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落基山脈之間的良辰美景

2020-12-05 點滴之旅

關注@點滴之旅每天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歡迎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旅行點滴。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快有一年的時間了。這一年裡國人想度假無法出國,而我在多倫多想回家也困難重重。不如帶著大家去加拿大最負盛名的落基山脈之間雲旅遊,也希望能提供大家一個在疫情結束後,出國度假的好選擇。

在落基山脈之間有幾個非常出名的國家公園,分別是班夫國家公園幽鶴國家公園賈斯伯國家公園,我們一個個看過來。

出發前準備

1. 下載離線地圖。在班夫和賈斯珀之間大部分區域都沒有信號,離線地圖很重要。

2. 購買國家公園通行票(National Park Pass)。一般按天買日票就好。

3. 哪怕在夏天,也要備上外套。有些冰川區域在夏天也是又冷風又大。

4. 準備一些泡麵,自熱火鍋什麼的。一路上真的沒太多適合中國胃的美食。

第一天:班夫國家公園,幽鶴國家公園

在卡爾加裡機場裡,有眾多的租車公司,租上一臺SUV,就能直奔班夫國家公園的露易絲湖。車程大約兩個半小時。而今晚我們也將住在露易絲湖旁的費爾蒙城堡酒店。

入住之後,從酒店的後花園出去,大名鼎鼎的露易絲湖就近在眼前。露易絲湖的湖水來源於維多利亞冰川,有「落基山脈上的藍寶石」的美稱。被重重山脈森林包圍,湖水碧綠澄澈,似乎不是凡間。

面對著湖往左邊一直走,就能看見租獨木舟的地方。租上一小時,划去湖中心,離這塊藍寶石越近,越能看清水質有多澄淨。

從露易絲湖出來,我們開車往西邊大約半小時,就到達了幽鶴國家公園天然橋。

奔騰的踢馬河水在這裡遇上石灰巖,本來河水若是越過石頭阻攔,便形成瀑布。然而河水偏要從石灰巖中間穿石而過,於是千百年日夜不停的衝刷和侵蝕,終於在巖石上形成孔洞。踏足橋上,水花飛濺在臉上、身上,仿佛能感受到河水穿過的震動。

離天然橋不遠,就是第一天的最後一站——翡翠湖。

不同於露易絲湖的仙氣,翡翠湖帶著人間煙火。清澈墨綠的湖上有一座橋,橋後隱藏於樹木中有三兩小屋。在湖邊吹著風,聽見遠處隱約的人聲和鳥叫,感覺時間也慢了下來。

看著太陽漸漸落下,悠閒地開車回到酒店,點一份牛排一份龍蝦兩杯紅酒,第一天結束了。

第二天:夢蓮湖,冰原大道,賈斯珀

雖然露易絲湖最有名最仙,但是美蓮湖卻是最美最婉約。要看到最好的夢蓮湖,最晚也要在日出前一小時到達停車場。因為夢蓮湖的日出太負盛名,停車場又不大,如果去晚了可能真的就沒有停車位了。

在天光微微亮的時候,跟著眾人從後山的石頭堆爬到山頂,等待日出那一刻的金頂。

夢蓮湖位於冰川下方,在陽光下折射沉積的巖粉,呈現出完美的藍綠色。遠方是冰川和針葉叢林,明鏡一樣的湖水與之呼應,這幅景色也被印在了老版加幣20元的紙幣上。

日出一刻的金頂太驚豔,配上無風清晨波瀾不驚的夢蓮湖,哪怕時間就此停住也很好。

回到酒店吃過早飯稍作休息,退房啟程經冰原大道去往賈斯珀國家公園。

冰原大道是北美最美公路之一,全長兩百多公裡,移步移景。一路上有弓湖,鴉爪冰川,水鳥湖,然而第一個小高潮一定是哥倫比亞冰原。

哥倫比亞比原形成於遠古時代,是整個落基山脈的十七個冰原之一,厚度可達到380米。我們去的時候冰原車事故原因無法上去冰原,但正常情況下可以坐著冰原車上到冰原親自走一走這個遠古大冰原。

離開哥倫比亞冰原後有一段小小的省路叫做AB-93。兩邊都是原始森林,剛從冰原下來就一路伴著綠葉,好像季節也變換了一般。

順著AB-93開下去就到了第二個小高潮—賈斯珀國家公園的著名景點:艾迪絲卡維爾山。山間有各種步道,如果不想爬山,那只需要向上走十分鐘左右,就能近距離看到天使冰川。如果像我一樣是秋冬天去正好遇上下雪,沿著窄窄的步道向上走去,有種將到達世界盡頭的錯覺。

天使冰川是一個正在消融的冰川,現在的天使左翼已經消融了大半。融化的冰川水在下方形成了愛心狀的小湖。哪怕是夏季過來,也能看見湖中飄著的浮冰。

整個冰原大道加上AB-93雖然只有兩百多公裡,但因為景點眾多,到這時太陽也快落山了。從艾迪絲卡維爾山向北開大約40分鐘,就到了賈斯珀小鎮。小鎮特別小,開車不到十分鐘就能轉完。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鎮上隔著鐵路臨湖的一側,有各式各樣的快捷酒店。這裡就是我們今晚要住的地方。

第三天:精靈島,瑪琳峽谷,巫藥湖

精靈島,也許你沒聽說過這個小島,但是你也許看過它的照片。在剛有彩色相機的時候,一張精靈島的照片就火遍加拿大,精靈島也就隨之名聲大噪。

要去精靈島,需要坐船從瑪琳湖出發,水上單程約為半小時。船票最好提前在網上預訂。瑪琳湖是個狹長的湖泊,兩旁便是層層疊疊的落基山脈。在船上講解員會細細講解一路的風景,甚至還有機會能看見俯衝而下的老鷹,所以我當時只希望精靈島能遠一點,船程能再久一點。

轉過最後一個彎,精靈島就突然出現在眼前。當下就明白了為什麼瑪琳湖是最上鏡的湖,正是這個迷你到五分鐘便走完的小島添上了點睛一筆。

看過精靈島之後,天色正好,非常適合去瑪琳峽谷走走步道。在瑪琳峽谷的停車場停好車,跟著步道的指示,在峽谷間上上下下,會一共經過五座橋。前四座橋都在峽谷之上,橋下便是相機照不到底的峽谷。如果會恐高,此時一定心驚肉跳。

第五座橋可以驅車到達。如果不想徒步的話,可以選擇先看前四座橋,再開車到第五座橋。不同於前四座橋是在峽谷之上,第五座橋這裡已經趨於平緩。橋下是小河靜靜地流過,很適合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吹吹風。

最後一站是從峽谷回到賈斯珀小鎮路上會經過的巫藥湖。由於地下暗河的作用,這是一個水在春夏豐盈,在冬天完全消失的湖泊。各個時節的水位都不同。湖邊有很多巨型石塊,而石塊旁是經歷過山火後焦黑的樹枝,襯上一個會消失的湖泊,神秘的氛圍呼之欲出。

短短三天兩夜,走過了落基山裡的三大國家公園,看過了高山湖泊冰川峽谷。如果時間允許,最好能把遊玩時長拉至七天,可以用充足的時間去深入更多的美景。例如安妮特湖,阿薩巴斯卡瀑布,班夫小鎮等等。若是沒時間也無妨,一點小小的遺憾讓人更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關注@點滴之旅每天與你分享旅行中的碎片點滴

長按文末點讚送三連,你們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北美洲的「脊骨」落基山脈,有數千公裡長,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
    落基山脈是加拿大境內一條比較長的山脈,由許多小山脈組成,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曾經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落基山脈一直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全長4800多公裡,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這裡的景色奇特優美,是北美大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 泛旅行:全景車窗+落基山脈,這才是真正的加拿大全域旅遊
    這條被稱為工業時代七代奇蹟之一的鐵路,曾經是加拿大的經濟命脈,塑造了這個國家的版圖和歷史。這條鐵路上的景色也是史詩級的。加拿大的國寶級景區,非尼亞加拉大瀑布和落基山脈莫屬,而「加拿大人」號恰好把這兩點連於一線。一路上,從海洋到森林,森林到草原,草原到丘陵,丘陵到山脈,再從山脈到戈壁。最後又回到人類文明,穿越幾大國家公園,將加拿大最壯闊的自然留在窗外。
  • 「落基山脈」對美國氣候分布有哪些影響?
    落基山脈位於北美洲西部,靠近太平洋,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是由於海洋板塊和陸地板塊強烈碰撞擠壓隆起而形成的巨大褶皺山系。落基山脈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洲的主幹,北起加拿大卑詩省,南至美國新墨西哥州,南北延伸約4800
  • 加拿大落基山脈的瀑布顏色變罕見紅色(組圖)
    紅河:這個自然發生的景象被羅謝爾•科菲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卡梅倫福爾斯瀑布拍到。水的顏色變紅是由強降雨衝刷沉澱物後流進瀑布造成的。如此奇景:在強降雨後河水的顏色變成接近番茄湯的顏色  【搜狐科學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加拿大的一位幸運的攝影師羅謝爾•科菲拍攝到了落基山脈的卡梅倫福爾斯瀑布變成番茄湯般紅色的珍貴照片。此現象相當罕見,令人難以置信。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的科菲與她的丈夫經常開車經過卡梅倫福爾斯瀑布,該瀑布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六年以來,他們所拍攝到的瀑布的顏色通常都是清澈見底的。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落基山脈形成示意圖落基山脈主要的部分從加拿大卑詩省加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綿延總長度達4800千米,落基山脈的平均海拔在2000至3000米左右,相對於北美洲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而言,落基山脈的海拔就高得多了。落基山脈有很多山峰的海拔超過了4000米,其中主峰埃爾伯特峰的海拔為4399米。落基山脈和世界上許多高大險峻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等一樣,都是屬於年輕的山脈。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該山系是由於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落基山脈形成示意圖落基山脈主要的部分從加拿大卑詩省加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落基山脈的平均海拔在2000至3000米左右,相對於北美洲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而言,落基山脈的海拔就高得多了。落基山脈有很多山峰的海拔超過了4000米,其中主峰埃爾伯特峰的海拔為4399米。落基山脈和世界上許多高大險峻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等一樣,都是屬於年輕的山脈。
  • 行在旅途:令人震撼的自然美景——落基山脈國家公園之行
    落基山脈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由許多小山脈組成,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和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之間。逶迤相連的班夫、賈斯珀、庫特奈和約虎國家公園,以及羅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漢伯普羅文秀公園構成了落基山脈一道亮麗的高山風景線,那裡有山峰、冰河、湖泊、瀑布、峽谷和石灰石洞穴。
  • 加拿大落基山脈:發現新物種化石,以《星球大戰》千年隼名字命名
    據報導:古生物學家在加拿大落基山脈的一個地點挖掘出一種未知物種化石
  • 加拿大落基山脈知名冰原景區觀光巴士翻覆 已致3死24傷
    中新社多倫多7月19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賈斯珀附近的知名旅遊區哥倫比亞冰原在當地時間7月18日發生一起觀光巴士翻覆事故。車上27人中,現已有3人喪生,24人受傷。傷者被送至卡爾加裡、埃德蒙頓等地救治。
  • 落基山脈最強探索,真是美到沒天理啦!
    落基山脈(Canadian Rockies)形成於8,000萬至5,500萬年前,地殼運動和冰川侵蝕造就了溝壑顯著的山峰和峽谷,從這裡流出的河流奔向三個大洋,逶迤相連著班夫、賈斯珀、庫特尼(Kootenay)、優鶴(Yoho)國家公園,以及羅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漢伯省立公園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高山風景線
  • 夏日加拿大落基山脈自駕遊——第三篇
    自從落基山脈自駕遊回來,每天夫妻二人帶著小松果在家大眼瞪小眼,我如坐針氈。如果不再找個地方出去瘋一把,我直覺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更對不起自己。因此,在妻子的半推半就下,我提出幾條路線:Prince George, 太遠,否掉!梅恩島,基礎設施不行,萬一小米果早產,估計只能生在酒店床上,斃掉!斑點湖。。。。。。妻子不吱聲,我於是沒羞沒臊地當做她默認了!
  • 《荒野大鏢客2》落基山脈母麋鹿圖鑑一覽
    《荒野大鏢客2》中動物圖鑑第六十一位是落基山脈母麋鹿,落基山脈母麋鹿和公麋鹿一樣,只是頭上沒有角,體型也要小一些,下邊就給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落基山脈母麋鹿的圖鑑,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荒野大鏢客2》中動物圖鑑第六十一位是落基山脈母麋鹿,落基山脈母麋鹿和公麋鹿一樣,只是頭上沒有角
  • 北美落基山脈三大公園—加拿大最有名的國家公園
    班夫國家公園、優鶴國家公園、賈斯珀國家公園是加拿大最有名的國家公園,自西北方向的93號公路島東南方向的1號公路將這三大公園串聯起來。賈斯珀國家公園在最北邊,班芙國家公園在南邊,中間是優鶴國家公園,公園之間基本以各景點為中心,若是駕車前往,一路上可以欣賞到落基山脈三大公園的各色風景。班夫國家公園班夫國家公園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是加拿大最早的國家公園,公園以班夫鎮為中心,遍布冰川、森林、湖水、山谷和綿延不絕的山脈,這裡高山環繞,有各種珍稀動植物,是旅遊目的地首選之地。
  • 雲端上的比賽 美國落基山脈派克峰之旅
    雲端上的比賽 美國落基山脈派克峰之旅
  • 依偎落基山脈,自駕全球最美公路之一,將風景嵌入觀光路線中
    作為加拿大阿爾伯塔省93號高速公路其中一段的冰原公路肯定屬於後者,沿途風景秀美,被稱為全球最美公路之一。冰原公路橫跨阿爾伯塔省225公理,它與北美洲大陸分水嶺平行,穿越崎嶇的落基山脈,穿過班夫國家公園和賈斯珀國家公園。
  • 楓葉之國加拿大的十大著名地標
    西埃德蒙頓購物中心西埃德蒙頓購物中心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是北美洲最大和全世界第五大的購物中心。直至2004年前,它都是世上最大的購物中心。西部埃德蒙頓購物中心的淨面積約達600萬平方米,商場有超過800間商戶,共僱用逾2.3萬名員工,2萬多個停車位。
  • 私藏在加拿大最美的國家公園,純粹自然的景觀,令人震撼!
    班芙國家公園 ,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國家公園,與美國的黃石國家森林公園、澳大利亞皇家公園並稱世界上最早的三個國家森林公園。它位於落基山脈北段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在鐵路工人偶然在此地發現一座溫泉後,1885 年,班芙成為加拿大第一個國家公園,如今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
  • 加拿大—上帝遺落的那片楓葉
    獨具一格的國家美術館展現加拿大藝術的輝煌。3,落基山脈落基山脈是美州科迪勒拉山糸在北美的主幹,稱為北美的「脊梁」。加拿大境內落基山長約1450公裡,寬約150公裡,面積180000平方公裡。加拿大落基山脈是相對年輕的山脈,其地質地貌歷史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巖石形成階段。落基山脈的巖石形成時間早於山脈隆升時間。從古生代寒武紀起到中生代白堊紀,這一區域一直保持淺海狀態,通過長期的海相沉積,在構成北美大陸陸核的前寒武紀變質巖和泥質板巖之上,形成了數公裡厚的灰巖和白雲巖。
  • 自駕旅行~加拿大班芙公園路易斯湖
    露易斯湖坐落於加拿大的班芙國家公園,位於班芙小鎮西側56公裡處,是班芙最著名的湖泊。因湖水含有冰川流下的礦物質,陽光下呈現清澈的藍綠色,一如藍寶石般瑰麗,而被譽為「洛基山脈的藍寶石」。在進入露易斯湖路口拍的雪山風光。 路易斯湖的湖水來自山上的雪和冰川上溶化的水,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清晰的看到山上的冰川。
  • .| 大量示意圖:冰川冰形成、冰川侵蝕、 加拿大西海岸洋流……
    島嶼山脈、海岸山脈、落基山脈  三條大型山脈從西至東依次隆起  形成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基本骨架  (BC地形剖面示意圖,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高度多在2000-3000米之間  是北美最大的分水嶺  (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加拿大落基山,平行山脊之間有著明顯的分界,最寬的一個為落基山地溝;加拿大定義的落基山範圍較小,不包括地溝西部的哥倫比亞山脈,本文為簡化講述不做細分;圖片源自@NA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