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2020-12-04 隨手談詩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千古詠月懷人的佳作,當時蘇軾在密州,和他最愛的弟弟蘇轍相別七年未見,於是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月圓之夜,蘇軾見月起興,把對弟弟的思念和祝願寫進了詞裡,詞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首詞非常符合宋人作詩詞的特點,在抒情懷人的同時,也蘊含著對人生哲理的追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作為一首中小學生必背的課本詞,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就沒必要對詞義和情感多做分析,只有一點,末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我們都知道「嬋娟」在這裡代指明月,但為什麼要說嬋娟,不直接寫「千裡共明月」呢?

嬋娟的3種含義

1、美麗的女子

分別看嬋、娟兩個字的含義。

嬋,形聲字,從女,單聲;

娟,形聲字。從女,從肙,肙聲。

這兩個字都從女,自然是形容女子,怎樣的女子呢?姿態柔美的、長曲婀娜的、明媚純潔的女子,《說文解字》曰:「嬋娟,態也。」意思是說,嬋娟,指姿態柔美的女孩子。體態美、狀態好的女孩子,就算五官稍差,也給人一種氣質美人的感覺,所以嬋娟,自然是指美麗的女孩子了。像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一定認識幾個名字裡帶有「娟」字的女孩兒,這是父母對女兒的美好祝願。

2、美好的事物

嬋娟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竹子,在古人心中就是非常美好的植物,蘇東坡一生愛竹,而竹子的形象是亭亭玉立的;綻放的花朵也給人花開富貴的美好;又如春天,萬物勃發,生機勃勃,也是非常美好的季節。因此,像花、竹、春天這一類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叫做嬋娟,唐朝詩人孟郊作《嬋娟篇》就寫道:

「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

3、代指月亮

月亮在古代詩詞中的含義非常複雜,它既能象徵離別,又能象徵團圓,但無論是離別亦或是團圓,心中所懷念的人,總是至親至愛之人,一個普通的點頭之交,你不可能在中秋之夜看著月亮想他,因此蘇東坡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未圓之時,尚有缺口,所以象徵著離別,而當滿月之時,又象徵著團聚。

又,傳說中月亮裡面住著一個美麗的仙女,名叫嫦娥,蘇軾在詩詞中經常明裡暗裡提到嫦娥,如《少年遊·潤州作》寫道:「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也不知道他對嫦娥到底有多喜愛。

嫦娥是一個綽約的仙子,住在月宮中,當人們看到月亮,就想起這位仙女,就浮現出許多美好的意象,於是乎,嬋娟也就可以代指嫦娥或者月亮了。

千裡共嬋娟

那麼,為什麼在這首詞裡,要用「嬋娟」來代指「明月」呢,首先,蘇軾用來懷念蘇轍的這輪明月,是非常美好的,嬋娟又有美好之意,其次,如果直接寫「千裡共明月」,就顯得過於直白,用「嬋娟」來代指,就多了幾分含蓄美。

而且,如果直接寫「千裡共明月」會跟前人詩人撞車,南朝詩人謝莊作《月賦》有「隔千裡兮共明月」之語,東坡這裡顯然是用了謝莊這一典。

唐朝詩人劉長卿《琴曲歌辭·湘妃》有句雲「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你看,嬋娟是美好的女孩子,蛾眉本意也是指女孩子彎彎的眉毛,但放在這句詩裡,就是代指月亮了,和東坡這句「千裡共嬋娟」異曲同工。

與之相類的詩詞也有許多,如張九齡《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牧詩《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裡與君同」,都是表達了對遠方親友的強烈思念,但是蘇東坡這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境界顯然更高,格局更大,「但願人長久」是時間概念,「千裡共嬋娟」是空間概念,要突破時間的局限,打破空間的阻礙,連時空都不能阻止我對你的思念,這是何等博大的精神境界,上一個把月亮寫出這等境界的男人,名字叫李白: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詩仙,蘇軾坡仙,有些詩句,真的只有仙人才能寫得出來,我等凡人,只要跪著讀就行了,學是學不來的,這輩子也學不來的,八輩子都學不來的。

相關焦點

  •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文·段宏剛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代表作《水調歌頭》中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意思為:希望世上的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長久地廝守在一起,即使天各一方,彼此也能享受到皎潔的明月,寄託思念之情。
  • 中秋探源:「嬋娟」僅指月亮嗎?蘇軾筆下的「嬋娟」來自何處?
    作者:陳二虎一、蘇軾的「嬋娟」表達了什麼中秋節漸近,不由想起蘇軾的那闕《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也成了民俗中中秋節最詩意最美好的祝福。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把這「嬋娟」解釋為月亮,這僅僅是最淺顯的解釋。那麼,這「嬋娟」兩字到底表達了什麼?
  •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啥?詩詞大會100人裡,只有9個人答對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啥?詩詞大會100人裡,只有9個人答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全詩如下: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就是這樣一首千古名作,卻成了5季詩詞大會中最難的題,因為百人團只有9個人答對了。
  • 《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當我仰望星空,看到一輪明月高懸,心裡總會十分嚮往,這浩瀚的星空,到底有多少神秘的寶藏,我問孩子,月球到底是什麼?孩子說月球掛在天空,好像動畫片的背景,也像一個大月餅,閃閃發亮,走進一看,是白色的,上面還有很多小坑坑。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像穿越者所寫?其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但是,「難」不代表做不到,「少」不代表沒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這樣一篇封神之作:全詞19句,句句是名句。這裡對「名句」的定義,不只是膾炙人口,而且是兼具藝術性與哲理性,既有語言之美,又有思想之美,不僅被選入了小學課本,還被重新譜曲演唱。其詞曰: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初中名言名句知識點:常考古詩文總結
    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與孟子「捨生取義」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這一名句是: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望著明月遙祝兄弟平安,現在人們也常常用來祝福親友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6、《馬說》一文中揭示千裡馬被埋沒原因的句子是: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香爐」到底是什麼?詩詞大會20位高手答錯
    相信喜歡古詩詞的朋友都有一種感受,有時候我們平常經常讀到並且使用的詩句,我們理解的意思其實和這句詩原本的意思並不相同。就像蘇軾在《春宵》一詩中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現在被廣泛用來形容男女情愛,但實際上這句詩在原詩中就是字面意思,說的是春夜短暫而可貴,有勸人珍惜時光的意思。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蘇軾與弟弟7年未見,思念時寫下一詩,全篇名句,現很多人都會唱
    蘇軾不是被降職就是在降職路上!他的一生可謂是坎坷的,當了多年官,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不盲目聽話於人,他才華橫溢,胸襟寬廣,意氣風發,但是他也在遭受著別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又是一次降職。由於與王安石這些人有不同的政見,所以蘇軾便要求調任到京外去做官。他曾要求調到與弟弟蘇轍相對近的地方做官,以便多聚一聚。公元1074年,蘇軾出差到了密州。
  • 中秋:人好月嬋娟|我們的節日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漢朝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幾千年來,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詩云,「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 蘇軾和蘇轍各寫一首《水調歌頭》,可謂平分秋色,百年來難分高下
    對於蘇軾的《水調歌頭》,大家都很熟悉,這首千古名篇可謂句句經典,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蘊藏著濃濃的思念與親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蘇軾最有哲理宋詞,「此心安處是吾鄉」,這裡的「心安」是啥意思
    「此心安處是吾鄉」雖然出自柔奴(王定國侍女,即寓娘)之口,但是卻表達出了蘇軾內心所想的。對於這一句宋詞的翻譯,大多數都認為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但是卻並沒有搞清楚蘇軾所說的「心安」究竟是什麼?首先,「心安」指的是濁世之中的獨善其身。
  • 這首詞的開頭成為千古名句,但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很少
    說起詩詞,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從小上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背誦各種各樣的詩詞。詩以唐代最有名,而詞以宋代最為出名。而提起宋詞就不得不說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了。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 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 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 中秋亦是團圓節,人們聚於桌前, 飲酒賞月,說著團圓美滿; 遠在異鄉的人,則舉頭望月,眸中盛滿思念。
  • 中秋特別篇|月相表,為何人見人愛?
    [腕錶之家 鐘錶文化]「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宋神宗熙寧九年,蘇軾因為和當時的當權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調任密州,本以為能與蘇轍多見面卻未能如願。中秋夜,蘇軾望月之時思念之情湧上心頭,故而寫下了水調歌頭,後來這首詞也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的這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已然成為了遊子們表達心情的名句。
  • 談及「中秋」詩句只能想起李白蘇軾?與月為友的其實大有人在
    江月何年初照人?」但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最終只好惆悵地發現,「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水光月色消融於無際,讓人深味著人生短暫的寂寞,從而更加呼喚生命間的溫情;回憶起今夜的扁舟子與相思明月樓,當然也為搖情的落月披上了多情的面紗。在月夜之下,人們最能享受閒適與清歡,拋卻塵囂與世俗的煩惱,暫時沉浸在自然之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 迎中秋 賞名詩英譯——蘇軾《水調歌頭》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許淵衝先生譯作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Wine 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