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獲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

2021-01-09 瀟湘晨報

日前,經過專家初評、公示和終評,唐朝生等15人榮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

根據《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基金章程》《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獎勵條例》規定,中國地質學會於今年7月1日啟動了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的評獎活動。

經過候選人申報、院士或單位推薦、中國地質學會秘書處資格審查等環節,確定有效候選人91名。10月25日,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初評會議上,通過無記名投票產生了15名候選人,並於10月26日~11月6日進行了為期10個工作日的公示。11月21日,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終評會議召開,投票產生了15名獲獎者:授予唐朝生等7人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授予胡彩萍等7人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授予劉華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教師獎。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揭曉
    ◎張麗華/文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近日在京揭曉。經過嚴格的評選程序,15位優秀的青年地質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分設地質科技研究者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教師獎。此次評選的15名獲獎者中,南京大學唐朝生等7位同志獲地質科技研究者獎;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大隊胡彩萍等7位同志獲野外地質工作者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劉華同志獲教師獎。黃汲清是新中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 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朱光有博士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原標題:由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朱光有博士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2014年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由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朱光有博士獲得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 第十二屆青年地質科技獎評選結果揭曉
    第十二屆青年地質科技獎評選結果揭曉49名青年地質工作者獲獎;金錘獎9名,銀錘獎40名  2010年3月26日,經中國地質學會第38屆理事會第十七次常務理事會議審議批准
  • 地大王偉教授獲「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楚天都市報9月28日訊(記者肖楊通訊員徐燕)近日,第十七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銀錘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王偉教授獲「金錘獎」。
  • 100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公示
    8月30日,在中國青年科技獎領導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經初評、複評、終評,產生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中國科學技術學會官網發布了獲獎人選公示。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共有100名,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
  • 天津大學陳焱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科協發組字〔2020〕24號),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陳焱教授入選。
  • 北大六人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大學有6人榮獲該獎項,他們是劉若川教授、肖雲峰教授、宋令陽教授、陳興教授、姜長濤教授、郭少軍長聘副教授。頒獎儀式「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
  • 第一大地測量隊劉站科獲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第一大地測量隊劉站科獲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2021-01-1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100人,鎮江1人入選 |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正在公示全國共有100人入選其中鎮江1人入選他是來自江蘇大學的徐立章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榮獲2013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出版專著2部,發表SCI/EI收錄論文68篇,授權發明專利28件,先後入選國家「萬人計劃」中科技領軍創新人才、國家油菜體系崗位科學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等。
  • 北京科技大學龐曉露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共有100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學者獲獎,我校青年教師龐曉露教授成功入選。龐曉露教授長期從事金屬材料表面防護塗層的研究,在高強韌塗層製備及塗層開裂對基體損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膜致韌性金屬基體解理開裂理論,創建了膜層開裂對金屬基體損傷的防護方法,提高了帶有塗層的金屬材料抗疲勞性能,推動了應力腐蝕開裂新理論的建立,破解了帶有塗層金屬結構件脆性開裂的技術難題;主持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霍英東基金項目1項和企業技術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
  • 熱烈祝賀潘時龍、朱繼宏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我會推薦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潘時龍教授獲此殊榮。同時,第十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朱繼宏教授等也榜上有名。
  • 溫縣孫明波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獲得2011年百篇優博論文獎,獲得2015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先後承擔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國防重點項目4項等共計20餘項科研項目。
  • 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劉攀(右一)工作照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10月18日,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東南大學教授劉攀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揭曉,武漢3人上榜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9日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網站公布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名單。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共有100名,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武漢有3人上榜。
  • ——記第十七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獲得熊濤
    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熊濤,是中煤地質總局所屬地質集團北京地調公司的副經理(主持工作),他先後取得吉林大學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地質專業。按照大多數人的想法,擁有碩士學位的熊濤,應該選擇一份穩定的「坐辦公室的工作」,可他卻默默紮根於野外項目現場一線。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李建華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李建華 2020-12-23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朱涵、王俊祿)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8日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唐雲龍研究員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唐雲龍研究員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是中組部、人社部、中國科協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旨在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表彰獎勵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勵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中國青年科技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
  • 中國科大6位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與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同步在浙江溫州舉行其中,曾傑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是由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
  •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的公示,江蘇8人入選!
    在中國青年科技獎領導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現將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0年8月31日-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