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比丘國吃頓便飯,南極仙翁便讓國王長命百歲,看飯裡都有啥?

2020-12-05 源易緣

壽星比丘國吃頓便飯,南極仙翁便讓國王長命百歲,看飯裡都有啥?

遠離驚悚恐怖的獅陀城,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城市——比丘國,又名小子城。

比丘國大小也是一個國家,取名「小子」,又有何意呢?孫悟空不解,就問城中的一位老兵,老兵吞吞吐吐,欲說又休!

唐僧聽後更是疑惑:既然叫「比丘」為何又說小子?八戒大大咧咧道:想來是比丘王崩了,新立王位的是個小子,故名小子城!唐僧不信,說道:徒弟呀,斷然沒有這樣的道理,斷然沒有這樣的道理,且待我們進城,繼續一探究竟。

唐僧的判斷沒有錯,此時的小子城中,繁華興盛,另有一番「景象」: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個籠子,籠子裡都坐著一個小孩子。

這些幼小的孩子們,年齡大約在5至7歲左右,形態各異:要麼在籠子裡玩耍,要麼在籠子中哭泣,要麼在籠子裡吃著零食,要麼在籠子裡睡去……

唐僧師徒走進一處驛站內,休息期間,不解地問當地驛丞,大街小巷家家門前為何要將孩子們裝進鵝籠子裡。

驛丞悄悄地附到唐僧耳朵旁,壓低聲音回道:長老,出門在外,安全第一,還是莫問少問、少管閒事為好。

又見唐僧很是執著,驛丞環顧左右一圈,見無他人後,道出真相:比丘國王遇到一個道人,並寵幸他身邊的貌美小女子,日夜貪歡,精神全無,身體衰弱不堪,恐怕命不久矣!太醫院的良醫們,都束手無策。

生死存亡之際,讓國王神魂顛倒的美貌王后,獻上一計,稱她的父親王道人有海外秘方,並前往十洲三島採來了百藥,只待1111個小兒的心肝,煎湯服用,便會起到千年不老之功。

「源易緣」注意到,四大名著《西遊記》裡,出現在比丘國的道人,正是南極仙翁的坐騎梅花仙鹿,下凡所化而成。年輕美貌的女子,則是一個狐狸精。

梅花鹿趁著南極仙翁與東華帝君下棋的功夫,私自下凡3年。為了降妖除魔,孫悟空與豬八戒來到柳林坡清華仙府,直接將梅花仙鹿的洞府搗毀,殺死了狐狸精。梅花仙鹿的法力不敵悟空和八戒,命懸一線之際,南極仙翁從天空中出現,用一道神光將梅花鹿罩住,並親自向孫大聖和八戒求情,這才救下了他的坐騎。

為了證明比丘國王寵幸的道人和王后是個妖精,南極仙翁與孫悟空等人,一同來到了比丘國王城,與國王一同吃了一頓便飯。

正是這場普通的餐宴,讓比丘國王抓住了機會,最終獲得長壽之法,長命百歲。而孫悟空等取經團隊,通過降妖除魔,也救活了成千上萬的孩子們。正可謂:陰功高壘恩山重,救活了千千萬萬的人。

那麼,比丘國國王請南極仙翁和唐僧師徒吃了一頓什麼樣的宴餐,飯裡都盛有什麼,便讓其受益匪淺呢?

結合《西遊記》原著和民間傳統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一、負責人間壽命的「老壽星」

「大腦袋,寬腦門,白鬍鬚、龍頭高拐杖,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一鶴一鹿兩個童兒常伴隨其前後……」

民間神話傳說中,負責人間富貴壽限的正是海外仙島中的福星、祿星、壽星三位吉祥神。

其中,老壽星,正是《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的弟子——南極仙翁。唐朝時期,李白曾寫下詩篇讚美南極仙翁:「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飆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民間在為老人祝壽中,也常會送上祝福的話語: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五嶽中,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詩仙李白的詩中提到的衡山,民間傳說中南山,均指的是「南嶽衡山」。衡山由於位於28星宿中的軫星之翼,猶如衡器,可稱天地,因此得名。

史料記載,在長江以南、特別是嶺南地區,二月份晚上8點左右,非常容易在南天低空處,看到一顆最亮的星,被人稱為南極老人星,民間則親切地稱他為「老壽星」。因此,南嶽衡山也被稱為「壽山」、「壽嶽」等。

二、南極仙翁送給比丘國王的禮物

「霄漢中間現老人,手捧靈芝飛藹秀,葫蘆藏蓄萬年丹,寶籙名書千紀壽。洞裡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曾赴蟠桃醉幾遭,醒地明月還依舊。長頭大耳短身軀,南極之方稱老壽。」

西遊神話中,老壽星出場時,在安天大會上,曾獻給如來佛祖紫芝瑤草,碧藕金丹。

《西遊記》原著第79回,「尋洞擒妖逢老壽,當朝正主救嬰兒」一章節中描寫道:孫悟空和豬八戒正與梅花鹿打得興起,喊殺之際,突聞鸞鶴聲鳴,祥光飄來。抬頭一看,正是南極老壽星。

「源易緣」留意到,宴會結束後,壽星準備告辭離開,比丘國王卻趁機跪到了壽星面前,請壽星老人家祛病延壽之法。

壽星笑哈哈地說道:我是來尋鹿的,並沒有帶靈芝仙丹。想傳你修養之法,可如今你又筋衰神敗,不能還丹。

話雖如此,但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既然吃了比丘國王的飯,那比丘國王的面子也不能完全駁回,一點不給。

壽星最後還是從袖中拿出了三個棗子,送給了國王,然後騎上鹿,踏雲而去。比丘國國王吞食後,頓覺身輕病退。

三、比丘國王的一次「謝罪素宴」

一見到唐僧師徒和南極仙翁,比丘國王羞愧難當,帶領著文武百官紛紛朝孫悟空等人下拜。

悟空則可愛地走上前,攙扶起國王,笑著說:先別忙著拜我們,這個鹿就是你的國丈,只須拜他就行。

比丘國王更是覺得心中慚愧,口中連連道出歉意和感謝的話:感謝聖僧救我一國的孩子們,這個恩情真是天恩呀!

為了表達歉意和感謝,比丘國國王還馬上讓光祿寺安排了一桌素宴。

「席前果品般般盛,案上齋餚件件精……往來綽摸不曾停,進退諸般皆盛設。」

「源易緣」注意到,這此宴席雖以素食為主,卻是非常的豐盛。主要有以下幾大類:一是松子葡萄等釀製的素酒;二是棗兒、柿餅、鮮桃、荔枝、慄子等素果;三是蜜食、蒸酥、糖糕等素食糕點;四是蘑菇、木耳、嫩筍、黃精等十香素菜;五是饃饃、蹈米等主食;六是麻辣味兒的水粉條湯。

南極仙翁身居海外仙島,並不缺乏宴會和美食佳餚。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上一路風餐雨宿,食不裹腹,卻視素菜為百味珍饈,盡情受用,最後被八戒吃了個精光。

不過話也說回來,南極仙翁雖然給了比丘國王3個延年益壽的棗子,讓國王感覺身輕氣爽外。但後來真正讓比丘國王長命百歲的,應該是孫悟空離開比丘國時,苦勸他的那番話:從此色慾少貪,陰功多積,凡百事將長補短,自足以祛病延年,這就是長壽妙方啊!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文獻:《西遊記》、《封神演義》、中國神話民間傳說》等;

相關焦點

  • 南極仙翁縱容坐騎索要小兒心肝,為何還被比丘國國王敬如上賓?
    唐僧進入比丘國城,發現很多人家門前放有用布蒙著的鵝籠。掀開看時,卻發現裡面裝的都是三五歲不到的男孩。唐僧的倔脾氣來了,他死活不相信這是異域風情,便費盡周章搞清楚了其中原因。原來,這比丘國王貪戀女色落下病來,有國丈進獻長生不老藥方,但須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男童心臟做藥引方才靈驗。國君活命心切,竟聽從國丈之言,真的選定了千名男孩,不日就要取心用藥。
  • 比丘國劫難從何而來,南極仙翁為誰背鍋
    西遊記中有個地方叫比丘國,這個國王竟然要用一千多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來治病。背後就是假冒高人的那個妖怪在作怪。但奇怪的是這妖怪竟然可以去海外仙島採得仙草,今天就來說說這個事。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妖怪其實就是南極仙翁的坐騎白鹿,而且南極仙翁就住在海外三島之一的壽星島仙島。西遊記原文寫:他是我的一副腳力,不意走將來,成此妖怪。從這裡就可以解決兩個疑問,一個是為什麼這妖怪能一眼認清唐僧的本質,知道他是聖體轉世,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 西遊中最有面兒的國王是誰?他竟然跟元始天尊的兒子吃過飯!
    此外,袁守誠也是特別有面的凡人,他竟然能憑藉道術整垮擁有神仙編制的涇河龍王!在與涇河龍王打賭下雨時候,控制下雨的最高領導人玉帝也給袁守誠面子。但在西遊記這種臥虎藏龍的世界,常常有些大咖身份隱秘,道行低淺,甚或形象不佳卻能受著天庭某些大神的寵愛。比如今天我們所說的主人公,西遊記最有面兒的凡人,比丘國國王。
  • 姜子牙與南極仙翁
    姜子牙不願下山,有一位南極仙翁勸他說「天數已定,自難逃躲。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姜子牙只得下山,南極仙翁送他一程。(第十五回)十年後,姜子牙重上崑崙山,向元始天尊求助。元始天尊命南極仙翁取「封神榜」給他,讓他在岐山造一座封神臺。姜子牙下山,南極仙翁送他說「有人叫你,切不可應他。」姜子牙下山途中遇見師弟申公豹,三番五次叫他,只得答應。
  • 比丘國王遭美人計禍害,他和南極仙翁到底誰在向孫悟空撒謊?
    在《西遊記》中有一段關於唐僧遇難比丘國的故事。南極仙翁的坐騎白鹿偷偷溜號下界,變成妖道,因進獻美女白面狐狸有功,榮升為國師。在比丘國王貪戀女色而精神瘦倦命在須臾之際,他又以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幼童的心肝為藥引,欲煉製長生藥丸,還國王萬壽無疆。
  • 比丘國國王那麼昏庸,為何最後結果那麼好,還長生不老了?
    比丘國國王那麼昏庸,為何最後結果那麼好,還長生不老了?一、西遊記中如果提到小兒國,肯定是很多人裡面就會想起來。因為在這一集中唐僧師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葩事情,這個事情,之所以奇葩是在於,國王要長生不老,竟然要吃一千個小孩的心,而且還只要小男孩的心。
  • 白鹿精用1111個小孩心肝做藥給誰吃?絕不是比丘國王
    此時國丈也就是美後父親說他有海外秘方,前者去十洲三島採將藥來俱已完備。只是需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心肝做藥引子煎湯服藥,服後有千年不老之功。籠中小孩就是用來做藥引子的,明天正午就要開刀取肝。也就是說,白鹿精做藥是為了給比丘國王延年益壽吃的,吃了能活一千歲。那麼真是這樣嗎?
  • 道教小知識:男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福祿、權勢固然重要,而人活一世最基本的保障還是身體安康,對壽的渴求從普通百姓到王公貴胄乃至以「天子」相稱的皇帝都是一樣的。因而古人在福星、祿星之外又杜撰出了一個壽星。壽星也是天上星宿,它的亮度極高,是古人能夠看見的第二亮的恆星,其亮度僅次於天狼星。
  • 春節話「五福」:都主人的壽命,南鬥老人和南極仙翁有何不同?
    春節話「五福」:都主人的壽命,南鬥老人和南極仙翁有何不同? 每年的春節,都是中國人團圓、祈福的最大傳統節日。 每到年末歲初,人們也都會不約而同的逛一些廟會,祈禱福氣滿滿、財運滾滾、祈福年壽,康泰平安。
  • 白鹿精蠱惑比丘國國王以唐僧心肝煉藥,故事的原型是明朝嘉靖皇帝
    比丘國的故事發生在唐僧取經的後半部分,《西遊記》的第七十八和第七十九回。原著中說一個老道士向比丘國國王進貢了個十六歲的美少女,長得非常漂亮。這個女人「形容嬌俊,貌似觀音」,使得國王拋卻了原來三宮六院的娘娘嬪妃,沉迷於美色之中,稱其為美後。長期以來國王與美後貪圖享樂,不分晝夜尋歡不已,很快身體就變得每況愈下,生命垂危。
  • 南極仙翁是壽星老人嗎?大錯特錯,他的身份可以與玉帝並列
    封神演義裡闡教元始天尊門下除了有十二金仙之外,還有一位深藏不露的人物,就是基本只待在崑崙山的南極仙翁。與其他同門師兄弟相比,他甚少下山,闡截大戰也基本不露面,但是這並不是說他不厲害,而恰恰說明他的身份與眾金仙不同,那麼他究竟是何身份呢?
  • 道教中的南極長生大帝和南極仙翁南極壽星是同一尊神嗎?何為四御
    下有南極上宰廣壽仙翁;南極六司延壽星君;南極福星天德星君;南極祿星天佑星君;南極壽星老人星君等神仙。在道教典籍裡:南極長生大帝,居神霄玉清府,號玉清真王,而於九天界化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居玉樞府統御雷部。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居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雷玉府。南極長生大帝並非民間百姓供奉的南極壽星老人星君南極仙翁(老人星)。
  • 長生大帝南極仙翁,福如東海老壽星!
    壽星又叫南極老人,南極仙翁。 壽星,角亢也。(《爾雅。釋天》)角、亢二宿, 是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頭二宿,所以郭璞注釋說:「壽星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司馬遷認為,在西官狼此包有一顆大星,叫「南極老 人」。老人星出現,治安;老人星不見;兵起(發生戰爭)。唐代學者張守節對此解釋道:「老人一星, 在弧南(天狼星東南),一日南極,為人主佔壽命延長之應。
  • 比丘國的事情告訴我們,人還是要善良一點,多一點悲天憫人的情懷
    有唐僧和妖魔都在的地方怎麼可能會沒有一點風波?這不,這國丈就提出了唐僧成為這藥引,而且這效果更加好。國王對這國丈深信不疑,立馬找羽林衛圍住館驛就等捉拿唐僧。悟空聽到這個消息,提前回到驛站告訴了唐僧情況,並且提出了「大做小」的方案,就是說師作徒,徒作師,進行身份的替換以保證唐僧的安全。這樣的真假手段在如今的影視作品裡常有體現,此處先不提。
  • 笑把南山指 秋分見壽星
    馬戴《送僧歸金山寺》「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秋意濃鬱,萬物蕭瑟。戴叔倫《小雪》「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雪花紛飛,寒意撲面。在八月十五正式被確立為中秋節之前,民間常常在秋分之夜祭月。秋分這天還要吃秋菜、送秋牛,包湯圓粘雀嘴,孩子們喜歡放風箏、豎雞蛋等等。由於秋分的星象特點,對於老年人來說又多一層深意。秋分黎明,常可以見南極老人星。
  • 道家神仙起源——南極仙翁
    南極仙翁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壽星,來源於南極的老人星,人們常常把他和福、祿二星結合起來供奉,象徵吉祥如意。南極仙翁道教是一種重生、樂生的宗教,長生不老是道教徒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南極仙翁就是執掌人間壽辰性命的天界神仙,也稱為南極仙君,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壽星」或「老人星」。
  • 「南極老人星」和「南極長生大帝」是同一人嗎?他是真正的壽星!
    壽星一般指的是南極老人星,嘉祐八年(1063)冬天,又有一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老道士出現在京師街頭上。這老頭長得身矮頭長,腦門高聳,像生了一個大瘤。白髮飄髯,手執一根彎彎曲曲的拐杖,儼然有仙翁之態。有好事者,偷偷畫下了他的古怪體貌。
  • 比丘國到底隱藏什麼謀劃,要兩妖精設計了3年時間,卻被唐僧師徒毀掉?
    前兩位都是無意中被帶入西行計劃中,金銀角大王拜母是意外,牛魔王入贅則是因為萬歲狐王去世前的安排。然而比丘國的狐狸精不同,從進入比丘國開始,就帶著很強的目的性。只見:那老怪懷中摟著個美一女 ,喘噓噓的,正講比丘國事,齊聲叫道:「好機會來!三年事,今日得完,被那猴頭破了!」 從鹿精和狐狸精的說法不難看出,兩人從3年前進入比丘國開始就在謀劃一件事,眼見著就快完成,但唐僧等人意外出現,撞破了這件事。那麼到底是什麼事,能讓兩個妖精這麼上心?最大的可能就是比丘國王,用1111個孩童心臟煉製長生不老藥這件事。
  • 南極仙翁——人們崇拜的長壽偶像
    健康而且長壽,人們夢寐以求的幸福人生,壽星更是受到人們喜愛和追求的偶像。民間傳說中的壽星,有男壽星、女壽星之分。男壽星是南極仙翁,女壽星叫麻姑。這裡說說男壽星南極仙翁。首先,壽星,本為星名。最早見於秦漢時期的《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晉郭璞注曰:「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也有記載:」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星;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