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侵佔庫頁島時,為何兵強馬壯的乾隆會無動於衷,任憑被割肉?

2021-01-09 騰訊網

如果我問你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哪個?你肯定會說是臺灣島。其實,一百年前,中國最大的島嶼並不是臺灣島,而是庫頁島。

庫頁島又名薩哈林島,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目前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島嶼。庫頁島資源豐富,擁有6000多條河流和1600多個湖泊,島上擁有大約5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和大約10億桶的石油。

根據現有史料顯示,中國是最早知道庫頁島的國家,也是最早管轄庫頁島的國家。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初年,中原地區對庫頁島的地理情況就有了粗略的了解。在晉代,中國中原地區的人已經清楚地知曉了庫頁島是黑龍江口外的島嶼。

隋唐時代,中原王朝已經開始對庫頁島實行了有效的管理,行使行政管理權。庫頁島這個名稱最晚可以追溯到唐朝。

公元725年,唐朝在黑龍江下遊地區設置黑水府,對當地窟說等部落等實行有效管轄。當時庫頁島上的流鬼國(阿伊努族)向唐朝政府進貢,唐王還加封其使者佘志為騎都尉。

從庫頁島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隋唐時代類似玻璃的玉製品和耳環等裝飾物。根據西方專家的研究,這些物品是歐亞大陸東北地區部落從中原地區以貢賦等方式獲得的,然後帶回居住地,在與當時庫頁島上的居民進行物物交換時,流落到庫頁島上的。

唐朝以後,各個中原王朝對庫頁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公元十世紀,中國遼朝的五國部節度使管轄著庫頁島。12世紀,庫頁島在金朝管轄之下。

隨後蒙古元朝繼續對庫頁島實施有效管理。公元1264年,蒙古帝國派3000大軍攻佔庫頁島,當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貢。公元1285年,蒙古帝國在黑龍江口的奴兒幹地方設置東徵元帥府,加強對黑龍江下遊及庫頁島等地的管理。由於元政府多年的用兵,庫頁島上的部落最終全部臣服,他們每年都要向元政府交納毛皮稅,以海東青、貂鼠、水獺、海豹皮等為貢獻。

明朝建立後,大明王朝設置奴兒幹都指揮使司,管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其中包括庫頁島,並在島上設置了衛、所。公元1412年,明政府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在中部波羅河流域設置波羅河衛,東部駑烈河流域設兀烈河衛。這些衛所都是隸屬於奴爾幹都司的軍政機關。

大明王朝還在此建立了永寧寺,樹立《敕修永寧寺碑記》和《重建永寧寺碑記》兩塊石碑,以記載管理當地之事。

公元1616年,根據魏源所著《聖武記》記載:「清太祖遣兵四百收瀕海散各部,其島居負險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庫頁內附,歲貢貂皮,設姓長、鄉長子弟以統之」。

清朝建立以後,庫頁島歸寧古塔副都統管理。公元1715年之後,歸三姓副都統管轄。庫頁島上的居民每年到黑龍江下遊的普祿鄉向清政府進貢貂皮。

那麼,庫頁島到底是什麼時候被清政府搞丟了呢?

乾隆時期,沙俄控制了庫頁島的北部,同時實行了較為完善的管理。他們在庫頁島南部修築政廳、教堂、監獄、學校等設施,逐步佔領了庫頁島。此時,正是清朝乾隆54年,清朝在1788至1789年打了安南之役,在1790至1792年兩次遠徵廓爾喀,這時的清朝兵強馬壯。但同時期沙俄入侵庫頁島,為何沒有受到清政府的反擊呢?

主要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庫頁島雖然屬於清朝,但滿清並未對其實施有效的管轄,甚至每逢數年才會對庫頁島例行巡查一次,而這巡查也經常是草草了事。庫頁島在清代歸屬吉林將軍管轄,還規定吉林將軍應該每五年對管轄區域進行一次大巡視。

可是當時的吉林將軍根本沒有對庫頁島進行巡視,所以說,清朝廷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庫頁島的控制。

公元1858年,沙皇俄國正式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迫使中國割讓庫頁島,自此之後該島在日本和俄國之前幾度易手,最後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島嶼被歸還蘇聯,與中國再無任何關聯。

實際上,日本很早就染指庫頁島了。在大明王朝的時候,日本豐臣秀吉就命令松前慶廣對庫頁島上的阿伊努族進行保護,並確立了對其徵稅的權力。但此時的日本並沒有向庫頁島派遣實質性的軍隊,畢竟庫頁島在當時不存在戰略價值。

18世紀,日本在南庫頁島建立了交易所和漁場。此舉讓沙俄大為惱火,於是出兵襲擊了日本人的據點。

沙俄襲擊的消息傳到江戶,德川幕府很震驚,發布「沙俄驅逐令」,還派遣人對北庫頁島進行勘察,本來日本對庫頁島也勢在必得。但公元1814年,日本不知道怎麼搞得突然從庫頁島撤兵了,德川幕府對庫頁島失去了興趣。

日本人的退出自然便宜了沙俄。不過19世紀中葉,也就是公元1850年的時候,日本突然又開始對庫頁島感興趣,他們佔領了南部庫頁島。不過這次日本和沙俄並沒有大動幹戈,而是兩國暫時約定以北緯48°線為界,日本人和俄國人分別佔領了島的南北部,進行戶籍、稅收,地圖測繪等實際行政管理。

公元1875年,日本和沙俄雙方籤訂《庫頁島·千島交換條約》,條約約定:日本將庫頁島南部地區轉讓給俄國。作為補償,沙俄將他們所佔領部分的千島群島給日本。這樣沙俄終於吞併整個庫頁島,日俄的庫頁島最終得到解決。

第二次結束後,日本發表宣言,宣布全面放棄庫頁島的主權。自此日本在庫頁島上的開拓史結束。

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使我們失去了這麼好的一片國土。實在可惜啊!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近300年來,沙俄侵佔了中國多少領土?相當於半個中國
    一、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尼布楚條約》在中國的中學教科書裡,肯定會講到中國和沙俄籤訂了第一個雙方平定的條約,也就是《中俄尼布楚條約》。但是事實上,這個條約將中國東北部的傳統疆域喪失殆盡。當時沙俄的底線是控制西伯利亞中部,並沒有進一步控制遠東地區的企圖。現在俄羅斯檔案中,可以查到當時俄國談判的底稿和繪製的地圖。
  •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的庫頁島,面積為臺灣2倍,清朝時脫離至今未歸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領導人盡力收回了曾經失去的香港和澳門,但是至今還有臺灣島和庫頁島沒有投入祖國的懷抱。說到臺灣島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陌生,而庫頁島的島嶼面積達8萬平方公裡,是臺灣島的2倍,你們了解這個島嗎?01「毛民之國,為人身生毛」,這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庫頁島,其實從漢代開始庫頁島就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文中的庫頁島氣候非常炎熱,所以島上的民眾身上的體毛也比較重。
  • 庫頁島,一個曾經中國的最大島嶼,現在變得怎麼樣了?
    庫頁島是當前俄羅斯的最大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面積約7.64萬平方公裡,比兩個臺灣島還要大(臺灣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然而,庫頁島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直到在大清滅亡之後,庫頁島幾經易主,最後在二戰中,庫頁島被蘇聯奪取了,從此便被俄羅斯將其名字改為了薩哈林島,成為了俄羅斯的最大島嶼。
  • 百年前庫頁島:面積超過兩個臺灣,俄國大肆掠奪資源,土著被屠殺
    【森林被砍伐】據史書《 淮南子》、《 三國志》等記載,庫頁島被稱為「在大海洲島上」。「庫頁」一詞也有悠久歷史,主流說法來自國唐代黑水靺鞨對費雅喀人的稱呼。到了滿清時,庫頁島在滿語名稱「薩哈林安喀豁達」,意即是「黑河口島」。【露天煤礦開採現場】歷史上的庫頁島,先後被唐朝、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
  • 日本佔領下的庫頁島:資源豐富,曾是中國最大島嶼,圖8暴露野心
    (本組老照片反映的就是日本統治下的庫頁島)【日本小孩】1909年,沙俄在庫頁島北部建立薩哈林州,首府為亞歷山德羅夫斯克。反觀日本,步步為營,一心想佔領庫頁島全境。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日本趁機佔領全境,直到1925年才撤兵。1945年,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佔領庫頁島全境。【大量樹木被砍伐】庫頁島上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包括森林資源、石油、天然氣、煤、漁業資源等。
  • 被割讓160年的庫頁島如今怎樣?滿街都是俄國人,每年減少1%人口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國管轄的最大島嶼是庫頁島,也就是現在的薩哈林島,不幸的是,於160年籤的清朝被割讓出去。現在在中國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經》中的《海外東經》篇裡,還有庫頁島的相關記載,「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大海洲」指的便是庫頁島。
  • 一仗都沒打,為何清朝拱手就把外東北送給沙俄?真正原因是防漢人
    很多人都知道,外東北丟失時,根本一仗未打。趁清王朝與英法聯軍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趁火打劫。鹹豐八年四月(1858年5月),通過恐嚇黑龍江將軍奕山,雙方籤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裡土地全部劃歸俄羅斯。鹹豐十年(1860年),俄羅斯又藉機迫使清廷訂立《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四十萬平方公裡由「共管」割歸俄羅斯。
  • 一戰後,雄心勃勃的日本誓對俄遠東進行軍事佔領,最終為何落敗?
    其中日本帝國主義也派駐軍隊佔領了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但是一度視東北亞地區為自己勢力範圍的日本,為何最終以失敗的結局撤出了該地區呢?與此同時,極端仇視無產階級革命的沙俄餘黨、資產階級貴族地主也組織起各路「白軍」,企圖撲滅俄羅斯大地上熊熊燃起的革命火焰。歐洲、美國、日本等國的幹涉軍也紛紛登陸俄羅斯大地,準備聯合絞殺蘇維埃政權。
  • 我國故土庫頁島,被日俄看上互相搶奪百年,如今島上發展怎樣?
    這座被日俄之間爭搶了上百年的島嶼就是庫頁島。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的海域之上,與我國黑龍江省隔海相望,雖然說在史料記載中,庫頁島一直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地,但是,如今的庫頁島也已經成為了俄羅斯聯邦內的一塊疆土。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到公元9世紀時(唐朝晚期),東歐地區的斯拉夫人還處於部落社會階段,各部落之間攻伐不斷。公元862年,諾曼人留裡克受東斯拉夫人邀請,從歐洲西北部的日德蘭半島(今屬丹麥)來到東歐平原,「幫助」解決斯拉夫人內亂,以武力在諾夫哥羅德(今俄羅斯境內)建立了第一個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羅斯公國(留裡克王朝)。
  • 每年8月23日,為何大量日本人在北海道,眺望庫頁島痛哭流涕?
    但是我國曾經最大的島嶼並不是這兩個,而是庫頁島。現在庫頁島已經離開祖國100多年了,國內很少有人會記得庫頁島,更別說紀念了。但是,在日本每年的8月23日,都會有大量的日本人到北海道眺望庫頁島,痛哭流涕,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每年的8月23日,在日本北海道最北部,最接近庫頁島的地區,都會聚集來自日本全國的民眾。
  • 在中國地圖上,為何北方四島的標註是「俄佔」不是「爭議」?
    在中國地圖上,為何北方四島的標註是」俄佔「不是」爭議「?而想要探討這個問題,則需要從日本和沙俄之間說起。在日本,每年的2月7日都是「北方領土日」,而這一年,很多的日本人都是舉行各種聚會,呼籲政府收回北方四島。
  • 國人為何不滿俄使館紀念符拉迪沃斯託克建城160周年?
    1856年,英法兩國挾在克裡米亞戰勝沙俄帝國之餘威,來到東方,對清朝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朝和兩國分別籤訂《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該條約規定:清朝承認此前《璦琿條約》的有效性,即承認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裡土地割讓給沙俄;將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裡土地割讓給沙俄;劃定中俄西北邊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