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許仲琳所著《封神演義》記載,姜子牙上崑崙山拜在元始天尊門下學道,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元始天尊命他下山扶助周室。姜子牙不願下山,有一位南極仙翁勸他說「天數已定,自難逃躲。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姜子牙只得下山,南極仙翁送他一程。(第十五回)十年後,姜子牙重上崑崙山,向元始天尊求助。元始天尊命南極仙翁取「封神榜」給他,讓他在岐山造一座封神臺。姜子牙下山,南極仙翁送他說「有人叫你,切不可應他。」姜子牙下山途中遇見師弟申公豹,三番五次叫他,只得答應。申公豹誘惑姜子牙燒毀「封神榜」,被南極仙翁發現,趕走了申公豹。(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再上崑崙山,元始天尊給他坐騎「四不相」和「打神鞭」,又是南極仙翁送他。(第三十八回)
後來,姜子牙被姚天君步罡念咒行法,弄得魂飛魄散。他的魂魄飄蕩上了崑崙山,被南極仙翁發現,「忙一把綽住了魂魄,裝在葫蘆裡面,塞住了葫蘆口,」救了姜子牙一命。(第四十四回)
這位南極仙翁是何方神聖?
南極仙翁就是民間婦孺皆知的「壽星」!《史記.封禪書》司馬貞索隱說「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現安,祠之以祈福壽。」《漢書.天文志》中說「仲秋之月,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祀老人星於國都南郊老人廟。」
道書《金籙祈壽早朝儀》稱,「南極老人福祿壽三星真君」,許多道教宮觀內都供奉著壽星的神像。
壽星的形象通常是白髮白須、額頭大而向前隆起,一手拄一根掛著葫蘆的長拐杖,一手捧一顆大壽桃,身邊還有一隻鹿。
據明朝吳承恩所著《西遊記》記載,壽星身邊那隻鹿,曾經偷得壽星的拐杖下凡為妖,收白面狐狸為女兒,並將她獻給了比丘國國王,自己當起國丈。後要用一千一百多個小孩的心肝作為藥引子,被路過此地的唐僧師徒發現。孫悟空救出了孩子們,正在和「國丈」打鬥時,壽星趕到,迫使「國丈」現出鹿的本相,收服了那隻鹿。比丘國國王向壽星跪求「祛病延年之法」,壽星給了他三個棗兒。「國王吞之,漸覺身輕病退。」(第七十九回)
除了《西遊記》之外,元明雜劇中,講述壽星故事的還有《南極登仙》、《群仙祝壽》、《長生會》等。明代彈詞《白蛇傳》(《雷峰塔》、《義妖傳》),以及後來的《三仙寶傳》中,均有壽星形象的出現。《白蛇傳》改編成戲曲後,其中《盜仙草》一齣戲,講白蛇飲雄黃酒現原形把許仙嚇死後,潛入崑崙山盜取仙草想把許仙救活,與鶴、鹿二神戰鬥不勝時,壽星憐憫而贈給她靈芝仙草,救活了許仙。
明朝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第三十九卷《福祿壽三星度世》,專門講述了壽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