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一天或要刪減1秒,科學家懷疑與冰川融化有關!

2021-01-13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一周需24小時,自轉形成晝夜,自轉軸傾斜造成了四季更替。而因為我們和其他所有事物(包括地球的海洋和大氣層)以相同的恆定速度與地球一起旋轉,所以我們沒有感受到地球在轉動。當然,無論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但實際上,地球的自轉速度其實是忽快忽慢的,沒有一天是整整24小時的。最新發表於《生命科學》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我們地球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以超過過去50年的速度在自轉。簡單來說,就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了。因此眾多科學家正討論是否世界時間(UTC)刪減1秒來以應對此變化,讓人類定義的時間與太空真實時間保持一致。

史無前例「負閏秒」或出現!

在原子鐘(毫秒單位計算)發明前,人們將地球自轉一周後回到面對太陽同一角度所經歷的時間,訂為「一天」,後來分為24個小時。但自1960年開始改用原子鐘定義時間後,發現地球自轉沒有一天是整整24小時的,非永遠精準的86400秒,而是相差千分之一秒左右(1970年來地球自轉時間比24小時略長)。

為了保持與地球自轉一致,科學家在1972年增加了「閏秒(leap second)」。閏秒的作用就是原子鐘時間配合地球自轉真實時間,視情況增加或減少1秒。

如果從整體趨勢來看,地球自轉速度是逐年放緩的。根據化石研究顯示,地球在4億年前一天只有22個小時,再往前推,地球誕生之初可能一天只有幾個小時。之所以自轉放緩,主要是月球引發的潮汐現象讓地球慢慢「減速」。數據統計顯示,地球每過100年就會增加1.6毫秒,所以世界時間固定在6月底或12月底視情況添加「閏秒」。而從1972年以來,閏秒已添加27次,其中最近一次增加閏秒是在2016年12月31日。

但從2020年開始,地球自轉時間明顯少於24小時。比如2020年7月19日,地球自轉時間比24小時短了1.4602毫秒,這也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此前記錄的最短一天是在2005年,而這一紀錄在過去的12個月裡被打破了28次。在過去一年裡,原子時間總共延遲了19毫秒。可以說,2020年是地球過去50年來自轉最快的一年。

所以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彼得·惠伯利(Peter Whibberley)提出了「負閏秒」。這就意味著不是額外添加秒數,還要視情況減少秒數。當然這個情況還要看地球自轉速度是否繼續加快。

增加或減少1秒,跟我們的生活好像沒有關係吧?

其實這裡的關係大了去。如果沒有調整時間保持與地球自轉一致,衛星通信和GPS系統就會出亂子了,我們開車無法導航,GPS無法定位。以GPS為例,其原理是GPS接收機同時接收某4顆衛星傳來的信號,信號裡包括每顆衛星的空間坐標和信號發射時間。GPS接收機再由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算出衛星距離GPS接收機有多遠,然後結合4衛星的坐標和距離,算出GPS接收機當下的位置,完成定位。

實際上,衛星定位最大的困難就是誤差。地球在轉,接收機也會動那咋辦?所以接收機必須時刻接收當地下地球自轉的時間,修正計算,儘量避免誤差,提高GPS的定位精度。而科學家在追蹤和遙控太空中的探測器時,地面指揮中心必須要精準計算距離和位置,而計算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地球自轉造成的誤差。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閏秒」是好的,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認為增加或刪減秒數以校正時間的做法可能引發混亂,曾提議廢除。比如在2012 年,增加閏秒導致全球多個大型網絡伺服器崩潰。所以他們認為,定期添加閏秒是一件既麻煩又浪費的事情。不過長遠角度看,增加或減少1秒對科學技術而言至關重要。幸運的是,廢除閏秒的提議早在2015年被否決。

地球自轉速度為何會變快?

在解釋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知道地球為什麼會轉?太過複雜的原理就不複製了,通俗來說:地球之所以會轉,是因為太陽系形成之初,有著「從龍之功」的地球被獎勵一部分「角動量」。而角動量是物體轉動的物理量,物體質量越大、轉動半徑越大、轉速越快,角動量就越大。最重要一點,角動量永遠守恆,只能互相交換

比如地球由東向西轉,當大氣向東流速變快,會對地面產生摩擦,於是地球一部分角動量就被「借走」了,地球自轉速度就會減緩;相反,大氣向東流速變慢,摩擦也會還給地球一些角動量,令地球自轉速度加快。同時地殼運動也會讓地球自轉加快,研究顯示日本2011年大地震造成地殼的某些部分發生位移,導致地球自轉加速,從而使這一天縮短了160萬分之一秒。

不過月球引發的潮汐現象,是地球減速的主要原因。月球的引力將靠近月球的潮汐往後拉,給地球「踩剎車」;與此同時,潮汐的重力也將月球往前拉,從而令月球公轉速度加快。月球公轉速度變快,地球引力會越來越拉不住它,於是月球每年平均遠離地球3.8釐米。

那2020年地球自轉加快是什麼原因引起呢?科學家目前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根據2015年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認為,地球自轉的這種變化可能是由於全球變暖所致。全球暖化造成南北極冰川融化,進而令地球質量重新分配,使得地球轉速變快。

比如冰河時期,地表被厚厚的冰層覆蓋。當冰河時期過去,冰層融化,大地就會像彈簧一樣慢慢恢復。那其他地表就會「變胖」了起來。質量重新分配,地球的自轉軸也跟著微調。以北極點為例,你以為地球的北極點一直固定一個點麼?實際上,北極點一直都正在搖晃。自1900年開始,北極點已經朝向美國東部方向漂移10米左右。但說到底,這一切都是角動量守恆的結果。

最後:

如果地球沒有遭受外力的話,比如6500年前突如其來的隕石、月球被炸了等等,地球自轉加速或減速的程度造成的影響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完全無礙。1毫秒等於1/1000秒,抽根寂寞的時間,都夠地球加速幾倍了。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一天或要刪減1秒,科學家懷疑與冰川融化有關
    最新發表於《生命科學》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我們地球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以超過過去50年的速度在自轉。簡單來說,就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快了。因此眾多科學家正討論是否世界時間(UTC)刪減1秒來以應對此變化,讓人類定義的時間與太空真實時間保持一致。史無前例「負閏秒」或出現!
  • 研究指出:隨著冰川的融化地球的自轉將會變快
    【每日科技網】   許多研究人員說,隨著地球暖化,冰川的融化可能會使地球旋轉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並且可能改變地球旋轉的軸心。  也因為一日長短,是依地球繞軸心旋轉速率而定,應此也可能受到影響,先前的研究已顯示,地球旋轉的速率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一切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理論上,地球的自轉速度大概為24小時一周,轉動一周所用的時間也就是我們定義的一天。但是地球這一個自轉的速度,現如今已經有所改變了。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一切可能只是剛剛開始。地球自轉速度突然間加快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自2020年開始,地球僅僅只需要23小時59分59秒的時間就能自轉一周了,也就是比24小時少了一秒。
  • 地球自轉加速,一天時間已不到24小時,對我們有何影響?
    宇宙中的任何天體都在規律的運動之中,地球也不例外。我們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鐘,一天是24小時,一年是365天。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演變,這樣的規律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數據來看,進入2021年來地球時間似乎變快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地球正轉得越來越快。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著名的「地出」照片。NASA
  • 地球自轉速度近年加快,科學家建議將世界時間減少 1 秒
    本文轉載自:ccyp.com雖然我們沒有感覺,但數據表明地球目前自轉速度比半世紀前還要快,一天時長實際上略短於目前規定的
  • 地球自轉速度突然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這意味著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來自英國的科學家發現,從去年開始,地球的自轉速度突然不知道什麼原因開始變快了,而且自轉速度已經達到了過去50年來最快的速度,這意味著,如今我們雖然說一天是24個小時,不過事實上
  • 【社會觀察】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那是多久,為啥?
    其實科學地來講2021年確實會比以往年份稍短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員,地球無論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會受到星際間作用力的影響,在不斷地加減速中調整。僅就當下而言,地球的自轉在加快,意味著一天在變短。「專業數據顯示,現在時間的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這是因為地球自轉速率為50年來最快。」
  • 假設地球自轉速度變快,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一天24小時是怎麼來的?我們的老祖宗將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兩小時。當然了,不比管是12或者是24,因為時刻的劃分只是為了方便人類的生產活動。我們也可以定為36個小時,當然這個已經沒有必要了。但是不論時刻分成幾個,它們的周期標準都是按照地球自轉一圈算的,通俗點也能理解成第一次太陽落山到第二次太陽落山的間隔時長。
  • 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那是多久,為啥?
    其實科學地來講2021年確實會比以往年份稍短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員,地球無論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會受到星際間作用力的影響,在不斷地加減速中調整。僅就當下而言,地球的自轉在加快,意味著一天在變短。「專業數據顯示,現在時間的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這是因為地球自轉速率為50年來最快。」
  • 2020年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2021-01-11 17:59:03 來源: 科技你懂的 舉報   地球正轉得越來越快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雖然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感受不到,但我們的地球一直在進行自轉與公轉兩種天體移動,自轉使得地球的日照面一直在改變,也就有了24小時的晝夜輪轉,也讓地球受日照均勻,不至於出現一半沙漠一半冰川的情況。
  • 地球自轉開始加速?霍金預言或將成真?人類難道已經走向滅亡?
    環境被破壞,最後終究是要由人類自己來買單的,這些頻繁的自然災害就是如此。今天跟大家說一個讓人不安的消息,根據英國的科學家的發現,從去年開始,地球的自轉速度就開始突然變快,達到了過去50年來最快的速度,通過「原子鐘」的計算,如今的地球一天的時間已經是相比於之前少了1秒了。而且更讓人感到不安的是,地球自轉的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也讓地球受日照均勻,不至於出現一半沙漠一半冰川的情況。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地球的任何微小變化都會對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的生物產生巨大影響。太空視角下的一個小水花,對地上的人們來說或許就是恐怖的海嘯,地球一角的顫抖,就是一次天崩地裂的地震。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文後會解釋為什麼)地球自轉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周期是十分穩定的,但是它並非是一個絕對的常數,我們能夠精確到毫秒(1毫秒等於0.001秒)級別來測量地球的自轉周期的變化,得益於原子鐘的出現。所以科學家預測在未來,尤其是2021年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且加劇,一年中平均每天會比24小時短0.05毫秒。因此有些人已經提出現在不需要正閏秒了,看來要引入負閏秒了。也就是在規定的時間給世界時減去1秒。看到這裡你肯定很困惑,為什麼地球自轉會加速?
  • 地球自轉速度達到 50 年來最快
    地球自轉速度達到了 50 年來最快,今年的時間可能過得比過去 50 年都要快。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因為地球自轉速度變快,現在每天也過得更快了,一天 24 小時會提前半毫秒結束。現在負責計時的科學家們正在討論,是否應該刪除一秒鐘來讓時鐘與地球自轉速度保持一致。
  • 地球自轉在變快 2021或將成為史上最快一年
    這是因為地球自轉的速度一直在變化。 近期,科學家們發現地球正在以50年來最快的速度自轉。地球上一天的長度是由地球自轉一周定義的。這就意味著,隨著地球自轉變快,地球上一天的時間也在變短。 科學家們預測,2021年地球的自轉還會繼續加快,所以今年很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年。據預測,2021年最短的一天將是7月9日,比86400秒少約1.88毫秒,全年平均每天將比86400秒少0.05毫秒,一共將減少19毫秒。
  • 地球轉速快了,一天不足24個小時?你怎麼看?
    據央視新聞,研究顯示,從2020年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趨勢,自轉速度已達過去50年來最快速度,這意味著,一天已不足24個小時了!地球自轉為什麼突然變快了?全球變暖在其中產生哪些影響?2021年會過得更快嗎?據新華視點報導,科學地來講,2021年確實會比以往年份稍短。作為浩瀚宇宙中的一員,地球無論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會受到星際間作用力的影響,在不斷地加減速中調整。僅就當下而言,地球的自轉在加快,意味著一天在變短。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地球繞軸自轉是近代人類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而現在這一現象已經成為全人類認可的事實。我們將地球相對於太陽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長稱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認為是24小時或86400秒。但人類的曆法所記述的時間其實並不完全準確,一天也並不總是24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恆定。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計算機有點吃不消
    我們將地球相對於太陽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長稱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認為是24小時或86400秒。 但人類的曆法所記述的時間其實並不完全準確,一天也並不總是24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恆定。 上世紀以來,人們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在減慢,這可能是因為月球的潮汐作用,它會讓地球「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