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秋天的月亮,為什麼說月亮是逞嬋娟?

2020-12-05 初衣勝雪

樓上與池邊,難忘復可憐。

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

流處水花急,吐時雲葉鮮。

妲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唐朝李商隱《秋月》

詩文漫讀:在秋天的池邊與橋邊,難忘那秋天的月亮。

垂簾打開,是最明亮的夜晚,涼蓆捲起,是初秋的天。

它照在了潺潺的溪水上,那月光與水花激射,她照在了樹木的葉子上,那葉子分外的清鮮。

月光如嫦娥,不施粉黛,她只是寂寞的,寂寞地揮灑著那些清亮的美麗,寂寞的跳舞呀!

初衣解詩:我喜歡這一首詩,因為這首詩有的散文之美。看似閒閒淡淡,卻讓人回味。仿佛鬱達夫故都的秋。但明顯李商隱生在唐朝,他要寫的是秋天的月。

秋天的月亮掛在天邊,李商隱有一種超常的共情感。在池邊,在橋上。他其實沒有說明,但是這分明寫了兩個月亮,一個在天上,一個在水裡。

我們小的時候常常讀詩,說唐代的可憐是可愛的意思。但是現代人的可愛,已經沒有了那一種憐惜的深情了,只是一種視覺的萌美。但是在唐朝,可憐真的不僅僅是可愛,可憐代表著愛和同情兩種共生的感情。

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說得既是月亮又是曾經在月亮下發生過的一些情愫吧。

然而,我們重點仍舊回到月亮。「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就是秋天的月亮。它應該不是八月十五,它應該是某一個天上無雲的夜晚,或者是15之後的16 ,17或者18,只有那個時候,月亮不與人類分享,獨自有默默孤寂的清輝。

你看這月光在做什麼?她追逐著溪水的浪花,她撫摸著樹上的葉子。她將自己銀色的紗鋪滿世間,像一個寂寞的仙子,聽得見半夜裡銀鈴的笑聲。當然聽到的,只有李商隱。

但是李商隱分明知道她的孤寂。不施粉黛,一塵不染的月亮仙子,在寂靜無人的夜晚,播撒著美,但那美分明有種冷。有種任性,有種被壓抑的活力,又或者說那一種寂寞,是有著力量的。

我該如何說起這首月亮?他仿佛只是寫月亮。但是你明明感覺到他不只是在寫月亮。

他寫的是,他無法觸摸的像月亮一樣的愛人。在某一個地方孤寂的清修著,他知道她心底的那一點無奈,他知道她用最高貴的方式發洩她的孤獨。只是因為一種命定。

李商隱曾經愛過一個像月亮一樣的仙女。那是一個跟隨公主出家的修行女子。他們發生過人生最美的愛戀,又最終因為身份的原因,不得不分開。但是有情人的心底,永遠有別人到不了的知解。他知道對方的執意苦修,半為修道半為他,但是現實又能如何?這份永遠遺憾的情感,最終升華成心裡永遠的牽掛,和他人理解不了的知解。

比如李商隱知道,在每一個月圓的夜晚,這個女子必定會為他祈福,哪怕是站在高山雪樓的冬天,她也會站在最高的地方,不動聲色的守望遙遠的他。

他知道。所以他也將每年最美麗的月亮,放在了心底,送給了她。送給了她人生無限的寂寞,送給了自己永恆的牽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首月亮,有一種散文一樣輕柔而清冷的美,一方面謳歌秋月的美麗,另一方面,卻又揭開了情人間獨特的惆悵心理。因為他知道對方在逞嬋娟。是為他而逞,也是為了讓遙遙無期的寂寞的流年!

「樓上與池邊,難忘復可憐。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流處水花急,吐時雲葉鮮。妲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中秋探源:「嬋娟」僅指月亮嗎?蘇軾筆下的「嬋娟」來自何處?
    開篇就是發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讓整首詞圍繞思念與月亮展開思考與想像,把人間的悲歡離合緊密地與月亮的圓缺陰晴結合到一起,極富浪漫色彩,又蘊含著深刻的意義,似乎在說:人的榮辱悲歡就如同這亙古的月亮,陰晴圓缺是自然而又現實,我們沒必要總是想到團圓,雖然我們彼此分離,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讓我們共同欣賞這中秋的月亮,在這節日裡,共同的思念也就是人間最美好的事情。
  • 臘月的月亮最美,你看過幾回?
    有人說最美的月亮是秋天的月亮,大而圓,皎潔而明麗,金風玉露,人間同仰看,天涯共此時。有人說最美的月亮是春天的月亮,帶著朦朧的朝氣,帶著一切憧憬和希望。但是很少有人看冬天的月亮。就是因為戶外寒冷,年關多事,穿著笨重的人,有種種現實的困頓與忙碌,但實際上,臘月的月亮最美,因為它的光最清最聖潔。紅樓夢中,林黛玉有一句「冷月葬花魂」,但從來沒有人清楚,在秋天裡的林黛玉,為什麼會用這樣的一句話,彼時,是大觀園秋天的夜晚,她和史湘雲所見的無非是一池荷花。
  • 月亮為什麼跟著人走?你不知道的秘密,月亮背後的科學。
    在每年的中秋節,很多人都會唱出這樣的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其實這樣的一句詩句,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著自己非常深刻的了解,你會大家都知道,千裡共嬋娟。就是在很遠的地方都有共同的一個月亮。有人你會發現其實自己所在每一個地方,在路上慢慢的走著走著,月亮也會跟著自己走,那麼月亮究竟為什麼會跟著人走呢?我們一起去揭秘一下。其實我們要知道月亮是不會跟著人走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科學道理,但是為什麼在人前進的時候,我們會看見月亮也在慢慢的前進,究竟是為什麼讓我們有了這樣的一個錯覺呢?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但是詩人最妙的地方在於,不是說自己秋思,而是「不知秋思落誰家」,巧妙將個人的愁緒與千千萬萬人的愁緒連通起來,讓詩味擴大,餘味悠悠,真是妙不可言。第2首,《霜月》: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 描寫月亮的詩句 有關月亮的詩詞賞析
    導讀:月有陰晴圓缺,描寫月亮的句子有很多,方式也有很多種,那麼你知道描寫月亮的詩句有哪些嗎?古人對於月亮的描述寄託了很多情感,有親情有友情也有愛情,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對有關月亮的詩詞賞析,感興趣的朋友快點來看看吧。
  • 月亮為什麼會變臉?
    《十萬個為什麼之遨遊宇宙》系列內容由「科學維他命」獨家原創,用語言、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帶你認識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幾分鐘有趣有料的知識,幫你成為科學小達人。月亮為什麼會變臉?關鍵詞1:月亮圓缺變化關鍵詞2:來自月亮的祝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中國古詩詞中,人們常用「嬋娟」「玉盤」「銀盤」來形容月亮,且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尤其是中秋節,漂泊他鄉的遊子,便將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月亮之上。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作為一首中小學生必背的課本詞,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就沒必要對詞義和情感多做分析,只有一點,末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我們都知道「嬋娟」在這裡代指明月,但為什麼要說嬋娟,不直接寫「千裡共明月」呢?
  • 月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究竟代表了什麼?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中秋是中國人每個秋天都不會忘記的節日水果月餅大閘蟹……除此之外誰都不會忘記抬頭的一輪滿月那麼月亮歐陽修說: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陳亮說: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納蘭性德說: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哪怕是我們常說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它後面的那句都是:花有清香月有陰。
  • 又到中秋賞月時,你知道這些月亮的別稱嗎?——拿走不謝哦!
    能入飛花令的字都是古詩詞中常常用到的,其實,古人喜月,常以月亮為題吟詩作賦,寄情抒懷。《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師父黛玉就教她詠「月」。在詩詞中直接提到「月」字的固然不少,還有更多的時候,是用其他字詞來取代月亮,時間久了,這些字詞就成了月亮的專屬代名詞。
  • 文學小知識——月亮的別稱
    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亮的許多別稱,都來源於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傳說月亮上有玉兔在長年累月地搗藥,由此產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別稱——玉兔、白兔、銀兔、冰兔、月兔。玉兔搗藥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別稱。
  • 關於月亮的別稱與詩句,好美!
    月亮的別名。 南朝梁何遜《七召·神仙》:「顧兔才滿,庭英紛而就落。 2、冰兔。 指月亮。 如唐代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冰兔半升魄。 3、桂兔。
  • 月亮是從哪邊升起的 月亮是從哪邊升起下落的
    那白天有太陽,夜晚就有月亮,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月亮升起的的方位在哪邊,那你知道月亮是從哪邊升起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月亮是從東邊升起來的。以地球為參考點,月亮在升起之後,是自東向西移動的。但是兩者的周期不同,所以就造成了月亮被人們看到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說它升起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是一個相對的位置。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亮的升落是地球自轉引起的一種視運動,由於地球從西向東轉,所以月球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 為什麼白天有時候也能看到月亮?科學家解析原因:答案很簡單!
    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之後月亮便接替了太陽,照耀著地球。如果說太陽光類似地球的父親,那麼月亮光可能就是地球的母親的。太陽光每天照耀著地球,給予地球億萬種生命能量,而月光在夜晚溫柔照耀著地球,撫慰著每一個生靈。月亮其實和太陽一樣對地球非常重要。
  • 古代詩詞裡關於月亮的詩句,首首令人感動
    在我國古代,詩人們通常都把月亮當做思念的代表,由此作出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詞,下面我們一起來品一品吧。1.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真相:每月初一是沒有月亮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在1000多年前就總結的非常經典!月亮總是盈了又要虧。我們把它叫做月相的變化。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上半個月月亮從無到有,逐漸變的飽滿,從新月變為滿月,下半個月則從滿月變為殘月。
  • 2018中秋節說說朋友圈搞笑句子 關於月亮唯美心情說說
    2018中秋節說說朋友圈搞笑句子 關於月亮唯美心情說說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氣溫涼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 中國古人何以對月亮情有獨鍾
    一、「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月亮與歷史月亮,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宇宙精靈,《史記天官書》雲:「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說明四季,春屬木,夏屬火,夏秋之交屬土,秋屬金,冬屬水。秋天,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是「金之神」。
  • 整理了一些關於月亮的文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滿地都是六便士,我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被嚼碎了變成星星,你就藏在那漫天星光裡。 你會找到別的星星,可我只心動一個月亮。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是什麼呢?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這句話是語文中互文的修辭手法,並不是說一定是十六的月亮最圓。民間有句俗語: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們常規理解是這樣的,農曆每個月月亮最圓滿的時刻往往不是在十五日之夜,而是在十六日的晚上。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誤解。這句話只不過是一種修辭的手法,真正的理解應該是十五、十六的月亮都可能是最圓的,要視乎當月的具體情況。
  • 今晚的月亮
    那天吃過晚飯去院子裡刷碗,轉身抬頭看到了東邊天空剛升起的月亮,大概是剛升起的原因吧,又大又圓,泛著昏黃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