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姜子牙》之後,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正義被從混沌中明顯地提了出來。在姜子牙的帶領下我能一眼分清善惡,沒有中途的迷茫,沒有遲鈍,流暢自如。整個故事從一個問題開始追溯:「救一人還是救蒼生?」這是大的主題,也是電影一直在詮釋的東西。我們從主角開始講起,影片起源於勝利者的回望和英雄在回歸時的自我反省。姜子牙一直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真正的英雄。
故事開始是姜子牙成功捉拿九尾狐,然後一戰封神享受萬神之長的榮耀。可是他卻因為狐妖的話語覺察到了一些問題,或許事情不是他所看到的那樣。他很警惕,他認識到了一些錯誤,他察覺到或許他看到的不是幻象而是真相,而這個疑惑挑戰了天界,挑戰了權威,於是他就被貶下北海了。其實天界不是要讓他認識到錯誤,只是要他低頭。可是他不僅不低頭,還試圖從根源上糾正這個錯誤。本來可以輕鬆擁抱勝利的他卻選擇了更難走的路,那就是繼續探索,繼續尋找真理。這也就預示著影片走向了更難演繹的方式。
影片也從他要尋找真相的地方真正地開始了,同時開始了對姜子牙這個英雄的重塑。他被貶下北海後被很多妖怪唾罵,說他敗類,罵他廢物。他的英雄形象崩塌了,但如果他發現錯誤後還是可以回天界成為萬神之長。這是對他的考驗,而天界也企圖用這個足夠榮耀的方式來誘惑他,試圖阻止他探尋真相。可他很清醒,一直堅持自己覺得對的事,他一定要解開當年的疑惑,這是他在以自己的方式讓自己成為神仙。在一戰封神和找到真相重新封神之間,他選擇的是重新封神,他完成了這個考驗,也重塑了他的英雄形象。無疑,不僅重塑了,還使他的英雄形象得到了升華。
總之,對於姜子牙這個人物的演繹,電影可以說完成度很高,形象很有特點,不忘記在敘事中插入小碎片,比如他有強迫症的細節,這樣他看起來不只是個冷冰冰的人。然後再說不足,我找了好久。我感覺結局有些輕浮,為何這麼說?全篇都在說明正義,而忽略了對錯誤權威的反省。師尊是犯了錯的,可結尾對於師尊的下場一句話帶過,被更高的權力所收服。那就仿佛是拳頭打在棉花上一般,之前姜子牙那些鬥爭仿佛顯得用力過猛了。一層壓一層,有什麼意義?如果最高一層也是「一切皆為蒼生」的偏執呢?更高一層會有像姜子牙這樣的人物出現嗎?不得不說,引人深思。
儘管電影結尾有在強調師尊的高層,也就是那個九天玄鳥有渡化亡靈的作用,看似是個正義的體現,但我感覺也徒勞了。因為現在看來,師尊也不過是一個「打工人」,那個最大的BOSS是師尊的師父,這樣做用力過猛不說,力或許用偏了地方。但總體來說,電影對「一人不救何以救蒼生」和「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縱,不可不救」這兩個內涵卻詮釋得很好。這兩個立意比《哪吒》中「我命由我不由天」難多了,但《姜子牙》詮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