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高精度三維地形模型出爐!解析度高達每像素25釐米

2020-12-05 博科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多特蒙德大學的科學家在ESA/Roscosmos ExoMars火星車漫遊者Rosalind Franklin的著陸橢圓內生成了高精度三維地形模型。數字地形模型(DTM)的解析度約為每像素25釐米,將幫助科學家了解該地區的地理和地質特徵,並規劃火星車漫遊者繞的路徑。為了提高模型的準確性,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技術,將大氣數據集成到數字生成的場景中。

這些模型將由Kay Wohlfarth於2019年9月16日星期一在日內瓦舉行的EPSC-DPS 2019年聯席會議上提交。數字地形模型(DTM)是基於NASA火星偵察軌道器上的HiRISE儀器拍攝的火星高解析度圖像。HiRISE Imagery已被廣泛應用於經典的立體方法,即將兩幅從略微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圖像組合在一起,以創建景觀3-D圖片。然而,傳統的立體聲技術在應用於無特徵、均勻的區域時具有局限性,這些區域具有許多塵埃和沙塵的行星表面特徵,包括火星車漫遊者的著陸點。

歐空局ExoMars著陸點選擇工作組為Rosalind Franklin選擇了OXIA Planum著陸點,該著陸點相對平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硬著陸風險,並確保火星車執行其任務的可及性。該地區含有來自古代河床的粘土礦物和結構,可能承載著過去生命的痕跡。為了增強數字地形模型,多特蒙德大學研究小組應用了一種名為「陰影中的形狀」技術,將圖像中反射光的強度轉換為表面坡度信息。這些坡度數據被集成到立體圖像中,從而改進了對3-D表面的估計,並實現了重建景觀中可能的最佳解析度。

有了這項技術,即使是小規模的細節,如火山口內的沙丘漣漪和粗糙的基巖也可以再現。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馬塞爾·赫斯(Marcel Hess)說:我們特別注意光和火星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向太陽傾斜的區域看起來更亮,而面對太陽的區域看起來更暗。該方法使用了一個聯合反射率和大氣模型,它結合了表面的反射以及擴散和散射光的大氣效應。羅莎琳德·富蘭克林ExoMars火星車漫遊者將攜帶一套科學儀器來分析OXIA Plum的巖石和表面環境。

為了觀察地表下的情況,它攜帶了一個鑽頭,它將檢索樣本並將它們送到船上的實驗室,該實驗室旨在檢測生物特徵,以及探測地下水含量的儀器。這項任務將於2020年夏天用俄羅斯的質子-M發射器發射,並於2021年3月到達火星。

博科園|研究/來自:EuroPlanet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模型精度,解析度,比例尺,看一遍通通搞定
    (暴躁上線)「什麼是1:500,直接告訴我你需要幾釐米精度的模型,不行嗎?」如此草率的回答,甲方爸爸怕是要跟你揮揮手,say goodbye作為一名專業過硬的測繪工程師,此刻的你應根據比例尺快速換算模型精度,測算飛機作業航高,判斷作業可能性,再回復甲方爸爸一個完美的方案。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圖出爐 火星荒涼表面被清晰展示
    18億像素火星全景圖出爐 火星荒涼表面被清晰展示原標題:18億像素!火星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出爐」科技日報訊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日前拍攝到了火星地表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將火星荒涼表面清晰地展示於世人眼前!據NASA網站近日報導,這張圖像由「好奇」號在2019年感恩節假期期間拍攝的1000多張圖像合成,高達18億像素。
  • 世界最大全景照片出爐 像素高達3650億(組圖)
    原標題:世界最大全景照片出爐 像素高達3650億(組圖)   這張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需要35小時的連續拍攝,用抓拍到的7萬張照片合成3650億像素的勃朗峰全景圖(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26日報導,由義大利攝影師菲利普·布倫吉尼(Filippo
  • 18億像素!火星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出爐」
    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期間,「好奇」號拍攝到火星表面迄今最高清全景圖。圖片來源:NASA官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日前拍攝到了火星地表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將火星荒涼表面清晰地展示於世人眼前!
  • 谷歌地圖衛星升空 解析度提高至50釐米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谷歌地圖衛星升空 解析度提高至50釐米
  • 【A4紙尺寸】A4紙的像素和解析度 A4紙尺寸是多少釐米
    【A4紙尺寸】A4紙尺寸是多少釐米 A4紙的像素和解析度 A4紙尺寸是多少釐米 A4紙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216定義的,規格為21*29.7cm(210mm×297mm),世界上多數國家所使用的紙張尺寸都是採用這一國際標準。
  • 衛星影像也能實景三維建模——用三維遠觀地球
    空間信息的應用已經逐漸從二維到三維上進行轉變。在三維場景中,地物的表達更詳盡,對各種應用和分析的支持度會更好。傳統的實景三維模型都是通過由航片獲取,在遇到航空管制或者飛行困難區域,數據獲取本身會有一定難度。另外,對於大面積小比例尺的三維模型獲取時間太長,運算效率慢,難以滿足大場景實景三維建設的需求。
  • 高精度三維空間測量、定位與追蹤(下)
    在前文:高精度三維空間測量、定位與追蹤(上)中,我們介紹了三維空間測量、定位和追蹤的應用場景及常見方案,本文將繼續上文,重點介紹單目方案的空間定位。三、單目三維空間測量與定位要解決的問題1、 求解原理和過程如前文所述,單目三維空間測量與定位,是依據PnP原理來求解的。
  • 1∶500 航測法高精度成圖的關鍵技術研究及其應用
    規範規定像點位移一般不應大於1 個像素,最大不應大於1.5 個像素。由像點位移公式δ=v×t/GSD 可知,要減小像點位移就要降低飛行速度,縮短曝光時間。所以需要在確保影像質量的情況下將曝光時間縮到最短。根據經驗,像點位移小於1/3 個像素時可保證影像解析能力。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爐」,網友:像極了荒蕪的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日前拍攝到了火星地表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將火星荒涼表面清晰地展示於世人眼前!據NASA網站近日報導,這張圖像由「好奇」號在2019年感恩節假期期間拍攝的1000多張圖像合成,高達18億像素。
  • NASA 發布 18 億像素火星高清全景圖
    IT之家3月5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NASA)在周三發布了一張巨大的火星全景照片,這些照片是好奇號探測器在2019年末拍攝的,這是美國宇航局迄今為止製作的最高解析度的火星全景圖。IT之家了解到,這張由超過1000張高清照片拼接而成的合成圖片展示了蓋爾隕石坑中火星格倫託裡登地區的全景圖。
  • 釐米級到毫米級突破!給城市高精度三維拍照,這個團隊震驚了世界
    從釐米級提高到了毫米級!給城市進行「三維拍照」!為構建數字三維城市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沒錯,我們做到了!該系統的推出,解決了在複雜城市環境中,難以對城市進行高精度三維數據採集的問題,將城市三維重建精度從釐米級提高到了毫米級,為構建數字三維城市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 18億像素:來看最清晰火星表面全景圖
    2020年3月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好奇號火星漫遊車在火星上拍攝的照片,這組照片也被稱為史上最清晰的火星照片,是迄今為止火星地表最高解析度的全景圖,像素高達18億,在圖像中你可以看到隕石坑邊緣、蓋爾內部的一個小隕石坑,以及探測器留下的車輪痕跡。
  • 「毅力號」探測器將使用迄今最精準火星地圖展開導航
    據外媒報導,等到2021年2月18日,NASA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者將登陸火星,屆時,它將藉助一對迄今為止繪製的最精確的火星地圖展開這項任務。儘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太空飛行器就已經成功地在火星上著陸,但這對於人類來說仍是一項風險最大的嘗試,其失敗率仍舊高得令人沮喪。
  • 降落地點可能出現過火星生命
    在這次毅力號的著陸過程中,科學家採取最精密的火星地圖和多項全新的EDL技術,來規避該過程中的危險。 利用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器拍攝的圖像,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已經繪製出了兩幅地圖:一幅精確標出了傑澤羅隕石坑中著陸點周圍的危險區域(解析度為每像素25釐米);另一幅則是傳統的地表結構圖(解析度為每像素6米),前者在此次毅力號降落過程中將作為主導地圖。
  • 降落地點可能出現過火星生命
    利用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器拍攝的圖像,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已經繪製出了兩幅地圖:一幅精確標出了傑澤羅隕石坑中著陸點周圍的危險區域(解析度為每像素25釐米);另一幅則是傳統的地表結構圖(解析度為每像素6米),前者在此次毅力號降落過程中將作為主導地圖。
  • NASA發布18億像素火星高清全景圖
    IT之家3月5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NASA)在周三發布了一張巨大的火星全景照片,這些照片是好奇號探測器在2019年末拍攝的,這是美國宇航局迄今為止製作的最高解析度的火星全景圖。IT之家了解到,這張由超過1000張高清照片拼接而成的合成圖片展示了蓋爾隕石坑中火星格倫託裡登地區的全景圖。照片由好奇號火星車拍攝,高達18億像素,整個圖片文件的大小達到2.25GB,但你也可以在瀏覽器中放大查看。在圖像中你可以看到隕石坑邊緣、蓋爾內部的一個小隕石坑,以及探測器留下的車輪痕跡。
  • 乾貨 | 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知多少,超全面
    通過高速雷射掃描測量的方法,大面積、高解析度地快速獲取物體表面各個點的(x.y.z)坐標、反射率、(R.G.B)顏色等信息,由這些大量、密集的點信息可快速復建出1:1 的真彩色三維點雲模型,為後續的內業處理、數據分析等工作提供準確依據。它具有快速性,效益高、不接觸性、穿透性、動態、主動性,高密度、高精度,數位化、自動化、實時性強等特點,很好的解決了目前空間信息技術發展實時性與準確性的頸瓶。
  • 火星表面到底隱藏著什麼?
    2012年,美國已經率先開始朝著宇宙更深處進發,登上了火星。美國航天局(NASA)在5月5日證實,經探查發現火星表面存在湍急河流的痕跡,這一發現不禁讓科學家們感到激動,擁有先進航天技術的國家也按捺不住,紛紛開始計劃奔赴火星。如今,美國又有什麼新發現了呢?