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 賞名詩英譯——蘇軾《水調歌頭》

2020-12-08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還有不到兩周就是中秋節了,各類月餅廣告和推廣已經鋪天蓋地,離家的遊子可能琢磨著要不要回家過節。英語點津為大家準備的中秋節禮物就是一首首經典名詩及其英文版本,一起來欣賞學習吧!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許淵衝先生譯作

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

I do not know what time of the year

』Twould be tonight in the palace on high.

Riding the wind, there I would fly,

Yet I’m afraid the crystalline palace would be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I rise and dance, with my shadow I play.

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it be as gay?

The moon goes round the mansions red

Through gauze-draped window soft to shed

Her light upon the sleepless bed.

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the oft full and bright?

Men have sorrow and joy; they part or meet again;

The moon is bright or dim and she may wax or wane.

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

So let us wis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林語堂先生譯作:

How rare the moon, so round and clear!

With cup in hand, I ask of the blue sky,

"I do not know in the celestial sphere

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

I want to fly home, riding the air,

But fear the ethereal cold up there,

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 are so high!

Dancing to my shadow,

I feel no longer the mortal tie.

She ro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

Why does she, bearing us no grudge,

Shine upon our parting, reunion deny?

But rare is perfect happiness--

The moon does wax, the moon does wane,

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

I only pray our life be long,

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Helen 編輯)

 

相關焦點

  • 蘇軾和蘇轍各寫一首《水調歌頭》,可謂平分秋色,百年來難分高下
    公元1074年,蘇軾來到密州,與兄弟相聚的願望再次落空。兩年之後,思念之情在他的心中湧動。恰逢中秋月圓之夜,蘇軾感慨萬千,看著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乘著酒興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數百年來一直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轍其實也回了蘇軾一首《水調歌頭》,同樣堪稱經典,兩首詞各有千秋。
  • 古詩詞英譯|蘇軾《定風波》
    在2021年第1期節目中,「永遠25歲」的譚詠麟譚校長第一次用廣東話和普通話演唱了蘇軾的經典詞作《定風波》,他的瀟灑演繹令人耳目一新。今天,小編選取了幾位名家的英譯版與大家一同欣賞,看看不同的語言是否同樣能夠傳遞出原詞的曠達灑脫。定風波〔宋〕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像穿越者所寫?其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但是,「難」不代表做不到,「少」不代表沒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這樣一篇封神之作:全詞19句,句句是名句。這裡對「名句」的定義,不只是膾炙人口,而且是兼具藝術性與哲理性,既有語言之美,又有思想之美,不僅被選入了小學課本,還被重新譜曲演唱。其詞曰: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寂寞思索:卻落凡間耳中聞,蘇軾《水調歌頭》嘆詠
    贊詩:本應天上贈仙人,卻落凡間耳中聞,日月輪轉悲歡合,感時淚流多審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漢詩英譯 | 在老瓦山看見斑鳩
    劍 男,原名盧雄飛,湖北通城人,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文學創作,發表有詩歌、小說、散文及評論,有詩歌入選多種選集及中學語文實驗教材,著有《激憤人生》《散頁與斷章》《劍男詩選》,現在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教,《語文教學與研究》雜誌主編本詩由
  • 蘇軾發現不明飛行物,寫下一首詩引發千年懸案,至今都搞不明白
    辛棄疾《水調歌頭》:「回首日邊去,雲裡認飛車。」途徑鎮江時,蘇軾曾前往金山寺拜訪寶覺、圓通兩位長老,其後他夜宿山寺,得以欣賞一江夜色,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此詩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十二句為上,主要描寫了金山寺江上景色,抒發了思鄉之情。 自第十三句始,正是蘇軾目睹不明飛行物的情形。剛才月亮從江面升起,二更時辰又落下山去,只剩夜色一片漆黑。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丨周末讀詩
    近千年前,蘇軾曾在黃州城的赤壁懷古,遙想三國時期的「千古風流人物」,無限感慨中,揮筆寫就流傳百世的名篇。如今我們回看歷史,蘇軾也成了他自己口中所說的「千古風流人物」,且被喜愛的程度絲毫不曾因漫長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反而日益得到更多人的青睞與推崇。9月1日在故宮開展的「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讓這位詩書畫全才再次成為文化熱點,正如他在世時一直是北宋文壇的焦點。
  • 蘇軾的月亮與悼亡詩:今晚月亮上是什麼時間?
    近千年前,蘇軾曾在黃州城的赤壁懷古,遙想三國時期的「千古風流人物」,無限感慨中,揮筆寫就流傳百世的名篇。如今我們回看歷史,蘇軾也成了他自己口中所說的「千古風流人物」,且被喜愛的程度絲毫不曾因漫長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反而日益得到更多人的青睞與推崇。9月1日在故宮開展的「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讓這位詩書畫全才再次成為文化熱點,正如他在世時一直是北宋文壇的焦點。
  • 蘇軾與弟弟7年未見,思念時寫下一詩,全篇名句,現很多人都會唱
    蘇軾與弟弟蘇轍分開後,已有七年沒有團聚。此時此刻,蘇軾正面臨著一輪明月,他的心心潮起伏。他喝酒喝到第二天早上。於是,他邊喝酒邊寫詩,思念七年未團圓的弟弟蘇轍。這首詩詞就是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月幾時有》這首歌的原著——《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王安石和蘇軾最相似的兩首詩,富有哲理,千年難分高下
    經常看到有文章說蘇軾和王安石不合,時不時便上演文學大戰。 流傳最廣的便是關於蘇軾改字的故事。 傳說有一次蘇軾前去拜訪王安石,王安石在午睡。 蘇軾不小心瞄到王安石書桌上的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詠菊》。
  • 吳其堯︱古詩詞中「處」字的理解與英譯
    杜甫《述懷》詩:「……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沉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歡會處,即歡會之際也。劉長卿《江州留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詩:「江海相逢少,東南別處長。」別處,相別之時。順便提一下,《王力古漢語字典》「處」(念四聲)條同引劉長卿這兩句詩,也標明「處」為時候、時刻。估計是採納了王鍈先生的研究所得。楊萬裡《兒啼索飯》詩:「朝朝聽得兒啼處,正是黃粱欲熟時。」
  • 讀詩|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關於月亮的詩詞,哪句最得你心?
    賞過了昨晚的明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月色」吧。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丙辰中,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首《水調歌頭》是蘇軾中秋之夜寫給弟弟蘇轍的。蘇軾一生跌宕起伏,幾經貶謫,最遠甚至到了當年荒無人煙的海南。然而,東坡先生天性曠達,真正是把酸甜苦辣都過成了詩。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道盡了人生真諦。如果窮通難料,那就不妨細細品味生命的每一種饋贈吧!至少,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值得牽念的人。
  • 美得沉醉的中英雙語詩畫集-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在片中,BBC對中國詩詞不吝讚美,還特意請來了曾出演《指環王》的英國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朗誦英譯古詩。  濃厚抒情的英式莎翁腔與中國詩詞,竟無比契合,共同慰藉了焦慮浮躁的人心。  作為中國人的精神力量,古詩早有足夠的底蘊,哪怕穿越文化、空間、歷史,變成另一種語言,也美得讓人動容。
  • 蘇軾寫詩詞背後的趣事:給王安石續詩,結果被他貶到黃州看菊花
    於是這個憨憨提起筆來,續詩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回來以後,看了這兩句詩,心裡很不滿意。他為了用事實教訓一下蘇東坡,就將他貶去了黃州。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
  • 蘇軾在雨中所寫的的詞,短短4句話,是什麼讓林語堂看後讚不絕口
    在這眾多的文人墨客裡面,我想我最喜歡的就是蘇軾了,也許是《水調歌頭》裡,那抹憂傷與仙氣觸動了我的心弦。所以我才會在眾多文人墨客中唯獨喜歡他。看蘇東坡的一生與其的經歷,我更多的感受蘇東坡是孤獨的,他是個孤獨的詩人所以蘇東坡才寫出這樣一首詩:《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白開元:英譯泰戈爾詩歌的藝術特色
    為紀念泰戈爾誕辰150周年,5年前我著手翻譯詩人的8個英文集子,即《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情人的禮物》《渡口集》《採果集》和《遊思集》,2010年9月譯完,相繼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在每個譯本中附上英語原作,並希望我為每首詩寫簡析。我從泰戈爾英文作品選第一卷的附錄中尋找原作。
  • 蘇軾告別子由,獨騎瘦馬踏殘月,這首詩發自肺腑,更令人浮想聯翩
    蘇軾和蘇轍從小在一起讀書,又一起赴京趕考,並同時進士及第。此後蘇軾遭遇貶謫,弟弟雖也受到牽連,可是不僅沒有讓兄弟感情冷漠,彼此間卻反而更加惦記對方。蘇軾在密州時就曾寫下名作《水調歌頭》,就是因為非常懷念子由而創作的。詩人中秋望月懷人,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思念。
  • 每日一句英譯英:Survival of the fittest
    每日一句英譯英:Survival of the fittest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 遠離中文理解:不過,只有那些翻譯得非常非常經典的英譯漢範例不在此列。比如:Survival of the fittest這句經典英語的經典中文譯文是不能不知道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蘇軾這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僅讀懂3句,能讀懂4句者堪稱高手!
    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詩的作者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就是蘇軾,號東坡。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其中,蘇過出生於1072年,當時他父親蘇軾35歲,中年得子,本來應該開心。
  • 許淵衝回應抄襲指控:譯前看過名家譯作 但我翻譯得更好
    前青海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黃少政在閱讀許淵衝所著的《中詩英韻探勝》一書時,得出了許淵衝英文水平低、諸多詩作為抄襲的結論,並寫下《許淵衝如何抄襲中詩英譯的名家弗萊切、韋利和方重》(下稱《許》)一文,界面文化曾對此事進行報導。在撰寫這篇報導時,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曾經試圖聯繫許淵衝,但未果。在這篇報導刊載後,許淵衝才通過學生讀到黃少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