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也累了?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在減速,「幕後黑手」有很多

2020-10-18 科學求知之者

      在參加別人的婚禮時,我們經常會說各種各樣的祝福語。其中有一句很常用,那就是祝新人天長地久(前幾天看白巖松的講座,他告訴我們「天長地久」最初並非這個意思,不過我們就不探討文字了,暫且按照我們常用的意思來理解吧)。

      這樣的祝福語,主要是圖個吉利,沒人會去較真。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天的確在變長……

      恐龍的一天更短

      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已經表明,地球的自轉一直處於減速的狀態中。早在幾十億年之前,它就開始「剎車」,一直到現在,並且還將延續到未來。

      最近,《 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古海洋學與古氣候學)》雜誌上發表了一支國外團隊的研究報告,再次印證了這個說法。

      你可能會好奇,科學家生活在現代,怎麼知道遠古時期地球的自轉速度?

      雖然那個時期距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還是為我們留下了蛛絲馬跡。而這些蛛絲馬跡,就印刻在一種叫做Torreites sanchezi的生物身上。這是一種蛤類生物,和我們常吃的蛤蜊、花甲等是近親。

      如果你經常吃花甲粉,就會發現花甲的殼上有一圈一圈的圖案,密密麻麻的。其實,這些圖案就和樹木的年輪一樣,真實地反映著蛤類的年齡。

      而Torreites sanchezi更特別,它們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它們的「年輪」,甚至都不是按年計算,而是按天來計算。隨著Torreites sanchezi的生長,它的年輪僅僅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發生變化,這是非常神奇的。

      研究人員通過對一個標本的仔細研究,發現它大約活了9年的時間。而再根據它的年輪,就可以計算出來它所生活的年代,一年有多少天。

      結果顯示,那個時候,地球自轉速度比現在更快,一天只有23.5個小時。因此,當時的地球上,一年有整整372天。而它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恐龍最後的活躍期——大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

      看樣子,恐龍的生物鐘,要比我們快一點。如果想要復活恐龍,怕是沒過多久,它們的日子就要過蒙圈了。

      同樣利用蛤類的年輪,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時期,地球的自轉速度還要更快,大約每一年有420天,可見當時的一個地球日有多麼短暫。

      當然了,除了這些蛤類的年輪之外,科學家還有其他的證據,證明地球自轉在減速,比如古人對日食的記錄、天體會合的天象等等。

      目前來說,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地球的自轉周期每100年會延長1.8毫秒左右。這個數字可能讓你覺得微不足道,但正是這樣的集腋成裘,導致了幾億年裡地球自轉周期的明顯變化。按照這個速度,10億年後,地球的一天將要達到29個小時。

      地球為何會減速

      首先,研究一個物理量是怎麼沒的,要明確它是怎麼來的。地球為啥自轉了45億年還沒有停止?

      這是由於原始行星盤的自轉所帶來的角動量,經過漫長歲月累積下來的。這個行星盤上的微粒旋轉著聚集成為了地球,角動量保持了下來。因此,想要讓地球減速,就要抵消掉這個角動量。

      誰能抵消這個角動量呢?

      月球。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月球正在一點點遠離我們地球。由此可以推斷,在恐龍時代,月球也更加靠近地球。

      月球對於地球的潮汐力,是宇宙中所有天體中最大的,這個潮汐力,其實就是月球對於它正對著的地球區域的一種牽引力。隨著月球不斷遠離地球,它的公轉角速度也會越來越慢,相對於地球的自轉速度越來越滯後,這就導致了地球自轉的減速。

      除了月球之外,科學家還找了其他的原因。

      首先,就是人造衛星等太空探測器。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圓周運動原理:距離圓心越遠,速度越慢。這些探測器本身就是地球的物質做成的,我們可以看作是地球的一部分。當這些地球的一部分離開地表,相當於這部分的圓周運動半徑變大了,自然會「拖累」地球的自轉。

      打個比方,你抱著兩個鉛球站在地上,然後用最大的力量轉圈,假設一秒鐘能轉一圈。但如果你不再抱著鉛球,而是把它們用1米長的繩子綁住再轉圈,就會比之前慢得多,可能要兩秒。

      不過,人類目前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一共才幾千個,即使按照發射了一萬個太空飛行器,每個按照十噸來計算,也不過是十萬噸。而地球的質量高達59.8萬億億噸,那十萬噸根本就微不足道。但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轉減速也沒有那麼的明顯,所以也很難說這些人造太空飛行器能起到多大作用。

      不止月球要背鍋

      除此之外,地球自身的運動,也會對自轉速度造成影響,而且是正負兩方面都有影響。

      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的印度洋地震,就給地球加速了3微秒。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也讓地球自轉速度加快了1.8微秒。通常來說,地震都會對地球自轉產生加速效果。原因在於,地震會導致地球質量的重新分布,讓地球結構儘量接近質心,也就是儘量減少力臂的長度。和人造太空飛行器的原理一樣,只不過是相反的,由於力臂減少,所以自轉可以因此而加快。

      除了地震之外,其他地球因素也會影響自轉速度。

      美國大氣和環境研究公司的科學家戴維·薩爾斯丁曾經做了長達15年的研究,得出結論: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風向和風力的巨大變化,也會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也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過論文,闡述地幔深處的導電性差異對地球自轉產生的影響。

      另外,導致地球自轉速度減慢的原因之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不可忽略,那就是海水。我們知道,地球是個剛體,但海水是流體。地球自轉的時候,作為剛體的巖石部分會正常自轉,而流體的海水會滯後。這一點很好理解,你用一個碗裝一半的水,然後端著碗前進,就會發現碗的速度和你一樣,但是水需要「反應」一下,所以會落後一點點。同樣的,地球的海水也會滯後,和海底產生摩擦,導致地球的減速。

      不對啊,你可能會想,海水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經過四十幾億年,應該和地球同步了啊,就像用傳送帶運輸半碗水一樣,一段時間後,水應該會慢慢平穩啊!

      問題還是在於月球,月球帶來的潮汐作用,導致地球的海水不能安安穩穩地留在原地。同時,地球表面的風、地震等,也會帶來海水的流動。因此,海水是不可能安穩的。

      同樣的,月球的遠離,也可以產生和前面說的太空飛行器一樣的效果。它越遠離地球,越能夠拖地球的後腿。

      會停止減速嗎?

      你可能要問:地球的減速會停止嗎?有盡頭嗎?難道有一天,地球會完全停止自轉?

      有人認為,地球未來的命運,會像冥王星一樣。我們知道,太陽系質量最接近的行星-衛星組合,就是地月系和冥王星-冥衛一組成的行星系了。冥衛一對於冥王星同樣有拖動作用,最終的結果是它們互相被潮汐鎖定,冥衛一的公轉周期和冥王星的自轉周期達成同步,它們都只有一面朝向對方。

      冥王星系運行示意圖

      對於地月系來說,目前只有月球被潮汐鎖定,地球還相對自由。隨著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慢,或許未來的終點是地球也被潮汐鎖定,只有一面能看見月亮,另一面再也看不見月亮。

      不過,按照地球自轉減緩的速度,恐怕是等不到互相潮汐鎖定的那一天,太陽系就要完蛋了。而且,地球表面環境遠比冥王星複雜,所以結果也不會那麼簡單。

      總之,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地球自轉的減慢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在未來,地球和表面的生物也會適應新的自轉周期。畢竟,這麼幾十億年的減速,地球都堅持過來了,還怕再減速幾十億年嗎?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加速!科學家: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地球自轉最快的一年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出現加速!在過去的2020年,地球自轉無論是單天還是平均,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其中2020年7月19日那一天,比標準的一天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怎麼回事?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地球繞軸自轉是近代人類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而現在這一現象已經成為全人類認可的事實。我們將地球相對於太陽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長稱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認為是24小時或86400秒。但人類的曆法所記述的時間其實並不完全準確,一天也並不總是24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恆定。
  • 地球將我們「吸」在表面上,幕後黑手就是「地心引力」,長知識了
    地球將我們「吸」在表面上,幕後黑手就是「地心引力」,長知識了。其實早在400百年以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地球是平地,正象我們所見到的那樣。人們議論道,如果地球是圓的,那麼誰也無法在圓球的下半部生活。人生活在圓球的下半部而又不跌倒,就得象叮在天花板上的蒼蠅,頭朝下腳朝上。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加速?是怎麼回事?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出現加速!在過去的2020年,地球自轉無論是單天還是平均,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其中2020年7月19日那一天,比標準的一天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怎麼回事?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計算機有點吃不消
    地球繞軸自轉是近代人類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而現在這一現象已經成為全人類認可的事實。 我們將地球相對於太陽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長稱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認為是24小時或86400秒。 但人類的曆法所記述的時間其實並不完全準確,一天也並不總是24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恆定。 上世紀以來,人們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在減慢,這可能是因為月球的潮汐作用,它會讓地球「剎車」。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動力是什麼?
    在太陽系中,並非所有的天體都像地球一樣,金星的自轉方向就和地球完全相反,天王星幾乎是躺著自轉。 由於科學家並不清楚這些行星是如何誕生的,因此也很難對其進行解釋,但是很多科學家認為,這些特殊的行星,一般都在形成之初,受到了非常劇烈的撞擊。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在逐漸減慢,你知道地球沒有自轉會是什麼樣?
    宇宙中任何一個星系乃至星球都有自身規律,這些星球和星系都有自身的一些特點,而且完全不是一樣。關於這類文章美女小倩給大家詳細的介紹過,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下。正是因為這樣的秩序,我們的宇宙才會變得井井有條,讓宇宙能夠完美的運轉,讓我們人類可以很平安的生存下來,這是一個有秩序的宇宙。
  • 真有幕後黑手?
    真有幕後黑手?人類的大腦是非常智慧的,同時也是非常聰明的,這也是人類和其他的動物以及植物之間的區別,作為地球上最為聰明的動物,人類可以利用大腦去做很多一般的動植物所做不到的事情,以至於像老虎和獅子這種極具攻擊性的動物,最終也會被人類圈養在牢籠之中,再加上一些更聰明智慧的人出現在地球上之後,使得人類都快步將主要的活動範圍放在地球上,而是踏入到了外太空中了!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這種鐘錶依靠原子規律的震蕩來計時的,可以說非常準確,數千萬甚至億年誤差不會超過一秒,自從上世紀的60年代我們就利用原子鐘來測量地球的自轉周期;也就是觀察遙遠的背景恆星出現在夜空同一位置所需要的時間,科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總是在毫秒級別上輕微的大於86400秒,也就是比24小時長一點。
  • 為什麼地球會一直在自轉呢?
    最終它會停下來,因為它所旋轉的地面有摩擦力,並帶走能量。騎車下坡時拖著腳踏在地面上,讓自己放慢速度,這就是摩擦。在一個旋轉玩具中沒有太多的摩擦。所以它們可以旋轉很久。撞擊地球回到地球,現在想像地球漂浮在太空中。它會繼續旋轉,除非有什麼東西使它減速。因為地球太大了,所以要讓它慢下來需要很多能量。它沒有在地面上旋轉,所以地面不會減慢它的速度。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但無論其速度有多快,陀螺周圍空氣所產生的摩擦力會都停止陀螺的旋轉。地球的自轉讓我們想像下,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持續自轉,自轉的運動會一直持續除非有外力介入改變其原有的運動方式。但是因為地球的體積大的原因,想要改變其運動方式便意味著需要耗費更多的能量。
  • 一年縮短60天,地球自轉變慢原因何在?科學家:人類自救很可笑
    自從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生物鐘以來,對前奧陶紀的貝殼、珊瑚等化石的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每年有420天,相比較現在的365天,多了整整60多天。這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逐漸變慢。之後天文學家們對比了天文觀測數據,也得出了與地質學家一致的結論。這種趨勢是否還在繼續,地球為何會變慢呢?這也是許多人一直關心的問題。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地球自轉的原因。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地球正轉得越來越快。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著名的「地出」照片。NASA
  • 《流浪地球》裡的地球停止自轉的前因後果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太陽毀滅,從而人類傾其所有在地球上建立起了1萬臺行星發動機,想要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去太陽系之外尋找下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恆星系,然而這一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我並不關心電影本身,我關心的還是熱點下的物理教學的變化。學生們看了電影後有一些疑問,地球為什麼自轉?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我們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平均來說要比24小時多一點點,所以從1972年開始,我們會在某個時間給世界時(也就是我們的鐘表)人為加上一秒鐘,來保證計時與太陽日的準確性。 甚至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也預測地球自轉還會加速,2021年平均一天地球自轉的周期將會縮短0.05毫秒。 那麼地球為什麼會突然加速呢?未來會一直加速下去嗎? 首先我們說下,在天文學上,月球和太陽是怎樣給地球制動的?
  • 地球剛誕生時會自轉嗎?如果沒有自轉,它後來是怎麼轉起來的?
    地球的晝夜交換是自轉所帶來的,還有潮汐也需要地球自轉配合,大氣環流、洋流等等,簡單的說生命的誕生和地球自轉是脫不開干係的,聽上去是壞事?但其實地球自轉對人類是在太重要了,不過科學家想要告訴各位的是,地球一開始就是自轉的,而且轉得還相當快,正如大家所猜測的那樣,真是上帝推了它一把嗎?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雖然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感受不到,但我們的地球一直在進行自轉與公轉兩種天體移動,自轉使得地球的日照面一直在改變,也就有了24小時的晝夜輪轉,也讓地球受日照均勻,不至於出現一半沙漠一半冰川的情況。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地球真的是永動機嗎
    這一定律在地球自轉速度的產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始星雲原本就帶有角動量,在形成太陽系之後,它的角動量仍然不會損失,但已經進行了重新分布,各個星體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都從原始星雲中得到了各自的角動量。由於角動量守恆,行星在收縮的過程中轉速也將越來越快。
  • 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一天或要刪減1秒,科學家懷疑與冰川融化有關
    最新發表於《生命科學》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我們地球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以超過過去50年的速度在自轉。簡單來說,就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了。因此眾多科學家正討論是否世界時間(UTC)刪減1秒來以應對此變化,讓人類定義的時間與太空真實時間保持一致。史無前例「負閏秒」或出現!
  • 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一天或要刪減1秒,科學家懷疑與冰川融化有關!
    在原子鐘(毫秒單位計算)發明前,人們將地球自轉一周後回到面對太陽同一角度所經歷的時間,訂為「一天」,後來分為24個小時。但自1960年開始改用原子鐘定義時間後,發現地球自轉沒有一天是整整24小時的,非永遠精準的86400秒,而是相差千分之一秒左右(1970年來地球自轉時間比24小時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