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爆發出空前的發展速度,在多個領域都取得巨大成果,並且這些成果對今後幾十年乃至現在也有著深遠影響。有專家分析稱,直到今天為止,俄羅斯很多武器裝備的設計依然來源於蘇聯時期。由此可見,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的發展達到何種程度。
現在看來,美國冷戰時期與蘇聯展開裝備競賽的目的非常明確,由於蘇聯沒有美國工業體系完整,經濟發展和美國相差甚遠,所以美國想利用競賽的方式徹底瓦解蘇聯經濟。最終看到美國成功逼迫蘇聯走上解體道路,不過在此過程當中,兩國所創造的空前局面也是全球有目共睹的。
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當屬航天領域。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隨後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在佛羅裡達州卡拉維納爾角發射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為了追趕蘇聯腳步,美國加速發展航天領域,在載人航天、載人登月等多個領域都取得非常不俗的成績,這些令蘇聯有些喘不過氣來。
在航天領域的投入有些過多,令蘇聯感到非常疲憊,所以蘇聯決定另闢蹊徑。既然要探索人類未知領域,地球本身就充滿許多未知。相比於浩渺的太空,探索和開發地球將獲得更多務實價值,所以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計劃「科拉超深鑽孔」計劃就此被開啟。簡單的來說,就是對地球鑽洞的計劃。按照科學家設想,地球內部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人類居住上萬年都沒有搞清楚地球內部具體情況,這項計劃意義非凡。於是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地區開始實施,該項目的一個鑽孔SG-3在1989年達到12263米。
然而為何在挖到12263米時,這項計劃被停止了呢?其實該項目在1983年就已經挖到12000米,剩餘263米用了10年的時間,也就是1993年徹底停止。由此可以看出,最後這十年鑽孔速度明顯不足,歸根結底是因為蘇聯當時經濟已經無法支撐這個項目。雖然該項目直到2003年之前還在研究,但2003年之後資金徹底消耗殆盡,最終只留有12263米的深坑。
從時間上來看,蘇聯解體是在1991年12月25日,而該項目停止鑽孔是在1993年,由此證明,蘇聯解體之前該項目在依靠剩餘經費苦苦維持。有人要問,蘇聯花巨資鑽孔有何意義?其實該項目意義還是非常巨大的,人類更清楚地了解到底層結構和地貌演變的過程,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賴以生存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