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今天來跟大家一起聊一下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故事。
說起姜子牙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崑崙山上修行四十年,雖然有功德,但最終還是沒能練成陽神,算不上真正的仙人。這對一個修道人來說,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仔細算起來姜子牙的優點還是非常多的,幾乎可以說碾壓同時代的各路英雄豪傑了吧:發心純正,淳樸厚道,對於世俗的酒色財氣,名利往來四號不動心,尊師重道,與各位師兄弟相處融洽。
但是為什麼姜子牙修煉四十餘載還沒成仙呢?
在我看來,有著下面幾個原因。
1,業障深重。
其實這一點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後來的封神之路上姜子牙經歷了三死七傷,在沒有掌管兵權之前,可謂是諸事不順,家中還有惡妻相向,這些既是一種考驗,但是又何嘗不是一種業障深重的表現呢?
2,迂腐。
真正的「練己之功」修煉到了境界之後,就如同太乙真人這般。該謙卑時就謙卑,該先下手為強的時候就先下手為強,所謂「一切言行以智為首」。
姜子牙雖然淳樸厚道,但卻過於迂腐,靈用智慧這一步還是沒有走到大成。所以才必須通過戰爭的磨練,讓自己的智慧更加的堅固以及活用。
3,生命中的大願。
在封神演義的五個大背景中了,其中第四個就是姜子牙的命運,也就是說姜子牙有著「將相之福」,這是及其不尋常的。
一個生命,被上天單獨提點出來,賦予特定的使命,通常都是因為這些生命自小發大願有關。年輕時候的姜尚發過什麼願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姜子牙與宋異人結為兄弟。估計那個時候姜子牙對於治國平天下也是發下了大願吧,並且為之不斷的學習。
即便是上了崑崙山之後,慢慢的開始對修道成仙更感興趣,但是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願力也是阻礙自己再進一步的障礙。
如果不完成這個願望,恐怕進步還是相當慢。為此姜子牙必須下山,不下山他的生命終究還是很難圓滿。
還有著更加讓大家注意到的一點是,姜子牙的天生愚笨,在我看來也是佔了很大一部分。
姜子牙32歲上山學道,72歲下山。下山之後仍是高不成低不就,去往周朝做個了官,還是很小的官職。
學了40多年,出來就做這麼個官要你你也不樂意吧。什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其實這都是杜撰出來的。
反觀申公豹,下山就結識了一大批人物後來還很蘇妲己這些人在一起談天說地,混在一起,混的不比姜子牙好多了嗎?
所以在我看來姜子牙之所以沒成仙,大概就是因為自己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