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極仙翁,民間信仰的福祿壽「三星」還有誰?歷史上確有其人
在民間信仰的吉祥神系列中,「福祿壽」三星組成一個慈祥和氣的「團隊」,深入到了千家萬戶中。
財是養命之源,但人們還認為一祿勝千財。「祿星」,又稱為祿神、文昌星,是指可以給人們帶來高官厚祿、祿位、薪俸的神仙。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文昌宮中的第六星,專門掌管祿星。相傳是由晉朝時期的名將張亞子,為國戰死沙場後成為天上的一顆星神。
在古代戲曲詞中唱道:「嫦娥捧藥上天宮,祿星抱子下凡塵……」傳統年畫裡的祿星,常見懷中抱有一小兒,因此,人們也稱祿星為「送子神仙」。
比如,愛好傳統戲曲的讀者朋友,還會注意到,飾演祿星的演員,會穿著大紅袍,手捧朝笏,面戴著「加官臉」的假面具,笑容滿面地在舞臺上三上三下,繞場三周,然後退下,是為送給觀眾朋友們的「見面禮」。
接著,祿星再進場後,抱一小兒,繞場三周,然後退場。最後,再邊跳邊舞地展示著手中的紅色喜慶的條幅,上寫「加官進祿」4字,再說些祝福的詞語,正式的戲曲才開始拉開帷幕。
這說明,民間信仰的「祿星」不僅是吉祥之神,還是位喜慶之神;不僅能送貴子,還負責加官進祿。
祿星為何會在民間被賦予送子神仙的功能呢?相傳與歷史上的宋仁宗趙禎以及宋朝大文學家蘇洵有關。
身為皇帝的趙禎到了一定年齡,卻膝下無子,心中苦悶。
一天,趙禎夢到一個面色粉紅,長鬚五髯的美男子對他說:皇上有天狗把守城垣,天狗在天會遮蔽日月,到世間就會吞吃小兒,所以您沒有子嗣。但是您廣施仁政,積下厚德,天狗見到我就會躲開,我會將天狗趕走,讓您得到孩子。
宋仁宗將信將疑,問他是誰?該夢中男子回答:是桂宮張仙。
隨後,宋仁宗根據夢中張仙的樣子繪出圖像,在皇宮中供奉祭祀。
查閱資料,「源易緣」注意到,張仙生於五代時期,本名張遠霄,是一位在青城山修行得道成仙的神仙。
《歷代神仙通鑑》一書,曾談到過張仙。稱張仙可令信奉他的人,如意得子,還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因此稱其為「張仙爺」。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在得子之前,曾夢到張仙手拿兩顆彈丸相贈,知是得子之兆,便多方求來張仙的畫像供奉起來。
此後,民間沒有子嗣的人,就對張仙頂禮膜拜。
在民間,我們常聽到「天官賜福」、「五福臨門」,那麼負責賜福的「福神」又是誰,五福臨門,又是哪五福呢?
古書《尚書-洪範》中,也曾對人的福氣和福字,進行過較為詳細的解釋:一是壽、二是富、三是康寧、四是攸好德、五是考中命。
這本名著告訴我們:一個人有福氣,除了長壽、富裕、安康之外,還有重要的兩點:一個是有好的品德,另外一個是老年在辭別人世時,沒有疾病,無病而終。
民俗文化中認為,相傳的「福星」也有兩位:一是三官大帝中賜福的「天官」。二是漢武帝時期,道州刺史楊成。
中國的道教文化和神話傳說裡,將賜福的天官、赦罪的地官、解厄的水官,稱作「三官」或者是「三元」,分別是上古時期的聖賢:「堯帝」、「舜帝」、「禹帝」,因此,道教神仙中,將其稱為「三官大帝」。
神話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第四卷中,對道州刺史楊成有明文記載,稱他敢直言勸諫漢武帝取消對道州個子矮小的人(誅儒)作為宮奴,進貢戲玩。
「本土只有矮民,沒有矮奴……道州的百姓,都長得很矮,如果進貢,不知道進貢哪一個。」楊成到任道州刺史後,一道奏文,使漢武帝有所悔悟,下令道州不再繼續上貢矮民。
道州的百姓聽說後很感激楊成,感恩他為官造福一方,遂立其祠,尊其「楊公」,奉為道州的「福神」。後來,楊公像逐漸被許多地方,虔誠供奉。
介紹過「福星」和「祿星」,我們再來談談剩下的壽星。
四大名著《西遊記》和神話名著《封神演義》和《白蛇傳》裡,都談到了南極仙翁,或者說是南極老壽星。
封神中,南極仙翁是闡教玉虛門下元始天尊的徒弟、白鶴童子的師傅,專門掌管人間的壽夭禍福的一位神仙。
「碧藕金丹奉釋迦,如來萬壽苦恆沙。清平永樂三乘錦,康泰長生九品花。」
《西遊記》原著第7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一章節中,壽星在安天大會上,還向如來佛祖進獻了紫芝瑤草和碧藕金丹。
第26回,「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和第79回「尋洞擒妖逢老壽,當朝正主救嬰兒」兩章節中,壽星分別也出現過,稱「福祿壽」三星為:「萬紀千旬福壽長,十洲三島隨緣宿,常來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間增百福。概乾坤,榮福祿,福壽無疆今喜得……福堂和氣皆無極。」
史料記載,秦始皇特別崇拜南極老仙翁。《史記-封禪書》中寫道:秦朝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命人在鹹陽,建立了「壽星祠」,供奉的正是南極仙翁。
為何秦始皇如此崇拜這位慈祥的老人家呢?據稱,他供奉的原因是認為,南極老壽星可以掌管國運的長短。「見到他,天下太平,見不到他,天下就動蕩。」。
因此,秦始皇立祠供奉,以便能夠得到他的護佑和祝福。
民間還傳說,壽星的原型,指的是28星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第一和二「角亢」二宿。
其中,角宿有兩顆星,很像羊的角,故名為「角」;亢星有四顆星,直上高亢,取名為「亢」。
唐朝李白曾寫下詩篇:「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可見,民間所稱的壽星,到了唐朝時期,已被合二為一,指的就是南極老壽星。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西遊記》、《中國神話民間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