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地圖上,為何北方四島的標註是」俄佔「不是」爭議「?
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
北方四島一直都是俄羅斯和日本在互相爭取的地方,在俄羅斯,北方四島被稱為南千葉群島,到了如今,日本還是沒有和俄羅斯的談判中佔得一點北方四島的權益,而還有更加有趣的是,不管日本、美國還是中國,在各自印刷的地圖上,北風那個是到一直都是標註為「俄佔」,而不是「爭議」,這是為何?
要知道,對於馬島(馬爾維納斯群島),中國標註為「爭議」,對於直布羅陀,中國標註的是「英佔」,所以說在一個小小的地圖上,有很多的門道。而想要探討這個問題,則需要從日本和沙俄之間說起。在日本,每年的2月7日都是「北方領土日」,而這一年,很多的日本人都是舉行各種聚會,呼籲政府收回北方四島。
在1855年的時候,當時日本和沙俄籤訂了《日俄和親同好條約》,日本和沙俄之間首次關於庫頁島、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的主權問題,進行了協商,在條約中「今後日本國與俄羅斯國的疆界應在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擇捉島及以南屬於日本,而得撫島及以北的千島群島屬於俄羅斯。」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北方四島最早是屬於日本的。
二戰之前,日本和蘇聯都是在庫頁島和千葉群島的問題上,有很多的糾紛,但是不管如何,蘇聯都沒有把他們的手伸到北方四島,雖然北方四島屬於千島島鏈之內,但是這裡一直都是日本佔據的,而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一直都是日本和俄羅斯近年來討要北方四島最主要的依據之一。
在日本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後,日本以為不會發生任何的戰事了,但是沒想到在投降後的第三天,蘇聯直接發兵佔領了千島群島和北方四島,並且把當地的日本人驅逐,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日本北海道以北的領土已經全部丟失了。而日本有一個獲得世界地理學界認可的一點:南千葉群島(北方四島)是千島群島向南延伸的部分,但是不屬於同一群島。
而在1951年日本和同盟國籤署了《舊金山和約》,當時日本自願放棄千島群島,而當時蘇聯對於北方四島的主權已經得到了國際條約的認可,但是日本一直憑藉北方四島不屬於千島群島這個論據予以反駁,所以一直到如今都是爭吵不休。而美國和歐洲多國都是支持日本的,而中國卻和日本有著很大的仇恨。
但是在國內主流印刷的地圖上,北方四島上卻寫著「俄佔」,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我國應該是支持日本的,這是為何?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中日建交,而中蘇關係處於冰點,當時中、美、日三國之間關係不錯,蘇聯的霸權主義更是讓人不齒,於是當年毛爺爺曾經說過「日本收回北方四島」。所以在地圖上,當時標註的是「蘇佔」。一直沿襲到今,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的態度,當然還有。在英國和阿根廷的馬島之爭,中國的態度是中立,所以就標註「爭議」,但是在直布羅陀海峽,因為直布羅陀位於西班牙,但是被英國佔領,所以中國標註的是「英佔」,支持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