輕輕鬆鬆灌滿了兩個池塘。

利用太陽能進行輪種的沙漠罌粟農場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農場主甚至還進行了輪種,5月收穫罌粟後,馬上改種了西紅柿。

曼斯菲爾德博士感慨,「太陽能正在讓沙漠開花。」

然而,赫爾曼德省地下水位正以每年3米的速度下降,有人認為,這種繁榮持續不過十年。

阿富汗的罌粟田

轉基因技術助力阿富汗罌粟高產

除了太陽能,阿富汗農民還廣泛應用了其他罌粟高產技術,比如轉基因種子。

早在2015年,阿富汗禁毒官員們就注意到,農民們種的罌粟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拿到了新的轉基因種子。

有些罌粟田裡的果實很大

轉基因罌粟長得更大、更快,用水量比以前更少,果實產出的罌粟汁卻更多。

赫爾曼德省警察局長納比·揚·馬拉哈伊爾說,收穫季節,農民們會在罌粟果實上割開口子,讓罌粟汁流出,等到第二天罌粟汁乾燥後再收集起來,一公斤罌粟汁在當地售價便高達163美元。

農民在收集罌粟汁

轉基因罌粟結出的果實比普通果實大很多,收穫的罌粟汁幾乎翻了一番。

罌粟成熟期也變短了,原本需要5個月成熟,現在只要3-4個月,原本農民一年兩種,現在可以一年三種。

農民展示收穫的罌粟汁

在太陽能和轉基因技術的加持下,阿富汗的鴉片產量持續創下新高。

2012年,阿富汗鴉片總產量3700噸;2016年增加到4800噸;2017年達到史上最大產量——9000噸。

這幾年阿富汗加大了禁毒力度,但新技術持續投入之後,阿富汗西南地區依舊保持了高產。

阿富汗西南地區罌粟很高產

2019年,阿富汗鴉片產量6400噸,西南地區就貢獻了其中的5000噸。

哥倫比亞毒販改進古柯葉提取技術

在哥倫比亞,販毒集團同樣在藉助科技提高生產力。

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柯樹種植國和古柯鹼生產國。2017年,哥倫比亞古柯樹種植面積達到17.1萬公頃,創歷史新高。

哥倫比亞古柯樹農場

面對國際社會施壓,哥倫比亞近年來一直在減少古柯樹種植面積,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非法種植監測系統顯示,2019年,哥倫比亞古柯樹種植面積為15.4萬公頃,比上一年減少1.5萬公頃,環比下降9%,創6年來最大降幅。

農民收穫古柯葉

然而,這個數字卻有讓人吃驚的另一面,哥倫比亞在2019年古柯鹼的產量卻比2018年增加了1.5%,達到1136噸,再創新高。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負責人說,販毒集團的思想轉變,原本增產古柯鹼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和人力投入,但現在技術能力被放到了第一位。

古柯葉加工

「販毒集團使用了更先進的化學物質,使得古柯葉的轉化效率更高,並且質量更好,最終可以從更少的古柯樹中獲得更多古柯鹼。」

古柯葉加工要添加不少化學物質

除了改進提取轉化技術,過去十幾年來,哥倫比亞販毒集團為了優化產量一直在培育和試驗新的古柯樹品種。

原本,1公頃古柯樹一年可生產1噸古柯葉,轉化為3.3公斤古柯鹼,但是隨著育種和提取技術的提高,現在1公頃古柯樹起碼可生產7公斤古柯鹼,產量足足翻了一倍。

由古柯葉製成的古柯鹼糊劑

科技的進步沒有錯,錯的是用科技作惡的人。

過去,人類一直在追求農業高產技術,但是當這些技術作用到毒品種植上,真是再糟糕不過了。

參考資料:

BBC:What the heroin industry can teach us about solar power

CBS News:Taliban set to double opium profits this year?

Insight Crime:Drop in Coca Crops, Increase in Colombian Cocaine

Insight Crime:US Estimates Highest-Ever Colombia Coca Production

Military Times:Afghan poppy farmers say new seeds will boost opium output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中國沙漠或將全部變成良田!北部省份要狂歡了
    然而,防沙治沙是世界難題,多少年來,全球各路科學家為此而犯愁。為了把沙漠變成綠洲這個夢想,無數人為之艱苦奮鬥、不懈追求。今天,中國科學家終於將這個夢想變為現實。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帶領研究團隊,經過7年的反覆試驗,研發出一種可以讓沙漠變成土壤的黏合劑,點沙成土。中國科學家們將這一發現運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中,並取得成功。
  • 鴉片與大麻,雙毒奪冠——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毒品大國打造之路
    阿拉伯帝國興起之後,四處經商的阿拉伯人,將罌粟及種子作為商品帶往亞洲各國,得到廣泛流傳。 因此,到了近代,亞洲反而成了全球罌粟種植的核心地區,但此時的罌粟主要作用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不再用於醫學製藥,而是用來提煉製作鴉片、海洛因等阿片類毒品。
  • 中國神奇科技竟能讓沙漠變良田 ?治沙專家這樣說
    這是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帶領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經過7年的反覆試驗,研發出一種可以讓沙漠變成土壤的黏合劑,點沙成土,並將這一發現運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中,並取得成功,已經將4000畝實驗沙漠成功改造成良田。該科研成果已在相關權威刊物上發表。
  • 袁隆平在新疆沙漠種植的「海水稻」成功收割啦!荒灘戈壁再創奇蹟,沙漠即將變良田!
    
  • 挪威公司新技術 沙漠變良田僅需7小時
    挪威初創公司沙漠控制研發一項新技術「液態納米黏土」,成功使杜拜的貧瘠沙漠在短短挪威一家初創公司研發出一項新技術,成功使杜拜的貧瘠沙漠在短短5個月內結滿新鮮蔬果,甚至實現7小時就把沙漠變成可耕地的農業奇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挪威科技公司沙漠控制(Desert Control)團隊今年3月初前往杜拜,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液態納米黏土」(Liquid Nanoclay)在一片沙漠中種植西瓜、西葫蘆及穀類作物珍珠粟。
  • Make Deserts into Good Land 變沙漠為良田
    科學家們正在試圖把沙漠變回良田。他們想把水運到沙漠,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那裡生活,在那裡耕種。他們正在了解許多沙漠的情況,但是越來越多的陸地還是在不斷變成沙漠。科學家可能不能及時把沙漠變成良田。Why is more and more land becoming desert? Scientists think that people make deserts.
  • 黃陂人 種植罌粟屬違法 一株也不行!
    種植一顆罌粟犯法嗎? 看到有人種植要不要報警? 今天 小編就帶你一起漲姿勢! 種植罌粟是違法行為,根據種植數量等情節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他的夢想是讓沙漠變綠洲
    「沙漠變綠洲、變良田還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想讓沙漠變成宜居的地方。」秦升益委員說。一片沙漠中,綠油油的稻苗迎風起舞。這片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沙漠水稻種植示範田,在去年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團。這是秦升益委員去年最得意的創新之作。夜晚的北京會議中心十分安靜,讓秦升益委員陣陣的咳嗽聲顯得分外突出。「要不要喝點水?」記者問。
  • 中國大叔發明的「膠水」,能讓沙漠變良田,獲15項發明專利
    去過新疆的小夥伴,肯定對那一望無垠的沙漠印象深刻,滾滾黃沙雖然讓人震撼,但荒漠化的土地就像是生病的孩子了無生機。因此,我國一直努力讓沙漠變成能孕育生命的良田,經過幾年的研究,重慶交通大學的力學教授易志堅,終於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一項點沙成土的黑科技。
  • 衛星遙感+AI,罌粟花識別|美國加州罌粟花爆發
    4月14日,美國陸地衛星計劃的第八顆衛星Landsat 8發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東南部莫哈韋沙漠西端附近,美國宇航局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以西幾英裡處,有一塊區域呈現出不一般的顏色,與周邊其它地方相比,這裡大面積集中的橙色顯得很突兀。
  • 世界上「最神奇的樹」,能將「沼澤」變「良田」!
    早已創下眾多沙漠變良田、沙漠變綠洲、沙漠建水庫等等眾多沙漠奇蹟。對於滿是黃沙、氣候極度乾旱、極度缺水的沙漠,中國都能將之變為人類能夠開發使用的土地資源,還有什麼奇蹟是不能發生的呢? 這不,最近中國發現了一種樹木,將這種樹木種植在沼澤之中,能將沼澤變為良田,還可以種植水稻。這種神奇的樹木,就是杏仁桉樹。
  • 民警用「天眼」查找罌粟種植 誤差不超過5米
    日前,宜興太華鎮居民王振(化名)因非法種植罌粟,受到了宜興市公安部門的治安處罰。但是,他到現在都沒想通,民警是如何發現他種在自家圍牆內兩株罌粟的。今年以來,宜興警方已查處75起非法種植罌粟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有不少涉案罌粟種植株數是個位數。
  • 「點沙成土」,新疆沙漠變良田或許不再是夢!
    如果能固化沙子 ,還能將沙漠變為良田,你是不是很難相信? 02 2008年,重慶交通大學,主攻力學的教授易志堅,想到一個大致的邏輯:如果水泥可以讓沙子有可塑性,那是否有一種對環境無害的材料,可以讓沙漠的沙子也有可塑性。
  • 中國此地合法種植「罌粟」,武警持槍全天守衛,規模高達一千畝
    導語:中國此地合法種植「罌粟」,武警持槍全天守衛,規模高達一千畝罌粟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在地中海東海岸群山中就已經發現這種植物。蘇美爾人認為,這種植物是神靈賜予他們最好的禮物。在古代及,也會用它治療嬰兒半夜啼哭的症狀。
  • 聽說罌粟可以治病 老人居民樓頂非法種植69珠罌粟
    5月31日上午,龍裡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民警在街面開展巡邏至三小附近居民區時,發現一居民樓的樓頂上疑似有罌粟花。順著罌粟所種植的方向,民警找到了這家居民樓。民警剷除的罌粟經了解,這些罌粟是屋主柯某的母親種植的。
  • 男子非法種植罌粟千餘株獲刑二年
    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是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而一些農民因聽信民間「偏方」,以為罌粟可治病,就私自種植。近日,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法院審結這樣一起非法種植罌粟案,以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2019年11月,劉某將罌粟果籽播種在自家的菜地裡,準備用於治療自己的心臟疾病。
  • 欲將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沙漠是棵「搖錢樹」
    一提到沙漠,大多數人會想到一片一片的沙海,或者一群騎著駝隊獨自走在炎熱的沙漠海洋上。的確,自古以來,沙漠一直是荒蕪與狂暴的象徵,這裡的生命幾乎已在絕跡,其實沙漠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不僅炎熱而且可能寒冷,南極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沙漠。
  • 禁毒丨嚴禁種植罌粟,哪怕種一株也違法!
    禁毒丨嚴禁種植罌粟,哪怕種一株也違法!成熟的罌粟果實內,有大量種子,新鮮果實內種子為白色,經晾曬後的罌粟果殼,果實為深土黃色,種子為深灰色。 二、一般選擇較為偏僻的院落、廢棄的廠區、廠房、大棚內或田間與其他農作物套種,不易被發現;罌粟種植喜陽光,不認識的人多將其誤種植在自家花盆或菜園裡。
  • 金三角第一朵罌粟花(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金三角與哥倫比亞、阿富汗與伊朗交界的金新月並稱為世界毒品三大生產基地。人們比喻其與罌粟毒品的關係,猶如人身血與肉的關係,深深侵入了金三角人文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金三角不僅出產上好的大煙和高純度的海洛因,同時因當年泰、老、緬各國的一些民族武裝和其他政治組織常在此出沒,毒品與政治、民族獨立和販毒武裝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影響世界的鬧劇。
  • 沙漠也能變良田,咱們重慶人雄起了
    沙漠變良田來自重慶的團隊發明了一項「點沙成土」的黑科技。沙漠和土壤之間的區別就是微粒之間的作用力,研究人員從植物中提取了一種黏合劑,把它和水加到沙子裡,沙子就能變成孕育植物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